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的倫理道德觀

2016-07-06 14:06王譯梵
2016年21期
關鍵詞:倫理困境社會工作

王譯梵

摘 要:由于每個人生活的圈子不同,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的矛盾,是每個學習社會工作的學習者都要面對的價值沖突,我們必然會面臨很多矛盾和難以解決的困境。如何在協調各方利益的目標中還要遵守著倫理準則,社會工作者應在行動或實踐中擁有正確的判斷正確行為的能力,必須判斷行動本身會對受助者造成的影響,以符合專業行為的道德要求。通常我們對它的理解是解決個人和社會環境的難題,但不同的是因為它以特別的價值追求和推進社會轉變為目的。社會工作本身就是解決問題或幫助有需要的人們的一種道德實踐,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許多倫理困境,這就要求學習社會工作的我們本身就要具有一定的素養和正確的三觀,否則在實際的工作中工作者與案主的價值觀相悖時,如何更好的使案主信服是個關鍵。

關鍵詞: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倫理困境

一、社會工作的現狀

社會工作雖然源自于西方,但對于我國算是一門新的專業。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社會工作資源和水平有所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是覆蓋率不平衡。例如在港臺地區比較常見,在大陸地區也只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第二是社會需求與實際成反比。雖然隨著社會環境對社工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目前專業的社會工作者數量顯然不能達到要求;第三是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培養相關人才處于初步階段,缺少具備綜合素質;第四是目前在社會認知度較??;普遍大眾和一些部門很少了解,造成無法默契配合工作,影響力也會減小??偟膩碚f,雖然它還沒在社會中發揮出最大作用,有很多問題還需改善,但是也在四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第一是從弱勢群體到各種有需要的人,從對人群的幫助到關注社會問題;第二是從救助到發展案主能力,從治療到預防問題;第三是社會工作方法從治療方法到研究方法;第四是從社會工作者與案主之間不平等到合作。

二、社會工作與倫理

(一)社會工作與倫理的聯系

這個專業涉及的是一個廣闊的社會生活空間,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社會行動。由于它著重處理的是與人相關的問題,必然要經歷很多倫理與道德的碰撞。社會工作者根據任務的性質運用相關的理論分析問題,然后運用社會工作方法去解決問題。關于社會工作的倫理,因為只要是觸及人們的生活、生存和福利,就必然會出現道德問題。對于社會工作者的工作來說,道德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社會工作過程本身也反映出濃厚的倫理色彩。社會工作者在助人過程中特別注意遵守專業倫理,例如不應利用助人機會謀求個人目的,不應危害和犧牲受助者的利益以及應當遵守保密原則等。社會工作者強調以案主權益為主,這體現其高度重視了倫理道德的精神。

(二)社會工作的專業倫理

從某種程度上看,作為調查者在對當事人負責的同時,也在對同事負著倫理責任。在研究中社會工作者不得已做過一些錯誤的行為,但他全部都記錄出來,這也算是一種專業精神的體現,他為后面的學者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都真實的展示出來。但如果作為社工他的確是沒有盡到某種責任,沒有為當事人提供更好的手段和幫助去改善他們的生活。例如《街角社會》這樣一部典型的社會學著作,這也是作為研究者和參與者間的角色沖突。但這對研究者而言無疑是一種煎熬,他不得不面臨兩難的抉擇。雖然他一直在注重著如何保持與當事人的關系平衡,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作者明顯對被研究群體產生了影響,就像他參與其中所做出的決定都在無形中改變著這個群體的樣貌,因此怎樣衡量社工本身作為參與者所造成的影響,是我們一直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到的是,對傳統的社會工作者的要求就是不把自己個人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即便是從社會價值觀出發對他人的行為舉止做出評判也是不被允許的。當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多樣的倫理困境時,很難根據社會工作的倫理規則做出既能保持倫理方面的廉正又能滿足當事人需要的決策,那是因為個人的文化經歷和背景、生活方式觀念以及個人價值觀,都會潛在引導他們做出倫理的決定。尤其是社會工作者無法調整矛盾寫出評估方案時,就需要依靠專業價值觀與專業倫理的判斷解決難題。簡而言之,專業價值觀與社會或個人價值觀有所不同,雖然關注的是好的和正確的信仰,但在重點和優先次序或詮釋上可能有所不同。而專業倫理是由價值觀中推導出來的一系列道德準則,但也并不等同于一般社會倫理,是幫助社會工作者學會在工作情形下符合倫理要求。例如這種當個人價值與專業價值產生沖突時,但專業倫理認為應以當事人的利益為優先考慮。

(三)專業倫理困境

我覺得無論是不是社會工作者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面臨不同的選擇,而倫理學關心的是所謂的重要的選擇(即兩難問題)。就像生活中有些家庭會面臨到的情況,當病人的生命體征基本沒有顯示,身體機能恢復的概率也基本為零,這時候醫生往往會讓家屬作出放棄或堅持的決定,雖然醫院為避免資源浪費會提議放棄治療,但家屬站在血緣情感角度很難做出選擇。這種道德倫理案例時常出現在我們的周邊,有些不涉及他人利益的就不會牽扯過多人干涉,但如果倫理選擇需要站在公眾角度上對他人行為進行干涉時,我們如何做到平衡自己的內心,不偏袒不歧視,保持客觀嚴謹性。在學習社會工作的專業倫理中,倫理困境問題相對是比較重要的,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是涉及到人們生存和福祉的事情,想要避免這些復雜的問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經常會面臨的倫理困境,保密問題、情理法問題、價值中立或價值介入、個人利益和社會責任、自決原則和知情同意等。這些倫理困境使社會工作者陷入兩難的抉擇當中,但作為專業人員應謹慎思考如何去更好的解決,最大程度的保護案主利益并減小傷害。當必須做出倫理抉擇的時候,社會工作者只能選擇依靠自己的同事、督導、包括對自己能力的客觀評價。

三、人性原理中的社會工作倫理

《影響人類生活的20條人性原理》這本書講了關于在人們日常生活現象里看到的人性原理。它對人性心理進行批判性的反思,通過對生活中各種習以為常的現象的解讀,道出人性的復雜與混亂,其中焦點效應、自私假設、前景理論、反事實思維、從眾效應、旁觀者效應等是生活里比較常見的,對于這些效應我可以舉幾個例子。焦點效應講的是人們總是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是所有情境的焦點,這其實是一種不可靠的錯覺,例如當獲得勝利的群體成員都認為自己的貢獻高于他人,而低估自己所負的失敗的責任。這個效應也可以用專業角度來看,當案主對社會工作者述說情況時,很容易將自己的想法感情焦點化,而社會工作者卻無法對其清楚分析,因此很容易使其在決策過程中產生阻礙。自私假設則認為人的自私的天性是客觀存在的,達爾文的優勝劣汰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人的行為以利己為原則,以自我保護和自我實現以及自我發展為目的,并在局限的條件下爭取自己利益最大化,但在保持競爭的條件下,進行合作或協作,是人類文明的體現。在倫理困境中,當案主的利益可能與社會價值觀相違背時,社會工作者并不知道如何做出選擇,是依照案主利益最大化原則還是維系社會價值。前景理論認為人們在面對獲得時懼怕風險,在面對損失時成了冒險家,原因在于人們更在意損失。社會工作者們在面對兩種決策方案時,會選擇雖然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減小傷害化的方案。反事實思維認為人們總是為錯誤追悔,對過去發生的進行否定,后悔就是其中最常見的普遍情緒之一。在普通的案例分析中,很多案主都會表現出的情緒,所以幫助他們的同時也需要心理的治療??吹竭@些對于人們心理和本質的原理解讀,其實是可以讓社會工作者們更好的幫助到案主,學習更多的課外理論知識綜合運用,解決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困境問題。

四、價值觀與倫理

(一)專業價值觀與倫理問題

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倫理問題之間是有必然聯系的,社會工作者個人價值觀與專業價值觀或案主價值觀有所沖突時,會引發倫理問題,也會使社會工作者自己處于難以抉擇的倫理困境中。當處理倫理困境時應該遵守一些原則,首先應保護案主的生命安全,這是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然后是平等與差別、自主和自由,培養案主的自決和自主能力;其次是最少傷害原則、生活質量原則、隱私和保密原則,提高個人或社區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尊重案主隱私權,保護案主的資料信息是社會工作者的義務;最后是真誠和毫無保留地公開信息,社會工作者以誠實態度與案主保持信任狀態,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不能因為把視線集中在社會工作者的身份上而忽視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感思想,盡管把案主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每個社工應當遵守的首要原則,但社工也有自己的基本權利,不應該為了遵守而遵守,而是有自己的選擇權,還有一味保障案主利益而忽視自己安全的案例。因此為了更好的避免這些問題,很多學者也提出建議,《全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倫理守則》中也指出,社會工作者不應當與案主建立雙重或多重關系,否則案主將有可能受到利用或其他潛在傷害。但要想保持清晰的界限仿佛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社工們不可能僅僅把視線集中于要解決的問題上,幫助案主解決問題后就結束的專業關系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或許很難做到。社工往往為了更好的與當事人溝通要先建立起親密信任的關系,但成為朋友后雙方的情感變化也會導致社工價值中立的立場動搖,而無法做出客觀的決定。況且我們都知道大部分人有困難不會輕易向外人求助,這和中國傳統內斂文化和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密不可分。大家有困難時往往先想要自己去解決或者找親朋好友,直到迫于無奈才把社工作為最后的稻草一般,但這種被動性求助也往往使社工在決策中受到阻礙,而且案主礙于面子或為了保護隱私而隱瞞全部事實也是常有的事。

(二)案例分析

舉一個案例來說,為精神病人服務的社區外展項目中其中一位社會工作者受到攻擊并且安全受到威脅,于是督導找到了另外一名社會工作者談話,要求他去外展服務地點。因為其他人相對而言經驗不足,只有這名社會工作者有經驗和技能。這個機構是城市精神病人服務體系的一個下屬單位,他并不想去,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于是陷入了矛盾中。我覺得在這個案例中倫理困境有幾個方面,第一是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以案主利益最大化為原則,但社會工作者作為一名社會成員也具有自身的權利和利益,他同時又要考慮自身的安全,因此他的選擇應當是首先維護好其自身利益再幫助案主,符合了專業的價值觀;第二是督導作為他的上司是有權利去安排社會工作者執行任務的,但社會工作者可能會違背上司的命令不聽從安排,盡管他有義務去服從上級安排,但他同樣有權利拒絕非合理性的任務。第三是機構單位或者社會都應該把社會工作者的利益也考慮在內,尊重他們的各項權利,進行合理的安排。

五、總結

社會工作者不僅要幫助社會上普遍需要救助的人,也有專業職責去幫助社會上被群眾不認可的人群。因為社會工作對社會也有責任,他們對于不合理的政策進行建議修改,爭取到更多的社會資源或者是提供一種制度保障,去幫助弱勢群體或困難人士等,承擔起了促進社會更和諧更進步的責任。有些人說執著的學習倫理學未必是有效的,但端正的三觀、正直的品格都是社工應當具備的素養,以令人信服的人格打動案主才是重要的。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倫理困境社會工作
腦機接口技術:倫理問題與研究挑戰
本土文化視角下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困境的研究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寧養社會工作服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