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有效物理課堂教學探索

2014-10-08 08:05劉慶
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問題情境預設初中物理

劉慶

摘要:長期以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始終處于低效狀態,很大原因是教師在課前沒有認真地研究教材;沒有全面地了解自已教育的對象——學生.本文從四方面探究如何建構有效物理課堂.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預設;問題情境

一、做好教學方案的預設

1.要吃透教材,抓住重點和難點

所謂吃透教材,就是深入鉆研教材,對教科書和課程標準達到懂、透、化的程度.教科書是落實課程標準,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所以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科書和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以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找準教學關鍵,以便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要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加工再創造,通過適當的方式,要努力使教材變成易于學生接受和掌握;要有利于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有利于深入淺出,舉一反三,因材施教,提示規律;有利于生動形象,引起興趣,指導和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2.要了解學生,抓住“最近發展區”

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沒有學生參與的課堂是無效的課堂,要想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必須充分了解學生,要對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基礎、思想狀態、性格特征、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尤其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等方面全面了解,能做到心中有學生,既要考慮知識傳授的嚴謹性,又要考慮學生活動的趣味性,既要注意優等生的能力發展,又要照顧后進生的接受能力.能讓學生在興趣上得到發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維上受到啟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二、做好問題情境的創設

新課的引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任何課堂教學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探究之本、思維之源,沒有問題,就沒有思維、沒有創新.教學實踐表明:問題情境是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土壤”.良好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引發學生的創新沖動,促進學生的創造活動.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以來喚醒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思維想象的閘門.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物理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在物理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有多種,最常用的有以下兩種方法:

1.利用生活中的現象創設問題情境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生產、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知識比比皆是.可以說生活中時時有物理、處處有物理;也可以說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有.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應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睿智去捕捉、提煉生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針對課堂教學實際,恰當地創設問題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愉悅心情,觸發學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打開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閘門.

例如,學習“壓強”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冬天在冰面上溜冰的場面,當一旦有人掉進冰窟里時,救援人員施救時,雙腳為什么要踩木板上?,通過創設學生在生活中熟悉情境來提高學習興趣.又如在學習“大氣壓強”知識時,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拔火罐”來創設問題情境.還有在學習“液化”知識時,可以以夏天打開冰箱可看到冰箱向外冒“白氣”,夏天吃冰棒也能看到冰棒向周圍冒“白氣”,等生活現象來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實驗活動創設問題情境

實驗以其直觀性、形象性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滿著趣味性、思維性、挑戰性、探索性和創造性,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或求知欲.因此,利用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從而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探究物理現象的內在規律.

例如,學習“浮力”知識時,為了引導學生探究物體沉浮的條件,我就用實驗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將一只雞蛋放入盛有食用醋的燒杯中,學生可以看到剛開始時,雞蛋的表面有大量的氣泡,過一會兒雞蛋浮了上來,接著雞蛋又下降到杯底,接著又浮了上來,如此不停的返復,以此來引入本節知識的學習.

三、做好對話交流的鼓動

傳統物理課堂教學,教師無視學生是一個個生命體,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講學生聽,強調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為主.學生活動空間少,沒有自主發言的機會,生生之間更沒有交流討論的時間,課堂教學效果不佳.而新課改的物理課堂教學,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對話交流的鼓動者.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空間和時間,鼓勵學生之間交流、對話、質疑討論.在交流討論過程中,不同學生生之間都敞開了心扉,各抒己見,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對問題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的本質屬性進行探究.學生在發表自己觀點的過程中,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思維過程,每一個學生都從他人的發言中得到了啟發,獲得了靈感,產生了頓悟,不僅思維能力都得到了發展,而且語言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四、做好動態生成的捕捉

從教學全局來看,教學預設只能是一個教學準備,真正的有效教學是課堂中的動態生成.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如今的課堂正顯現出剛性向彈性轉變的趨勢,更關注過程和體驗,關注過程和體驗中即時生成的東西,在動態的生成過程中出新思想、新創意”.課堂生成的動態資源具有隨機性和偶發性,即在每個人身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擁要有一雙慧眼,敏銳的發現、捕捉、利用這些動態生成資源,不僅使物理課堂教學增光添彩,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物理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江蘇省新沂市第五中學 (221400)

]

猜你喜歡
問題情境預設初中物理
一課三磨: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論德語網絡新聞標題中的預設觸發語
一道中考試題解答的預設與生成
淺議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淺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