?

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建構

2014-04-29 01:16周威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 2014年23期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培養模式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校要準確把握創業教育的功能定位,統籌整合校內外創業教育資源,創新教育理念,以塑造“創新、創業、創優”的“三創”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將創業教育融入高校教育體系中,建構創業教育的功能實現機制,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創業教育模式。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 創業教育 培養模式

[作者簡介]周威(1981- ),男,江蘇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工作處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業管理與創業教育。(江蘇 ?南京 ?210042)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13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建設與管理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3SJDFDY068)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5-0118-02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這是中央針對我國教育、就業的新形勢而進行的戰略部署。在此宏觀政策愿景下,高等教育必然要承擔起創業教育的重大職責。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已從培養精英的小眾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創業教育的功能、目標及教育模式處在重要轉型期。過去,以精英教育理念為導向的創業教育是寄生于教育體系的,是教育的附加要素,而非核心要素,長期的體系外運作造成了其邊緣化的地位。在大眾化教育的新形勢下,高等教育更關注人才的全面發展,而非培養職場精英,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角色轉換過程中,學會將創業教育融入高等教育體系中,明確培養目標是塑造“創新、創業、創優”的新型人才。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創業教育的功能定位、目標取向和機制構建正處在重要轉型期,需要不斷實踐,創建匹配我國發展狀況的創業教育模式。

一、以“三創”精神培育為核心,創新教育理念與模式

1.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推進教育理念的變革。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我國高等教育只注重研究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社會和家庭對孩子創新創業精神的教育處在缺失狀態。據全球創業觀察(GEM)的統計數據,我國創業教育水平遠低于世界。相較于英、美等發達國家大學畢業生創業率的20%~30%,我國只有不到1%的比例。因此,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教育思想研討對高校來說顯得必不可少。通過研討,統一思想,使師生認識到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培養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應從單純就業教育轉向創業與就業教育并重,從根本上轉變只將就業作為唯一導向的思想。在政策層面上,要從兩個方面加大對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第一,在學校發展決策框架中將創業教育作為重要決策變量,尤其在人才培養目標設定、教學體系規劃、教學方法設計、師資建設等重大領域,要把創業教育作為關鍵決策變量;第二,校級領導主抓創業教育,協同人才培養體系的各個環節,疏通創業教育推動工作上傳下達的通道,改變創業教育從底層發展的“草根模式”。

2.開展創業跟蹤調查,優化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秉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借鑒歐、美等國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通過開展“畢業生創業跟蹤調查”形成教育反饋閉循環,并以此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一是注重精神培育與知識傳授,優化創業教學體系和內容。教學體系和內容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現渠道,只有把握課堂教學的教育主載體,才能發揮創業教育的育人作用。英、美等國的大學對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極其重視,均將培養創業精神定位為創業教育的核心。相比之下,中國高校開設創業課程的寥寥可數,因此,將創業精神培養融入高校教育體系顯得極為緊迫與重要。首先,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重點要對原有課程進行延拓與發散,開設有針對性的創業課程,如“SIYB創業課”“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對一些創業基礎知識如風險控制、團隊建設、財務管理等內容進行傳授,同時普及有關市場經營、生產管理及法律法規知識;其次,通過滲透、結合、強化等方法結合專業課進行教學,在現有課程體系框架下進行創業教育,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挖掘、強化必修及專業課程中的創業教育內容,鼓勵以多學科交叉協同的方式進行課程建設,著力培育學生的知識架構與視野胸襟,為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著力培養技能與提升素養,開展項目課程和活動課程。當今社會背景下,創業過程十分艱巨且具有挑戰性,高校必須以項目課程、活動課程為實踐教育載體,通過實訓項目開展、第二課堂教學等方式,培育大學生的創業素養。項目課程可以培養大學生職業規劃、經營管理及分析判斷等基本創業能力。課程模式從職業崗位培養體系出發,依據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創設一系列行動化的學習項目,突破以往學科化的知識體系的藩籬。在活動課程中,行動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完成工作化的學習任務是基礎,學生在行動中完成自我提升,并從中不斷累積實踐與理論知識。項目課程能夠有機兼顧職業發展與創業實踐,可以將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有效地滲透到教學中,是開展創業教育的有力載體。大學生創業素養的培育尤為重要,可通過有針對性地開設文化課、選修課,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等方式,豐富教學計劃的內涵與外延,構建多層次的立體教學體系。

3.打破傳統評價機制藩籬,構建新型的學生測評體系。學生評價機制和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的改革是創業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部分,在創新教育模式后,必須對此進行改革。學生評價機制方面,要打破學科教育下以成績定優劣的評價方法,提高學生參加創業活動、專業實習、社會工作等在學生綜合測評機制中的比例,創造條件使打破常規、創新創業的學生能夠出類拔萃。評選優秀畢業生時,更加注重學生的長期性發展,“不設框框、打破常規”“不唯過程、注重發展”,讓發展潛力較大的創新型學生能夠成為優秀畢業生,打破傳統評判方式和路徑對該類學生的束縛。評價機制改革的關鍵在于“三創”精神的凸顯,引導學生建立創新、創業、創優的思想理念。在教學效果評價方面,要以創業精神培養為基礎,建立適合我國人才培養需求特點的,具有科學評測標準、完整過程監督機制及反饋控制途徑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二、以創業實踐教育為主體,開辟教育載體與陣地

1.依托大學生創業競賽活動,選拔優秀創業項目。高??赏ㄟ^開展創業競賽活動推動創業教育的開展,以結合學科專業特長為特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入社會機構或校外企業參與,同時邀請專業教師參與指導。大學生創業競賽活動有助于學生檢驗自己的創業能力,更好地規劃職業生涯,營造“支持創業、尊重創業、敢于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可從中遴選出市場前景廣與發展潛力大的優秀創業項目,并對這些優秀項目進行有效指導與扶持,直至項目推向市場,以成熟的項目為宣傳典型,激發學生積極投身創業大潮。

2.依托科研機構和實訓基地,開展創業模擬訓練。為促進作品向產品轉化、創意向實體轉化,高校還必須加強學生的創業模擬訓練。實踐證明,創業模擬環節不僅可以優化驗證創業方案,還可以釋放經營風險。學校應將建設創業實踐基地納入學校發展整體規劃,從人才、資產、財政等方面予以保障。全天候開放所有實訓中心及實踐基地,安排專業教師指導,優先保障選拔出的優秀創業項目團隊的使用。要充分調動師生參與實踐基地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面向社會科研開發和技術服務,或協助教師共同進行項目開發;在條件允許時,也可安排一部分學生進入校辦企業、高??萍紙@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指導學生學習真實企業的運轉與經營。有條件的院??稍谛冉ㄔO類似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的創業實踐基地,園區建設產生的平臺效應對大學生創業教育至關重要,是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踐課堂,是學生創業團隊的首選基地,是檢驗高校創業教育成效的試金石。通過校企合作,能有效利用高校企業實訓基地的資金、技術、管理等資源扶植創業項目。實踐和國外經驗表明,創新教育資源中,企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要有效利用“產、創、學、研”結合的新型辦學模式,使學生既能在企業學習技能,又可成為企業人才的補充,實現教育資源和生產資源的循環利用。這一模式反過來能促使學校更加明確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

3.依托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進行創業實習實踐。高校創業教育要積極拓展,整合利用社會創業資源。通過多渠道聯系,充分發掘利用校內外資源,建設創業孵化園、創業指導站、創業市集等各種孵化器。創業孵化器作為扶持學生創業的主陣地,面向學生提供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經過創業模擬,通過選拔且具有完備創業計劃的優秀創業項目可進駐孵化。一是提供“一站式”服務,排除初期創業者的煩憂。高??捎蓜摌I就業指導中心牽頭,聯合政府部門開設“一站式”或“園區式”服務大廳,專為孵化器內企業提供工商、稅務、城管、文化、衛生等服務。二是建立創業導師團,幫助創業者把握經營方向。顧問團由校內外投資及企業人士組成,為創業者提供項目診斷、投資信息、管理咨詢等方面的幫助,并在企業出現經營困境和市場風險時,進行“會診”,化解危機。三是提供科技扶持,推動創業項目轉型升級。根據行業潮流和市場變化,提供適應企業現狀與發展訴求的技術支撐,提升企業的科技含量與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做強做精。創業孵化器除了有直接扶持大學生成功創業的現實價值外,更為重要的是,孵化器內極富示范作用的生動創業案例大大增強了創業教育的可信性、真實性,開辟了創業教育的新陣地。

三、以創業型人才培育為目標,推動創業教育合力形成

國家和社會發展對創業型人才需求是創業教育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為促進創業學生和創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高校應突破傳統教育視角的局限,以開闊的視界,推動整個社會對創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的支持,積極推動大學生創業幫扶政策的出臺落實。要形成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持續高效的創業大潮,必須建立和培育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文化和政策措施。盡管我國具有市場機會較多、基礎設施優越等較為有利的創業社會環境,但在經濟完善、金融規范、知識產權保護等經濟軟環境建設方面相當缺失。為此,政府應從上而下協同制定并落實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激勵政策,利用信息優勢,積極扮演傳遞國內外最新創業資訊的信息中心的角色,為創業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宏觀推動高校創業教育有序、有效地進行,如政府可通過免息貸款、風險投資、場地支持等渠道扶持大學生創辦小微型科技創新企業。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學校、企業、政府等多方面聯系緊密的系統工程,學校起著主體性與基礎性的作用,但也離不開企業、政府等多方支持。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校必須創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緊跟市場導向,打好課程基礎,以孵化器為依托載體,以團隊實踐教育為支撐,努力做好“三創”型人才的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蔣建軍,譚福河.為道與為學——創業教育的功能定位[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8(6).

[2]常建坤,李時椿.美國的創業教育及其啟示[N].光明日報,2005-12-28.

[3]李炳論.大學生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32).

猜你喜歡
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培養模式
“互聯網+”促進大學生創業途徑的思考
構建高校研究生創業實踐平臺的有效途徑分析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基于“創業崗位”需求的新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大學生開設特產專賣的社會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