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教室環境下的教師角色轉變與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高研究

2016-11-03 23:33顧峰陳增照劉婷婷劉三女牙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未來教室自主性學習角色轉變

顧峰+陳增照+劉婷婷+劉三女牙

摘 要: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綜合信息素養的關鍵,基于雙板的未來教室給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師帶來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要在未來教室應用中發揮主導和引領的作用,就必須要加快學習觀念的轉變、課堂組織管理的轉變、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轉變,突破舊的慣性思維,在未來教室環境中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以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未來教室;角色轉變;自主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6-0013-03

一、引言

2013年開始,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化協同創新中心與蘇州市教育局合作,打造“信息化促進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區”。目前蘇州市已經有40余所中小學建成“未來教室”近250間?!拔磥斫淌摇币云洫毺氐碾p板+Pad形式在變革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研究現狀和意義

相比傳統課堂,未來教室環境中教師身后沒有傳統的黑板,也沒有電子白板等,取而代之的是兩塊70寸以上的多點觸控顯示屏,前面的講臺上也沒有了教科書,整個講臺變成了一個操作臺;學生桌子上常見的課本、鉛筆盒也不再出現,每人只有一個10寸的Pad。同時,教室兩邊墻上也裝有6塊55寸的電腦一體機觸控顯示屏。教師使用的也不再是傳統的ppt播放課件,而是使用專門為未來教室開發的starC教學平臺(如圖1所示),可以充分發揮雙板的作用,突破傳統課件順序播放的弱點,進行互動選擇呈現教學內容。在這樣新型教學環境中,給我們各學科教師,特別是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目前,中小學的信息技術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應用,從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傳統意義上的主課到音樂、美術、歷史、地理這些科目,甚至是體育均開始借助信息技術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利用好具有雙板和Pad環境的未來教室,對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利用好未來教室的超前理念和先進設備來教好信息技術課,并讓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在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成為當前未來教室環境下信息技術教師的重要任務和職業的活力所在。所以作為新形式下的信息技術教師,做好自身的角色轉變顯得尤為重要。

三、 研究方法和案例

1.研究問題

未來教室環境下,教師轉變角色提升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

2.研究對象

蘇州地區初中學生。他們對信息化應用的能力有著很大的提高,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以及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等,這些問題的存在與發展,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特別是在利用未來教室開展教學活動將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教師要以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各項工作,要認真研究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補救,結合未來教室環境的優勢來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3.研究過程

研究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研究時間、實施方式和數據搜集方法。如圖2所示:

4.研究結果

在未來教室環境下,通過教師自身教學身份及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轉變,如圖3所示,明顯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教師從學習者到實踐者再到教授者的身份轉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未來教室環境最大的特點是互動式觸摸一體機,簡稱“雙板”。一個屏幕展示給學生是一個信息,雙屏則是兩個信息。所以我們將其中一個顯示為語言性的,另一個為非語言的。而雙板作為其核心的一體化軟件學習平臺,是未來教室環境中的重要基石,帶給師生極大的便利。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勤奮好學,不斷鉆研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學會轉變理念,將原來ppt課件展示型的講授形式進行二次學習和轉變,讓自己成為新型課件的實踐者,利用雙板配套的starC軟件將課件改變為“工程”。

所謂“工程”,即可以將原來的線性呈現課件(如ppt課件只能按課前設定的順序進播放)轉變為互動式選擇性播放。未來教室所配套的starC軟件目前已經升級到2.0版本,所帶的資源也越來越豐富,這些資源為我們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好的服務。利用未來教室自帶資源所呈現的應該是知識而不是操作,在我們使用資源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學生需要掌握的,讓資源支持什么知識點,支持到哪里,支持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我們進一步設計和探討的。而微課視頻、圖像、文本都是資源,在starC平臺中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實際進行必要的組合和調整,讓學生把學習節奏調整到合理速度,留給學生更多探索空間,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同時結合starC中經典的N-1、投票、屏幕同傳等師生交互功能對課件提煉升華,并再次回到課堂作為教授者出現在學生和其他教師面前。作為信息技術教師不但要作為學生知識的教授者,也要作為學校信息化發展的推動者,同時作為讓其他教師學會新型教學方式的傳授者。通過一年多使用未來教室的嘗試,可以明顯發現學生和同校教師的信息化綜合應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學生在信息綜合素養競賽中多次獲得省市一、二等獎,而教師也在微課比賽、一師一優課比賽中多次獲獎。

(2)教師課堂組織角色的轉變,從傳統的指揮者轉變為引導者,引導學生開展主動學習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管理者,教師的組織能力、引導能力和管理能力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證。利用未來教室雙板展示的內容可以千變萬化。例如一板作為知識的展示,另一板作為板書分解演示來操作,讓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學習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在這樣的新型教學環境中,教師課堂組織角色也需要進行轉變,讓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主動學習者,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筆者在信息技術課講解全文搜索與目錄搜索時,利用雙板多點觸控的技術特點,由兩名學生同時進行同步的對比操作演示,而班上的其他同學也可以利用手中的Pad自由選擇使用其中的一種方式進行探索實踐比較。這種模式的互動性正是未來教室環境中一個常態化的組織實例,這樣的組織方式便于實現學生主動的學習,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學生的實踐探索精神全面提升,不僅僅在信息技術課程,在語數英等學科方面其探究性發展也深得學科老師的贊揚。

(3)從課堂的復制者轉變為建構者,建構學生自主學習框架

在未來教室環境中的課程,老師可以通過電子雙屏與學生進行連線教學,并根據需要切換平板模式,使差異化教學成為可能?!拔磥斫淌摇钡男滦蜕险n模式,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大大豐富了教學的手段,拓展了信息輸入和輸出的渠道,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自主探究空間和個性化學習平臺。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中,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只是將傳統信息技術課從電腦房搬到未來教室,我們要利用自身的信息技術特長優勢,去建構未來教室中的信息技術課例模式,利用好雙板和人手一臺Pad的硬件條件來拓展信息技術課程知識與技術。例如,筆者在講解WPS云文檔一課時,就讓學生們設置了WPS輕辦公的“圈子”討論區,利用未來教室中人手一臺Pad的硬件建構了協作環境。因為Pad的隨手拍攝照片、撰寫心得的便捷功能,讓信息技術課程內容與未來教室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讓信息技術教師成為新型課堂的建構者。在一年多的探索實踐中,利用未來教室環境,學生還自主研發了算24點等實用性強的小APP軟件,真正讓未來教室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

(4)信息技術課在未來教室環境下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轉變

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在未來教室環境中,學生由原來計算機教室中的一人一臺電腦轉變為一人一臺Pad。在未來教室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還需要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進行轉變,如圖4所示,由輕教師的“教”到重學生的“學”,從輕“學習結果”到重“學習過程”。在未來教室的硬件環境下,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如在教導圖片處理一節時,筆者就放手讓學生直接利用Pad的拍照功能去拍攝校園內的風景、與同學合影或者與教師合影,然后再通過雙板軟件學習圖片處理的本領。由于雙板可以顯示不同內容,方便教學中對照片處理前后對照,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教學策略的改變,同學與老師建立了朋友與合作伙伴的融洽關系,讓學生從學習中得到學習的樂趣,也讓教師收獲成功的喜悅。通過實驗研究對比,原來固定在教室區域的教學模式,通過向教室外、向校園中延伸,讓學生樂于學,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也讓教師體驗到學生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四、結論

在當今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在未來教室環境提供優質和先進的學習工具之下,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適應信息技術課程發展所帶來的變化,還要更加關心是否適應學生,利用新環境塑造自己的新形象、新角色,來更好地為學生、為教育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 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 2012.

[2]謝未,江豐光.東京大學KALS與麻省理工學院TEAL未來教室案例分析[J].中國信息教育技術, 2013(9):99-101.

[3]吳宗寶.任務驅動式教學活動設計與實踐[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4]黃濤,余雅麗,張慧芳等.未來教室環境下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創新——以蘇州市的探索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4(18):47-50.

[5]尉小榮,吳安,趙偉等.“未來教室”在蘇州中小學的應用及教師體驗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8):42-46.

[6]陳衛東,葉新東,張際平.智能教室研究現狀與未來展望[J].遠程教育雜志,2011(4):39-45.

[7]何智.未來教室的發展方向探討[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5):78-80.

[8]初探云端的“未來教室”[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1):5-6.

[9]邵征鋒,李喆,張文蘭. “電子書包”的概念及應用前景探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5):73-77.

[10]金婷婷. starC未來教室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蘇州市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編輯:李曉萍)

猜你喜歡
未來教室自主性學習角色轉變
談新課改后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
淺談新課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師角色的轉變
我對初中歷史教學創新理念的淺顯認識
翻轉課堂教學法在《數據庫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教師的角色轉變
高中體育健美操教學中自主性學習方法探析
自主性學習在美術教學中滲透與運用研究
剖析小學語文自主性學習方式的措施
例談未來教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未來教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