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上無心云相逐

2016-05-30 10:49孫嬋
創作與評論 2016年16期
關鍵詞:山水畫畫畫意境

“野橋人跡少,林靜谷風閑。誰識孤峰頂,悠然宇宙寬?!边@是宋人的一首小詩,詩里有荒莽的遠古和靜止的時間。品讀袁紹明其人其畫,亦如此境,靜守一隅,云淡風閑,天地遼闊。袁紹明說:他要保持住一份寂寞的心境,一種孤往的精神!

孫嬋(以下簡稱孫):品讀您的畫,通常是荒山亂石間,有幾棵雜樹,數朵閑花,二間歪屋,一片變幻莫測的云,一個蕭索寂寞的人,色彩艷麗而深沉,境界神秘且荒寒。您認同這樣的解讀嗎?

袁紹明(以下簡稱袁):中國畫的一個很大特點即強調畫外之意,不同的人對我的畫也有著不一樣的解讀,比如有人在我的畫中看到了浪漫和孤獨,有的人看到了閑適和平靜,有些人覺得古典,也有人覺得現代。我覺得都有其道理,畫要有立體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和玩味。我一直在似與不似之間把眼中的風景進行抽象、升華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即內心的意境,使得巖上繚繞的云無心而出岫,只求巖間古木幽花自成馨逸,這就是我追求的。

孫:有人說您畫中人就是您自己,或立于門口,或靜坐室內,或獨自一人,或與三兩只羊為伴,與那紛繁復雜的樹石形成鮮明的對比,透出絲絲禪意和超脫的心境。您畫中之境就是您心中的歸隱之所嗎?

袁:畫是儲藏你思想的地方,畫如其人,相由心生,說的意思差不多。我喜歡安靜,悠閑,與現實保持點距離,這些都在我作品中可能有所體現,我內心世界并非灰暗,有許多許多的想法,是不是畫里表現得很充分?不知道。我不是歸隱之人,現實中太多的東西對我都有極大的誘惑,我認為我很世俗,我討厭裝高雅、裝腔作勢、裝神弄鬼等等。

我不善言辭,也不愛無效的交往,呆在自己的畫室猶如世外桃源,池齋之中稱皇帝,在這里,一切由我做主聽我指揮,我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和有點孤僻的狀態。我并非有意與他人、與社會拉開距離,更沒有孤傲的意思,我只是覺得在藝術上發現自我、做好自己、保持自己就很好了、足夠了,事實上這樣已是很難很難。

孫:您如何定義自己的山水畫風格?

袁:我沒有刻意去追求所謂的風格,朋友說我畫的山水既不像是南方的,也不像是北方的,我畫山水時本來就沒有地域山水的意識。我在畫潛意識中的山水、心中的山水。我借助了傳統山水畫的工具材料,但與傳統山水有了很多區別。其實,將我的畫定義為水墨更為貼切,因為水墨涉及的范圍更廣,也更自由,只要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審美,大可以去做不同的嘗試。我的觀念可能更趨向于現代,但從不排斥古典的技巧,創作時把眼界放寬,你的表達只要能夠適合于自己的審美就可以了。畫家只能畫出他能畫的畫。

孫:不過無論是哪種風格,意境永遠是山水畫創作的靈魂所在,也是畫家人格品質、學識修養的再現,亦是畫家精神世界的表達。有人評論您的畫是以虛幻、縹緲的意境打動了觀者的心靈。

袁:意境很重要,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不是模寫對象。藝術家需要將“眼中之竹”賦予自己的色彩,化為“胸中之竹”,而胸中之竹必將展現出現實之竹所沒有的意境,這種意境就是山水畫之魂。

孫:您現在的創作風格的形成受到過怎樣的思想觀念和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袁:我從幼時嗜畫到上大學學藝術專業,畢業后又去做藝術學院的老師,后來讀中國美術學院的研究生,又去中央美術學院進修,再到現在成為省畫院的專職畫家,數年來,寫字畫畫已成為我的職業,更是生活習慣和精神寄托。我從小接受的都是西畫的訓練方法,這深深影響了我的思維和審美。就山水畫而言,一方面水墨在宣紙上滲化的效果很讓我著迷,另一方面傳統山水畫構圖和用色我都不很喜歡,所以我只能將自己的西畫思維與傳統山水的成份雜揉在一起作畫,跟著內心的感覺走。我學得很雜,創作起來自然不拘一格,我畫畫時,水彩、素描、版畫等不同畫種里的技巧都有可能被我隨意拿來,只要自己感覺對了就行。我寫字,二王的雅逸與民間的率性也可以融為一紙,像廚師作菜,各種調料全憑喜好隨意添加,不過,作品整體的風格協調統一還是第一位的,各種不同的技法技巧最終要通過化學反應變成一個東西。

孫:您在構圖和用色上都不拘一格,能給人一種獨特的審美感受。請您談談您的創作體驗。

袁:閉門,鋪紙,揮毫,毛筆在手中像花開放,線條像巖上漂浮的云捉摸不定。我作字畫畫,總是心無成竹,面對一紙空曠,一片茫然,像人就要開始的一生,有必然,有意料,而更多的是不可預知,我不知道最后會是怎樣的結局,任隨心性流淌。我看重意外、追求偶然的效果,每一張作品都有其不可重復性,連自己也決不可能復制。我甚至不喜歡古人的“隨類賦彩”,山石樹云可以是任一色彩,設色只根據畫面的和諧或當時心情的變幻而不太講道理或規則。

孫:您的畫作中題款也是一大特點。它既契合了畫作主題,又深化了畫作的意境。在這一方面您有怎樣的創作意圖?

袁:我喜歡選些我喜歡的詩句題在畫上,不是對畫的注解,而是畫意的延伸。我一直不喜歡太直白的東西,畫不能直白,詩也不能。盡量給觀眾留一點空間,有些東西講不清道不明讓觀眾去想。

孫:古人云:“書畫同源?!蹦乃囆g成就不止在畫畫方面,書法亦是一絕,也取得了很多成績。您的作品曾入展全國第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國一、二、三屆流行書風展,全國二、三屆新人新作展,全國首屆刻字展,并在第三回大韓民國華虹(國際)書藝-文人畫大展中獲最高獎,在全國第一屆風景名勝楹聯展榮獲特等獎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您有三件作品闖入中青展,其中《蘭亭序印象》作為學院派的代表作,成為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并在書法界引發一場關于探索性新書法的學術討論。陳振濂先生還為此撰文《蘭亭序印象奇遇記》,刊發在《中國書畫報》頭版。跟我們講講您的代表作吧。

袁:我的老師陳振濂先生是這樣評價的:《蘭亭序印象》的創作方式,是在筆法字形上完全取古典姿態,但在形式上卻取新的構成方式,而在構思上則有較明確的立意,這可以說是學院派書法在全國性大展中的第一次亮相?!短m亭序印象》與我們習慣中的書法概念相去甚遠,它是具有反傳統的精神意蘊的。

孫:您學書法是從何入手的?

袁:我自幼在父親的影響下學習書法,從小耳濡目染,竟也情有獨鐘,研筆習墨,如癡如狂。我學習書法與常人不同,不專一家,不固一體,全任趣味相投。我曾習過魏碑,也學過王羲之、米芾和何紹基,但卻一爐共冶,與自身喜好和學養融合。1997年考上了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研究生班,接受陳振濂等老師的全新教學模式的洗禮,進行有構思、有主題又有形式感的書法創作,這段時間的學習對我今后的創作影響頗大。

孫:有人評論您的字既有傳統的氣息,又有敦煌民間書法的率意。您有怎樣的創作體驗?

袁:我曾在《學書偶得》中說:“我之書法結體不循規范,率意行筆,擒縱由心;布局不求齊整。俯仰欹側,轉變悉異。雖不欲以狂怪為勝,卻力爭字間參差錯落有致,向背高低,顧盼生情。欹中求正,險處求穩。以獲靈性豁暢,天趣盎然,含蓄蘊藉,意態樸拙之藝術功效?!?/p>

我在書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經典書法和敦煌民間書法都有涉獵,但一般人可能看不見,所以收藏我書作的人很多是搞書法的人。書法的高境界不是你寫得像王羲之、顏真卿,或是楷書怎么見功力,功夫功力應是藏在作品背后,不顯山露水的,我很看不起炫技的獲獎作品,那些東西大多流于表面。書法應像心電圖、腦電圖一樣是你內心的東西,且只屬于你。我早些年是把字往好處寫,后來是往險處寫,現在是往“壞”處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當然心中是有數有節制的,古人講“真放在精微”,如果亂寫一通,那有點破罐子破摔了,肯定不高級。要看似不起眼,實則有巨大的積累就好。像二王、魯公、宋四家、八大、弘一、魯迅、謝無量等都是我極推崇和膜拜的對象,他們的高度和妙處我們大都還沒讀懂,也許只學一點皮毛而已。

孫:我感覺您的畫中體現出來的是平靜和理性,而書作中更多的是放縱和自由。書和畫比較起來,哪個更能表達您的情感?

袁:畫畫更便于拓展,能把你所有的能力想法注入作品中;書法很抽象,表達情感更直接,書法中點畫的長短精細、結體的大小參差錯落都能直接對應情感的喜怒哀樂??傊?,畫畫寫字表達情感方式不一樣,做到了內心自由、真實就對了。

孫:今天的書畫創作完全不同于古人,當下的藝術也遭遇市場,藝術家面臨新的挑戰和考驗,很多人在為生計奔波,您的立場和主張是什么?

袁:我覺得古人的藝術或許是因為交通閉塞,信息短缺而成就的,即使現代,徐生翁一輩子都只是沉默寂寥地呆在紹興,他寫字,只是為了心靈的需要,沒有另外的目的,用不著取悅別人,用不著迎合市場,用不著追逐時風,他幾乎把自己封閉起來而不和外界接觸?,F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德國人康德一生也是深居簡出、從未踏出過出生地柯尼斯堡半步?,F在不一樣了,就我個人觀點而言,藝術創作需要融合,藝術作品需要市場,市場在某種程度上還能促進藝術的發展。真正的大家,市場是會圍著他轉的,不要他去為了迎合市場而創作。我們無法左右市場,要做的是把所有的想法象說話那樣表達出來,真正觀照內心的感受,挖掘潛意識的東西。感動自己有可能會感染別人,市場可能會親近你。物質上的富足會讓你去追求精神上的東西,藝術創作會走得更遠。

袁紹明是一位兼具靈性與個性的藝術家,既將書法和繪畫巧妙融合,又在形式構思上積極探索、不斷創新。他憑著扎實的功底和對藝術的滿腔熱忱,在書畫的筆墨語境中構建他的精神家園,彰顯出獨特的意蘊雅趣。

(作者單位:湖南省文聯)

本欄目責任編輯 孫 嬋

猜你喜歡
山水畫畫畫意境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意境的追尋與創造(外一篇)——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詩詞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我愛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