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與新農村建設適切性探究

2014-10-21 20:07高文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模式高職

高文

摘要: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視角,結合行業企業崗位(群)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標準、現狀及趨勢分析,審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內涵要素、運行模式、評價體系。以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人才培養為研究背景,對高職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農村人才培養模式做出了總結和進一步的研究,并力爭有所突破,以期推動新時期下農業院校農村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計地讓農民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質量,全面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走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目前,高職教育領域關于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正在逐步深化,但從區域經濟產業發展的視角,結合行業企業崗位(群)對高技能人才需求標準、現狀以及發展趨勢的分析,確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充實、健全與完善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要素、運行模式與評價體系。

一、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概念分析

其一,對于人才培養模式概念分析,在目前學術文獻中解釋有10余種,這就需要對其兩個核心詞“人才培養”和“模式”進行分析?!叭瞬排囵B”就構成要素上來說,包括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措施和人才培養對象三個,其中培養目標和培養措施是兩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澳J健卑凑铡冬F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推廣借鑒的標準樣式”。由此,人才培養模式即人才培養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推廣借鑒的人才培養標準樣式。

其二,至于高技能人才的理解,國外對于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界定:美國普渡大學W.K.bold教授稱之為技術師,英國則指技術工程師;還有一些人提出“灰領”這個稱謂,用來特指高技能人才,認為“灰領”是“白領”和“藍領”兩者的結合,是熟練的技術員。國內對于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一般是他們不同于“白領”、“藍領”,是在生產和服務一線從事技術含量大、勞動復雜程度高的工作的高級技術工作和技師。他們在工作中既要動腦也要動手,既要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和創新能力,又要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2007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十一五”規劃綱要》,對“高技能人才”進行了特別解釋:高技能人才是在生產、運輸和服務等領域崗位一線的從業者中,具備精湛專業技能,關鍵環節發揮作用,能夠解決生產操作難題的人員。主要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及相應職級的人員,可分為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知識技能型三類人員。主要分布在一、二、三產業中技能含量較高的崗位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類)。從高技能人才特征出發,我們應建立一個就業導向和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全國一盤棋,是整體推進農村全面發展的重大舉措。在發展農村的要求中,生產發展是基礎、是前提、是根本。如何發展生產,如何實現多元化經濟,是推進產業化進程起決定性的重大決策。高職人才培養可為新農村建設產業化發展提供下列支持:

(一)“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提出與落實,就是著力于培養一大批學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農村人才。

我們的目標是:使現任村長、村支部書記以及農村有志青年通過系統學習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和現代管理知識,成為有新思想、新觀念、懂技術、會管理,充滿活力的帶領廣大農民奔小康的領頭人。使他們成為帶領和幫助農民群眾掌握農業科技、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推動農村發展的有生力量,這對于貫徹落實黨的農村政策,發展農村經濟,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幫助農民致富,調動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促進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必將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二)培養模式的進一步完善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在現有培養及管理模式上,將繼續在面向“三農”,服務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基層延伸,同時加強非學歷教育,增強成人繼續教育功能。我們將本著邊改革、邊調整、邊實踐、再改革、再調整、再實踐的逐步實施原則對成人高等教育培養及管理模式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三)專業結構的調整和改革以適應新農村建設發展需要。

專業設置直接決定了培養人才的產業結構,在辦好現有專業的同時,將結合所處服務區域的特點及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結合現代農業的要求,對現有已開設專業進行合理整合、調整減少滯后專業,發展朝陽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增加應用型、外向型、復合型專業,以適應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需要。

(四)課程體系的調整和改革以適應新農村建設人才需求。

根據我國農業及農村人才需求現狀及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在進行專業結構的調整和改革的同時,對各專業的課程體系也將進行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課程體系在考慮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的前提下,即要保持專業教學的相對系統性,又要突出農村實用型的專門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實用性,還要注重實踐技能的訓練,體現出“種、養、加、管”的教學特色。

三、建立適合新農村建設實際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機制

(一)高校對人才的選拔培訓。

為了更好地面向“三農”,服務于社會和經濟發展,僅僅依靠校園內教育培養專業人才是遠遠不夠的。選拔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技術骨干到高職院校參觀深造,通過對口的短期培訓,幫助當地工作人員更新知識結構,豐富知識層面,與時俱進地掌握先進的文化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通過舉辦集中性的短期培訓班方式,對有基礎的在職工作人員和農民骨干進行學習培訓;二是組織知識下鄉活動,深入到基層,辦講座、發知識讀本,解決實際問題;三是鼓勵農村基層干部和骨干分子努力求學,勤奮鉆研,從實踐到理論都能夠有所作為,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質。

(二)鼓勵畢業生到新農村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的城鄉二元機構使農村成為人才的“洼地”,人才似乎只有從農村到城市的單向流動。面臨新農村建設的大好形勢,在當前大學教育呈現大眾化的大背景下,可以使大學生就業多一個渠道。鼓勵大學畢業生扎根農村,到農村就業,正是搭建農村人才“高地”、促進城鄉間人才雙向流動、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有力舉措。對大學生自身而言,在面臨就業巨大壓力、人才閑置和浪費的情況下,到廣大的農村創業,積極地投身到新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大潮中去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四、小結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是目前國家高等職業教育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關系到每所高職院校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工作,高職院校黨政領導班子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質量觀,把學校的發展重心放到內涵建設、提高質量上來,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指導精神,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新模式。更要在技術創新、經營創新、組織創新、合作創新上下功夫,將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物質裝備、生產技術等要素導入新農村建設領域,探索與農民利益聯結的多種形式,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

猜你喜歡
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模式高職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