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構建農村區域作文教學的高效體系

2015-05-28 07:08蒙曲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構建

蒙曲

摘 要:寫作是反映學生實際語言水平的一種綜合能力,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對于農村來說,怎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打造高效的作文課堂呢?構建區域作文教學的高效體系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關鍵詞:農村初中作文;區域作文體系;構建

一、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存在問題及其探因

作文是學生語文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反映。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主要表現在:

(一)情感匱乏,表達死板。從學生習作來看,大多數學生寫作文都不是出于情感表達需要,而是為了迎合教師或社會的評價標準被迫奉命寫作。作文缺少個性,沒有獨特的體驗,學生在習作中弄虛作假,空話大話連篇,作文結構程式化,作文內容雷同化,語言表達缺乏靈性??傊?,一句話,“學生實在沒有什么東西可寫”。為什么學生一碰到作文就無從下筆呢?讀了那么多年書,經歷了那么多事,為什么還是“沒什么東西可寫”呢?我認為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對于書本,對于生活,學生并沒有真正地用心去體驗過?!绑w驗的缺失”是學生作文空洞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生活體驗,教學過程單調。從作文教學看,教師很少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因素,單一的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更多的是注重作文技巧、結構模式的指導,極少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忽視對學生體驗的激活及情感的引領,整個教學過程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對作文沒有感情和興趣,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文學素養功底沒有在作文中得到有效培養??蓪嶋H情況是,今天的學生不是沒有生活,而是沒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發掘出他們的情趣和意義;不是生活不夠豐富,而是不會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體驗它們的動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單調,而是我們做老師的沒有手把手地教會他們采擷生活浪花的本領。很多時候,學生作文寫不好,并不是他們惹的禍,有時往往也是老師犯的錯。

(三)應試目的太強,缺乏真情流露。出于應試教育的考慮,當前很多學生、家長甚至教師都信奉這樣的作文原則:文章中堆砌名言警句、華麗辭藻,舉例說明都用古人,經常是李白、陶淵明、蘇軾、司馬遷如何如何”。一個觀點采用不同的說法,反復提出多次。大家迷信這樣就能拿高分,由此學生做出來的都是應試作文,文章缺少對生活的體會和感悟,缺少真情的自然流露,有的只是矯揉造作,虛情假意。

二、農村區域作文體系的構建

第一,構建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在農村區域作文體系的構建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有:(1)以校為本的主體性原則。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以學校為主陣地,激發主體參與意識,使師生逐步從被動訓練作文走向主動自能作文,課題組成員間真誠合作,學生利用差異相互提高。(2)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原則。陶行知說,學生的意義即“學習生活”,學習人生之道。生活是活生生的,活生生的生活要依靠學生人生活動,在人生活動中體悟生活,教學做合一,在寫作實踐中提高作文能力,是構建農村區域作文體系需要遵循的又一原則。

第二,注重學生在區域作文體系中的體驗

體驗帶有兩層重要的涵義:(1)體驗就是對生活、生命和生存的經歷和感受;(2)體驗是主體“親自”感受到的心靈境界,是主體從自己的內心情感出發,積極主動地去體驗生命及其價值。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模式.它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用親身的經歷去感知、理解、感悟、驗證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提出是以建構主義的學習觀為基礎的,并遵從它的基本理念,即學習是學習主體主動建構的過程.“生活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立足學生生活,從學生主體體驗入手,為其創設一個特定的“真”情景(客體),讓學生設身其中,實現“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實的轉化”,從而獲取語言運用的直接經驗。體驗式作文教學是讓學生作文走向“立誠”的最佳途徑,不僅能讓學生“寫自己的話”,而且“寫自己知道得最親切,感悟得最深切的東西”。在農村區域作文體系構建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及其表達。另一意義上來說,就是注重學生在自己所生活的區域內的內心體驗,并能夠將其表達出來,即達到了農村作文區域體系構建的目的。

第三,注重學生在區域作文體系中的表達體驗

寫作中的表達體驗要讓學生抒發真情,張揚個性。體驗并不就是藝術,體驗有時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把不易把握的、瞬間性的、內在的、神秘的體驗表達出來,是體驗式作文教學的一個重點。

要做好表達體驗,如下方法可被采用:

1,創設情境,喚醒體驗。每次課堂作文伊始,學生在寫作前的個性化體驗基礎上,老師總是利用多媒體,把生活中的真實的、典型的點點滴滴再次展現在學生眼前,這樣,就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及時捕捉到寫作的素材,激發寫作靈感。

2,生生互動,豐富體驗。在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完成作文后,要進行公開朗讀,其它同學傾聽并點評,這樣促進生生互動。由于同齡人中總是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他們會互相理解對方的表達意圖,也能指出對方表達中的一些不足,可以使學生的表達體驗更為豐富,更加完善。

3,師生互動,內化體驗,形成感悟。學生畢竟是學生,在表達體驗方面,學生給同學的建議總是不如老師看的更高,更遠。這時,要充分開展師生互動,以更加扎實地內化學生的表達體驗,進而形成學生自己的感悟,就會對其日后的寫作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第四,科學、系統地構建區域作文體系

比如,可以構建農村初中生活區域作文體驗式教學基本流程。第一階段,寫作前的個性化體驗;第二階段,寫作中的表達體驗;第三階段,寫作后的提升體驗。這三個階段的體驗不是處在同一平面上的體驗,而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體驗過程,學生由最初的自然狀態下的個性化觀察體驗過渡到課堂上對體驗的思考與內化,最后由師生的互評互改將體驗品質再一次內化和提升。

此外,還可以根據體驗區域與體驗內容的側重點,把區域作文體系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家庭生活體驗式作文教學;第二部分,學校生活體驗式作文教學;第三部分,社會生活體驗式作文教學;第四部分,自然生活體驗式作文教學。

總之,對于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來說,構建區域作文體系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該體系的構建中,要注重學生的體驗,更要注重其體驗的表達,以真正有利于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雍芳.構建高效的作文教學體系.新課程(中學).2014.11期

[2] 茹清平.構建多維高效作文教學體系的思考與實踐.語文教學通訊.2013.04A

[3] 馬洪寶.初中作文幸福寫作體系探究.魯東大學.2013年

猜你喜歡
構建
以學生為中心視角下的新型師生關系構建
基于工作任務的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淺析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性與構建
創建《數控自動編程》優質核心課程
淺析汽車維修專業一體化專業課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
動車組檢修基地與動車檢修分析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