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高職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

2016-11-28 12:12陸阿麗
求知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挫折心理健康心理

陸阿麗

摘 要: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加快,“90后”學生在接受高職教育時,有不少學生表現出異樣的心理特征。這一現象極為普遍,因此學校需要有一定的危機意識,進一步思考如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本文主要介紹了當下“90后”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并進一步分析了加強“90后”高職學生心理教育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90后”;高職教育;心理特征;教育;對策

一、當下“90后”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承受挫折能力弱

“90后”的高職學生人群中,其中大部分都屬于獨生子女,其成長的環境大多良好,在成長道路上沒有遇到什么挫折,大部分都是在呵護與嬌寵下成長起來的。這樣的成長經歷,使得他們在從家庭庇護走向自我獨立的過程中,十分艱辛。尤其在大學階段,他們的心理會變得異常脆弱,遇到一點困難或不如意就會心灰意冷,甚至會有人悲觀厭世,從此一蹶不振。

2.無法正視心理問題

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變化,給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模式都被現代化的進程所打破。尤其是成長在這一變革下的“90后”,他們的思想所受到的影響更大。目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一些人已成為心理方面的弱勢群體。他們一方面渴望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問題,想要拓寬自己的心理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卻無法正視自己的內心問題,心理問題,在高職學生中成為一個普遍問題,會影響到其今后的發展。

二、加強“90后”高職學生心理教育的對策

1.將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課堂當中

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重點在于育人,不斷加強個人的思想觀念、政治素養教育,以實現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對人們具體的生活問題進行溝通、疏導,從而培養人的心理素質。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發展與國家、社會、集體相統一,讓學生深知服務于集體的樂趣,從中理解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與方式。所以,加強“90后”在人際關系、擇業方面的心理問題處理,我們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充分地發揮其作用。例如,在大一新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中,教師在講授這些課程期間,要一點一滴滲透思想教育工作,以此解決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作為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盡可能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目標相融合,組織一些可能引發學生共鳴的內容進行討論,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開展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刻意利用艱苦的條件,讓青少年在困頓中斗爭,受到相應的教育,以提高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與塑造勇敢向前的內心。在一線教育工作中,我們發現高職學生存在問題的心理根源主要是因為有些挫折沒有得到化解,沒有得到良好的調試,再加上這些學生缺乏求助的意識,沒有第三方的積極介入,造成大量問題的累積,這樣就會影響到學生對待生活的情緒。要如何讓學生明白該如何學習、生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去戰勝挫折,學校在挫折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職教師尤其是輔導員應主動展開教育,通過講座、培訓、戶外活動、案例討論、心理話劇等方式開展相關的教育。

應逐漸通過這些教育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能力與意識,讓高職學生可以正視挫折,可以正確地處理一些情緒反應,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統,逐漸培養學生自我調適、實現自我保護的意識。

教師要準確把握“90后”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態,針對這一群體的心理特征,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得教育更具系統性和針對性。

隨著社會轉型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新時期的“90后”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的發展,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升,更關系到祖國對人才的培養。所以,加強“90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實現其全面發展,有助于為祖國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麗娟,宋一棟.“90后”高職學生主要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新余學院學報,2013(2): 107-109.

[2]申惠芳.五年制高職學生人際交往中常見心理問題與對策初探[J].科技信息,2010(28):225.

猜你喜歡
挫折心理健康心理
Holism in Education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挫折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終身不遇
心理小測試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