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郵件中中美師生禮貌程度差異探析

2016-11-28 11:40李喆
求知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電子郵件差異

李喆

摘 要:本文對92封美國師生之間的電子郵件和47封中國師生之間的電子郵件進行調查研究,從中描述中美師生語用禮貌程度情況,探討中美師生溝通中的語用禮貌程度差異,并指出在社會身份建構和社會關系建立上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是導致這種語用禮貌程度差異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電子郵件;中美師生;禮貌程度;差異

一、中美師生電子郵件中語言使用對比分析

本研究主要以電子郵件為研究資料,搜集到莫瑞州立大學美國師生之間的電子郵件92封,中國國內大學中師生之間電子郵件47封。

1.稱謂語

稱謂語是稱呼者對被稱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關系的認定,起著保持和加強各種人際關系的作用[1]。而且從稱呼語能夠看出交際雙方對初始語用距離的判斷。從表1可以看出:美國師生關系在學業上體現為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在社交上往往是朋友關系。學生對教師使用昵稱的頻率最高,教師也并沒用使用等級性的詞來稱呼學生,關系表現是平等的。中國師生關系的界定是以授受為前提的不平等的關系,中國老師和中國學生都把彼此之間的人際關系設定為工作關系,老師大部分稱呼學生的名字或者XX同學,而學生則是用禮貌程度較高的“名字+職位”的稱呼語。

2.正文

(1) 贊譽準則和貶己尊人準則的使用。贊譽準則是盡量多贊譽別人[2],貶己尊人準則是指謂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時要“貶”,要“謙”;指謂聽者或與聽者有關聯的事物要“抬”,要“尊”。中國人更注重貶己尊人準則的使用,從而達到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所適合的禮貌程度,西方人則更多使用贊譽準則, 通過盡量多贊譽別人而達到尊重他人的目的。

中文中使用“您”稱代,目的在于承認對上位聽者的地位和權威,根據中國學生的郵件可以看出,出于對老師的尊敬,學生多使用貶己尊人準則。在搜集的19封中國學生給老師發的郵件中使用“您”的次數就高達40次。而由于美國教育是啟發式教育,多在鼓勵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使用贊譽準則,在搜集的31封美國老師給學生的回復郵件中,贊譽學生的話就高達34句。

(2)請求策略。在所搜集的57封學生郵件中有48封(占總郵件的84.2%)是含有請求話語的郵件。請求行為一般采用兩種交際策略完成: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間接策略可細分為規約性間接策略和非規約性間接策略。在將郵件中含有請求話語的句子進行分析整理后發現,請求策略的使用涉及三種:分別為直接策略(見例1、例2),規約性間接策略(見例3、例4),非規約性間接策略(見例5、例6)。中美學生使用這三種策略的分布情況如表2。

例1:What would be the content of the visual aid? Are we gonna choose our topic by ourselves or use the informative speech topic?

例2:您對將要招收的學生有什么樣的要求,懇請老師給出指點。

例3: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例4:老師,實在對不起,這幾天我感冒了,所以論文還沒能完成,您可不可以再給我幾天時間?

例5:I am not sure about this and the assignment that we need to do.

例6:老師,不好意思,對于上課您說的那道題我還是沒能理解。

通過對郵件語料的分析,發現中國學生傾向于使用“請求原因+請求目的”的歸納式話語方式表明他們的間接性禮貌,間接性請求可以減少請求的言外之力,減輕對聽話者面子的威脅。同時中國學生喜歡使用消極禮貌策略——致歉策略,學生使用道歉作為緩沖直接發出請求的一種形式,以表現禮貌。而美國學生則更加傾向于使用規約性間接策略。

3. 署名

在最后署名方面,美國學生比較喜歡用積極禮貌策略來減少面子威脅,同時體現出美國社會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所以他們經常使用“sincerely”“yours”等詞來凸顯親密程度和禮貌程度。而中國學生一般是使用“您的學生XX”或者直接用“XX”來凸顯中國特色的師生關系下的禮貌程度。

二、討論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中美師生之間的語用禮貌程度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差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使用上的差異終究是要追溯到文化上的差異的。中國文化從總體上講是倫理型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體現。在這種文化下,就形成了《三字經》中所說的“親師友 習禮儀 孝于親 所當執”的尊師重道,禮儀孝道為先的思想。其次,中國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是教與被教的關系,從郵件中比較難體現出朋友之間的交往關系,所以中國學生較多使用間接策略并加之道歉策略。

美國有從各個國家移民過去的人們,為了生存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所以特別強調他們所說的“美國夢”。其中體現出了美國所具有的強烈個人主義色彩文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培養出的美國人就有了自我觀念和自我意識。所以美國學生和老師之間往往是呈現出一種平等的關系,交往中是朋友關系。一方面,在郵件的請求策略上,美國學生更多使用的是規約性間接策略;另一方面,在美國自身的文化意識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民主的關系,所以在郵件里稱呼語和署名呈現出師生間的平等地位和親密關系。

三、結語

通過對中美師生間電子郵件語言的禮貌程度分析,進一步證明了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文化深深影響著語言的使用。由文化價值觀的不同,中美師生維護面子策略的具體實施有著明顯的差異。在交際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禮貌的文化烙印,正確把握不同文化下禮貌策略的使用差異,選擇合適的禮貌策略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以避免語用失誤。由于本文僅通過139封電子郵件來探析中美師生間用語上的禮貌程度之別,在取樣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能通過今后的研究加以補充。

參考文獻:

[1]史 媛.中西禮貌原則差異的文化對比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14):147.

[2]何兆熊,等.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電子郵件差異
相似與差異
找句子差異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材料作文“差異”導寫
在高中數學中滲透“解題差異論”的實踐研究
收尾工作的大差異來自于這些小技巧
小測試:你對電子郵件上癮了嗎?
有獎問答
有獎問答
手機與E-mail的親密接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