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5-05-28 07:08吳和平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班級管理問題對策

吳和平

摘 要:本文就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并著重從班級管理模式、班主任這兩個維度就實現科學、合理的農村初中班級管理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班級管理;問題;對策

班級是一種組織,因而需要管理,班級管理活動既是實現班級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途徑。[1]班級管理是班級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規律的要求,采用一定方法組織班級教育活動,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其要點有四:第一,班級管理是一個過程,這一過程是圍繞著教育活動而開展的;第二,班級管理活動是在班級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的組織引導下,由班級管理者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向活動;第三,班級管理的目的在于班級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教育目標的最終實現;第四,班級管理要遵循一定原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一、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特殊性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農村。農業人口在全國有很大比重。農村教育面廣量大,教育水平的高低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農村初中教育位于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又屬于基礎教育,因而其在整個農村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層組織,也是學生實現個體社會化、發展個性的重要環境。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級教育功能的發揮、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初中學生的年齡大體在13-15歲之間,正處在由童年期向青年期邁進的過渡時期,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心理斷乳期”、“人生最關鍵的時期”。這段期間也正是他們青春期萌發的時期,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與小學生、高中生有所不同。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著質的變化與轉折,這就給教育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分看重學生成績

多數班主任追求自己所帶班的學生成績,九年級老師特別看重升學率,以此獲取學校領導的認可與表揚,甚至有打造“學校名班”的心理現象,不注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輕視所謂的副科與技能科,企求“一好遮百丑”,忽略了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背離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

(二)偏重常規管理,忽視能力培養

新課標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然而,目前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常常忽視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他們重視的是如何有效維持班級的運轉,維護學習秩序的常規管理,著重抓學生的遲到早退、衛生打掃、校規校紀的應付執行、學習態度的端正等管理,至于學生們應該得到的運動娛樂和探究實踐時間幾乎全被剝奪,更談不上其他方面的能力了。

(三)與家長溝通不足

學校絕大部分班級的管理,由于受到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管理者把班主任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來看待,認為班級管理就是對班內學生的管理,與別的班級、社會以至家庭關系不大,使得班級很少與外界接觸,導致班主任管理經驗相對缺乏,獲取外界合力管理的機會減少,多數班主任不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如果學生有了問題,才想起通知家長,并要求家長配合對學生進行教育,即便有與家長溝通的,也是以教師單向反映為主,雙向交流的很少,家長對其孩子以及班集體的其他情況則知之甚少。

(四)對學生的評價重結果輕過程

受傳統評價觀念的影響,對學生的評價還滯留在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上,班主任評價某位學生,主要是看他期末在班級有無違紀現象,而對那些原本基礎差或有小毛病的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后,成績己有一定上升的同學則視而不見,沒有給予其及時的表揚和激勵以促其更好地向上發展。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方式在農村初中尤為突擊。

三、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對策

(一)健全班級制度

班級管理制度是指為了保證班級管理活動順利進行和班級管理績效的不斷提高而有針對性地制定的行為準則及獎罰項目的總稱。有了班級規章制度,學生在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活動中就有章可依,有規可循,有據可蹈,使班級教育管理實踐活動由“人治”走向“法治”。但是,制定班級規章制度,不是為了束縛學生的行為,限制學生的發展,而是為了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行為,克服消極不良的品質行為,提高身心素質積極健康發展的效率和質量。[2]因此,班級規章制度要根據班級實際并結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來制定。

(二)加強師德修養,提高班主任業務素養

農村教師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教育視野顯得不夠開闊,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不是太高。而當今的教育是一種富有情感的工作,教育的對象是有血有肉、需要精神關懷的人。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要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對學生終身發展全面發展負責。目前絕大多數的班主任都是學校教師兼任的,很多人把它當作一種“副業”,不專門研究、總結和反思。其實,班主任業務水平的高低對管理的成敗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相關的措施來提高班主任的業務素養。

(三)以差異性原則、主體性原則為依據,學生主動自治

在初中班級管理事務中班上每一個成員都是主體,初中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發展,學生在班級管理中主動參與,在班級管理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班上每一個成員管理班級事務的積極性。學生的自主意識是班級管理的核心。班上的每個成員都是班級管理事務的主人,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不僅是被管理的對象,又是班級的決策者。所以,初中班主任,不僅要自己轉變觀念,還要在學生中培養和提高自主管理觀念,使班上每一個成員都意識到自己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使班上每一個成員的自主和民主管理意識得到加強。在這種思想觀念的熏陶下,才能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班主任做好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工作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具體事務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家長的配合作用,做好學校與班主任的溝通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這種溝通的強烈意識。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運用各種途徑,將學生在班級的具體情況及時通報給家長,與此同時,盡可能讓學生家長主動參與初中班級的具體事務的管理,不能把家長的作用流于形式,可以舉辦多種活動,讓學生家長真正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比如:學校開辦家長講座,對家長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培訓。定期家訪和家長進行各種有必要的交流指導,開展班級家長QQ群,每天固定時間和家長展開各種交流等。

參考文獻:

[1] 張作嶺.班級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1.

[2] 柳清秀、崔波.班級教育管理藝術[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58.

猜你喜歡
班級管理問題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