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文化視域下社會均衡發展的新策略探討

2015-11-05 02:53董鵬陳智慧
經濟界 2015年3期
關鍵詞:消費文化正義

董鵬 陳智慧

摘要:消費文化是物品生產從“匱乏”轉為“豐盈”時代的產物,在“物”的包圍與消費快感的裹挾之下,表現出符號性、享樂性、夸示性與全球化等特征。在消費社會中,滿足消費欲望的快樂原則成為實現商業利潤最大化的手段,消費行為與觀念在非理性的自我膨脹中對傳統文化價值觀、生態環境與社會心理等方面構成破壞性的侵蝕。面對如此困境,從消費文化視域提出利益與資源均衡分配、消費文化價值觀重塑、平衡社會心理、和諧消費等新策略,不但是學術上的一種有益探索,而且對于社會均衡、和諧發展也尤為迫切。

關鍵詞:消費文化 社會均衡發展 快樂原則 正義 和諧消費

在物品匱乏的時代,消費即是滿足人的最低生存需求的行為。由于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獲得食物、御寒等物品滿足自身基本生理需求的消費行為,是一切實踐活動的基礎。然而,自近代工業化革命以來,物品的逐漸豐富增加了人們的消費選擇,同時也改變了其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特別自21世紀以來,源自于虛假需求、以追求快樂為原則的非理性消費行為與文化,不但使經濟畸形發展,破壞生態環境,而且嚴重沖擊了傳統文化價值觀,導致社會心理失衡,社會均衡發展的目標難以實現。因此,對消費文化形成的原因及特征進行探討,從消費文化的視域提出促使人們理性消費、重塑正確的消費文化價值觀,使社會能夠得以和諧、均衡發展的策略研究,對于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匱乏到豐盈:消費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需要是人類自身因為生理和精神內在缺失所引起的一種追求滿足的傾向性狀態,而消費則是人類滿足自己生存和生活需要過程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其本質是人的需要的滿足。從學理上講,消費是一個歷時性概念。漢語消費一詞最早見于漢代王符《潛夫論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長農工女,無有益於世,而坐食嘉谷,消費白日?!逼浔玖x是“消磨”與“浪費”,與英文消費(consume,expend)最初的涵義相同。到唐宋之際,消費變成了“開銷”與“耗費”之義,與現代之意思相似。英語的消費一詞同樣也經過演化,自資產階級工業革命后,其含義逐漸變成:“為了滿足生產與生活的需求而消耗物質財富?!爆F代意義上消費一詞,不僅指物質財富的消耗,而且也指精神財富的消耗,是滿足人類需求的一種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

在史前社會、農耕社會以及前工業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物質匱乏是社會的主要表征之一,如何制造滿足自身生存的基本物質資料是人類長期面對的首要問題。馬克思認為匱乏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真正原動力,同時從歷史辯證法的角度來分析匱乏也是社會的內在否定結構,而經濟上的匱乏是一切匱乏的總根源。因而保羅薩特在《辯證理性批判》-書中認為匱乏是馬克思論述社會歷史發展理論的前提預設和先在條件,整個人類社會就是在與匱乏進行的斗爭中不斷向前發展的。顯然在以匱乏為主要表征的社會中,消費行為對于少數貴族之外的普通大眾而言只是滿足自身最基本的生存行為而已。

隨著科技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工業革命誕生,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呈幾何級數增長,從此人類逐漸擺脫“為生存而掙扎”的匱乏與危機時代。匱乏由此從社會生活的中心地位淡出而逐漸邊緣化,現代意義上的消費行為則逐漸成為大眾行為,成為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真正意義上大眾消費現象的出現是在以福特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線誕生為標志的1913年——福特發明的工業生產裝配線無論是從效益還是其它角度來看是“使生產進入標準化、規?;男码A段,大批量生產構成了福特主義的時代特征,而大規模的生產必然要求大規模的消費?!庇捎谏a裝備線的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工人工資等生產成本也隨之下降,工人們在單位時間或者在相同的時間內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已經遠遠多于以前;從另一方面分析,工廠能夠獲得較多的利潤,企業有條件提高工人的工資收入,而較高的工資收入無疑會增加工人的購買力,相對而言工人們可以較多地出入消費場所,客觀上促進了整個社會進入消費時代。

勒費弗爾(Henri Lefebvre)認為隨著社會消費群體的擴大,大眾消費時代已經來臨,特別是自二十世紀60年代以后,社會與以前的時代已大不相同,社會的理性控制已經從生產領域延伸到了消費領域,這是一個傳統風格喪失的時代,也是走向物的功能化時代。他在《現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一書中依次以“工業社會”、“技術社會”、“豐裕社會”、“閑暇社會”等概念描述當前的社會,認為它是一個“被消費所控制的威權社會(the bureaucratic society ofcontrolled consumption):生產意識和創造性行為的意義變成了消費意識??傊@個時代已經被消費所控制,可稱之為消費社會或消費時代。

鮑德里亞在《物系列》、《消費社會》相《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等著作中對消費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認為西方社會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社會已經從以生產為主導與目標的社會轉化為以消費為主導與特征的社會。鮑德里亞認為在現代社會里消費既不是單純以消耗物品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物質實踐,也不是一種‘豐盈的現象學。人們既不能由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居住的房屋以及所開的汽車來定義什么是消費,同時也不能由視覺、聽覺以及觸覺所感知到的物質形態與所包含的信息來定義,而是應當“被定義在將所有這些作為指意物(signifyingsubstance)的組織之中。消費是當前所有物品、信息構成一種或多或少連接一體的話語在實際上的總和?!币驗榕c以“匱乏”為特征的社會相比,“豐盈”社會中的消費者與物之間的關系已經出現根本性的變化:“他不會再從特別用途上去看這個物,而是從它的全部意義上去看全套的物?!憋@然,物的全部意義實際上對于消費者而言只是一個關于物的符號。在消費時代,人的欲望被大眾傳媒無形地挑動而日益膨脹,人們所購買與消費的物品并不僅僅是消耗品本身,在它們進入消費領域之前首先必須經過廣告的包裝與宣傳,而消費者在無孔不入的傳媒宣傳中盲目購買和消費的物品其實只是一個代表物的意象即符號。此時人們已經被商品所轉化的符號所籠罩,“信息的內容、符號所指的對象相當微不足道”,主體在符號世界中已失去了原有的自主性,逐漸成為被所操縱、被宰割的對象。物品本身的價值不再以傳統的使用價值為載體,它所承載的更多是自身的符碼價值。在消費社會里人們被無限的物品所包圍,消費者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代表物品上,物的符號影響和操縱著人們的社會行為和心理變化,因而傳統社會的生產控制已被消費社會一種新的符號體系模式控制所取代,成為社會控制的主要形式。

文化是包括知識、行為方式與“習俗在內的一種綜合體”,是“集體意義上作為‘集體目標、‘共同價值和‘主觀實在的概念?!毕M是一種社會行為,消費的行為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與時間內形成一種習俗,也就成為一種文化。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之時,亞當 斯密認為“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消費只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當生產力水平發展到足以支撐大眾相對豐盈的物質財富時,消費“才能成為一種具有某種價值取向的文化選擇?!币环矫?,人們在進行消費時的行為習慣發生了改變,消費已經不只是滿足物質與生理需要的行為;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目的、愿望和夢想以及世界觀與價值觀等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最終是作為人的本體的存在方式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不僅是社會結構與行為習慣的轉變,同時也是一種整體性的文化轉變。在消費社會,消費行為具有極為豐富的集體行為意義,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模式,并成為人們占主導地位的觀念、認識世界與社會實踐的方法,從而形成了一種文化意識,即消費文化。

消費文化具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征。一是符號性。在物品豐盈的時代,消費者在消費時并不優先考慮消費品使用價值和滿足生活、生存需要的具體功能,而把注意力、關注焦點集中在物品所蘊含的符號意義上,即符號的象征、代表意義,如地位、身份、美感、情調、檔次、文化品味等價值意義。對這些符號價值的消費形成了消費意識與文化的符號化特征。二是享樂性。消費者消費物品的目的不是滿足自身最基本的生理與生活需要,而是追求感官的刺激與享樂,只要能獲得刺激與滿足,其消費行為與方式即使對自身與社會有害無益也無所顧忌,這種即時享樂的消費觀念與意識形成了消費文化的享樂性特征。三是時尚性。消費者拋棄傳統的消費觀念,在追逐與引領潮流中表現大膽與叛逆,其消費行為目的主要在于心理的滿足,抱有成為最新消費內容與方式引領者和追隨者的強烈意識,、四是夸示性。滿足個人舒適感與樂趣并不是消費的唯一目的,“消費新一代更完善的產品,說明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財富,因而值得尊敬、與此相反,消費品的數量和質量都不高,那就表明一個人地位低下、有缺點?!币蚨?,通過消費夸示自己的財富與地位成為消費文化的一大特征。五是世俗化.消費意識逐漸脫離理性,走向盲從與欲望的宣泄。消費者不再尋求物品與消費行為的本質、中心和隱藏在表層下的某種深層意義,而是遠離神性與理性、漠視權威與傳統文化價值觀,表現為赤裸裸追求感官快感與心理滿足的世俗化傾向。六是全球化。隨著科技發展與交通的便捷化,消費品、消費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在全球范圍內擴散,消費文化的全球化表現為跨文化性、同質化與同步性。

二、快樂原則:消費文化對社會的異化與危害

在傳統社會中,消費的目的是滿足生理生存與社會生存的需要,一旦需要被滿足,消費就失去存在的原因與意義。然而在以消費文化為主導的豐盈社會中,消費者的需要在得到滿足之后也不會自動消失,有時反而會變得更加強烈,使滿足成為不可能性任務。對此現象齊格蒙特鮑曼在《被圍困的社會》-書中認為,“在消費社會中,消費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是自我推進的”。消費所依據的生存需要,不再是身體或社會認同的需要,而是欲望本身的需要,它造就了消費者。哈維弗格森認為消費主義并不是以欲望的調節為基礎,而是以幻想的解放或滿足為基礎,“愿望最終取代了欲望,并變成了消費的動力”,因此消費“不斷地結束,不斷地重新開始,成為所有人都可得到的生活方式,而且是可以共同得到的唯一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成為消費主義文化的載體。

弗洛伊德認為“現實原則”是對“快樂原則”的制約,兩種原則是相互沖突的,快樂的追求者只能通過冒險才能跨越兩者之間的界域。鮑曼認為在消費社會中,現實原則與快樂原則可以協調起來:“快樂會奇跡般地轉換成現實的支柱;尋求快樂會變成模式維持的主要手段?!痹诖吮尘跋?,追求快樂或娛樂成為榨取利潤的主要源泉——或許成為最大的取之不盡的利潤源泉,因此“現代社會的實質是消費的最大化”,滿足消費欲望的快樂原則成為實現消費最大化與利潤最大化的手段。而整個社會在利潤最大化與快樂原則的裹挾之下,必然走向一條非理性的自我膨脹之路。

現代化生產高度發展的邏輯演繹是消費者擺脫物質貧乏、追求自由平等。表面上,消費主義是一種不同于傳統消費模式的消費觀念,反映某種文化意識形態方面的價值觀念和生活行為方式,是體現消費者消費觀念、思想、情緒、愿望及調節消費者行為與相應實踐活動的總稱。然而消費主義的消費至上理念源自于一種虛假的需求,正如馬爾庫塞所言:“‘虛假的需求是指那些在個人的壓抑中由特殊的社會利益強加給個人的需求:這些需求使艱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長期存在下去?!敲?,結果將是不幸中的幸福感?!币蚨商摷傩枨笏鶎е碌淖非笊莩?、攀比消費行為無情地將消費者淪為金錢與物的奴隸,淪為消費的機器,成為被“異化”者與“單向度的人”。鮑曼認為消費主義具有欺騙性,欺騙性的“第一點在于它藐視公正原則;第二點在于它藐視自我實現原則?!痹谖镔|豐盈的現代和后現代時期人們追求自由的愿望十分強烈,但在消費主義所隱藏的欺騙中,消費者的“自由事實上被降格成了消費主義”。

消費社會不復是一個物質貧困、富有精神風格的社會,而是一個被“膺足型”消費主義文化邏輯所引導著的、焦慮不安的世界。消費主義的本質是物質主義的“拜物教”,認為“只有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感性欲望的滿足才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只有人所占有和享用的物質財富才是人生意義和價值的象征”。在消費文化的裹挾之下,消費主義的觀念與行為就如一匹怪獸在社會中橫沖直撞,對傳統文化價值觀、生態環境與社會心理等諸多方面造成嚴重的破壞,成為當代不得不嚴肅面對的社會問題。

1.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喪失。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認為,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是通過新教倫理精神的支撐而得以實現的。馬丁路德倡導的新教教義認為人們勤奮、節儉、禁欲、努力賺錢與積累財富,目的不是為了個人享受,而是為了榮耀上帝并獲得救贖。因而勤勞簡樸、精打細算,傾心致力于財富的積累和增長,絕不唯利是圖、貪得無厭,成為資本主義中早期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它與中國傳統社會勤勞、節儉、絕不見利忘義的文化價值觀相一致。

然而消費主義認為消費既具有經濟功能,又有著政治和倫理意義。消費本身不僅是個人幸福和社會福利的唯一源泉,而且是人生的終極目的和根本意義。因而他們徹底拋棄了節儉、節制等傳統文化價值觀,轉而通過奢華、無節制的饕餮消耗追求感官的刺激與滿足。除此之外,消費主義將消費與社會地位、身份等聯系起來,認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能力、是否成功,是通過他的消費來體現的”。消費檔次越高、數量越多就代表消費者地位與身份越高,這種畸形的觀念逼迫許多人通過所謂的高消費體現自己的存在,因而消費至上、金錢至上的觀念成為他們生活的動力與目標。為了金錢,道德、政治信仰、法律、傳統價值觀等不但不再是行為的準則,反而將其視為妨礙而拋棄之。節儉、勤奮、低調等傳統價值觀的喪失是消費主義觀念對價值觀與道德的侵蝕,是對社會最深層次的傷害。

2.破壞生態環境。巴巴拉·沃德和雷內·杜博斯在《只有一個地球》中認為,如果“對消費品的喜新厭舊成風,無限制地使用能量,那么我們的前途只能是生態系統的災難”。消費主義文化所倡導的“大量生產一大量消費一大量廢棄”的運轉規則,導致人們消費方式的轉變,一次性消費、超前消費、過度消費、高檔奢華消費等消費行為方式加速了消費品的更新換代,促使人均消耗資源量與消費總量的快速增長。無節制的過度消費必然導致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過度索取,當這種非理性索取超出了地球生態的再生與自我修復的能力界限時,生態環境必然會受到暫時或永久、局部或全局的損害,使地球生態系統微妙而脆弱的平衡關系遭到破壞。如今由貪婪的消費所帶來的生態危機已經成為國家實現發展目標、人民實現幸福生活理想的巨大障礙。大批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水資源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日趨嚴重,河流干涸、垃圾堆積如山,人居環境越來越背離“天人合一、詩意棲居”的生活理念。為滿足自身欲望、追求“我買故我存在”的消費主義理念,消費大眾展開了一場對大自然無止境的索取,最終演變成人與自然之間從原初性的和諧統一轉化成日益嚴重的沖突與對立。

3.社會心理失衡。社會心理是社會群體、階層和集團對自身生活條件和狀況的直接感受、評價和行為傾向等的總和。在消費文化的沖擊下,“金錢至上,享受第一”的物欲化傾向與文化虛無主義越演越烈。在對金錢、消費與享受的追逐中,許多人利欲熏心,不惜靠投機取巧、行賄受賄、偷稅漏稅、坑蒙拐騙等非法手段牟取暴利,而現代市場經濟的推進則提供了大量的爆發性機會。許多所謂的富人在畸形消費心理驅使下,極力比富夸富、揮霍無度,進行炫耀式消費。維布倫在《有閑階級論》中認為:“處于體面的考慮,妻子必須帶有夸耀的色彩消費一些財物,為家庭和戶主贏得榮譽?!倍@種夸耀式消費在贏得富人心理滿足的同時卻在貧困者心目中產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一旦這種不平衡在社會群體間相互刺激、感染,必然導致社會心態的失衡,從而構成社會危害,成為社會行為失范的重要根源。

消費文化渲染下的商業贏利原則泛化,使金錢成為人們獲得自我價值與尊重的唯一砝碼,人們由此產生了強烈的“角色意識”,漸漸忽略“本我”的真實狀態,在社會交往中總是以利益為考量而選擇性地進行,從而與外界隔離產生孤獨感。真情的喪失與人際交往的疏離,在貧富差距與社會不公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中,必然引起社會心理不平衡的加深,使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想陷入困境。

4.經濟畸形發展。在經濟上消費主義傾向于利用擴大消費的策略來刺激經濟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短期的經濟效益。然而消費主義者追求的是通過大量消耗奢侈品而炫耀財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等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性消費。按照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理性的消費方式應該是選擇使用價值大而價格低廉的商品,但在消費文化的熏陶之下消費者卻熱衷于勞力士手表、LV手包等奢侈商品,這一虛假的需求在本質上只是一種非理性的炫耀性消費,不會增加總的社會福利,是一種零和博弈。因為在一定時期內,人們生產社會財富的總量是一定的,如果將人力、物力與財力集中投入到奢侈品的生產中,必然導致其它生活必需品生產能力的下降,即如果滿足一部分富人的炫耀性奢侈消費必然導致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消費能力與生活質量的下降,是對普通人生存權利的一種變相剝奪。地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一部分人的地位相應提高,那么必然對應著其它一部分人相對地位的降低。經濟學原理認為邊際消費傾向與收入呈反向變化:由于絕大多數邊際消費能力較強的人收入水平低,難以形成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少數擁有較高收入的所謂富人由于其邊際消費能力較低,也難以支撐強勁的消費需求。消費需求的低迷與消費主義所導致的畸形消費需求,無論短期還是長期都會對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三、正義與均衡:消費時代社會均衡發展的新策略

在消費社會中,滿足消費欲望的快樂原則成為實現商業利潤最大化的手段,消費行為與觀念在非理性的自我膨脹中對傳統文化價值觀、生態環境與社會心理等方面構成破壞性的侵蝕。面對如此困境,從消費文化視域提出利益與資源均衡分配、消費文化價值觀重塑、平衡社會心理、和諧消費等新策略,不但是學術上的一種有益探索,而且對于社會均衡、和諧發展也尤為重要與迫切。

(一)利益與資源分配的均衡化策略

約翰·羅爾斯以洛克、盧梭及康德之社會契約論為基礎,用社會制度的正義論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功利主義之外“高度康德式的”正義與自由理論基礎。他認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從社會制度層面而言,正義的主要問題是社會的基本結構問題,“是社會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權利和義務,決定由社會合作產生的利益之劃分的方式”。由此可見,羅爾斯新的社會公平理念的基礎是社會制度(特別是分配制度)公平本身,離開了這一基礎,社會公平的理念不可能真正實現。

在消費社會中消費能力與傾向受消費者自身財力資源的制約,一部分人追逐“名牌”商品包含的符號功能,肆意浪費資源、揮霍錢財;另一部分人則懼怕自己入不敷出,消費觀念保守,不得不壓低必要的消費需求。出現消費觀念與行為兩極分化的根源是貧富差距過大與社會不公。因而對社會利益與資源的分配適當調整,縮小貧富差距是規避消費主義文化對社會諸多方面侵蝕的必要手段。通過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體系、壓縮灰色收入空間以及稅收、轉移支付等措施,逐步縮小社會群體間的貧富差距。只有貧富差距縮小到合理的范圍,人們不能通過過度消費行為而獲得社會地位與尊重等符號性功能后,消費主義的炫富等行為與觀念才能從根本上失去存在的土壤。由此可見,社會分配制度層面的公正與均衡極為重要。

(二)消費文化價值觀的重塑

在消費主義思潮影響下,消費大眾把物欲享受與滿足視為人生目標,把“虛假需求”的“符號性”消費作為實現個人價值的手段,并將這種觀念滲透于各種意識形態文化中,顛覆了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其本質是對消費主體的異化,使他們成為物欲與商品的奴隸——“單向度的人”。因此,重塑被消費主義文化破壞的傳統價值觀尤為重要。

重塑消費文化價值觀的機制與路徑,包括下面幾個方面。一是完善社會教育機制。通過良好的社會教育機制,引導大眾理解與領悟消費的價值追求、價值目標、價值取向與價值評價標準。一方面把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各種教育體制之中,另一方面把正確的消費觀教育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提高大眾的價值判斷、價值分析和價值選擇能力。二是完善輿論監督與引導機制。公眾輿論對人們的消費行為有很強的影響力、感召力和約束力,在現實生活中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在整個社會中形成良好的輿論環境。三是完善法律規范機制。利用憲法和法律對人們行為具有的良好規范作用,通過懲罰鋪張浪費等消費現象,規范人們的消費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消費行為規范機制。

(三)社會心理的平衡

炫耀式消費行為、狂熱的感官刺激消費沖動以及貧富差距巨大等現象,容易在群體間產生仇視、自卑、狂躁、猜忌、冷漠等心理問題,人們的需要、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也隨之偏離軌道,引起心理不平衡而形成錯誤的“心理定勢”。如果不對此及時調整,人們情緒上的波動會導致認知失真、心理不平衡以及意向的錯亂,其外在表現就是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既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響社會的和諧。因而對消費者進行心理疏導、抵制消費主義文化的侵蝕十分必要。

對遭受消費主義文化侵蝕的消費者心理進行心理調整,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宣傳教育讓大眾樹立健康的消費觀,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無論是節儉消費觀主張的節約物質財富,還是奢糜消費觀無節制地消耗物質財富滿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在現代社會都有其弊端。而適度消費觀追求自律消費、自覺消費與理性消費,既不為清貧所迫,又不為物質所累,是健康的消費觀念與心態。二是通過人文關懷對大眾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具有較強的灌輸功能、解釋功能、激勵功能,還有導向功能、調節功能和傳播功能。利用優秀傳統文化改變消費主義的心理認識、情緒、行為和意志,達到消除心理不平衡的目的,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策略。

(四)和諧消費與均衡發展

構建均衡、和諧健康的消費環境,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與個人健康成長十分必要。其一,均衡平等的分配制度是和諧消費的前提,政府在增強對公共財政收入體制管理與縮小貧富差距的基礎上,應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消費項目,推行對消費環境的完善起導向作用的經濟政策,從而改善整個消費環境,使社會整體健康發展擁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其二,倡導既反對奢侈浪費的消費主義,又反對固步自封的禁欲主義,強調物質和精神消費平衡的綠色、文明、理性消費理念,堅持合理適度的消費結構,在端正消費價值觀導向的前提下,正確平衡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的比重,樹立環境友好型消費模式與理念。其三,在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引導消費者利用民間組織力量,加強輿論和媒體監督作用。積極配合執法部門正確及時地處理好不和諧的消費行為,完善消費市場環境。其四,堅持科學的消費方式與健康的消費文化,不考慮自身有效需求,盲目追求新奇、超前與高檔的消費方式,不僅不是科學的消費行為,而且最終傷害消費者本身的利益,因而必須擯棄??傊?,培養健康、科學的消費方式,既是構建和諧、可持續消費環境的必要條件,也是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

猜你喜歡
消費文化正義
十字坡上的程序正義
[獵屠]代表正義消滅你
實踐正義是否可以脫離理論正義
審美·家國·想象:由滬上咖啡館到知識分子的“戀地情結”
再生與異化的悖論:消費文化驅動下歷史街區商業化改造的機制解析及應對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城市大眾消費文化的狂歡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