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課堂中“體驗學習”化學教學模式探微

2015-06-17 07:29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體驗學習溶液探究

孟 丹

(安徽省阜陽市第五中學,安徽 阜陽 236032)

一、“體驗學習”的內涵

“體驗學習”的“體驗”來源于杜威的“經驗學習”,但“體驗”這個詞的內涵顯然比“經驗”要豐富?!绑w驗”一詞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被多次提及,如“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體驗性學習目標”、“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體驗和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獲得親身體驗,學會合作與分享”。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體驗既是一種活動,也是活動的結果。作為一種活動,即學生親身經歷并進行反思;作為活動的結果,即學生通過反思收獲了知識和情感。所以體驗具有過程性、親歷性和反思性。它既包含了學習的結果——經驗,也包含了學習的思維過程——反思。因此,體驗學習的內涵為:體驗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通過實踐與反思相結合來獲得知識、方法和情感的學習方式。體驗學習雖然認同個體經驗對學習的意義,但并不是單純的關注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而是更強調對體驗的總結和反思,強調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能從深刻的反思中獲得經驗的提升,在反思與體驗中獲得持續性的發展。所以,我們可將體驗學習視為“做中學”和“思考中學”的結合。

二、“體驗學習”的實踐

我們強調學習中的體驗,體驗后的反思,提出“體驗學習”教學模式,要求“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恰當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身處情境之中,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去自由體驗、感受,使原來平面的知識在個體的心靈中變得立體,親身體驗發現新知的成功喜悅。下面是本人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教學中對“體驗學習”化學教學模式的一次探索。

1.情境創設之初體驗?!芭渲埔欢ㄎ镔|的量濃度的溶液”是中學階段重要的定量實驗,這個內容被安排在魯科版教材《必修1》的第2章,是以任務的形式給出:利用實驗室中的固體氯化鈉,配制0.1LNaCl溶液,其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為0.4mol。當這個任務拋給學生的時候,學生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做到呢?學生首先聯系已有知識和經驗去分析:配制0.1L含NaCl0.4mol的溶液,首先應該取0.4molNaCl,由計算得知應該取23.4gNaCl固體,那么加入多少水恰好使溶液的體積為0.1L?用量筒量???在燒杯中直接加水至0.1L……這些方案可行嗎?實踐出真知,學生動手實驗檢驗所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當學生發現已有的儀器不能完成這個實驗時,就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此時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導引”并觀察容量瓶的構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帶著探索新知的興趣,很快就總結出了構造特點:細頸、梨形、平底,并進行了口頭展示。

2.進入主題之全程體驗。通過初體驗,學生已經找到了能夠順利完成該實驗的有力儀器——容量瓶,這個時候老師不必多說什么,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實驗,但還是要提醒學生注意實驗的安全并提示體會該實驗過程。不到十分鐘,所有同學就完成了該實驗。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與總結實驗步驟,并請最先整理好的小組在黑板上展示出其小組實驗步驟。展示如下:

剛一展示完,立即有同學進行質疑:小燒杯和玻璃棒要不要洗滌?洗滌如何處理?溶解后的溶液能立即轉移入容量瓶?如果是一些在溶解時會吸熱或放熱的物質也能直接轉移嗎?如果用的溶質是液體,又該怎樣處理呢……同學們投入了熱烈的討論中,智慧的火花在不斷地碰撞。真理越辯越明,在同學們的爭論中實驗步驟就逐漸明朗了:計算→稱量→溶解→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親身體驗勝過空洞的說教。實驗步驟一梳理好,實驗過程所使用的儀器及其在實驗中的用途就不言而明了,同學們在2~3分鐘的時間內就整理好了。

3.撥云見日之終極體驗。任何實驗都會產生誤差,那么在這個實驗中,會產生哪些誤差?它們又會對實驗結果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了提高效率并使討論更有目的性,這次每個小組僅選擇實驗中的一個步驟去針對性的分析,并將最終討論結果進行展示。同學們的展示如下:

一組:稱量時,托盤天平使用時應遵循“左物右碼”,如果藥品與砝碼放反了,將會使稱取的固體質量偏少,從而使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

二組:溶解時,應用玻璃棒小心攪拌以防液滴外濺,否則會使濃度偏低。

……

七組:定容時,目光保持平視與刻度線、液面凹液面的最低點應三點一線。如果仰視液面實際已在刻度線上方,則體積偏大,濃度偏小。俯視時則相反使濃度偏高。

……

雖然每組只針對一個步驟進行分析,但一展示完立即就有別組同學進行質疑。如,藥品與砝碼放反了,就一定會使藥品質量偏少嗎?問題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經過一番爭論,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如果藥品與砝碼放反了,若沒有使用游碼,則沒影響;若使用了游碼,則偏少。

不需贅訴,一個又一個真知灼見就這樣在同學們的親身體驗中產生,在同學們的你爭我說中升華。

一節課在同學們高度的參與中很快結束了,最后的時間留給同學整合、整理。

三、“體驗學習”的思考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不難看出“體驗學習”的課堂能夠讓學生獲得足夠的第一手材料,進而引發學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討甚至爭論,活躍學生的思維,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使學生合作的情感和意識得到升華。正所謂“體驗學習”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體驗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探究活動獲得親身體驗,注重知識獲取的過程,強調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要營造民主、平等、開放的學習氛圍,給學生留有繼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主動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課改的序幕剛剛拉開,我們走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征途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在施教過程中必須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過程和實踐活動,從中獲得感受、體驗和內化,而“體驗學習”化學教學模式更有利于新課程標準的實施。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1.

[3]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4]瓦西留克.體驗心理學[M].黃明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5]張華,鐘起泉.經驗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瑞士]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猜你喜歡
體驗學習溶液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評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溶液』知識全解讀
解讀“溶液”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省級精品教材多元自主學習平臺的螺旋上升學習研究
漫談小學語文體驗性學習的策略與途徑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體驗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