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公平問題研究

2015-05-28 07:08劉亢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教育公平

劉亢

摘 要:教育公平是國家的夢,是人民的夢,更是千萬農民在田間灶頭心心念叨的希望。教育層次多,種類多,但義務教育的特殊性使它顯的格外重要,特別是在只建有正規中小學校的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牽動著每一位農村家長的心。本文在實地考察湖北省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分析整理了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不公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對策,希望有助于我國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上實現教育公平的夢想。

關鍵詞:教育公平,湖北省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

當陽位于鄂中部地區,處于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包括四種地貌類型:山地、丘陵、崗地、平原。當陽市下轄3個街道、7個鎮。近年來,當陽市作為湖北省中部縣級市,在國家開始關注中部地區問題的情況下,其城鄉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但沉積的舊問題很多,新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教育領域公平理想的實現。

一、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調查概況

當陽市各類中小學校共計56所,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的普通中小學校有52所,小學32所,初中1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指使用一年級到九年級作為小學和初中的連貫稱謂的學校),其中農村中小學39所,城區中小學13所。2013年,當陽市全市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8.2%,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99.56%①。2011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升學率為96.8%,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為99.5%②。與2011年統計數據相比,2013年以來當陽市學齡兒童入學情況符合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但九年義務教育完成情況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且初中升學率反映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成果并不理想,還存在諸多阻礙教育發展的因素,通過調查發現這些因素大多存在于農村地區,在義務教育方面,農村與城市差距很大。當陽市在義務教育階段實現教育公平的任務仍是任重道遠。

二、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具體問題分析

1.農村學?;巨k學條件較弱

基礎辦學條件主要是指學校所具備的教學基本設施,其中包括校舍建造、體育場建造、圖書館建設、體育器材、教學儀器設備配置、校園網絡系統建設等。通過對當陽市農村中小學實地調查發現,農村教學條件仍然很艱苦,特別是山區學校,小學生仍靠雙腳長途跋涉步行上學。農村學校校區環境復雜,教室環境不整潔,教職工家屬區與教學樓、宿舍樓不分離的情況很普遍。另外大班額教學,教室內新舊課桌不一,桌面臟亂、痕跡斑斑,教室墻角滲水,墻面掉漆,學生宿舍用水入廁困難是當地農村學校的共同問題。當陽市農村中小學雖已基本配備了計算機教室,寬帶網絡已進入各學,投影設備也開始走進教堂,但部分電腦因過于陳舊,更新不及時,并不能投入使用。目前沒有一所農村小學有電子黑板。沒有音樂器材,沒有美術教室,沒有多樣運動器材,沒有足夠可用教學設備,以傳統教育模式為主的農村學校教育完全不能滿足社會對較高綜合素質的要求。

2.農村學校經費保障有限

根據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情況分析,經費問題不僅是城鄉配置不均,也包括校內教育經費配置不當。農村中小學必須靠國家、地方政府教育經費支撐,充足的經費是學校發展的物質保障,但各農村學校對下放的教育經費配置不合理也是學校得不到重大改善的原因。比如,當陽市某農村中學2014年上半年收入教育經費撥款、上級補助、撥入???、上年結余總計3283926.73元,其中會議花費5780元,教師培訓花費10054元,其他花費13387.8元,思源助學獎勵基金4940元等。對貧困學生給予幫助,對教師進行培訓是學校應盡的責任,但部分農村學校沒有把握住學校長遠發展的關鍵內容,有限的經費花不好,學校教學水平上不去,教育質量提不高,學生上學棄近求遠。重重問題使當地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步履維艱。

3.農村學校師資結構不合理

當陽市中小學教職工整體學歷水平不高,農村學校教學質量始終得不到家長學生的肯定。對此,很多在崗兢兢業業大半輩子的農村教師們也感到無可奈何,對農村學校的未來充滿焦慮。調查發現,當陽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老齡化嚴重、專業能力弱、教學水平受限、新教師難招和老教師飽和等問題,與城區中小學相比,農村師資力量處于弱勢地位。另外,城鄉、校際間教師交流少,農村學校師資力量很難增強。在農村教師難招、難留的情況下,農村學校體育、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等科目無人教或教學質量差的情況大量存在,教師結構亟待調整。

4.農村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缺失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學校教育,缺乏家庭教育,針對中小學生的教育就不完整。父母配合學校教育,知識水平高,教育方法得當都會對子女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反之,中小學生成長各環節都極易出現問題。農村家長文化水平低、見識面窄、教育方法陳舊,很多農村家長無心也無力輔導子女作業,與城市中小學生相比,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生在得到家長的教育指導方面極為欠缺。另外,在工業化、城市化飛速發展的今天,農村人口大量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在各省農村地區都為數不少,當陽市留守兒童逐年增多,當陽市近三萬中小學生中,留守學生近2600多人,約占總人數8%。由于這些學生沒有父母的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心理、學習等方面必然會出現落差,與城區學生相比,農村中小學生的教育成長環境十分不利。

三、促進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公平的對策

湖北省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處于地域與城鄉差距的雙重困境之中,根據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實際情況,面向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大責任方,提出以下建議。

1.強化政府責任,補償農村教育

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情況出現了大轉機,一棟棟危房被拆除,一座座校舍拔地而起,農村學校的教室出現了投影設備,信息網絡走進了校園,這一個個改變讓農村看到了當地教育的希望。但是,農村學校生源大量流失、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教育質量不高、教學環境差、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等問題依舊存在,政府還需花大工夫、大力氣開展解救工作。

(1)繼續增強資金投入力度

首先,根據全國GDP增長情況,繼續提高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比例,增加義務教育經費總體數額。其次,對義務教育經費進行合理分配,根據東部、中部、西部的具體情況,繼續傾斜于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以促進義務教育在各區域均衡發展。再次,中部各省應重點照顧各市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解決市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在均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資金不足問題。

(2)持續建立義務教育長效保障機制

①繼續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根據中央和地方財政情況,實現在年生均中西部小學公用經費600元,初中800元基礎上的再增長,以滿足農村學校信息技術和教師培訓方面的需求;落實、擴大“兩免一補”政策范圍,讓更多中西部農村中小學寄宿生獲得生活補助;繼續幫助中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進行校舍維修和抗震加固,幫助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

②建立師資保障機制。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師資力量弱、教師配備不齊等問題十分棘手。想要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離不開政府的積極引導。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校多,每年畢業人數也多,可通過合理利用省內資源,加大農村教師招聘宣傳力度,由國家政策保障,省政府負責,地方配合的方式引導高校畢業生赴農村地區從事教育工作,并建立落實相關政策,依法維護大學生教師的合法權利,確保農村學校招聘教師的道路更加順暢。

2.提高學校責任,培養全面人才

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學校教育,學生為本?!碧岣邔W校責任就應從學生、教師,教育三個維度著手。

(1)以生為本,堅持素質教育

“以生為本”觀念由來已久,“素質教育”在我國正式提出也已近20年,但當陽市農村學校至今并未徹底貫徹“以生為本”思想,以“素質教育”為指導設置課程,開展活動。當地農村學校更新教育觀念已迫在眉睫。首先,學校領導、教師要認真學習以生為本,素質教育的思想;其次,學校及教師要堅持維護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校內管理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的改革,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充分開發學生潛能。

(2)依法治教,重視教師管理

教師失德、違法的言行對學生造成的危害難以彌補。首先,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道德水平和專業知識能力;其次,學校要增強法制觀念宣傳,依法治教,幫助學生、教師、家長懂法、依法、守法,做到相互監督,互相約束。再次,學校絕不能放任不稱職教師毀掉孩子的一生??鬃佑醒裕浩渖碚?,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者是傳播道德、文化知識、法制觀念的主體,唯有做到集先進知識文化、高尚道德情操、懂法依法于一體才配為人師。

(3)教育互動,激活家長學校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與家長配合教育對中小學生學習成長十分重要。在城區,中小學教師利用QQ、微信、郵箱等電子信息平臺與學生家長時刻保持聯系,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達到連貫一致,教育效果明顯增強。而在農村地區,由于多種原因,電話是教師育家長之間的唯一溝通工具。為解決這一問題,當陽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大多農村中小學校門前都掛有“××家長學?!钡呐谱?,干溪中小學定期編印《家長學校報》,然而它們是否真正發揮了最大作用有待商榷?!凹议L學?!边\作主體是學校,如何帶動學生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必須重點考慮。

3.重視家庭責任,共促教育公平

父母配合學校進行教育輔導在兒女成人過程中的作用無可取代。針對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因家庭教育缺失引發的教育不公問題,農村家長必須積極應對。

(1)農村家長自覺再教育,做兒女身邊的老師

城市家長絞盡腦汁選取最適合的方法教育兒女,“不懂找老師”是農村家長口中的常話。父母對待子女教育的積極性程度不同,產生的結果也自然不同。知識面不同是教育觀念不同的重要原因。農村家長因見識面窄,認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因所學少,沒有能力輔導孩子作業。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非系統化學習也能提高個人文化水平。農村家長提高文化水平的途徑很多,可充分利用“家長學?!睂W習基礎知識,自覺配合學?;顒?,多方面了解中小學教育內容;可在農閑時間借閱村圖書室學習資料;可利用手機網絡或電視內容有意識學習,擴大知識范圍。

(2)外出家長回鄉務工,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近年來,當陽市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增加,留守兒童問題嚴重影響當地農村義務教育公平發展。父母角色空缺,家庭教育不到位,“農村留守兒童”正身處于不平等、不公平的教育之中。從孩子的角度看,父母不在身邊事事關心,監督引導,心理的落差極易造成他們性格孤僻、暴躁,思維方式和行為異于同齡人,這對于他們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外出家長回鄉務工才是“一切為了孩子”的正確選擇。目前,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當陽市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招商引資,承接各種工程項目,大批大中型公司企業進駐本市。有企業、工廠就需要用人,身為家長的農民工們大可利用機會,回鄉再就業,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成為他們成人成才的領路人。

4.喚醒社會責任,支援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

喚起社會教育責任,支持民間資本興辦學校,完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精神。在國家投入不足的情況下,當陽市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由民間分擔部分責任,對解決本地義務教育不公問題十分必要。民間責任的承擔主體可以是個人、企業、組織或是社會團體。目前當陽市城區已建成一所私立學校,育林學校的興建為當陽市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也證明民間力量足以提高地方教育水平。至于在經濟條件差的農村地區,當陽市政府更應鼓勵社會主體采取多形式辦學和助學活動,可建立農村義務教育基金會,依法籌集管理教育資金,用以改善困難地區學校辦學條件,可直接或間接方式捐款捐物,具備適當學歷的知識性人才可主動投身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社會資本投入教育,社會力量支援農村教育,是確保當陽市教育公平發展的有效方法。

影響當陽市義務教育公平的因素多,問題復雜多變,只有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元素共同作用,承擔相應責任,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才能在均衡狀態下公平正常發展,否則,不公平發展狀況將難以改變。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不公是對農村孩子的不公,也是對地方發展的不公。強化政府責任,提高學校責任,重視家庭責任,喚醒社會責任,從具體事項著手,當陽市農村義務教育公平夢才具備實現的可能。

注解:

① 當陽市統計局.2014年當陽統計年鑒[M].2014.8:4-5

② 當陽市統計局.2012年當陽統計年鑒[M].2012.10:4

參考文獻:

[1] 當陽市統計局.2012年當陽統計年鑒[M].2012.10

[2] 當陽市統計局.2014年當陽統計年鑒[M].2014.8

[3] 楊東平.中國教育公平的理想與現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農村義務教育教育公平
如何實現“供給側改革”下農村義務教育的公平與平等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信息化促進基礎教育公平的探討
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觀念
教育公平視角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視角的少數民族義務教育發展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財政教育支出區域公平性的雙權重泰爾指數分析
貴州農村各類型家庭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成本分析
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公平問題的思考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