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實踐

2015-01-26 11:46劉敏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4年1期
關鍵詞:分層實驗教學實驗

分層合作教學應用于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是照顧學生個體差異和因材施教的一種有效策略。本文分析了分層合作教學的涵義、優點,并對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分層合作教學 ?初中生物 ?生物分組實驗 ?運用

分層合作教學是將學生按照個性特征、能力傾向、學習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為若干個實驗水平組間同質的研究性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把因材施教具體地落實到實驗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將分層合作教學運用到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既照顧了學生實驗能力方面的個體差異,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把“合作”融入“分層”之中,較一般的實驗教學更具有優越性。

根據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智力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即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因此,在班級實驗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普遍存在,例如:視覺空間智力較強的學生體現出較好的觀察力;身體動覺智力較好的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上展現出優勢;而邏輯數理智力較好的學生能更好地進行實驗結果的分析。那么,如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呢?實施分層合作教學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分層合作教學的優越性

首先,分組實驗教學強調學生的身體動覺智力和視覺空間智力的發展,重視完成目標的能力類型和水平的差異性,允許學生不同層次的能力發展,在較適宜的學習條件下,潛能低者能夠開發出潛能,潛能高者會發展得更快。分層合作教學更具有情感性。

其次,分層合作教學中,學生可自主選擇適合自身實驗能力的材料和實驗目標,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組內異質可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實驗觀察能力;通過組間同質,相互學習實驗成果,能認識到自己小組與別組的差距,正視自己,齊心協力,共同進步。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學生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分層合作教學更加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最后,分層合作教學運用于生物分組實驗中能實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教師指導的異步化,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進行實驗效果分層評價的同時更看重學生實驗能力的逐步提升,而評價方式多元化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層合作教學更符合學生發展需求。

二、分層合作教學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1.實驗小組人員多層次顯隱結合,體現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機制,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由4-6名在性別、能力水平、個性特征等方面具有異質性的學生組成,小組內體現合理差異,小組之間形成大體均衡、可資比較的小組聯合體,使各小組在大體公平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競爭。教師掌握學生的基礎水平,“暗中”把水平相當的、智力類型相似的學生歸為一個個“層次”。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實驗觀察能力進行分類,再按其能力水平的強弱分為A、B、C三層:C層次學生的生物基礎差,觀察能力不強,實驗動手能力弱;B層次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一般,認真努力,實驗觀察或動手能力一般;A層次學生的生物基礎好,接受能力強,學習積極性高,具有較強的實驗觀察或動手能力。組內異質有利于學生的相互合作,組間同質有利于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能力分配實驗小組,盡量能夠優中差組合(1A:2B:1C)或(1A:3B:1C),以便實驗時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使各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確保小組間展開公平的競爭,最終促進組內每個成員的實驗能力全面提高。此過程是顯性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2.實驗過程分層合作

初中生物分組實驗很多,其中以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最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F以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為例,闡明實驗過程分層合作的操作策略。

教師在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過程中確立三個層次的實驗技能培養目標。第一個層次:基礎性目標,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如:顯微鏡的使用、臨時裝片的制作(解離、漂洗、染色、壓片)等。第二個層次:提高性目標,即此項實驗項目關鍵的實驗技能。如:很好地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目標,能夠制作符合要求的臨時裝片,繪出真實生物圖,熟練掌握細胞染色方法等。第三層次:拓展性目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培養,能夠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如:能夠制作高質量的臨時裝片,熟練地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目標,最好能夠進行此類實驗的可行性實驗設計。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準備難易分層的實驗材料。本實驗常見的實驗材料為洋蔥根尖,此材料取材方便,裝片制作簡單,染色體較少而且大,便于觀察。除了洋蔥以外,大蒜根尖也是相對容易觀察的實驗材料,而蠶豆、小麥、蔥、新鮮的植物根尖觀察有絲分裂則要難一些。提供多種難易層次的實驗材料能滿足不同能力水平學生的不同需要,從而為目標分層提供保障。

教師要求每個實驗小組都要達到以上三個層次的實驗目標,全體組員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只有小組其他成員達成學習目標的情況下,自己才能達成目標。因此,實驗能力強的同學會積極幫助其他組員,實驗能力差的同學也會為小組榮譽而努力,有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全體組員經過討論,分工協作,人人參與,每種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領到適合自己的實驗材料和實驗目標,并為達到理想的實驗效果而努力。實驗過程體現著合作互助的精神,如:C層次的學生可以選擇洋蔥做實驗材料,只要臨時裝片做好了,很容易就能觀察到細胞染色體的變化情況,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同時還能為達到小組第一層目標貢獻一份力量。B層次的學生可以選擇大蒜根尖作為實驗材料,實驗發現大蒜根尖在(10X目鏡、40X物鏡)顯微鏡下觀察效果與洋蔥根尖相當。此時,他可以與其他同學分享這次成功經驗,同時還要負責完成小組第二層次的目標。A層次的學生可以選擇更難觀察的實驗材料以達到第三層次的實驗目標。小組全體成員在實驗結束后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實驗結果的收集、分析,并建立不同角度的實驗心得,最終形成小組報告上交。小組之間可以分享成功或失敗的實驗經驗,達到經驗共享的目的,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達到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系統優化的目的。endprint

3.實驗效果評價分層

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很多,首先需排除實驗中的客觀因素,重點考察學生個體差異引起的實驗效果分層,即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和在本實驗中能力的提升。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要注意評價的相對性和絕對性。相對評價是在小組中進行對比,這時衡量的標準是相對的。絕對評價要與預定的標準相結合,只要達到了標準就稱為合格。如:實驗小組C層次的學生能夠找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就算是已經達到實驗目的,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技能。教師要多加肯定和鼓勵,使他們體會到進步和成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對于B層次的學生只要能夠使用自制的臨時裝片觀察到分裂期根尖細胞染色體變化的情況就算是達到了理想的實驗效果。教師的激勵評價既要揭示不足,又要指明努力方向,使他們不甘落后,積極向上。A層次的學生如果能夠清晰地觀察到同一實驗材料各個時期根尖細胞染色體變化情況和不同實驗材料同一分裂時期的物像(可以參看其他同學的實驗成果),就可以看作是比較成功的實驗了,各種實驗技能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教師應采取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嚴謹、謙虛,更加努力拼搏。評價要及時、公正、多元。對每位學生及各實驗小組的表現要及時評價,特別是對C層次的學生來講,教師的肯定是他們前進的動力。在公正方面,既應注意學生實驗成績的評價,也應注意學生實驗態度和實驗能力的評價。有的學生雖然實驗效果不理想,但是實驗態度很好,實驗能力在以前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教師要及時客觀地進行精神鼓勵;有的同學實驗效果很好,但是在實驗過程中不愿幫助別人、不愿共享經驗等,教師要給予嚴肅的批評。還可采用按“個體提高分”的計分方式評價,這種方式保證了小組成員無論本次實驗效果是否理想都有成功的機會,即比自己以前進步,與自己過去比較學有所得就是成功的實驗。在教師評價的同時要注意發展學生自評、同學互評,促進多元化的評價形式。

三、實施分層合作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闭f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側重引導、啟發與指引方法,最終學生還需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或同伴的“合作學習”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實驗之前要做好實驗準備工作,組織學生學習本實驗的目的要求和實驗步驟,讓學生明確本實驗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在實驗中要適時地參與到各小組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教師應當巡視檢查,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操作,做好技術指導;實驗完成以后,教師對學生實驗效果的評價應該客觀公正,既肯定進步,又指出不足??傊?,教師作為分層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其主導性。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育就是從主體出發,通過主體,依靠主體來開發、發展和完善主體的實踐過程?!苯逃闹黧w是學生,教師應該“以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發展。分層合作教學旨在為不同起點的學生能更有效地進行個性化學習提供條件。學生應選擇適合自己實驗能力的實驗目標,按照實驗操作步驟一步步地規范操作,如:使用顯微鏡時,必須先用低倍鏡觀察到目標后再轉換為高倍鏡,否則極易壓壞玻片,同時也不容易找到觀察目標,并最終導致實驗失敗。壓片時要注意把細胞壓平、敲散。只要學生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且能大膽心細地規范操作,那么離實驗成功就更進了一步。由于學生實驗能力個體差異客觀存在,必然有學生能又快又好地達到實驗目標,而有的學生卻需要品嘗多次失敗。此時,小組合作互助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實驗能力強的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幫助其他組員,特別是小組長要起到“小老師”的作用。讓每個同學都“動”起來,學有所得,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3.實驗過程雙層結合

在生物分組實驗中,由于分組較多,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指導每一位學生,因此始終有大部分學生處于自己練習的狀態,以至于問題得不到及時解答。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該為每個實驗小組選出一位實驗能力強、樂于助人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實驗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教師指導小組長,小組長指導組員,層層負責。此種雙層巧妙結合的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共同提高,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共同進步。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實驗手段可以了解微觀生物世界、探索生命的奧秘,從而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習者習得達到教學相長、教學互動的目的。在生物實驗中實施分層合作教學,不但符合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的教學原則,而且能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經驗共享意識,保證各能力層次學生的實驗能力均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傊?,分層教學既能使學生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其學習能力和實驗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我們應大力提倡。

————————

參考文獻

[1] 付裕東.落實因材施教原則的最佳途徑——分層次教學.中國教育品牌在線,2003(9).

[2] 滕春燕.分層教學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教育與探索,2012(4).

[3] 何月珍.實行“分組合作”教學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智,2009(33).

[4] 葉奕乾,何存道,梁寧建.普通心理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 李樹和.分層次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1(5).

[6] 王坦,高艷.合作教學理念的科學創意初探.教育探索,1996(4).

[7] 王世慶.從學習者個體差異到動態教學策略.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12(2).

[作者:劉敏(1979-),女,四川西昌人,四川廣安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系講師。]

【責任編輯 ? 楊 ? 子】endprint

猜你喜歡
分層實驗教學實驗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做個怪怪長實驗
一種沉降環可準確就位的分層沉降儀
雨林的分層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