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14-10-27 03:30郭曉娟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語文素養有效教學學習興趣

郭曉娟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有效教學 學習興趣 語文素養

所謂有效,顧名思義,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產出之比,以較小的投入,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大的教學效果;效益是產出、收益,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全體學生素質和個性的最優化發展。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一、落實生本教育,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吃透教材,研透學生,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學生觀

課堂不是教師自我表現的舞臺,不應以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自己的設計為本。教師要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教”。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二、落實生本教育,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轉變角色,創設和諧、認真、合作、探究的輕松的學習氛圍,樹立對學生一生的生命質量負責的教育觀

生本教育從角色定位看,教師是導演,是學生的輔助;學生是演員,是學習的主角。語文學習重在體驗感悟,必須有聽、說、讀、寫、思、做的親身經歷,別人替代不了。學生的主角地位不凸顯,主體活動不活躍,他們的自主經歷無從建立,這樣的課堂如果依然精彩,那精彩的只是教師;如果也顯現出發展的努力,那么這種發展是以教師為本。只要教師壟斷課堂,學生就難以進入他們該進入的角色,當然也就難以欣賞到孩子們爭奇斗艷的青春爛漫。學生課堂的角色不歸位,以生為本就是空話。所以,以生為本需要教師從根本上轉變角色,從重視教的追求到重視學的探究,從重視自我展示到重視學生發展,從重視量化結果到重視質化過程。滿堂講固不可取,滿堂問,滿堂演(多媒體演示),也不可取,因為這是變相的牽著走,對著灌,學生簡單被動接受的處境不改變,以生為本就沒著落。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和諧、輕松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把可以交付的學習任務托付給學生,極大地信任學生,教師大膽放開手,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氛圍中主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少講甚至不講。

三、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 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的“生本教育”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1、深入鉆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我每每鉆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系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于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并把義項寫在一旁。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于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了然于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后,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并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3、把握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后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并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并用能力、繪畫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積極落實生本教育,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猜你喜歡
語文素養有效教學學習興趣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時事資源讓高中語文課堂錦上添花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