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教育均衡發展來解決農村子女進城就讀現象的策略

2016-07-04 16:09牛尚志王菩順張勝明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教育均衡

牛尚志 王菩順 張勝明

【摘 要】在農村子女進城就讀成為一種潮流的今天,正確分析這種現象的優劣顯得十分必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事關農村社會發展的和諧、穩定。通過教育均衡發展來解決農村子女進城就讀是發展農村教育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教育均衡 農村子女 進城就讀 現象研究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101-02

一 農村子女進城就讀的原因

農村師資匱乏,教學設施老化,軟硬件落后,信息閉塞,教育手段陳舊,達不到家長和孩子的預期等,是造成農村孩子進城上學的重要原因。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相比,教育教學質量有著明顯的差距。富裕起來的農民,誰不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農村孩子進城上學自然成了一種必然。有的是為了讓孩子接受城市的優質教育,享受平等的國民教育,讓孩子接受城市的現代文明,接受先進的信息網絡教育。城區教育無論師資、教學環境還是硬件建設都比農村有優勢,特別是高中升學率高于農村學校。加上城市中農民工的增多,于是就出現了更多農村子女進城上學的現象。一種情況是村里有孩子去城里上學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去城里上學,即使條件不成熟也要上,不然在村里沒有面子。另一種情況是家里有孩子高中或初中必須到城里上學,家長要陪讀,那更小的孩子也就帶進城里,這樣也方便照顧。還有一種情況是學校學生太少,學生之間缺乏競爭心、理,導致了學生沒有上進心,學習成績較差,家長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無法上高中,于是就將學生轉到城里上學。此外,學校撤并導致許多鄉村中小學學生都得寄宿,而寄宿的幼齡學生問題非常多,許多學生生活能力較差,于是家長就直接將孩子轉到城區上學,自己租房子陪讀。凡此種種,農村孩子進城讀書自然就成了一種熱潮。

二 農村子女進城上學的優與劣

優勢:能夠和城區的孩子一同接受均等的國民教育,享受優質資源和優質教育,享受良好的教學環境。特別是可以更多地接受城市的現代文明,不斷地樹立自信心,開闊眼界,學習人與人的交流和溝通,接受專業教師教授的體、音、美、信息技術等農村學校較弱的藝術教育和學科教育。有些農村學校沒有能力在二、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開發學生的潛能,導致許多農村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農村教師老齡化現象突出,無法給學生帶來新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而這些在城市學校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劣勢:農村孩子進城上學,給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房租一年平均要3500至5000元,水電費需要1500元左右。如此這般,不僅給家庭增加額外經濟負擔,同時因為需要陪讀不得不減少一個勞動力的收入,讓家庭總收入嚴重下滑。雖然讓爺爺、奶奶陪讀的家庭消費相對可以少些,而老人無法監督好孫子的學習,無形中又制造了一些矛盾。一般的農村家庭是丈夫出外打工,妻子陪讀,老人在家種莊稼,村里只有留守老人,孤寂無援,已經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家庭單靠一人打工來維持,生活非常艱辛。很多農民坦言,如此陪讀實屬無奈,進城以后丈夫是掙錢的主力,妻子盡可能找一份輕松的工作,既能掙一點錢,又能抽時間照顧丈夫和孩子的生活。有些家長無法經常陪讀,抽農閑來照顧孩子或在周末給孩子準備食物、洗刷衣服,得在城鄉來回奔波,也會加大家庭的經濟壓力。雖然政府有寄宿生補助,但人多錢少,無法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有些孩子到私人家住宿,由于年紀太小,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又得不到家長的及時關愛,造成情緒低落、不愛學習的現象。再加上放學后沒有家長的監督,管理松散,孩子自控力又差,所以有的孩子進出網吧、游戲廳……容易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慣。這部分孩子在學校經常違反紀律,難于管理,不愛學習。此外,農村子女上學陪讀熱潮甚至讓本地區的房租不斷升高,特別是離學校近的學區房,在房租上漲的情況下家長只能頻繁搬家,給生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一些家庭三四口人租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吃住在一起,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由于吃住一體,衛生條件較差,影響學生學習,還會引起學生的自卑感。

農村子女進城就讀,給城鎮學校也帶來了不小的問題。教室有限,只好加大班額,許多學校的班級學生人數在80人以上,學生多,無法放置桌椅,只能3個人擠一張桌子。學生多,教師精力不足,無法顧及每個學生,更談不上因材施教,作業也無法精批細改。一些剛轉入的農村子女膽小不敢發言,不被老師注意,常常被邊緣化,加之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很難跟上課堂教學的進度,導致學習成績無法達到家長的預期,考試結束后會被家長責備。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叛逆期的到來,這部分學生就成了問題學生,讓老師和家長非常頭疼。

三 通過均衡教育解決農村子女進城上學問題的策略

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是解決農村子女進城上學問題的策略,下面談談具體策略。

要做到城鄉教育均衡,首先要加強農村學校的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政府要充分利用“改薄”項目,重點優先保障農村薄弱學校的校舍和基礎設施建設,添置實驗器材、體音美器材,改善圖書設施,增加圖書種類和數量。二是要加強師資建設,保障農村有優秀的教師資源。具體做法是提高教師待遇,改善教師住宿條件,在晉升職稱、評優選先中實行政策傾斜和優先考慮的原則;城區骨干教師晉升職稱必須有兩年的鄉下工作經歷,這樣可以加強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育對口支援制度,按照因地制宜、市縣統籌、政策引導、城鄉互動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結對子支援制度和城區學校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服務、農村教師到城鎮學校輪崗學習的制度。建立骨干教師指導農村學校教師和緊缺教師流動教學制度,做到優秀教師城鄉資源共享。城鎮學校教師在農村學校任教的情況記入教師檔案,在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以及各類推先選優中予以優先考慮。三是加強學籍管理,嚴格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有效控制農村學生大量流向城鎮。四是要引導農村產業轉型,種植藥材、果樹,發展養殖業。五是發展寄宿制學校,加強寄宿制學生管理。每個學校配置校車,在周五將學生送到家里,周日接回。六是要每個村委會建一所幼兒園,從幼兒教育開始抓起,穩定民心,惠及百姓。七是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整合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平臺,構建統一的具有權威性的教育信息發布和交流平臺,實現教育信息的高度共享,使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學校能夠及時方便地進行教育信息的雙向交流,實現教育信息獲取的公平。八是建立長效機制。要縮小校際和城鄉之間的差距,形成城鄉和地區義務教育共同發展機制。認真總結一些地方探索的學區管理、集團化辦學、農村九年一貫制、示范性高中和重點高中招生指標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經驗,創新教育管理機制。強化督導評估,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和激勵機制。

特別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來解決農村子女進城上學的問題不能搞絕對化,更不能是同一個模式,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要因人因事區別對待,對于已經在城區上學的要大力實施“陽光雨露”工程,特別是對務工人員,政府應通過廉租房和經適房改善他們的住宿條件,學校在寄宿生補助中要做到切實給有困難的學生發放,不搞平均主義,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對學生多關心、多溝通,正確疏導學生情感缺失的心理障礙,讓每個學生有自尊、有信心地健康快樂成長;讓家長有期待、有盼頭,切實體現教育的公平性,社會的公平性。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

猜你喜歡
教育均衡
教師交流輪崗制實施困境管窺
讓教師流動不“被動”
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輪崗交流政策的理論價值與現實困境
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的思考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的質性策略探尋
強抓學校管理,提升農村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
基于教育均衡發展大環境下的高中語文“平等”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