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組織培養》"以崗導課"課程標準的制訂

2015-10-26 06:53韓春梅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標準崗位

韓春梅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現代農業分院 成都 溫江 611130)

《植物組織培養》"以崗導課"課程標準的制訂

韓春梅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現代農業分院 成都 溫江 611130)

本文作者通過對企事業單位調研,了解《植物組織培養》這門課程將來的工作崗位,以所調研到的"工作崗位"需求來設置課程內容,制訂了《植物組織培養》這門課程的課程標準,以期做到理實融合式教學,避免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植物組織培養以崗導課課程標準

《植物組織培養》是我院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拓展必修課程。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林業、工業和醫藥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其是快速繁殖和脫毒苗培育技術,在農林業生產中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因此它成為當代生物科學中最富有生命活力的領域之一[1]。

本文作者自2008年8月工作以來,一直從事作物生產技術專業《植物組織培養》這門專業拓展必修課的教學工作。多年的教學經驗促使作者對《植物組織培養》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初探,主要從“崗位所需知識”分析出發,設定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即“以崗導課”。本文作者及相關教師對本校附近的一家企業(都江堰孫橋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搞山葵組織培養)和一家事業單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要搞小麥組織培養)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表明從事植物組織培養的崗位主要有配制員、接種員和馴化移栽員。根據調研結果,本文作者及植物組織培養課題組相關教師制定出了《植物組織培養》的課程標準。

1.本課程的課程定位

本課程是作物種子生產技術、種苗繁育、設施農業等專業技術的預備課程,為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學生今后從事組培快繁崗位(該課程重點面向的崗位)、良種繁育崗位和作物栽培管理崗位(后續可晉升高級技師進行技術指導崗位)等職業崗位必須具備植物組織培養過程、試管苗馴化移栽、工廠化育苗生產等相關知識和識別、判斷組培過程中常出現的污染、褐變、玻璃化等方面的技能,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以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2.課程教學目標

2.1 知識目標

1.掌握植物組織培養的含義及理論基礎-植物細胞全能性;了解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史。

2.了解各種培養基的功能、作用、成分及其特點。

3.掌握常用的無菌操作技術、消毒滅菌的基本步驟及各種外植體的處理方法和操作流程。

4.掌握試管苗的馴化移栽操作流程。

5.掌握移栽試管苗的科學管理方法及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各種措施。

6.掌握工廠化生產中出現的污染、褐化、玻璃化問題的發生原因及處理措施。

2.2 能力目標

1.能夠正確使用組培實訓室的各種儀器、設備來完成培養基母液的配制、培養基的配制及滅菌。

2.能夠運用所學的組培知識來完成各種外植體的無菌操作流程。

3.能夠根據組培苗的生態環境與溫室環境的差異,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對其進行科學管理。

4.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迅速發現組培過程中常出現的褐變、玻璃化等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

2.3 素質目標

1.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2.具備精益求精的良好的職業態度。

3.具備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4.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5.具備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6.具備良好的衛生習慣。

3.課程設計

3.1 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市場需求為前提,以就業崗位為目標,進行課程規劃設計,確定課程內容、組織實施教學、探索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創新,建立理論與實踐緊密相聯的綜合考核體系,與企業深化合作,共同開發適合我院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的校企共建課程。具體體現在: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理論課堂與實訓場所相結合,實現了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融學習于工作之中。

理論課程內容主要介紹該課程涉及的原理及組培課程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其他具有操作技能的理論課程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

實踐教學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為重點,以反復訓練為途徑,強化實驗、實訓教學環節;實驗技能以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為主。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突出教學過程的“職業性、開放性、實踐性”,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中。成立學生興趣小組,組培實訓室全程開放,為學生今后自主創業奠定基礎。

3.2 課程總體設計

表1 課程項目表

4.課程綜合評價方式

在考核方法上從一張考卷定成績,到考核方法的多樣化。既注意學生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的掌握,又注重學生實踐操作的掌握。除理論考試按要求統一規范命題、進行考試外(采用閉卷考試),還采用實驗室現場技能操作和應用知識點口試。使學生不但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方法的訓練。

4.1理論考核內容與方法

理論知識考核包括平時考核(作業、提問等占總成績百分比10%)和期末閉卷考試(占總成績百分比50%)。主要考核內容包括教學設計中的知識點,同時也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2 實踐考核內容與方法

實踐考核包括實驗技能考核、平時考核和應用知識點口試三部分組成。實驗技能考核和應用知識點口試考核可同步進行,要求安排在課程理論考試前1周完成。(1)實驗技能考核根據現場操作質量按照評分標準評定。(占總成績百分比20%);(2)平時考核根據現場操作情況、實習紀律和實習態度、實習報告(作業)等綜合評定。(占總成績百分比5%);(3)應用知識點口試考核由專業教師對實踐結果進行評定。(占總成績百分比15%)。

[1]宋剛,趙明珍,劉遠.高職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改探索與實踐.中國校外教育,2009,(2):129-130.

韓春梅(1977—),女,內蒙古赤峰人,博士,副教授,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植物生理、植物組織培養、設施農業等教學研究工作。

四川省重點專業-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建設項目資助

猜你喜歡
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標準崗位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關于高職課程標準建設的若干思考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植物組織培養》實驗類通識任選課的教學研究與實踐
淺析羅漢果組織培養新技術的探索
論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開展生物學 “植物組織培養” 選修活動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