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重的文化底蘊 開闊的故園情懷

2016-05-30 10:48周其倫
創作與評論 2016年16期
關鍵詞:王小波季羨林情懷

周其倫

我看過很多散文作品,有很多作者的散文缺乏必要的文化積淀,始終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很難有那種“看山似山”或者“看山不是山”的曠達與聯想,我覺得這只能說明我們很多作者的文化積淀還是欠缺了,或者說在創作上缺乏那種來去自由的融會貫通,這就使得自己筆下的散文沒有張力。從焦紅軍的散文中,我卻讀出他內心潛藏的深厚的文化積淀。

他在《北大三老的曠世愛情》中,真實細膩地記錄了張中行、季羨林、任繼愈等三位文化巨匠,平凡樸實的家庭婚戀生活情狀,語調溫溫漫漫,讀來心旌搖蕩。本文按照敘述邏輯關系分為三個段落。其一,“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段文字向我們介紹了一位老人的生活姿態?!皬堉行袑θ耸篱g的所有的苦,早已通過深研佛教,有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認識。他認識到,苦不僅是對過去世業所帶來的一種報復,更是一種因果和輪回。所以,他不再對抗苦,而是采取順生的態度,悲天憫人,安之若素地過天下小民的生活?!边@就是作者筆下的張中行。其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段是描寫季羨林的,作者的語句就更加地跳躍了:“季羨林以犧牲自己的感情,犧牲個人的私欲為代價,其實又何嘗不是以犧牲德國年輕少女伊姆加德的感情為代價,向中國的封建禮教傳統投降,向師道尊嚴繳械。他維護了封建禮教的‘父為子綱的古老傳統,于是山東除了‘孔圣人之外,又多出了一個愛情方面的圣人——季羨林。爾后,季羨林沖破種種封鎖,轉道回國?!逼淙?,“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著重書寫任繼愈老人的精神操守:“這就是我們人世間一代大師感天動地、山高水長的芬芳愛情。而作為哲學大師,譽滿天下的任繼愈,不管是任中國社科院宗教所所長,還是任國家圖書館館長的高職,他的一生都清正廉潔,嚴于律己,始終恪守著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節操,從來也沒有什么小道消息和緋聞,這也是一代哲學大師的感人情懷吧?!边@是一篇文化厚重的散文,詩意的架構,大寫意的鋪排,準確、生動、細膩地把三位大師的才情與他們對待生活的嚴謹,描寫得婉轉多姿柔情似水。很多讀者讀后,問他文章寫得這樣富有真情實感,是否和三位大師有過往來接觸,而作者的回答是否定的。這樣的回答雖然在意料之外,但細而推之又在情理之中。這一切既與他本人豐厚的文化積淀密切相關,又得益于他長期的讀書經驗和讀書積累。

《有感于與兩位北大教授的文化淵緣》這篇散文也是描寫文人的作品,“白云蒼狗,世事如煙。自1998年我到圖書館任館長,迄今算來已有十年了。十年中發生了上上下下許多事,接觸了形形色色很多人,這些都沒有在我的記憶中留下多少印象。但是筆者自任館長以來,先后有兩位北大著名教授到我所在的圖書館造訪,有如草灰蛇線般地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些許記憶的亮跡?!弊髡唛_篇即點題,短短幾句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們的眼球。作者在本文中所記錄的兩位教授,一位是李國新、一位是賀衛方。他們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以意情牽,是什么樣的緣由讓作者對這兩位教授久久不忘呢,作者隨后就給了我們答案:“是因緣?是友情?還是一種靈魂中,一種叫文化的東西的惺惺相惜?我倒認為是后者?!彪S后作者很自信地寫到:“好男人胸懷像大海。我倒情愿翻過眼前的藩籬,而去眺望更美好的遠方?!?/p>

如果說以上兩篇以人物為主的記敘類散文,更多地展現出的是作者厚重的文化底蘊,那么接下來的這兩篇散文估計就展示出作者開闊的家鄉故園情懷了。

《城·人·河》這篇散文是作者以地域層面開筆的,作者以“城還是四方方坐中央的那座城;人還是書中所寫人杰地靈的那些人”的詼諧展示出非常內斂的文思,作品意蘊悠長,涵蓋著廣闊的人文情懷,這就是我特別看好的一點?!拔拿饕浪?,其實,一個城市的建設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寫的這個小城市,這個河濱公園,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建設的范例?!薄霸诿恳粋€人的眼里,在每個人心里,家鄉都是最美的,這就是我寫作此文的起因。那么,就讓我用一句話來作本文的結語吧:人生有系,大愛無疆?!蹦憧?,眨眼之間的大開大合作者就巧妙地把城、人、河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抖落得如此緊密細致,恰到好處。

《我中專時代的兩個朋友——記我的中專生活》是作者在人文框架內,顯示得更為逼真的一篇作品。在這里作者把恣意的文學寫作,與年少時的心境非常真切地告訴給讀者?!拔?6歲時,考上了離家200多里之外的一所中專學?!牡菐煼?。她的前身是文登鄉師,在革命戰爭年代,這所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仁人志士、革命青年,有的甚至官至國務院副總理,是一個人才輩出,傳統積淀豐厚的一所地方名校?!弊髡咴浘妥x的學校,真可謂人杰地靈了,接著筆鋒一轉,情真意切地記錄作者與榮繼波、田慶文這兩位同學在讀書生活中的青蔥往事,讀起來逸趣橫生。作者的這兩篇散文,立意平和,下筆如有神助,在人文情懷上下的功夫彰顯了他不俗的功力。

而閱讀《沿著王小波走過的道路》這篇散文,就讓我更加開眼了。我從這篇文章里得知這樣的事實,非常震撼:“而今,沿著馮德英、鄧剛、李延國、尤鳳偉、王小波們走過的道路,……牟平作家協會日前特地組織了協會的10多名會員們,進行了一次重走‘牟平籍作家之路的文學關注行動,并將相繼推出走訪有關作家的生活故地、采訪報告等紀念性文章,以期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贝颂幾髡吆茏匀坏貖A敘夾議,引領我們在文章內外游走,把現實生活中的王小波崇拜自然、向往人性自由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作者如許評價王小波:“讀他的作品,沒有虛言假套、上綱上線的語言,相反,從他泥土般質樸的文字中,從他的嬉笑詼諧中,你能感到他對天地、對生靈萬物的無窮悲憫。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王小波在京西簡陋的出租屋里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額頭的傷和屋里的痕跡記錄了他最后的掙扎?!辈恢獎e人的感覺如何,當我讀到這里,感覺就不是在閱讀作品了,而是在游歷一種曠達的人生境界。我對王小波是真不熟悉,以前很多人在我面前提起過他以及他的作品,但我很少有興趣去關注,當我讀完焦紅軍的這篇散文后,有了一種想去了解王小波,關注王小波的沖動。我甚至覺得,這個沖動都淡化了我在閱讀時候酷熱難耐的夏夜愁緒。

讀焦紅軍的這一組文化散文,輕松的文化閱讀代替了我對當前散文創作雜亂無章的思考。我在想我曾經苦苦思索的,很多作者寫的散文作品難以出新,難以跳出瓶頸的問題,是不是應該有了一個答案了呢?我想焦紅軍的文化散文為我們當前的散文創作增加了一條新的路徑的可能。

(作者單位:重慶商報社)

責任編輯 佘 曄

猜你喜歡
王小波季羨林情懷
我的書齋
聽雨
閱讀(書香天地)(2021年11期)2021-03-08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王小波 你好哇,李銀河
季羨林的養生啟迪
咪咪(節選)
浪漫王小波
關于王小波的誤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