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體育名人效應推動體育教學發展*

2015-01-26 16:47鄭曉霞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名人效應體育精神崇拜

本文通過探尋名人效應,結合入選學校教材的部分體育名人與當前青年個體追棒和崇拜的體育名星,進而界定我國當代體育名人并挖掘他們的社會效應,利用個體的偶像崇拜心理的名人“暈輪效應”,將體育名人效應推向學校體育教學。演繹體育名人對受教育者的深遠影響,以體育名人為體育教育的“敲門磚”,發揮其“杠桿”作用,促進體育教學改革,強化教學效果,進而構建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以此推動體育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偶像崇拜 ?體育教育 ?體育名人

羽壇林丹,田壇王軍霞,飛人劉翔,籃壇姚明、林書豪,泳壇孫楊、葉詩文,網壇李娜,乒壇王皓、張繼科等,他們精湛的技術和拼搏進取精神受人們喜愛與崇拜,這些在體育界成就卓越、為大眾所矚目的知名人士被界定為體育名人。通過體育名人效應推動體育教育,是體育工作者的使命。

一、名人效應的價值取向

個體偶像崇拜有著兩個過程:盲目偶像崇拜和理性榜樣化[1]。青少年從最初盲目的偶像崇拜轉化為理性榜樣學習,主要取決于兩種不同的社會認知取向:一是以人物為核心的社會認知(表層性偶像崇拜),主要崇拜偶像的容貌、體型、財富、知名度等,欣賞偶像的形象魅力;二是以特質為核心的社會認知(實質性崇拜),主要是欣賞偶像的性格、風度、謀略、舉止等人格特征[2]。少部分個體欣賞其健美的身材,爽朗的外表,擁有的財富,表層性偶像崇拜趨于年齡較小的個體;絕大部分個體認為其動作技術、運動水平最吸引自己,對體育名人的崇拜源于其堅韌不拔、拼搏精神、堅強意志品質,崇拜其良好的素質、霸氣十足的個性,對體育名人的崇拜心理更趨于理性化;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通過個人的思維加工對自己崇拜的偶像進行特質理性評估,對偶像的崇拜以實質崇拜為主,這樣的取向有利于將崇拜對象由偶像轉化為榜樣。個體崇拜心理的發展規律引導著體育名人教育效應的價值取向。

二、體育名人效應分析

1.體育名人的“暈輪效應”推動體育運動發展

日月通過光線折射在周圍形成一輪輪光環,這種光環叫暈輪,暈輪是因為靠近日月戴上了光彩。在個體的社會知覺中,常表現為將知覺對象不加分析地擴展到與其相關的其他方面或其他對象上去,與自然界的暈輪現象很相似,于是人們便把這種想象及其所產生的結果稱之為暈輪效應[3]。個體因崇拜體育名人而喜歡體育名人所從事的體育項目、健身方式、體育產品等,這種“愛屋及烏”的現象正是名人效應中暈輪效應的一種反映。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優秀運動員高超的技藝、超凡的體能、對技戰術完美的展現,令個體產生無限的美感,使崇拜者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不自覺地想對運動員的動作加以模仿,產生躍躍欲試的運動欲望,激發了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激勵并引導個體對運動項目的關注和熱愛。暈輪效應的發生為各項體育運動在校園的開展構建了良好氛圍,有利于各項體育運動的推廣普及。

2.傳承體育精神,加速青少年社會化進程

名人崇拜是人生發展特定時期的自然現象,體育明星是體育精神的傳承者,他們所表現出的體育精神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4]。體育名人的體育精神、體育理念等對廣大個體具有特殊的社會激勵作用[5]。優秀運動員在與世界級頂尖高手對抗中所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穩定的心理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對個體的道德品質發展起著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刻苦、頑強、拼搏、協作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育名人的這種體育精神、體育理念影響一個時代,在青少年的成長期中加速了其社會化進程。

3.激發國人的愛國情操、提高民族凝聚力

競技體育鼓舞人心、凝聚民族情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歷史賦予競技體育的使命。愛國主義也是中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每當國際賽場上優秀運動員奪冠,身披國旗,奏響國歌的時侯,全國上下為之沸騰,崇拜者為之歡呼雀躍。此時,觀眾和運動員達到了情感共鳴,人們的愛國熱情被點燃,是運動員的成功激發了人們埋在心底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了民族凝聚力。當運動員個人成就轉化成民族成就時,激起了國人銘記于心的愛國情感共鳴。在社會的轉型期,在個體愛國意識淡化的今天,體育名人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情景都會在個體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增強其民族凝聚力。

三、體育名人效應引入學校

體育作為培養和教育人的手段,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體育名人引進校園、引進課堂將有利于吸引廣大學生關注體育運動,了解體育事業,從而培養個體的運動興趣,參與體育鍛煉,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推廣普及體育運動。

1.將體育名人史實引入學校教學

課堂教學作為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和主戰場,長期以來遵循著一種固定的模式:根據教學目標,教師講、學生練,娛樂性低,教師教學手段單一,課堂形式單調,氣氛沉悶,影響個體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效果不佳。將體育名人成功、強健、快樂、自由的史實引入體育教學,能夠改變當前教學現狀,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體育名人效應激發興趣

為迎合青少年心理,有利于個體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提升學習興趣,2005年,劉翔、王軍霞被載入初中二年級《中國歷史》下冊實驗教材“文化藝術和體育”中;同時,劉翔攜雅典奧運會奪冠之勢,也被載入上海市小學5年級語文教材;同年,姚明和鄧亞萍等體壇名將被《新概念英語》錄入培訓教材;他們的勵志故事成為入選教科書的關鍵。體育教學同樣可以利用個體對體育名人的崇拜心理,將體育名人作為體育教育的載體、課程學習的“敲門磚”引入教學,調動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向學生講解名人的個人資料、奮斗歷程、職業生涯、成名過程等來吸引個體注意力,豐富課堂內容。同時,利用多媒體手段,組織學生觀摩比賽視頻,進行直觀教學,讓學生由心里喜歡體育運動到身體躍躍欲試參與體育運動,實現從認知到行動,由崇拜人到崇拜運動的轉變,為體育教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發揮體育名人的“杠桿作用”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杠桿以少克多具有省力的作用[6]。像奧運冠軍這樣的體育名人是體育發展史上少有的運動人才,是體壇璀璨的明珠,是眾多青少年崇拜的偶像。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崇拜心理,發揮體育名人的杠桿作用。如乒乓球技術教學過程中,穿插乒壇冠軍王楠訓練或比賽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引導學生仔細觀看王楠的動作技術。在技戰術的教學階段引導學生通過觀看比賽領悟王楠的技術風格和戰術打法。體壇冠軍進課堂要讓個體由觀看體壇冠軍到探討體壇冠軍,引導個體進行探究學習,培養個體自主學習能力。在個體交流探討之后教師給予個體指導,參與其學習過程并與個體進行互動交流。這樣不僅有利于發揮個體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其學習興趣,更有利于開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全面發展的個體。

(3)挖掘體育名人的內在品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秀運動員就是個體心中的英雄和榜樣。利用個體對優秀運動員的認可與崇拜,開展偶像教育,在課堂中適時穿插講解他們的運動生涯及運動成績背后的努力、失敗、堅持和磨礪,讓個體體會體育名人的頑強拼搏精神、堅強的毅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讓個體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切榮譽的背后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要擁有鍥而不舍、堅忍不拔的精神。引導個體從對體育名人的表層感性崇拜向深層的理性敬仰發展,讓偶像崇拜真正成為個體學習前進的動力。

2.將體育名人引入校園課余活動中

(1)校園媒介引領體育運動發展

現代人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受到大眾傳媒的影響,而體育借助于傳媒的力量深入到社會各個角落。北京新聞學會曾做過一次調查,在我國的新聞讀者群中,人們關注體育新聞僅次于關注國際新聞、時事新聞,被讀者排在第3位[7]。校園生活中,網絡、電視、廣播等各種媒體圍繞著個體的日常生活,個體的偶像崇拜與傳媒渲染密切相關。優秀運動員富于激情、朝氣、勇于拼搏的精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全方位地影響著當代的學生。合理利用校園廣播、網絡、電視、宣傳欄等傳媒手段,課余播放優秀運動員的各級比賽視頻、奮斗歷程,宣傳賽事、訓練、生活、社會活動等相關信息,可以用正面的信息影響學生,讓更多的學生關注他們崇拜的體壇英雄,深入了解他們這一年代體壇的杰出人物,使之成為學習的榜樣,并努力實現由崇拜人到崇拜體育運動項目,從而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

(2)名人參與渲染體育文化氛圍

2010年底,成都市富力集團在北京、廣州、上海、天津、成都、重慶、太原、西安、惠州、沈陽十大城市舉辦“富力業主全國羽毛球公開賽”。由于“超級丹”的參與,引來眾多業主的踴躍報名。省市教育部門可適時邀請家鄉籍優秀運動員走進校園,重返他們就讀過的母校,與學生近距離交流接觸。在校園中,借助體育名人組織各項比賽,如“林丹杯”校園羽毛球賽、“林旋風”籃球賽等。一方面是通過競賽讓更多不懂體育運動的個體了解體育項目,讓喜歡體育運動的個體參與到競賽中,進行實戰練習,為他們展示自我實力搭建平臺,體驗運動的快樂;另一方面通過比賽引導個體以正確手段對待偶像崇拜。以比賽的方式,讓個體體會體壇冠軍的英雄氣概,體驗成功的喜悅,釋放學習壓力,滿足心理的宣泄。體育比賽的舉行將有利于推廣各項體育運動,渲染校園體育運動氛圍,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營造更加健康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偶像崇拜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F象,有必然性和暫時性的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偶像崇拜更傾向于理性化,對偶像的崇拜以實質崇拜為主,這樣的認知取向有利于學生將偶像向榜樣轉化。體育名人是世界體育發展史上的佼佼者,他們頻繁地出現在世界各個賽場上,被廣大媒體所關注與報道,是學校眾多學生的體育崇拜對象。在競技賽場上,他們強健的體魄、高超的技藝、王者霸氣、頑強的毅力、良好的心理素質激發了廣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促進了各項體育運動的普及提高;有利于體育精神的傳承,培養學生刻苦、頑強、拼搏、協作的精神以及愛國主義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廣大學生對體育名人的偶像崇拜心理,使學校將體育名人作為體育教育的載體,引入校園具有可行性。

校園引入體育名人應充分挖掘體育名人的積極效應。在體育教學中要以“超級丹”、“林旋風”等杰出的體壇冠軍為展開教學的“敲門磚”,發揮其“杠桿”作用,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宣傳講解體育名人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進行互動學習交流,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提高教學效果。課余體育活動要充分利用學?,F有的傳媒資源,宣傳體育名人勵志故事、運動生涯的相關信息及各體育運動項目的相關知識,并適時組織校園體育比賽或趣味賽,讓更多的學生了解體育運動,適度關注體壇名人,關注中國體育事業,培養學生運動興趣,渲染校園體育學習、健身氛圍,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推廣普及各體育運動項目。各省市教育職能部門可適時邀請家鄉籍運動員進入校園,與學生近距離交流接觸,發揮其感召力和榜樣作用,培養學生的運動熱情,為大眾體育的開展做出一點貢獻。

————————

參考文獻

[1] 馬瑞,俞繼英.體育明星崇拜對我國青少年體育精神認知的影響.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4).

[2] 岳曉東.我是你的粉絲——透視青少年偶像崇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陳甲標.人才社會化中的名人效應.黨建與人才,1994(4).

[4] 江福云.我國體育明星對中華體育精神的傳承與發展.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26(2).

[5] 陳相光.中國體育明星對大個體的影響及人文教育價值.體育學刊,2006(4).

[6] 王雪芹.體育明星在體育教學中的“杠桿作用”.引進與咨詢,1999(3).

[7] 鄒克寧,余文龍,劉彤.當代體育明星崇拜現象產生的原因及社會影響.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7(4).

[作者:鄭曉霞(1983-),女,山東泰安人,河南洛陽理工學院體育部講師,碩士。]

【見習編輯 ?鄭雪凌】

猜你喜歡
名人效應體育精神崇拜
加油,沖吧,體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體育精神
我崇拜的那條“龍”
只為娛樂,無關輸贏——古人的體育精神
名人效應在運動服裝品牌傳播中的應用研究
名人效應看拍賣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名人效應與品牌化生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