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名人資源,創設歷史教學“名人效應”

2015-10-21 19:38周險峰
教育藝術 2015年3期
關鍵詞:事跡名人歷史

周險峰

名人的出現所達成的引人注意、擴大影響的效應,或人們模仿名人的心理現象統稱為“名人效應”。當今校園的追星熱潮便是“名人效應”的一種表現。青少年處于成長階段和世界觀的形成時期,盲目追“星”不利于他們健康成長。其實歷史上杰出的人物何止萬千,教師完全可以因勢利導,從歷史人物中去幫助學生尋找人生榜樣,在教學中也創設一番“名人效應”,即運用歷史名人資源對青少年有的放矢地進行感染熏陶,引導他們以杰出的歷史名人為榜樣,感受名人魅力,吸取精神力量,提升人文素質。

一、多角度開發運用名人資源,多方位影響學生情感

深入挖掘及多角度運用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積極向上的古今中外各領域名人的事跡,有目的地去實施角色典范教育引導,充分展現名人風采,多方位感化學生,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1、用名人青少年時代的事跡打動學生?!白怨庞⑿鄢錾倌辍?,青少年時代的“名人”,與學生是同齡人,易被親近、接受,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潛移默化的示范影響作用。如:少年拿破侖的好學上進;獨立頑強、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的瑪麗(居里夫人);“劃粥斷齏”苦讀成才的范仲淹;少年早慧和憂國憂民的鄒容、陳天華;樂于助人、熱愛學習、心憂天下的少年毛澤東、周恩來,等等。不勝枚舉。

2、用杰出名人遠大的理想志向引導學生。中學生處于人生的起跑線上,選擇什么樣的人生座標,樹立什么樣的志向,關系著他本人的前途命運和未來社會的發展。引導學生學名人立大志,展宏圖,他的人生之路就會擁有航標和動力。如張騫出使西域、班超投筆從戎,功在邊疆的遠大志趣;馬克思、恩格斯“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志向……

3、用以“小”見“大”的名人軼事啟發學生。名人軼事能以小見大,讓人領悟其平凡中不平凡的一面,常常更富感染力。如毛澤東尊敬長輩、刻苦學習,周恩來平易近人、關心同志,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故事等,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偉人的崇高人格,良好修養,從中受到教益,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而且這些名人故事貼近學生生活,使他們感覺名人離自己并不遙遠,名人行為自己也能學習效仿。

4、用名人崇高的精神品格感召學生。名人所以能成就一番偉業,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有的高尚品格情操。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弘揚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精神;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感人情懷和無私無畏精神;林覺民“以天下人為念,為天下人謀永?!钡母锩庵?;中國共產黨英烈“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大無畏精神;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等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毅然回國投身新中國建設的強烈愛國情感,等等。這些偉人事跡都有利于引導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樹立獻身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理想。

5、用睿智的名人名言啟迪、鞭策學生。名人名言的恰當引用是人物教學中的點睛之筆。名人名言寓意深刻,言簡意賅,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甚至一語銘刻在心,使學生終身受益。如:奧斯特洛夫斯基關于“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的著名格言;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價值觀;蒲松齡的落第自勉聯;毛澤東、莎士比亞、培根、羅曼·羅蘭等關于社會人生、立志奮斗、惜時成材等方面富有哲理的睿智名言,都能催人奮進,給學生以深刻教益。

6、用名人頑強的意志、不懈的奮斗精神震撼學生。在每一位名人耀眼光環的背后,往往是鮮為人知的血汗付出。他們超人的毅力,不畏艱難險阻、不懈奮斗的精神感天動地。挖掘名人成功背后的艱苦奮斗、不懈抗爭的經歷,向青少年傳遞“愛拼才會贏”“一切皆有可能”這種與時代脈搏相吻合的價值觀,利于將“追星”轉化為對成功的自我激勵。如:司馬遷慘遭宮刑屈辱,卻用畢生的心血成就彪炳千古的《史記》;徐霞客三十余年歷盡艱險留下宏篇巨著《徐霞客游記》;貝多芬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經歷,等等。

7、用杰出人物對社會的卓越貢獻鼓舞學生。歷史名人順應歷史潮流,成就了符合人民利益,促進社會發展的偉大事業,頌揚其豐功偉績,能激發學生的創業精神。如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為解放黑奴、實現南北統一做出的奮斗和犧牲;曾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臨危受命,無所畏懼,堅決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勇氣;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中國人民推翻蔣家王朝、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豐功偉績;黨和國家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力主改革開放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巨大生機和活力;還有那些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和勇于改革創新,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各條戰線的時代精英、先進模范的事跡,都會激勵和鼓舞學生,

二、多元化教學方式,創設“名人效應”

1、以多樣化教法靈活開展名人教學。創設名人效應,需重視過程與方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教法,教師應創造性地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展現不同領域歷史名人的風采。無論是教師激情講述、生動描述,還是學生查閱資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討論互動;無論是圖文資源輔助教學,還是多媒體影視形象演繹,不拘一格,各有特色和優勢。教師尤其需要研究嘗試貼近時代、青少年易于接受、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

2、在常規歷史教學中穿插名人事跡。日常教學中依托課程標準的要求,選取緊跟時代節拍、學生感興趣的名人事例適當穿插,可加深學生對課標內容的理解,于無痕無形中親近名人,認同和仰慕名人,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尤其是歷史長河中的鄉土名人事跡,更具親切感,更能產生“名人效應”。如筆者所在地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的名人事跡:定海三總兵之一的鄭國鴻鴉片戰爭浴血抗英;熊希齡的維新變法活動等與統設歷史課程相得益彰。

3、專題講座、研究性學習深化名人教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通過專題講座,讓學生深入了解名人事跡。如關于毛澤東、拿破侖、華盛頓等中外政治家、領袖人物;鄧稼先、錢學森、袁隆平等著名科學家,以及一些鄉土歷史名人的專題講座。除此,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有代表性的歷史名人開展研究性學習,其成果形式可以是人物小傳、名人故事、小論文、小調查、手抄報、名人想象畫、PPT展示,等等。

4、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感悟名人精神。開展閱讀名人傳記、寫讀后感、講名人故事;觀看史料記錄片、歷史影視片;舉辦“我所敬仰的歷史名人”“歷史名人對我的影響”之類的談話會或演講會;參觀名人故居及博物館,開展“尋訪鄉土名人”主題活動等等。這一切,讓學生走近名人,了解名人事跡,感受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操,使他們逐漸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實際生活中的榜樣。

三、引導學生客觀評價歷史名人,理性看待名人。

名人所以成為名人,在某些領域必然有其過人之處,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名人絕非都是超凡脫俗的圣者。引導學生學會客觀地評價名人,理性地看待名人,這是實施“名人效應”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應怎樣正確認識和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怎樣評價華盛頓、林肯的歷史功勛?又該如何評價拿破侖的功過?由于中學生在思維、情感等方面尚不成熟,認知能力有限,加上個人喜好和某些不嚴謹的文藝作品影響,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常常缺乏準確、客觀、辯證的定位,導致低估、抹煞或夸大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作用的現象。對此,教師需正面引導,讓學生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依據史實客觀辯析人物功過。譬如:根據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社會進步所起到的推動或阻礙作用,對人民有利還是有害?要堅持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標準;要注意運用時代性、階級性、辯證性等原則;注意將歷史人物、事件和觀點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評述;要客觀認識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等等。

猜你喜歡
事跡名人歷史
名人摔跤后
書畫名人匯
書畫名人匯
書畫名人匯
新歷史
與時俱進
蒲松齡與喻成龍交往考辨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柳下惠事跡考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