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課堂互動型教學模式的特征及其教學情境的構建策略

2016-12-23 17:41吳明亮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構建策略

吳明亮

摘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是中學物理教學的基本要求,互動式教學可以達到這個要求。自主互動型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會學習為目標,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基礎,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主動性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富有成效,是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主要闡述了互動型教學的特征及互動型教學情境的構建兩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互動型物理課堂;教學的特征;互動型教學情境;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063

一、互動型物理課堂教學的特征

1. 課堂互動的結構化?;拥慕Y構化就是體現為教師以理性的態度和方式,建構結構性的對話,從而實現有效建構意義的目的。通常,教師圍繞某一問題,創設相應的情境,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或競爭的態度和方式,引領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對話,建構自己的意義理解。其中,對話是學生與文本之間意義聯系的紐帶,而維系這一紐帶持續深入的就是“設問”“提問”“研討協商”“總結評價”“點拔深化遷移”等策略,這些策略就是互動結構化的關鍵。一方面,這些策略是互動式教學結構化的內容和方式。在對話互動中,教師對學生意義理解和建構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體現出教師職責的變化,即少“教”多“思”。多“思”也就是多觀察、反思。思考促進教學有效、高效互動的策略等創造性的問題和活動。教師的職責更多的是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激活學生思考,指導學生思考;留給學生知識經驗積累的空間,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指導學生知識的重新組合;留給學生對話交流的空間,組織協調學生的討論,總結評價、啟發點拔并深化學生的對話及認識。另一方面,這些策略是互動式教學結構化的動力調控系統。在互動中,盡管教師、學生在知識經驗背景、認知風格、個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各種差異,但教師必須平等對待,并運用合作學習策略以及其他激勵和溝通策略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2. 課堂互動的相互依存性?;邮浇虒W體現為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組合就成為一個系統。系統內諸要素之間是整體關聯、相互作用、動態發展的。也就是說互動式教學系統具有很強的生態性?;拥南嗷ヒ来嫘灾饕侵附虒W系統的生態關系方面。(1)角色互動的相互依存性?;邮浇虒W中,師生、生生及其與文本之間的角色處于不斷的轉移和轉化。教師通過情境創設和主觀的職能分化,以小組的形式調動全體成員參與,并賦予小組不同的職責和任務。此時,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習策略指導者,學生的主體活動依存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研討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又悄悄地成為傾聽者、思考者、學習者,教師的主體活動尤其是教學反思和診斷依存于學生主體作用的能動性。生生間,“領導者”“發言者”等角色也在不斷的輪流互換。同時,人與文本之間,文本不斷由“客體”的角色轉變為互動作用的媒介,以“橋梁”“杠桿”的角色啟發學生,并引導學生建構自己的意義理解。這些角色在教與學的關系中是不斷轉換、關聯和依存的。這不僅保證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務,主動參與活動,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聯系與激活每個人的背景知識經驗,使每個學生乃至其內隱的知識經驗都有一個自由表達和生長的空間,而不是被遺忘和壓抑。(2)知識經驗互動的相互依存性?!皩W生不是空著頭腦走進教室的”。師生在生活中已形成了自己的背景知識經驗,學生在互動式教學中就是不斷地從自己的背景知識經驗出發建構自己的邏輯假設和意義的。他們建構的新認識與背景知識經驗密切聯系、相互依存。這是一個不斷累積——建構的知識螺旋運動過程,知識的每次重新組合、調整都是知識深化、超越的質變過程。這一特性要求教師應重視學生個體經驗的積累,同時,要運用不同的策略使新舊知識密切關聯,提高它們的相互依存性。另一方面,生生間及其各小組間的知識也是相互依存的。它們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知識、信息,但都不可能擁有某個主題全部的、完整的知識信息。只有他們彼此不同的知識信息整合,才可能完成某項任務。學生個體間及其與主題間知識的依存性要求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生個體經驗的獨特價值。

3. 課堂互動的時空及學習方式的開放性?;邮浇虒W改變了傳統固定不變的教學結構,讓學生根據內容的需要,自主組合各自需要的空間結構形態,以利于學生的交流、研討,同時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并在時間上將課下“自我累積充實的自主學習”與課堂的“師生、生生對話建構學習”相聯結,兩者互為條件,相互影響,實現學習時空的系統化、生態化建設。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習方法不是固定的,而應是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學生可以先帶著問題去討論,進行實驗與分析,研究圖表與數據或直接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然后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可運用討論、辯論、判斷、角色扮演、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寫小論文等多種方法來交流觀點。

二、物理課堂互動型教學情境的構建策略

1. 構建師生情感共鳴的和諧性教學情境?!耙詫W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及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即“以學生發展為根本”是新課程的主導理念。人本主義教育認為,課堂心理氣氛是課堂教學心理效應的總體反映,是課堂內部個人人格的組合,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關系長期發展的結果,是生生關系、師生關系的一種潛在反映。課堂心理氣氛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軟環境,其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因此構建師生情感共鳴的和諧的課堂心理氣氛,是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的重要條件。為此,物理教師應該充分調動情感因素,時時處處從“尊重人、愛護人、促進人”的角度,去關愛每一個學生,如果在課堂上充滿“和諧的情感、心靈的溝通”,那么學生也就能夠感受有趣的課堂,能夠感受教師的關愛,學生也就會產生尊師情感和愛學的熱情,如果達到這一點,物理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會得到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會得到激發。對于平時教學過程中遇到思維難度大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要盡可能做到: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教師應該用理解的微笑、耐心的心態,來化解學生的焦慮;當學生破解難題時,教師應該用嘉獎得到眼神、熱心的祝賀,來煥發學生上進的動力,教師的這種積極的評價與適時的鼓勵,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感受到課堂的趣味。

2. 構建學生自主參與的體驗性教學情境。教育學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痹谡n堂教學中,如果學生主動的親歷和體驗思維和探究過程,其思維和探究就具有獨立性和獨特性,所以在同樣的時間和相同的學習資源的條件下,如果學生有了足夠的思考過程,有了爬越問題“階梯”和遭遇解疑析難的充分體驗,那么學生也就容易理解物理知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但是,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自主質疑和探究,往往是教師提出了問題,學生剛剛靜下心來獨立思考、進行小組討論或討論正熱烈、剛剛進入討論狀態時,教師就打斷學生的思緒,忙于要求學生回答或者忙于對問題進行講解,這種看似有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新教學方式,其實學生的參與度是不夠的,學生的思想交流是很有限的,學生的思維程度是非常淺顯的,這種教學方式,雖然也有新理念的味道,但是教師的教學思想還是被傳統包辦式的教學思想所左右,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活動還是得不到應有的鍛煉,當然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也就難以得到應有的發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有足夠的時空作保證,只有讓學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討的時空,學生才有可能進行比較深入細致的思考,教學也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 構建課堂學習活動的輔助性教學情境。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強調信息技術在物理學習中的應用,因而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輔助手段在新課程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也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物理知識對學生的空間思維、抽象思維要求高,多媒體正好能綜合處理語言、文字、動畫等信息,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并能達到化難為易的效果,多媒體的實際應用確實給物理課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在教學實踐中有幾種傾向值得注意:(1)過分夸大多媒體的功能。在新課程的實施中,由于一些教師過于看中多媒體的作用,過分夸大多媒體的功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由傳統的“人灌”變成“機灌”,教學效果不盡人意。(2)過分輕視多媒體的功能。一些教師,尤其是一些經驗型的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成績一貫都好,完全沒有運用多媒體的必要,而且認為運用多媒體,課前準備的時間長,費時費力,并不見得有很好的效果。(3)過分排斥傳統的教學輔助手段。對一些比較直觀的物理知識,在教學中完全可以通過實物模型可以解決,但用多媒體反而降低了教學效果。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認真分析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學習實際,通過多種教學輔助手段,來構建課堂學習和教學活動的輔助性教學情境,并盡可能地優化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的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構建策略
優化教學,提高質量
探索醫院人才工作聯動機制的構建策略
對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三點意見
翻轉課堂中“學習共同體”構建初探
內部治理視角下的人力資源經濟管理模式構建策略研究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探索與研究
淺議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