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搜索方式的雙重面目

2016-05-30 14:17沈佳弘盧奕然蔣玲歡倪長虹
西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人肉搜索解決策略

沈佳弘 盧奕然 蔣玲歡 倪長虹

【摘要】:最近幾年,“人肉搜索”事件在網絡頻頻發生。我們在這些事件中看到了網民道德修養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社會公平不斷得到維護和完善。但我們也發現在某些方面“人肉搜索”會給民眾帶來困擾,對社會發展造成消極影響。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人民群眾對“人肉搜索”褒貶不一,“人肉搜索”在發展的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較大的問題。因此,我們從法制、媒體、網絡監管、網民自身四個角度思考克服“人肉搜索”消極影響的對策并加以闡釋,希望能夠給“人肉搜索”健康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人肉搜索;原因分析;解決策略

一、造成“人肉搜索”問題的原因

(一)社會參與機制不成熟

網絡在中國的發展可謂神速。但是從目前的各方面發展來看,還存在參與平臺不夠完善、社會參與機制不成熟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第一,法律法規制定不完善。目前“人肉搜索”還處于管理盲區,在法制監管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法律依據,僅僅依靠人們心中的道德約束顯得蒼白無力。

第二,法律實施困難。由于網絡環境的復雜性,即使相關法律條文已經跟進,也一定會存在諸如確定侵權主體難、取證難等一些難題。

第三,案件審查困難。每當“人肉搜索”出現,對于其中的侵害行為一般的追責方式是“事后審查”,而網絡環境不可能像實地案發現場一樣可以人為地保護證據,網絡世界的隨意性無疑極大破壞了法律的公正性。

(二)網絡自身的特性

網民在網絡上的行為具有開放性、匿名性、平等性等特征。正是由于這些網絡自身的特性互相影響,“人肉搜索”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

第一,網絡具有匿名性。這使得錯誤信息的源頭很難被找到,無法徹底根治錯誤信息的流通,散播謠言的網友不用承擔違法成本,也不會受到道德譴責或法律制裁。

第二,網絡信息傳遞存在信息失真問題。每一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言論,因此網上的信息本身就是不確定性的。在網絡信息快速傳遞過程中,幾乎不可能對每一條信息進行真偽的鑒別,一些正確真實的信息隱匿于大量無用錯誤的信息中,這些無用錯誤的信息會直接干擾我們的判斷。

第三,網站運營者自身的職業道德欠缺。很多網站的運營都需要成本。因此很多網站就采取放之任之的態度。甚至一些網站為了所謂的曝光量可能還會暗中推一把,加快事件的發酵,從而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三)網民的心理特征

網民作為“人肉搜索”的主體,對“人肉搜索”把握也有很重要的影響。以下三種是主要的心理特征。

第一,網民群體是一個責任感弱化的群體[2]。在網絡群體中,網民的行為受到群體的庇護,要群體承擔責任,落在每一個人頭上相當于沒責任?;诓槐爻袚熑蔚臓顩r,對于群體中的個體來說,責任感的弱化顯得理所當然。

第二,好奇、從眾等非理性心態的參與。這些心理會讓參與這起事件的人抱著一個不客觀的心態看待這個問題。好奇和從眾等想法會讓人無限制挖掘一個人的個人信息。這就致使了“人肉搜索”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他身邊的很多人都要受到影響。

第三,群體極化效應[1]。群體極化效應將“人肉搜索”推向極端。一個人的決策會受到群體決策的影響??梢哉f,在網絡世界,群體極化效應就是網絡極端主義的溫床。

二、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人肉搜素”產生問題的策略

(一)法制角度: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需要在法律的管理和約束之下才能更加健康地發展,建立在這一平臺之上的“人肉搜索”同樣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制約[2]。

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國頒布的相關法律一定程度能夠保護網民的相關權利,但是目前比較困難的是如何在保證網民合法的言論自由的情況下,不去侵犯他人的個人隱私權。很多國外有著比較完整成熟的法律體系,我國不妨可以通過借鑒、批判和繼承,完善自身法律。

其次,要做到執法必嚴。政府作為一個執法機關,是法律的捍衛者。我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因此在執法過程中必須要牢牢依據法律條文。

最后,要做到違法必究。對“人肉搜索”事件中侵犯公民權利尤其是隱私權和通過發表言論非法攻擊他人的行為要依法進行懲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網絡違法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媒體角度:發揮媒體輿論監督作用,使“人肉搜索”服務媒體

如今媒體已經不僅僅是報紙雜志和電視,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媒體的發展為 “人肉搜索”提供了舞臺。就此,我們從媒體角度提出我們的想法:

其一,提高關注,發現社會熱點問題。傳統媒體應提高對“人肉搜索”的關注度,善于發現熱點話題,提高自身敏銳度。

其二,取長補短,為話題制造亮點。若媒體能取“人肉搜索”之長補己之短,必定會發現事件的亮點。不可否定的是,“人肉搜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事態發展,好好利用還可能為事情的解決找到新的突破口。

其三,適當引導,制造輿論導向。媒體是輿論的風向標,若能對“人肉搜索”適當引導,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網民,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人肉搜索”帶來的不良影響。

(三)網絡監管角度:完善技術、加大力度、使用新技術

網絡監管是網民在網絡上行使自由言論權利的最后一個關卡,因此我們在以下三個方面提出措施,希望可以改善“人肉搜索”所造成的負面影響[3]。

第一,完善網絡信息技術管理。我國可參考這些不少國家已有的先例,根據我國國情構建適合我國自身的網絡體系。

第二,提高網絡管理者的社會責任意識。網絡管理者相當于“把關人”,要做好這一角色,網絡管理者需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堅持傳播道德,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網絡環境。

第三,推行網絡實名制。如今的網絡環境,網民可隨意發表言論,不需對自己的言論負責,而推行實名制是為了使網民對自己的言論負責,減少網絡暴力事件的產生。

(四)網民個體角度:自省自律

“人肉搜索”可以如此盛行,與網民自身的復雜心理密不可分。從網民個體角度,對于減少“人肉搜索”所造成的問題大致需要做到四個字:自己自律。

首先,參與“人肉搜索”的廣大網民都應從我作起,在充分享受網絡給予我們的自由的同時,極力避免參與網絡的低俗炒作,以理性的相互理解和寬容面對網友的言論。

其次,在“人肉搜索”中受到侵害的當事人,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如遇網民惡意攻擊,需要及時拿起法律武器防衛。

最后,對于他人不正確的行為,也要及時進行提醒。比如一些偏激甚至是極端的言論,要及時跟帖進行勸阻和制止。

三、總結語

“人肉搜索”在最近幾年呈現爆發性出現的趨勢,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現實問題的折射。作為傳統搜索引擎所演變出來的新的搜索模式,我們的確看到“人肉搜索”在很多方面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但與此同時也出現越來越多“人肉搜索”引起的悲劇。對待“人肉搜索”,一刀切肯定是不現實的。一方面網民自身要提高自身上網素質,做一個守法的網民,另一方面網絡監管、法制法律要跟緊網絡發展,從這內外兩方面共同努力,為“人肉搜索”的良性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胡曙光.“人肉搜索”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

[2] 于麗娟.“人肉搜索”的社會學研究[D].山西大學,2011.

[3] 鄧昕.網絡“人肉搜索”研究[D].蘭州大學,2009.

猜你喜歡
人肉搜索解決策略
“人肉搜索”中個人信息隱私權保護探討
人肉搜索與網絡反腐“聯姻”的原因分析
高校圖書館計算機網絡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關于我國水污染治理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的分析
論“人肉搜索”下公民隱私權的保護
嚴管“人肉搜索”不排斥群眾監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