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

2014-10-14 17:03肖珍
新學術論叢 2014年5期
關鍵詞:保護與傳承新農村建設民俗文化

肖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日趨加快并實現,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農村地區現代化進程也日益加快,經濟的發展與民俗文化的傳承之間的矛盾將愈加突出,民俗文化的同化、變異、變質等問題日趨呈現,面對這些問題,將如何解決,如何保護好農村地區保存較好的民俗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針對這些種種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民俗文化;新農村建設;保護與傳承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是以口頭、風俗或行為等形式創造和傳播的文化現象,與生活緊密相連,體現了人們日常生活的行為規范、道德倫理、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域、民族或族群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傳播、吸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和表達方式,能夠體現某種文化的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所有內容,如飲食、節日、服飾、建筑、藝術、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和世界觀等。

二、民俗文化的特征

(一)地域性

民俗文化是某一個地域的某一個族群約定俗成的帶有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文化現象,有強烈的地域特征。每個民族或族群都有自己的語言、藝術、習俗、傳統節日、生活習慣、宗教信仰、飲食、服飾、建筑等民俗文化表現載體,是不同民族、不同群體之間的鑒別標志,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體現。這些民俗文化的表現載體是由某一個民族或某一個地域的某一群體認同并且逐漸固定下來的,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規范,是能夠最鮮明反映民族特色與地方特色的文化,是地域、族群認同感形成的基礎。

(二)傳統性

民俗文化是某一民族或某一族群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對逐漸形成的生活表達方式、行為道德規范等人類生存經驗的總結,當其被同一地域的大多數人認同并接受后,就會成為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且不會輕易改變,具有很強的穩定性。民俗文化作為指導當地人民生活的傳統規范,是帶有相當的感情成分的倫理道德文化。

(三)生活性與動態性

民俗文化是在歷史實踐中形成的,是某一種生產生活方式的體現,有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的動態特征。民俗文化是生產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人類整個生命過程中的吃、穿、住、行、娛等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人們通過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親身經歷、觀察模仿來接受和傳播民俗文化,不自覺地成為民俗文化的載體。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載體和工具,遵循“適者生存”的原則,有的民俗消失了,有的適應了新的生產生活方式或經過整合而保存下來。因此,筆者認為,民俗文化也遵循生物界的“優勝劣汰”規律,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式和內容也將層出不窮,不斷適應社會時代的需要,不能適應者則將被淘汰,動態特征很明顯。

三、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化形式單一,且脫離生活

當前,民俗產業化形式單一更多局限于歌舞、聲樂、藝術,缺乏當代人精神需要的文化創新。然而,保護民俗文化并得到傳承的最好的辦法是將其充分融合到到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當中去,保持其內在的生存活力,保證其正常發展,擴大其影響力,體現民俗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民俗活動與一般的民俗表演是有區別的,因為民俗表演與日常生活的民俗活動沒有關系,不是真正的民俗,終有一天會被淘汰,甚至消亡。民俗文化是一種生活文化,體現在具體生活行為中,若保護就不應脫離實際生活,將失去其生活內涵,若脫離生活,民俗文化的個性和特色獎不斷淡化,而失去民俗文化特征的文化也將不再是民俗文化。

(二)“偽民俗文化”泛濫

偽民俗文化主要是指那些任意編造、添加、拼湊、虛構出來的,在“民俗地”就根本 存在的民俗文化事項。民俗是生活的反映,真正的民俗才能給予人們以真實感,而偽民俗則是強加在民俗地區或旅游景點上的虛假文化,其目的不是為了宣傳民俗文化,而只是為了迎合某些獵奇者或沒有民俗常識的某些旅游者的需要,獲取經濟利益,其結果是淡化了民俗文化的個性和特色,破壞了民俗文化的本來面貌和環境氛圍。

(三)民俗習慣的同質、同型化嚴重

由于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全球一體化,全球遵循同一生活標準,逐漸變成地球村,地域的差異性逐漸消失,體現民俗文化特征的地域性已不復存在,使得民俗習慣的同質、同型化日趨嚴重。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旅游業的發展,促使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國度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帶來異族或異地的文化、思想、觀念、生活、娛樂習俗等,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應,滲透到當地的文化當中。在一些兄弟民族地區,居民的服飾、飲食、信仰、歌舞藝術、娛樂、生活方式等基本上被異族或異地同化,年輕人基本上不愿穿本民族的服裝(若有一些年輕人穿民族服裝,也不是出于熱愛,而是有其他原因,或是外來人口),不關心本民族的習俗,某些年輕人甚至丟掉自己的傳統習俗,改掉自己的民族族屬,這些都不利于民俗文化及其傳統的保留和發展。

(四)過度重視民俗文化的經濟屬性,忽視或淡化了民俗文化的公共服務性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在某些民族地區,民俗文化日漸金錢花、商品化、庸俗化、舞臺化,原本淳樸的民俗風情已蕩然無存,見利忘義、坑蒙拐騙等現象日漸突出。在一些本來就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和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圍的地區,由于開發者一味追求“新、奇、特”,迎合旅游者的獵奇心理,“以假充真”,開發一些低級庸俗、矯揉造作的產品,而真正優秀的、富于文化內涵的東西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挖掘,反而使當地文化的形象和價值受到損害和貶低,破壞當地的民俗傳統文化。

(五)孕育民俗文化的土壤正在逐步消失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們交流合作的增多,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日漸趨同,甚至一些有明顯特色和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民族地區、民族村寨,由于大力發展經濟,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圍逐漸淡化,現代氣息增強,地方性文化和民俗文化被逐漸拋棄,已經很難在原有的地域范圍內生存和發展,某些民俗文化甚至有消亡的可能性。人口的交錯雜居,民族的互通婚姻,文化的互相學習和借鑒,共同的生產生活,人口的頻繁遷移,有的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間就會大大縮小,甚至消失。

四、新農村建設和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耦合分析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并明確指出了其內涵: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鄉村的途徑,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民俗文化的保護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民俗文化的保護,可以不斷推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精神面貌和農村社會風氣。鄉風是民俗文化的主體部分,新農村建設可以而且應該通過民俗文化的保護,創造一個積極向上、人心向善并且安定有序的社會,造就一代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的新型農民,從而全面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

五、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相關對策

(一)發展農村民俗文化產業化,促進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民俗文化產業也應該屬于文化產業,因此,發展民俗文化產業,將其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以農村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這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的生活質量日漸提高,農村存在著巨大的潛在文化需求,發展農村民俗文化產業,可以更好地滿足廣大農村人口的文化需求,提高農民文化素養,培養新型農民。國家進行新農村建設,給予了大量的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為發展農村民俗文化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民俗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在政府的引導下實行聯合經營,以群體的力量形成規模效應,創立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走規?;彤a業化的道路,能更好地實現農村民俗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形式,為農村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優良的條件。比如:儺舞、木刻雕版年畫、民間刺繡、民間剪紙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傳統的民俗文化形式。因此,農村應充分發揮其擁有的獨特優勢,發展民俗文化產業,鼓勵農民參與,創造經濟利益,使當地農民增加收入,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钡哪繕?。

(二)充分且有效利用民俗旅游業這個發展平臺

發展民俗旅游業可以帶動民俗文化環境的改善,促進當地的文化建設,有利于保護和搶救民俗文化遺產,還有利于擴大當地的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平衡地區經濟發展。例如,云南納西、傣、彝族民俗風情的保護和利用,就是在民俗旅游業的推動下,得以實現的。當然在發展民俗旅游的過程中,應要特別注意,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民俗文化環境保護規劃,確定民俗文化環境保護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把民俗文化環境保護和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協調起來,使民俗旅游經濟發展符合人文生態發展規律。正確評估民俗文化環境現狀,規劃旅游接待客量,確定民俗旅游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和階段目標。在開發民俗旅游、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不要造成視覺污染,應該突出原始樸素、自然的民俗意境,既滿足旅游者的需要,又保護民俗文化的自然生態環境。

(三)開發一批高品質的民俗文化產品

開發一些高品質的民俗文化產品,以產品引導市場,樹立品牌形象?!霸颇嫌诚瘛本褪且粋€比較典型的例子,它的成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寫實性地展現了兄弟民族的生產和精神文化生活;第二、楊麗萍個人的文化藝術品牌;第三、楊麗萍在民族歌舞的開發過程中能將舞臺的藝術化與市場需求的現實性有機整合起來;第四、在包裝、宣傳和營銷上做的比較到位,資源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和比較好的銜接。

(四)要厚植民俗文化研究的土壤

加強民俗文化研究,厚植民俗文化研究的土壤,中華民俗文化是在農業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占生成,并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占得以鞏固和發展,因此,具有古老性和保守性,易給人過時和陳腐的印象,有些人因此便鄙視民俗文化,把它當成歷史遺跡而隨意丟棄。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相當多的民俗文化已與當代的生產方式、生活節奏出現脫節,民俗文化要立住腳,就必須有創新和發展,要創新和發展,首先就要營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環境氛圍,研究民俗文化。

(五)把民俗文化整合到當代社會(下轉106頁)(上接86頁)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去

民俗文化是在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傳統的民俗文化產生于歷史上的農業社會及其生產生活方式,因此,當今,民俗文化能否被繼承好,在現實社會中生命力如何,一個主要的決定因素是它與現有的生產方式的結合程度。結合好,民俗便被傳承并廣泛傳播,深入到更多的人和生活的領域中;結合不好,就可能被塵封進歷史的博物館,甚至從人們的頭腦與生活中消失。然而,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大腦已被市場經濟塞滿,民俗文化要得以發展,就必須整合到市場經濟當中去,把一些市場經濟的觀念滲透到民俗文化中去,改進其精神物質,揚棄其中一些不合時代的東西,要與時代合拍。把一些受人歡迎、符合當代需要的物質形態方面的民俗文化開發成商品,實現它們的商業價值,把一些精神層面的民俗文化引入到商品生產和經營中,樹立其新形象,為市場經濟服務。

六、結語

新農村建設為農村地區的民俗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契機,民俗文化的保護有利于豐富文化的多樣性。民俗文化深刻地反映了我們民族的歷史和生活,凝聚了歷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智慧,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民俗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鐘聲宏.民俗文化環境保護與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J].民族旅游研究,2000(1)

[3]姜繼為,呂桂蘭.試論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的互相融合[J].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9)

[4]劉維奇,石子印.文化產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農業考古,2006(6)

[5]洪勇.試論民俗文化的特征和保護[J].南方文物,2004(3)

猜你喜歡
保護與傳承新農村建設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識,延續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
文化空間視角下的湖南區域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河洛體育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峨眉盤破門武術保護與傳承中的政府主導作用研究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淺議河北民俗文化檔案資源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