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民族樂器與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

2015-10-21 19:26敖敦高娃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5期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民族樂器教學融合

敖敦高娃

摘 要:國家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鄉土音樂作為校本補充教材,應用于現實教學的內容比率應達到15%—20%。從此,中小學音樂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局面。但遺憾的是,由于器樂的特殊性,在使用什么樣的民族樂器進課堂的問題上存在著長期爭論。對此,文章對民族樂器與中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談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民族樂器;中小學音樂;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5-008-01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民族音樂遺產,它們都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和風格,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當我們注重加強民族音樂教育,讓學生真切地認識到祖國民族音樂的博大精深,通過民族音樂來體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民族音樂文化的精髓滲透于學生的心中,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將來才能更好地走向社會,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一、民族樂器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民族樂器的特殊性,將什么樣的民族樂器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一直以來都是爭議性的問題。就拿葫蘆絲來說,葫蘆絲在云南、廣西、貴州等地的認可度和普及度比較高,而對于北方的省份,葫蘆絲就不那么緊俏了。這種地域差異和民族差異,給民族樂器的教學帶來一些影響,而要想克服這種影響,就得因地制宜,發揮地方民族樂器的優勢,讓樂器的選擇符合學生親近性要求,再通過民族樂器的課堂教學使其深入到學生的心中。比如,新疆學校引入“納格納”鼓、冬不拉、彈布爾;內蒙古學校引入馬頭琴;四川羌族、藏族地區的學校引入羌笛;云南學校引入口弦、葫蘆絲等等。而對于民族樂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學校和家長不夠重視,樂器教學缺乏專業的民族樂器。要進行民族樂器教學,首先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民族樂器,以供師生使用。但是,目前很多民族樂器由于生產都跟不上,特別是那種需要純手工制作的民族樂器,就給學校普及某種樂器形成阻礙。再加上音樂不被納入小學升學考試和中考的范圍,學校和家長都不太重視音樂教學,在樂器教學上的投入也相對少很多。即使學生有學習樂器的興趣,家長也會以耽誤學習為由拒絕購買樂器。

(二)教師技能不足。由于樂器教學得從基礎開始,教師不僅需要了解民族樂器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還需要精通多種樂器,這樣才能勝任課堂上的樂器教學。但要知道教師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上述的這些現象都不利于音樂教學本身的發展。聲樂教師和樂器教師應該是“術業專攻的”,若看中教師多才多藝而胡亂安排課程,使得教師無法精心備課,就可能影響課堂質量。

(三)課時安排不合理。雖然很多學校已經開始落實民族樂器進校園,但過程很不理想。比如,柳琴進入中小學音樂課堂活動的情況就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音樂課時安排的不合理?,F在的中小學,每周音樂課的安排都不多,小學可能每周兩節,初中每周僅一節,這明顯達不到樂器教學的課時要求。目前,大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學以唱歌為主,樂器教學的進度顯得異常滯后,有些學生甚至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無法開始樂器課程。樂器教學出現課時危機,導致教師“應付”教學任務,只教學生一首曲子,不給學生講基礎,學生云里霧里,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學習積極性也被挫傷。

二、促進民族樂器與音樂課堂的融合措施

(一)完善樂器教學機制

樂器教學機制的完善,首先要讓地方政府和學校明白民族樂器教學的現實意義。然后,凝聚政府和學校的力量,協調一致地普及民族樂器進課堂的工作。通過資金投入的增加,使學校的樂器資源、教師資源以及課時安排符合開課要求。最后,在客觀環境滿足的情況下,開展樂器課堂,并對課堂進行監督,保證課堂的質量和學習效果。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建立在興趣基礎上的學習才是可持續的。而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時,音樂教師要合理地引導學生的情感方向,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對學生深入了解的情況下進行適當關懷,使得樂器學習的過程充滿尊重與信任。比如,在進行葫蘆絲教學時,《月光下的鳳尾竹》的優美與的《竹林深處》的歡快可以瞬間吸引學習興趣,再利用聯想法,讓學生聯想云南傣族的潑水節,這樣,學生的情緒隨著樂器演奏的效果而改變,對葫蘆絲的學習興趣自然也就被調動起來。

(三)重視教師素質,提高課堂效率

想要使音樂課堂形象生動,就得利用音樂課堂寓教于樂的輕松學習方法。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素質,認識到民族樂器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學習民族樂器,并通過活躍課堂氣氛來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上文中提到,有些音樂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形成教學妙招。比如,有的音樂教師以分聲部的形式來處理,讓一部分同學負責一小段,從而使樂器教學的難度減??;在樂器教學有了一定進展之后,教師盡量避免“自導自演”,而是在課前示范之后,鼓勵學生一起演奏樂器,讓課氣氛堂活躍起來;而在樂器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有些教師則采用“唱伴配”的方式讓學生自行組織表演,在實踐中使樂器的學習得以提升。這些妙招層出不窮,不僅可以利用樂器豐富課堂,還有效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效率。

(四)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音樂藝術的審美過程是一個不斷深入、不斷創造、不斷反思的過程,學生是審美的主體。比如,在進行樂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在不告訴學生問題是什么的情況下給學生放一首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歌曲,聽完歌曲之后,就開始詢問學生,歌曲中聽出幾種樂器?各種樂器扮演了哪些角色?這種分配的方式有哪些效果?在一連串的問題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轉移課堂中,也逐漸地產生了興趣,隨著教師的問題一起思考。在學習民族樂器時,教師還可以歸納所學民族樂器在常見曲目中表達的意境,比如葫蘆絲時而歡快時而悠長;笛子的脆嫩、婉回;二胡的凄美哀怨等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加以分析和講述,讓一個對民族樂器較為完整的理解及印象停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從而對音樂作品產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在音樂教育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的角度出發,通過合理安排音樂課堂,加強對民族樂器的學習,從而鼓勵學生熱愛民族樂器,在幫助學生舒緩學習壓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熱情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芳.淺談新課改下的器樂進課堂[J].音樂天地,2010(04).

[2]岑理玲.淺述器樂教學(葫蘆絲)在音樂教學中的實踐[J].現代企業教育,2013(10).

猜你喜歡
中小學音樂民族樂器教學融合
民族樂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中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思考
淺談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探索
淺談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及改善策略
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
淺論高職教育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
淺論動畫音樂進入音樂課堂
論體態律動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如何培養孩子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漫話中國民間樂器的性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