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關系

2014-06-26 22:18曹榮輝
經濟研究導刊 2014年14期
關鍵詞:執政能力法律體系

曹榮輝

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同時對每一個黨員從思想理論、黨性原則、道德建設等方面提出更高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完善是我們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堅持依法執政取得的成就,對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法律體系;執政能力;依法執政

中圖分類號:D9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286-02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黨的建設中的一項根本性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同時對每一個黨員從思想理論、黨性原則、道德建設等方面提出更高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一、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完善是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結果

(一)法律體系的形成過程與黨執政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探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艱辛努力和偉大實踐中逐步形成的。1978年,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重要性認識產生了一次飛躍,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首次提出逐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獨立的法律體系。同年9月,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第一次明確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這一規定對堅持和改進黨的領導,牢固樹立依法執政理念具有重要意義。同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新憲法,標志著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上已經開始了依法執政的歷史性轉折。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宣布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1997年,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同時第一次把“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確定為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立法目標。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不斷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制定并修改完善了一大批法律;督促國務院和地方人大抓緊制定與法律配套的法規,集中清理了法律法規。到2010年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法律237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 600多件,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出來,法律法規相互配套,法律體系內部總體科學和諧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

(二)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完善是黨的執政能力、水平不斷提高的具體體現

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要重視和研究黨的執政能力問題,黨的十六大鮮明地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并作出決定,黨的十八對這個問題進一步強化,表明了我們黨對民族進步、對國家發展的高度責任感。

從我們黨64年的執政方式看,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的執政方式基本上沿襲了民主革命時期的領導方式,直接用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沒有把黨內民主和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改善黨的領導”的問題,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提上重要議程。在不斷總結我們黨執政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黨的十六大在此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堅持依法執政、不斷提高執政能力的思想。十六屆四中全會做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明確提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了集中闡述,特別提到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胺ㄖ嗡季S”和“法治方式”在執政黨報告中的首次出現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強烈共鳴,因為這是黨堅持依法執政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黨執政能力不斷提高的重要表現。

二、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完善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法制保障

(一)從執政方略層面看,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完善為繼續深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反映了國家制度建設的成就,反映了國家民主政治的成就,反映了社會全面進步的成就,為繼續深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此將“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依法治國”載入憲法,從而使“依法治國”從黨的意志轉化為國家意志。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從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民主的高度,指出“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十七大報告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將深入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列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關于依法治國要求和精神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依法治國方略提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首先要提高我們黨的依法執政水平。我們黨在國家政權中居于領導地位,黨依法執政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權力能否嚴格依法運作,直接影響著國家機構能否依法運轉,從而決定著能否真正實行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首先要求黨必須依法執政,只有堅持黨依法執政,才能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才能切實保障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真正統一起來。依法治國作為黨治國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作為黨執政的基本方式,都體現了我們黨崇尚法治、反對人治的法治精神,都是為了實現我們黨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都是為了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體現了我們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深刻轉變。法律體系的完備程度,反映著執政黨依法執政的能力和國家政權的生命力。已經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把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納入了法制化軌道,從制度上、法律上解決了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日益繁榮、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構建,確定了明確的價值取向、發展方向和根本路徑,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法制基礎。

(二)從制度規范層面看,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完善為解決執政難題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執政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各種各樣的難題,而執政的難題也往往是立法的難題。例如,物權法的制定,先后經歷8次審議,歷時14年。這部法律立法之難,主要原因是我國社會從貧窮到走上富裕安康道路之后的社會利益結構調整,以及多年形成的傳統觀念的轉變任務之難巨。在人民生活總體進入小康的情況下,制定物權法,明晰不同權利主體的物權,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和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激發社會創造財富的活力。國有資產法從列入立法規劃到出臺也經歷了14年。這期間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完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的改制和改組一直在探索過程中,為立法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這部法律對維護國有資產權益,保障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發揮著重要作用。還有一些法律,如企業破產法、反壟斷法等,都是基于中國具體情況進行制度改革和創新的產物。實踐證明,對于改革開放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通過立法程序統一認識,尋求社會共識,為改革開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是法律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之一。立法把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法律的貫徹和實施又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形成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新秩序,法律體系的發展適應并服務于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的需求。通過立法建立健全權力配置和運行機制,從源頭上防止腐敗,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環節。隨著刑法的多次修改,懲治腐敗的規定日趨完善,反腐立法的重心已經向規范權力運行、預防腐敗發生的行政法領域轉移。行政許可法就是為權力“劃邊界”,公務員法就是用法律為公務員的行為“定框框”,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則為行政相對人提供了救濟途徑。監督法的制定,充分發揮各級人大的監督作用等等。這些立法有力推進了預防懲治腐敗體系建設。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和不斷發展完善,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完善法律體系更是長期任務。我們必須抓住嚴格依法辦事的關鍵,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法律得到正確實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更好地推進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

猜你喜歡
執政能力法律體系
我國外資法律體系之完善研究
加強作風建設的理論解析
企業黨組織應從五個方面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美,在法哲學的沉思
中國文化中的“君子”思想在法律體系中的適用
淺論我國食品召回制度
選賢任能:執政黨肌體永葆活力的關鍵要素
社會轉型期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合法性的思考
關于我國環保NGO發展的制度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