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增強青少年學生德育實效

2015-01-26 05:10李博豪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內涵青少年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民族精神的載體。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道德思想,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資源。本文在探討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及現代價值的基礎上,認真分析了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對提升青少年學生德育實效的重要作用,并積極探索了利用傳統節日文化加強青少年學生德育的途徑和方法。中國傳統節日是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載體。

傳統節日文化 ?青少年學生 ?德育

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是文化和歷史積淀的產物,它“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民眾精神信仰、審美情趣、倫理關系與消費習慣的集中展示與傳承的文化空間”[1],寄托著整個民族對生活的美好愿望與憧憬,傳承著整個民族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和道德訴求,是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和精神的重要載體,具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其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追求和諧

首先,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著濃厚的貴人倫、重感情的特點,注重塑造人際關系的和諧。在眾多節日包含的特定文化感情和習俗中,處處流露著人們對家庭和諧、鄰里和諧、社會和諧的美好愿望。如春節期間,串親訪友送祝福是我們幾千年來不變的傳統,祈愿家庭和和美美、國家政通人和;中秋節以家庭團圓為主題,強調家庭倫理與人際關系和諧是其主要內容;重陽節敬老孝親,給長輩送祝福和溫暖,盡顯人倫情誼。

其次,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彰顯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傳統節日大都是歲時節日,有著深深的農耕文化的印記。因此敬畏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特征。在重要的節令人們都會采取相應的習俗去親近自然、感受自然。以此方式,一方面表達人類對自然的敬畏,感激自然給人類帶來的恩惠;另一方面也祈愿自然更加善待人類,驅災避難、降福人間。比如清明節人們踏青郊游、植樹造林,反映了人們催護新生、熱愛大自然的鮮明主題;重陽節人們喜歡登高,感受天高氣爽,欣賞自然風光,領略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2.弘揚孝道和感恩

中國大多傳統節日都蘊含著豐富的“孝道”和“感恩”等倫理情懷。如每年春節不變的“回家過年大軍”都充分說明我們對父母或長輩的盡孝和感恩。而一到端午節,我們就不可避免地想起孝女曹娥的故事,由此端午節也得了一個別稱“孝親節”。

3.彰顯濃郁的愛國情思

傳統節日是華夏各民族兒女共同創造、共同享受的一種文化,其文化習俗除了是一種習慣之外,更代表著我們對故土家園、種族和文化的歸屬感和高度認同感,鐫刻著濃郁的家國情懷。如每年的新春佳節,國人和海外的華人華僑都遵循著同樣的祖訓,以同樣的形式展示同樣的文化,充分表現了人們強烈的愛國熱情。清明節我們遙祭先人介子推,感悟他“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為民請命,諫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的崇高的愛國節操。

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青少年學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凝聚著民族的智慧,蘊涵著積極向上的道德追求和豐富的價值觀念,在培育青少年學生人格修養、理想與道德情操、愛國主義、社會責任感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寶貴精神資源。

1.有利于豐富青少年學生德育素材,為青少年學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臺和載體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而且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衍生出新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追求,并最終匯聚成了博大精深的特色節日文化。宣揚真善美的神話傳說或民間故事、儒家思想的糅合、普世百姓對節日文化的敬仰與踐行,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重要架構模式。因此,認真挖掘和整合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向青少年學生充分展示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將有利于豐富青少年學生德育素材,為青少年學生德育提供更好的平臺和載體。

2.有利于增強青少年學生德育的活力、影響力和滲透力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豐富,文化表現形式“傳統”而不“僵化”,它植根于民間,同時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教化于民間,同時它非常注重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不斷深化和延展節日文化的內涵,逐步形成以愛國主義、感恩孝親、追求和諧、自強不息等為主題的文化內涵,是公眾最容易接受和認可的德育載體之一。因此,大力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有利于減少青少年學生對德育的抵觸情緒,增強青少年學生對傳統美德弘揚和傳承的意識,從而增強德育的活力。

如今,在多元文化激蕩中,中西方文化競爭和沖突加劇,利益化和功利化思潮對部分青少年學生造成嚴重的沖擊,導致部分青少年學生價值觀念趨向多元化、理想缺失、信仰迷茫、道德滑坡、人生頹廢等,因此如何塑造青少年學生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和品格,是道德教育必須認真審視的問題。把傳統節日文化作為青少年學生德育的切入點,充分發揮傳統節日文化親和力和滲透性強、影響持久、文化樣式豐富以及形象、生動等特點,從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出發,有利于營造活潑、輕松的德育氛圍,提高青少年學生德育實效。

3.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學生的人文素質,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

當前青少年學生人文教育缺失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受此影響青少年學生人文關懷意識薄弱、人文精神下滑已成為比較嚴重的問題。因此加強青少年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也是我國各層次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底蘊,涵蓋了追求和諧、愛國主義、人格修養、感恩孝親、自強不息等文化內涵,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弘揚傳統節日文化,不僅有利于青少年學生了解和學習豐富的人文知識,同時還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學生人文關懷意識、塑造積極向上的進取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懷和完善的人格,對青少年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情感支持。

4.有利于增強青少年學生的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

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和全球化浪潮的影響,在西方文化沖擊下,傳統節日文化衰微和遭受冷落的現狀日益嚴重。人們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識越來越狹窄,對西方文化的崇尚度越來越高。一些洋節日,如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日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和推崇,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和功能日益淡化,甚至被失傳、被異化。因此,應加強對青少年學生傳統節日文化教育,讓他們充分認識到我國傳統節日的生存現狀以及對民族未來發展的影響,將有利于增強他們的民族憂患意識和文化自覺意識,激發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自覺地承擔起保護、傳承和創新傳統節日文化的重任。

三、加強青少年學生德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學校渠道

學校應成為民族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創造的主體,成為文化遺產的學習地,成為文化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橋梁、重要基地。[2]因此,加強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各類學校應努力打造良好的傳統節日文化教育載體,讓青少年學生近距離接觸、認知、感受傳統節日文化,最后形成強烈的文化自覺意識、在實踐中強化自我德育意識。

第一,堅持將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納入青少年學生培養體系,以構建良好的德育平臺。學校應站在繁榮傳統文化和加強青少年學生人文教育的高度,將傳統節日文化作為人文教育通識課程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和教學體系中,通過編訂系列教材和讀物、聘請優秀師資、開辟節日文化宣傳和實踐空間等途徑,讓傳統節日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營造濃郁的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氛圍,培養青少年學生熱愛和傳承傳統節日文化的熱情。

第二,深入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突出其德育價值和功能。學校在傳授傳統節日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應注重挖掘其文化源流和文化精神,將其中蘊含的人倫教育、人格教育、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準則等以精彩的案例和優美的語言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品味傳統節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的文化魅力中了解其文化真諦,感受其文化魅力,并進而充分運用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塑造學生的品德,培養學生的才能,鑄造學生的行為。

第三,鼓勵青少年學生積極參與傳承傳統節日文化的活動,提升自我德育意識。在加強對青少年學生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同時,學校也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教育手段將節日文化教育繼續推向深處。一方面學校應積極搭建更為寬廣的教育平臺,如舉辦節日文化講座與論壇,組織學校傳統節慶游園活動,舉辦中華傳統節日美食節、感恩節,開展傳統佳節民間采風調研活動等,以此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和了解;另一方面學校也應鼓勵學生積極組建與傳統節日相關的文化社團組織,讓學生根據自身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理解,以自己的理念、以自己的行動詮釋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以及對自身素養的提升。

總之,學校應努力構建一個讓學生普遍接受和認同的傳統節日文化德育載體,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切實感知傳統節日文化底蘊,體驗傳統文化節日中的希望、快樂、溝通和幸福。

2.社會渠道

社會力量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對提升青少年學生的德育實效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社會在傳承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時也必須形成一種強烈的文化自覺意識,自覺展示傳統節日的文化美、人性美、德性美,努力營造一個符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特點的傳統節日文化氛圍。

第一,注重文化載體建設,創建教育基地,培育節日文化產品。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和教育,不能只靠簡單的、純粹的精神層面的說教,還必須有讓人置身其中的文化載體進行體驗。因而注重傳統節日文化載體建設,將本地域或本民族所有重要節日的歷史和現實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展現出來,是文化傳承和發揮教育效應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載體的建設,一方面可以創建靜態的文化博物館,以文字、圖片、建筑物等予以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創建動態文化展示舞臺,以游園會、廟會、燈會等予以展示。同時,也要充分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如網站、網絡游戲、電視卡通等,把傳統節日創造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所喜聞樂見的節日文化產品,注入傳統節日文化的資源,增強中華傳統節日的吸引力,增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感染力。[3]

第二,尊重傳統,追求傳統節日文化的本真。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能延續至今,首先因為它保留了人性和文化中最有力的、最健康的、最本真的東西。因此,社會各方在傳承傳統節日文化的過程中,都必須尊重傳統,反對任何不負責任地顛覆、玩弄傳統節日文化的行為,避免過于夸張或渲染不當的商業綁架傳統節日行為。要讓節日過得有文化,有精神,有傳統,[4]盡力展示傳統節日“貴人倫”的特質,以給青少年學生傳承節日文化、增強德行修養做一個良好的榜樣。

第三,善于創新,充實節日文化內涵?,F如今青少年學生對西方節日文化的追捧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熱愛。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傳統節日儀式和符號傳承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存在著不適應的問題,新的節日儀式和符號創新又不明顯或者不具有吸引力。[5]在青少年學生眼里,我們的傳統節日只是簡單的“吃”或“消費”文化,沒有創意也沒有新奇感。因此,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積極吸收西方節日文化的優秀內容,不斷豐富和創新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形式和內涵,是繁榮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強對青少年學生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提升其德育實效的重要途徑。

總之,利用傳統節日蘊涵的道德教育資源,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節日文化的德育功能,實現將傳統節日文化與青少年學生德育工作巧妙對接,既能讓青少年學生浸潤在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里,又能推陳出新,升華精神境界,從而進一步讓傳統節日重現光彩,讓傳統節日文化薪火相傳。

————————

參考文獻

[1] 蕭放.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2] 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 佘雙好,田貴華.傳承傳統節日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政工研究動態,2008(7).

[4] 李俊勤.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傳承與創新過程的始終.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1).

[5] 《弘揚節日文化研究》課題組.中國傳統節日的傳承現狀與發展對策.藝術百家,2012(3).

[作者:李博豪(1981-),男,山東定陶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 王 ? 穎】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內涵青少年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青少年發明家
活出精致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挖掘習題的內涵
要準確理解“終身追責”的豐富內涵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