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費自立”模式下高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初探

2015-07-04 02:03王偉彪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培養模式思想政治教育高職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建東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民辦高職院校,推出學費自立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職業素養、就業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促進。本文結合“學費自立”培養模式,在分析學生完成企業實踐返校后的思想狀況基礎上,探討其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并提出相關教育對策。

【關鍵詞】學費自立;培養模式;高職;思想政治教育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職業教育,其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增添了生機與活力。常州市建東職業技術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結合社會、企業及學生的實際,于2013年推出了學費自立人才培養模式,在緩解生源壓力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績。但學生完成企業實踐返校后的思想狀況,給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

一、學費自立人才培養模式簡介

“學費自立”順應了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結合社會對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需求,是建東職業技術學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其目的為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自立精神,轉變學生的學習和就業觀念,從而完成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學費自立”培養模式是學生入校第一年在校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第二年由學校組織參加企業實踐活動,第三年、第四年繼續回校學習,在保證學生系統在校學習時間的基礎上通過一年有組織的企業實踐,緩解家庭經濟壓力的同時,使學生了解企業生產、管理制度;了解不同層面技術、管理人員的工作、生活狀態;了解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從而調整求職心理預期,轉變就業觀念,最終實現優質就業。

二、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

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學生有一年的時間不在學校,期間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由帶隊指導老師負責。由于學生個體的思想狀況、心理素質及接受能力等存在差異,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返校后的學習產生深遠影響。

(一)機遇

企業實踐是培養、鍛煉學生的一個重要途徑,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一年的企業實踐,對學生本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學生角色從學生轉變為職業人,學生直接參與生產性的物質勞動,為培養其勞動觀念、勤勞自立的思想、吃苦耐勞的精神等方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生還不同程度地參與企業的組織管理、科技應用開發等活動,為提高其管理和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極為寶貴的平臺,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始終是一個教育難題,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的企業實踐,學生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賺取學費,在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的同時,逐步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一年的企業實踐,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專業知識與技能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巨大作用,加之自己靠勞動獲取求學機會來之不易,返校后對知識的渴求比在校生更加強烈,從而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各院校也開設職業規劃類課程,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僅停留在課本和說教中,學生對職業觀、職業道德、就業心態及預期等缺少實際的應用和體會,從而影響教育實效。而在學費自立的培養模式下,學生在畢業前就開始接觸企業文化及就業環境等,潛移默化地端正了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培養了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二)挑戰

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學生入校后第一年剛剛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接觸到了一些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第二年在企業實踐后重新返校學習,一定程度上對教學體系課程的銜接造成影響。除上面所述的轉變學習觀念的情況外,還會出現另一個極端,即學習心態不穩定,進而產生厭學心理。

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學生與企業職工角色的轉換,學生在完成一年的企業實踐后重新返校學習,對原有專業的認知和就業前景等都有了新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出現迷惘,加之面對新的班級體,如果教育引導跟不上,極易產生心理問題。

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學生在進行企業實踐過程中,與外界社會接觸增多,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也隨之增多,復雜多樣的社會思潮、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等對學生的思想、心理、行為產生影響,返校后對學生的行為規范、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不再認同和接受,給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三、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

在一般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階段主要分為企業實踐前、企業實踐中和企業實踐后三種基本形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也應與之對應,有所側重。本文教育實踐主要基于學費自立模式下學生完成企業實踐返校后進行展開。

踐行大德育理念,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憑輔導員或“兩課”教師很難完成,需要學校、專業教師及家長的配合。如學生企業實踐返校后,對專業的認知和就業前景等有了新的變化,輔導員及時答疑解惑,家長要適時引導;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出現困難,專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做好前后課程的銜接,彌補企業實踐對理論學習帶來的影響。只有充分發揮多方的作用,積極推進全員育人機制,形成教育合力,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實效。

轉變觀念,引導學生盡快轉變角色,適應學習環境。學費自立的學生返校后,都會經歷一段心理適應期。一年的企業實踐,學生已基本適應企業的作息時間及管理模式,面對重新走進課堂,如何結合學生實際引導他們調整求學心態,是教育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教育者特別是輔導員可以通過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順利適應校園生活,融入班集體的大家庭。

工學結合理念下的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不僅對高職院校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只有對學費自立培養模式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層次解讀,不斷轉變觀念、改進方法,認真探索教育對策,才能更好地實現培養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偉.工學結合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10,(4).

[2]葛軍燕.基于工學結合模式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現代教育科學,2009,07.

[3]楊開勇.工學交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03.

作者簡介:

王偉彪(1981-),男,吉林白城人,碩士學位,常州建東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培養模式思想政治教育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