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遲子建小說的生命意識

2015-10-21 16:59閆機超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生命意識遲子建文學作品

摘要 生與死是人類均要面臨的一個嚴肅的問題,遲子建作品中大量的生存與死亡的刻畫表現了其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思考與關注,并形成了具有其特色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生死觀,即死亡之中蘊藏著生命的動力??梢哉f,生命意識是遲子建作品創作的主題思想。從生命意識視角對遲子建作品進行分析與研究,能夠更加深入、透徹、全面地詮釋其諸多作品中的獨特現象。

關鍵詞:遲子建 小說創作 生命意識 文學作品 生命與死亡

在中國當代作家中,遲子建是位與眾不同的歌韻者,二十年前她開始寫小說,但從不盲目跟隨文學界的主流風格或思想,極具個人創作特色,這是眾所周知的。很多學者分別從多方面、各角度分析她的獨創之作,比如,北方、人文、歷史等等視角,但只有少數人從生命視角對其作品進行深入地賞析與研究。從遲子建的寫作歷程來看,我們發現自從她登上寫作文壇,像是潛意識地去避免文學主流,一直都是圍繞“人”與“生命”來展開她的寫作,創作特色非常鮮明,所涉及的內容范圍也十分廣闊,有對于生活的艱辛與幸福、時間的流逝與珍貴,還有對內心的煎熬與充實、活著的無奈與美好以及生命的種種等,但都呈現出一種詩意的美好。從生命視角研究遲子建的作品,我們可以清晰地理解其在文壇創作道路中的獨創性、特色性以及創新性?;诖?,本文擬從遲子建生命意識的成因作為出發點,對遲子建小說創作中的生命意識進行深入的詮釋,探討遲子建小說中生命意識的重要意義。

一 遲子建生命意識的成因

1 兒時的記憶

幼年時期的遲子建并沒有得到父母的陪伴,而是生活在姥姥家中。這對她來說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時光,是她一生當中彌足珍貴而又新奇的體驗。她也在其作品中常常提及那段時光,不經意間表達了她對那段生活的深切懷念。也因此,遲子建的大多數作品都選擇用兒童的眼光來觀看和敘述整個故事。我們讀她的作品就仿佛置身童話中,總會被一個活潑可愛充滿靈氣的孩子帶動著,指引著。透過她純真的視角看這個世界。她的作品《北極村童話》講述的內容與遲子建在其散文與談話中所描述的童年生活非常相似。當然,這也是遲子建為何特別喜歡用兒童眼光敘述故事的原因。

2 文化的熏染

民族文化對人是潛移默化的。自古至今,廣袤的東北大地培育出一代代中華人民,有鄂溫克、蒙古、滿等民族。和漢族不同的是少數民族人民信仰薩滿教。他們行走在大興安嶺的懷抱中,以打獵為生,他們認為天神乃自然也,人們和自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的一生,種族的繁衍變化與斗轉星移都是天神所為,但這也是我們普通人永遠無法獲知的,他們的精神支柱是此,所以薩滿教得以流傳。多民族一起生活會使文化交融,而生活中人們也會因此產生改變,打小就生活在其間的作家,對于這些潛意識的影響在寫作過程中很自然地得以運用。在民俗文化日益消退的今天,發現并傳承潛藏在民俗中的有關人與自然、自然與社會的特殊文化成為人們的責任與義務。遲子建便是此類作者,她在作品中寫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及其生活,她的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便通過描述鄂溫克民族兩位薩滿法師的一生展現了她兒時對少數民族生活的所見所聞。

3 父親的離世

遲子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家庭的幸福溫暖。然而父親的離去,就像遲子建的一場噩夢,久久揮之不去。自那之后她便陷入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也是啊,快要成年又值青春期的遲子建要怎么承受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傷痛烙在心上,對她以后的寫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她常常描寫父親這一角色,而喪父也是作品中一個情節,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她自己成長過程的映射。她還時常寫還魂,就是死去的人能與活人溝通,這也表達了她對父親的思念,在遲子建作品中,我們看到各種故事各種人物的各種死亡,活人也因此傷心難過,可是遲子建的這種傷痛倒是加深了她對生命對死亡的思考。也正因如此,讓她在今后作品中展現了一種用平常心描寫死亡的視角,在生命繁衍逝世中感受珍貴的親情,活著的人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身邊人。

二 遲子建小說對生命意識的詮釋

1 自然萬物

或許是幼時和自然的關系太過親切,對大自然的愛慕之情在遲子建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她所描寫出來的事物,從植物到動物,再到磚瓦城墻,上至天空下到深海,這些仿佛都是有血有肉附著著靈魂的生命體,把它們的靜態動態描述得惟妙惟肖??偸墙o人或溫暖可愛,或孤寂冷漠的情感。在遲子建的描述中,文化和自然是渾然天成,藝術是人為的自然。遲子建是個用心去感受和書寫的人,她將自然與自己融為一體,與自然同呼吸共進退,她的敘述仿佛是為大自然代筆,所寫生動靈性,人與自然,善良和美麗是一體的,是真實的,是伸手就可以觸摸得到的,自然萬物在她的筆下就是一件充滿靈性的藝術品。這世間的一草一木,春暖花開,落葉飄零,蟲鳴鳥叫都是生命的象征,是自然的活力。遲子建對作品境界的追求也是其生命追求。

2 死亡超越

人類生存的盡頭就是死亡的真實存在。所以,人們必須敢于正視死亡,否則別無選擇。從本質上看,遲子建在作品中對死亡的闡述其實就是對生存的詮釋。死亡對生命而言并非毫無價值,其能夠給予生命以強烈的啟迪,能夠促進生命價值的提升。同時,也正是生命與死亡的相互對立關系,才激發了人們對死亡的深入探索。小說《青春如歌的正午》中的人物楊秀盡管死亡了,但卻依然在陳生的心中活著,他一直為自己出不起三千元治療自己女人的手術費而愧疚與自責,因此,常常在正午陽光下為已經死去的楊秀用青草編織包包與各種各樣的家具等,這就是作者用生者的真實感情對死者的體驗。在世間生著的人為了親人的死亡而再次獲得了重生的感受,并增強了自身的生活責任和義務。這才是對死亡的清晰定位與認識,也才不會束縛在生死間的矛盾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生老病死也是人生常態,生命的短暫讓人們貪戀活著的時光,生命的逝去讓人們更加懂得愛護珍惜生命,這就是死亡的本質與意義。生死就像光的出現必然伴隨著陰影一樣,對消逝的生命最好的祭奠應該就是好好地活著。

3 寬宥苦難

很多讀者與評論家都曾表示,遲子建作品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故事情節、不是豐富的形象,而是作品中純真的美好與個性化的人物形象。但也有人質問,溫婉的筆法不足以表達深刻的感情,反而會阻擋你鋒利的矛頭,無法將人類現實生活中殘酷的一面展示出來。但事實上,在社會現實和生命無常中,遲子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具有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的作家,其并未逃避或著繞道前行,而是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對溫情的渴望是所有人類的共同情感,努力肩負著自身的重要任務與責任勇往直前,選擇用溫暖的創作方式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辛酸與悲苦進行書寫。從某種程度上看,遲子建更希望以溫婉的手法去描述所有人世間的黑暗與不堪,而且執著于深入挖掘人類潛意識中的純真和善良,以期借此撫慰人們心中的怨恨、浮躁、沉重等,竭力平復人們在世間受傷的心靈。在遲子建的作品中,充滿著對死亡的體驗與想象的激情,不管是對死亡的領悟,還是對生的淡然,以及對愛的不懈追求,都彰顯出了遲子建面對死亡的高尚與平靜,對生的安然與執著。正是遲子建對死亡的這種獨特的超越與升華,使得人們在塵世中所遭受的種種苦難就顯得不再那樣的悲戚、痛苦與沉重,即對生命苦難的最終寬宥。

三 遲子建小說生命意識的重要意義

1 文化的反思

當前我們已經跨進全球化的發展行列,它正以猛烈的速度進入到我們國家的各個方面。新產業與經濟的高速發展讓時代前方的人們嘗到了甜頭。很多作家已加入到為全球化高歌的行列,可遲子建看到這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現實及其文化中的各種問題,一直都把焦點放在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其實在她的文章中我們便可以看到作者對現代快速發展的排斥和對世界萬物的熱愛。就像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為人們展現出一個接近消亡的鄂溫克族的社會生存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問題。鄂溫克族這個具有一定意義的文化價值的古老民族正在遭受著現代化帶來的沖擊,也在慢慢地走向消失,揭露出現代社會生活日漸豐富的同時,也影響了我們古老精神文化存在的意義。

2 人性的光輝

遲子建作品用悲壯美感觸動讀者心靈??墒窃谶@悲慘生命中,遲子建一直都留著那一抹刺穿陰暗的曙光,而燃起這生命希望光芒的就是人性的能量。遲子建用她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溫婉詩意的手法描繪人性光輝;以人性的美來承受生命的磨難,抵抗生命的無奈和失望。就像一些生活在無盡黑暗中無力反抗現實的人,他們需要一縷溫暖的陽光照亮前行的路,需要一汪甘甜的泉水來溫潤他們干渴的內心。關注平常人的生存問題,關心處在黑暗中的疾苦百姓的命運,都是遲子建文章的鮮明特點,遲子建以前談過社會普通民眾的生存問題,他們無依無靠,沒有原始積累,也不是一個完全的向善向惡之人,他們身上有可親可愛的地方,自然也隱藏著普通人的弱點,可是遲子建以為的“善”是生活中人們舉手投足之間所體現的,全人類也都是最看重這個溫暖在世間的流轉。

3 愛的力量

或許是因為《北極村童話》這篇首作的態度立場非常鮮明,這么多年以來,讀者和評論家們多數還是把遲子建的風格認定為“童話”類,好像遲子建所寫所作都是理想中的世界,溫暖,恬靜,美好??墒钦鎸崊s不是這樣的,在質樸和純真的背后,她為人們呈現的理想中的完美新世界,是一個滿是真實苦楚的社會存在狀態。遲子建一向都不避談人間的艱辛疾苦,她以為人們的生活充斥著無奈心酸。遲子建的作品帶給我們的不是無奈的心酸,不是那種無望的深淵,而是對人們心靈深處溫暖美好的啟發引導。正因為這樣,遲子建才會在參透這大千世界普通民眾的無限苦痛與存在磨難之后,依然盡其所能地來找到那美好溫暖去感化這世間的難過,抵御這些荒涼與悲壯。遲子建在萬千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態中發現了人本身具有的溫暖、愛心、善良,用這為那蒼白的人生畫卷描繪幸福藍圖。

現代化作為一把雙刃劍,當人們享受充足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精神上的匱乏,人們之間的關系卻日漸淡漠。作家遲子建“憑欄而立”對現代的喧鬧和浮華置之不理,堅定地守衛著內心世界的那片凈土。譜寫著她對世間萬物的熱愛,對人性真摯情感的贊揚,對生命虔誠的關注與憐愛,對萬物生靈意義存在的探究。創造出質樸,安寧與溫暖的文壇藝術,為人們擺脫生命的困惑,她的作品以對生命意識價值的獨創寫作,開辟了中國現代文壇中的生命之路。

參考文獻:

[1] 謝有順:《憂傷而不絕望的寫作——我讀遲子建的小說》,《當代作家評論》,1996年第1期。

[2] 姜桂華:《執著于困境的發現與出路的尋找——遲子建中短篇小說通解》,《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3期。

[3] 唐韻:《色彩之美和距離之美——比較遲子建兩類題材小說的創作風格》,《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4] 遲子建、胡殷紅:《人類文明進程的尷尬、悲哀與無奈——與遲子建談長篇新作〈額爾古納河右岸〉》,《藝術廣角》,2006年第2期。

[5] 許振強:《年輕而練達的心靈——遲子建小說論》,《文學評論》,1992年第6期。

[6] 童慶炳:《作家的童年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文學評論》,1993年第4期。

(閆機超,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助教)

猜你喜歡
生命意識遲子建文學作品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東北有個遲子建
文學作品與電影文學作品間的對比分析
名家寫夏天
沈從文筆下底層人物的生命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老人與?!放c《活著》的生命意識比較
文學作品與數學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生命意識的培養
遲子建:為何能長期保持高水準的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