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視角下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

2015-05-30 23:59黃進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信息化信息技術

【摘 ? ?要】文章就我國目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現狀對該課程的基礎性、整合性、應用性以及趣味性等特點進行分析,,針對小學信息課程的特點提出對應的教學建議,希望通過本文來為我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課堂教學以及課程建設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支持。

【關鍵詞】信息化;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作者: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溫泉教育辦公室 ?437100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社會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樣在教育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也不斷凸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現代小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何優化信息技術課程,是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問題。通過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不但可以極大豐富教學資源,并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靜態、封閉的教學課堂變成了動態的,極富吸引力的現代課堂,使課堂更加生動和感染力。為此,我就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科學教學談一點個人的想法與同仁共勉。

一、信息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特點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共同組成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之前的小學計算機課程不同,也和小學數學、語文等傳統科目不同,同時與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也不相同。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的著重點在于對小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技能以及信息素養等技能進行初步培養,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于一體,主要體現出下列幾個方面:

1、基礎性

信息技術課程這門學科之所以在小學開設,主要是依據基礎教育對人才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在當今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其廣泛,已經與寫、讀、算等基礎能力相同,已然成為當今社會每一位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在當今的教育事業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數學、語文等傳統課程具有一樣重要的基礎性。

通過實踐表明,以網絡以及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當今所有學科中發展速度是最快的,沒有一門學科能企及,計算機軟件的不斷更新是伴隨著硬件技術的飛速發展而發生的。因此,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都將處于飛速發展與快速淘汰并存的狀態。所以,怎么能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怎么才能讓小學生通過有限的在校時間來學好信息技術知識以及技能,并且盡可能的使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得到長遠的發展,不至于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長河中很快過時,這就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2、實用性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以培養學生通過運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課程核心目標。在以往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曾一度將計算機本身當作學習對象,為學習計算機而學計算機。Allen博士作為聯合國開發署的首席技術顧問,他在1995年通過對我國計算機教育的現狀進行調查后并指出,對于學生而言,要求其對計算機的構造與程序設計語言進行掌握,重的是學會如何進行運用它。

3、整合性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其他學科中整合性是比較強的。整合性的本質在于它支持知識聯系的整體性以及學科的交叉性。其涉及諸多基礎以及邊緣學科,比如控制論、信息論、物理、外語、文學、數學、美學等等?!皩W科本位”是我國應試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許多學校只注重對信息技術的“學科”內容進行講授,沒有重視該學科內融合與滲透出的其他學科知識,在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同時沒有對其他學科的素養進行培養。這種認識嚴重的阻礙了信息技術課程教育工作者教學思路的發展。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

當今信息技術教育已經成為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成為教育目前面臨的緊要任務。信息技術學科集實踐性、應用性、知識性、技術性為一體,既符合一般的教育教學規律,又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優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計需要構建主義與人本主義的支持。構建主義的教學中心是學生,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幫助支持者,通過對話、合作、情境等學習環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新精神。而新信息技術教學是構建主義所需環境的最好的場所。同時人本主義也是優化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計必不可少的理論支持。人本主義教學理念強調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個性化,要求學生發揮內在動力,在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對象是小學生,根據心理與發育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環境創設,能夠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同時,完成學生信息環境下的倫理觀念、道德與意識的正確引導。

2、關注差異,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

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現狀。首先,學生的知識水平層次有很大差別,有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甚至較高的水平.有的甚至連鼠標怎么用也不知道:其次,學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具體做法是先分析教材,對內容進行整合.把知識分塊,將學生按照實際水平分成若干小組,通過教學網“分組教學”的功能對學生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在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的宗旨是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優勢和需要的不同。選擇一種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不同層次、不同個體需要的最優化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課里都能得到充分發揮并有所收獲在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個別化教學、小組協作等方法,采用小組協作教學的模式將學生分組.每組中既有高水平的也有基礎較差的.讓他們在協作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而有效地利用了學生資源。

3、拓寬認知,促進操作能力的提升

促進發展信息技術課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工具軟件,進行拓寬知識面教學。信息技術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而實際應用卻上無限發展的,軟件的開發應用日新月異.能否利用工具軟件進行加工處理所需信息,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如圖形圖象的制作、聲音文件的處理、簡單動畫制作、網頁制作、防毒殺毒等,拓寬這些知識面對學生的發展能起促進作用。因此。教學中要穿插工具軟件教學,如豪杰圖象瀏覽器,圖形圖象處理軟件畫圖Photoshop,動畫制作軟件Flash,超級解霸,Mp3播放器。音頻處理超級錄音機,防毒殺毒Kill、瑞星殺毒軟件等,教學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讓學生對各種對象處理有一個了解也就足夠了.這些工具軟件的學習不僅不會給教學效果帶來不利,而且能鞏固所學知識,促進各種基本操作及應用能力的發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傊?信息技術教師在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的同時,依據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具有創造性的特點,堅持以學生為本.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語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把創新教育體現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從而大大提高小學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果。

作者簡介:黃進,男,1980年出生,單位: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溫泉教育辦公室,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教學中信息化建設的應用。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信息化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