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

2016-10-24 18:08屠錦花
考試周刊 2016年80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小學英語

屠錦花

摘 要: 長期以來,小學英語教學沿襲了單詞、語法、對話等基礎知識的灌輸,忽視了語篇教學,忽視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文章以“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教學為例,重點探討了語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中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灌輸,忽視能力的培養、方法的滲透,尤其對語篇教學重視度不夠。語篇教學更能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中創新、在學習中思考和探究,形成樂學、善學、活學、活用的良性循環。

一、精彩導入,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成功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精彩的導入猶如一場演出前的序幕,拉開序幕便深深吸引觀眾的眼球,又猶如一本好書的序言,在打開書本時愛不釋手,急切地想知道書的結尾。獨特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自主學習的欲望。

如學習“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時,作為新學年的第一課,教師可以從暑假期間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的談論而自主交談,如“Did you read any story books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What book did you read?Did you read the book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Do you want to know the story?”,然后呈現這個童話故事的封面圖片,從封面上,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你能猜一猜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趣味法教單詞,為語篇教學掃除障礙

語篇教學中,單詞是重點,但對于單詞教學,教師們習慣于帶讀、抄寫的傳統方式,對于詞義更是采用直接告之的方法,如課文中的forest的教學,直接告訴學生是“森林”之意,讓學生反復拼讀和抄寫的簡單做法。這種做法抑制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更使單詞教學枯燥乏味。

如果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如猜謎語活動,可以使單詞教學增強趣味性。例如:

What place is it?

It is very big and beautiful.

There are many trees and flowers.

There are some streams.

Many wild animals live here.

教師呈現這個謎面,讓學生自己閱讀,并理解和討論每一句話的意思,猜出這是“森林”(forest)。再呈現森林及森林中的小房子的圖片,讓學生根據情境看圖說話,這樣,單詞教學既有趣味性,又在語言情境中具體運用,改變了孤立學單詞的弊端。

三、問題引領,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

自主學習不是漫無目的地獨學、自由學、散放羊式的學習,而是通過巧妙設計的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對問題的探討而理解和把握語篇材料的方式,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

1.讀前問題——猜測性問題,促使學生對語篇的初步感知。

對于“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教學,閱讀前,呈現茂密的森林中有一座小房子的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猜測一下,這個房子是誰的?森林中有個金發女孩,當金發女孩看到這個房子時,會怎么說、怎么想?你能想象出房子里有什么嗎?

這樣,在學生沒有任何閱讀的前提下,通過猜問題、想象故事情節等,學生自主預測課文的能力逐漸培養。

2.讀中問題——細節性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

閱讀過程是語篇教學的核心環節,怎樣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是語篇教學的關鍵問題。語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分析和推斷,而不是表面上的讀懂。因此,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到語篇中自主捕捉問題的答案。對于“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閱讀,教師可以根據故事發展的情境逐漸提出問題,如讀到Goldilocks走到一座森林里的小房子時,提出“What does she find?”或者“What is in the house?”而讓學生猜一猜Goldilocks可能會找到什么、看到什么、她希望找到什么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跟著故事的情節而推斷故事的發展。當Goldilocks走到桌子邊,發現桌子上的三碗稀飯時,提出問題“What does she feel now?What about the soups?”等問題,引導學生說出:She is very tired and hungry.The soup is too cold/too hot/just right.再引導學生吃了飯之后,故事可能怎樣繼續……這樣,不斷設計問題,逐步引領學生走進故事中,走進故事中的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故事人物一起經歷、一起感受,自主閱讀欲望逐漸強化,捕捉問題的能力在循序漸進中不斷訓練和提升。

3.閱讀后問題——拓展性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閱讀后的教學一般以復述為主要形式,由于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為減少復述的難度,教師可以呈現故事情節的圖片,讓學生看圖片思考語篇內容,對于學困生,也可以以語篇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完成復述任務,如“...is in the...there is a...”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故事的復述中。如果學生讀完課文,讓學生合上課本,就讓他們復述,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在課文的留白處設計問題,可以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提升發散思維能力。如對于這篇閱讀課文,教師可以提出Goldilocks吃過飯,找到合適的小床睡覺時,她又感到很害怕,為什么?你認為可能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故事?Goldilocks會有危險嗎等問題,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思維續寫故事,這樣的問題提出,以發展語言運用能力為主,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故事發展的能力。

語篇教學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師為主導”的理念,教師應提供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條件,給學生動嘴、動腦、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樂于自主學習、善于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吳寧生.善引多教,打開語篇教學新天地——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4,(22).

[2]蔣麗峰.巧設問題,拓展思維維度——談巧設問題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2,(1).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小學英語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論形成性評價與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