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調查研究

2016-11-03 10:33張坤晶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調查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

張坤晶

摘 要:調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教育技術與取得的教學效果,探索大數據時代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從微觀上研究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育手段的創新之處和不足之處,以此研究來提高思政教育現代化水平,提升教學質量,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教學研究;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6-0043-03

一、引言

為了較為全面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現狀,本課題組對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進行了抽樣調研,重點對信息化教學應用相對成熟的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廣東藥科大學、肇慶學院、廣東醫科大學展開調研。調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教育技術與教學效果,探索大數據時代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從微觀上研究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育手段的創新之處和不足之處,以此研究來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提升教學質量,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二、高校思政課教學所應用的信息技術

根據本課題組調研了解的情況,我們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所應用的信息技術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大眾化信息技術;第二大類是非開放式專業平臺和專業技術;第三大類是開放式專業信息化教學平臺。

第一大類是大眾化信息技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主要采用的信息技術有多媒體課件、視頻和音頻資料。本課題組調研了解到,在大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運用的信息技術主要是多媒體課件、視頻和音頻資料,例如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教材的相關重要知識點,通過視頻資料回顧一些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運用音頻資料導入新課等等。

第二大類是非開放式專業平臺和專業技術;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除了上述基本的信息化教學之外,也有個別老師會采用非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和微信、微博、微課、微視頻這些信息技術來進行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實踐與改革創新。例如信息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在教學中除了使用上述大眾化的信息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外,還使用了更加專業的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相對于MOOC這類平臺來說,它是一個非開放的教學平臺,因為它專屬于特定的學校和學生,它上面的資源的使用需要經過認證和授權。通過Blackboard(以下簡稱BB)網絡教學平臺思政課教師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和進行知識點測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除此之外,還有微視頻技術的應用。例如廣東藥科大學的老師會在思政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就某個時事熱點問題,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合。

第三大類是開放式專業信息化教學平臺。從全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應用的信息技術看,一些高校已經采用慕課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和“易班”(E-Class)開放式在線教學平臺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信息化教學。這類信息化教學平臺是面向所有網民開放的,所以它是一種共享開放式的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技術。但是它的建設與應用需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來制作,思政課教師個人是無法完成的,這對于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三、高校思政課應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的效果怎樣?對于這一結果的研究,不僅要收集教師們對于信息化教學的感受,更重要地是要收集學生群體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信息化教學的感受。所以本課題組對于信息學院接受信息化教學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9份。

1.對應用大眾化信息技術的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

大眾化信息技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得心應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學生們也習慣了這種教學方式。通過本課程組的調查研究,如果用“合格、良好和優秀”三個等級來評價大眾化信息技術的思政課教學效果,學生和老師普遍認為教學效果良好。

2.對應用非開放式專業平臺和專業技術的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

本課題組成員對使用BB網絡教學平臺的不同群體展開全面調研。首先,對BB網絡教學平臺的管理方,信息學院的網絡中心的相關老師進行訪談,了解他們所收集到的學生和老師反映的一些問題,以及他們所提供的解決方式等等細節性問題。其次,對使用BB網絡教學平臺的思政課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以了解他們的使用心得體會,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和需要哪些技術支持等等細節性問題。最后,對BB網絡教學平臺的最終用戶學生們進行深入而全面的訪談和問卷,統計分析他們所反饋的信息,以此為依據來評估使用BB網絡教學平臺的思政課教學效果。

信息學院的思政課網絡教學采取傳統課堂教學與BB網絡平臺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網絡課堂的教學課時約占每學期課時的三分之一。綜合調研分析,利用BB網絡平臺實施思政課網絡教學有以下三大優點:

其一,有利于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BB網絡教學平臺給每個學生一個賬號,學生的每次學習情況都會有后臺的數據庫統計,教師可以根據需要把這些后臺數據進行篩選,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避免了在傳統課堂上只有一部分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學習,而另一部分學生身在課堂而心在外。例如,教師布置了某次在線學習,通過后臺的數據庫可以清楚看到哪些學生沒有按規定完成學習任務,哪些學生很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獎罰,激勵學生認真完成每次在線學習任務。

其二,有利于因材施教;每個班都會存在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基礎好的學生對于老師教的知識“一點就通”,而基礎差的學生可能對于重點和難點問題聽兩三遍也不得其解。針對這種情況,基于BB網絡教學平臺的網絡課程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網絡課程的前期建設中,教師已經把本門課程的所有知識點以多媒體(課件、視頻影音資料、文檔、自測題)的形式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在每次網絡學習任務中教師都會指定學習內容,學生可以針對學習內容進行多次的自學和自測,便于學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不僅如此,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如果不能完全自己學習和掌握那些難點問題,他可以在學習平臺中向其他同學發起幫助信息,同學與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與討論,當然他也可以直接在平臺中向老師提問。老師可以把同學們反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重點難點問題帶到傳統教室的課堂上重點講解分析,提高教學的效率和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其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F在的學生在學習上有種求新求變的想法,他們已經習慣了新媒體時代的生活方式,即信息化、碎片化、自由化。針對新一代大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的大學課堂授課方式如果還是傳統的老師主講、學生主聽的模式就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我們會看到在大學課堂上有一些學生的思想是游離在課堂之外的。借助于BB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利用課堂外的時間來溫故而知新,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體上看,信息學院BB網絡教學平臺教學效果總體評價良好。通過與面向不同專業學生開設思政課BB網絡教學的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了解到他們對于使用網絡平臺教學的教學效果總體評價良好。

另一方面,學生和教師對微信、微博、微課、微視頻這些信息技術的思政課教學效果總體評價良好,個別評價優秀。教師們利用微信和微博可以傳播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信息給學生,同時也可以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這也成為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第二課堂”,所以通過這類信息技術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更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外,通過調研發現微課與微視頻的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效果評價也是良好和優秀。微課與微視頻的區別在于,雖然它們都可以統稱為視頻,但區別是制作視頻的主體不同,通常是老師制作微課視頻,而學生制作微視頻。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可以反復地觀看微課視頻,從而較好地掌握思政課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因為微課一般都是針對某個特定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講解;而學生在微視頻制作中根據老師的要求,自編自導自演了一些精彩的微視頻,讓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加深和提高了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也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

3.對應用開放式專業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思政課教學效果評價

對于慕課MOOC和“易班”(E-Class)這類開放式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思政課教學效果總體評價是良好。雖然本課題組調研的高校中還沒有使用這類開放式專業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思政課教學,但通過文獻研究發現對于借助這類專業信息化平臺進行思政課的教學活動評價很好。例如:西華大學的邊慧敏等在《中國高等教育》上發表文章《依托易班創新開展新時期網絡思政教育》提出“易班已經成為教育系統的知名文化品牌和最受中國青年學生歡迎的網上精神家園?!?/p>

四、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面臨的困難和解決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信息化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是什么?信息化教學的手段推陳出新的速度很快,在眾多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中哪些才是適合我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哪些不適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們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應用什么樣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是合適的,哪些場合是不恰當的,這些都是本課題深入研究的重點。

本課題組調研發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信息化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是多數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對于除第一大類信息技術外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都不太熟悉、不會應用、也不太愿意主動嘗試。雖然已經有數據顯示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傳統思政課教學中,立足于課堂教學之基再進行信息化變革和創新是可行的、有效的,但從總體上看思政課教師們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動力不足,這有教師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制度原因。

為了更好地解決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本課題組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強化和完善:

首先,學校要加大對高校思政課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支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政課教師如果要充分發揮第二大類和第三大類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必須先學會如何使用它,學會怎樣把我們的教學想法通過這些信息技術來實現。信息學院在開始推廣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一些老教師已經習慣了教室上課的方式,如果讓他們轉到利用開放式、非開放式網絡教學平臺和微信、微博、微課、微視頻這些信息技術來授課就沒那么順利,因為這種轉變會讓他們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同時他們也有種擔心,擔心這種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為了打消這些老師的疑慮,學校需要舉辦多場相關信息技術的使用培訓,從基礎技能的介紹到高級技能的專項輔導,還要在教師組建網絡教學平臺和制作微課視頻時給予隨時的技術支持,這些都是提高思想課信息化教學效果的關鍵。例如信息學院比較成功的作法是,每年至少會有二期的BB網絡平臺使用的培訓,一來可以讓原先沒有使用平臺教學的教師轉向到開設相關的網絡教學課程,二來可以讓學校新進的專任教師們學習和掌握平臺的使用方法。只有開設網絡課程的教師掌握了BB平臺的使用技巧,才能夠實現信息化教學改革,才能夠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質量。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效果的提高需要頂層設計;學校層面要激勵思政課教師參加廣東省和全國的信息化教學比賽,采用參賽的方式激勵教師(特別是一些青年教師)深入鉆研使用高級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很實用,雖然沒有學校的激勵個別老師也會努力鉆研使用新的信息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但是自覺鉆研的教師絕不會占多數,所以為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思政課教學的推動力,需要從學校到部門再到教師個人的頂層設計。比較成功的案例:如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信息化教學大賽,每年都會激勵很多學校參賽,從中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思政課教學成果。這些比賽也實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目標,也為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

最后,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注重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持續改善所采用的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改革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新的教學方法中受益更多,所以教師在進行新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時,要隨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因為沒有哪一種教學方法是普遍適用于所有學生的,因此教師在信息化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這也告訴我們在高校思政課的信息化教學改革過程中,不可能一勞永逸。例如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從網絡課程的初期建設到使用中的更新與維護是一個動態的持續過程,只有不斷與學生交流、不斷更新完善的網絡學習平臺才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贏,才能夠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編輯:郭桂真)

猜你喜歡
調查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
企業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信息化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西安體院學院體育專業學生人生規劃研究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關于技工院校學生德育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與研究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