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做好新課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學

2014-10-27 03:30楊燕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差異化回歸初中政治

楊燕

摘 要:初中政治課程的開設是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對中學生的價值趨向、人格完善起到促進作用。然而,傳統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學,多數采用了強迫記憶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認識停留在一個抽象、乏味、難以接受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認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怎樣實現學生全面均衡發展,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從政治課程的特點出發,提出了學生差異化培養的目標,論述了回歸生活對政治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實踐性的把政治觀點的遷移與拓展到其他學科中,為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政治 差異化 回歸 生活 教學策略

一、重視差異,分類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的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標志是學生對政治知識的識記程度,也正是教師這種過于對政治課程知識性的定位,使得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陷入了單一的狀態中,也就出現了傳統意義下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的方式。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此類教學方法的運用,不但忽視了對學生思維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養,而且影響到了政治課堂結構的改革,成為課堂教學內容、方法及組織形式改革和優化的制約瓶頸。

差異化教學方法的實質是以新課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為基礎理論,突破性的把學生進行“分類”,“分類”的真正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開展教學。也就是說,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對政治知識了解的基礎之上獲得新的提高,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區”體驗自己的成長,從而提高每個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比如,在講“公民的義務和權利”一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生對公民義務和權利一致性的學習,讓學生養成自覺履行義務的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歸納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明確后,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應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學生、應用感性與理性的結合深化學生對該課堂知識認識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最終的教學目標只有一個,改變的只是學生對知識的獲得的方式。

政治課程差異化的教學方式的基礎得益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體現的是學生學習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師從“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轉變。自主學習倡導的是把更多的學習時間留個學生,把更多的發揮空間還給學生的教學的理念。比如,我們提到的“公民的義務和權利”一課,在講這一課前,學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義,權利和義務的含義,如果單純的靠教師用抽象的文字去論述兩者的定義,那么學生對兩者的定義的理解變在無形中增加了約束成分。但是,最為政治教師要意識到,政治知識只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素材,高效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生受益終生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不妨,把學習的時間讓學生自己來掌握,讓每個學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維模式都能得到開發。最后,讓學生自己去“說”對政治知識和觀點的認識。這樣一來,不但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而且還展示了學生對知識的駑駕能力,從而讓學生在主動學子中,體會到了收獲的快樂,為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也給教師下一步的教學的目標的確立提供第一手資料。

二、回歸生活,重視政治理論知識的實踐效用

政治知識學習的內在意義在于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綜合素質、身心修養、價值觀念的影響。眾所周知,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對自己人生的發展定位尚處在“雛形期”,因此,如何讓政治知識發揮出特有的導向和基礎作用,將對學生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诖?,文章提出了讓政治課堂回歸生活的教學理念。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巧設生活場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開學生的理解的閘門,從而培養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知道,每一個政治觀點都是在事實中總結歸納出來的,如果,我們單純的從知識的關鍵字眼的理解和講解去開展教學,將會使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變得抽象,反過來講,我們用生活中的事實去驗證觀點,也就是運用不同的“數據”去倒推一個“數學等式”,那么這個政治觀點將會變得真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會更加深刻。例如在講“正確認識自我”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課堂模擬成一場綜合性的拓展活動,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帶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來營造一種挑戰自我的氣氛,然后,教師可以出一些帶有政治觀點題目,讓學生用自己實際生活的例子進行回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評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學到了課堂的知識,而且還對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現做了比較準確的定位??梢娡ㄟ^教學過程中生活場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學生與課堂的粘著力,使課堂氣氛一直處在活躍的狀態,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遷移拓展,增強學生的多方面學習認知

眾所周知,政治知識是學生的思想支柱,是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之一。政治知識點的遷移與拓展的教學法,是以政治知識的網絡構建為基礎,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比較系統和全面的的基礎知識的結構框架,讓學生具備知識點的遷移與拓展的結構脈絡。然后采用關聯發散思維的方式從新編排教學內容,從學生認知的發展模式出發,提出知識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講“正常情緒”一課時,教師可以發出這樣的提問:“情緒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當人產生情緒時,人的身體各部分將發生什么變化?”等一系列的問題,這樣,通過政治知識與生物知識的結合,讓學生對政治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刻,對生物知識也有了突破性的認識。

新的課程改革背景的政治課堂,教學方法只是可被定義為教師培養學生的一種手段,學生懂得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掌握對人生的認知規律才是政治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在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本著“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開展層次教學,通過對學生差異化培養讓學生一起進步,共同提高;要善于應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識,讓學生懂得學習與實踐結合的學習方法;要給學生提供知識遷移與拓展的方向,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全面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銀銀新課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學《陜西教育》2010第1期

[2]董圣祥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課改芻議《濰坊學院學報》2004第1期

猜你喜歡
差異化回歸初中政治
大型企業集團差異化管控模式探索與研究
縣域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現狀典型性分析
計算機基礎課程差異化教學研究
中外電視廣告差異化表達方式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芻議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導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