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德性思考

2016-12-27 22:56劉勇波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管理學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劉勇波

摘要:本文從管理學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現實社會的需求下,管理學課程教方式和內容要求不斷創新與改革,并且從教學改革內容與培養目標要求上,實踐性教學與企業單位融為一體、培養學生客觀邏輯性思維上,采取各種教學方法手段、創新考察考核方式等方面對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通過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活動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具有實踐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關鍵詞:管理學 課程教學 教學改革

《管理學》課程作為城市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是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類專業課的基礎,對于培養學生科學管理意識和公共管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起到夯實性的作用。本學科它具有應用的廣泛性與管理科學的藝術性特點,在學習中須注重實踐管理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方式方法藝術上的提升。目前,我校存在相當多的管理類專業學生與企業崗位職責不匹配的問題,一方面中小型企業缺乏局部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管理類專業學生在實踐工作中很難勝任其工作崗位賦予的職責。為了讓學生高效率、科學的掌握管理學的基本運作原理和實踐操作內容,提高其本身管理素質與管理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應在老師現代化教學和學生自我學習管理的兩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在此基礎上管理學課程教學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針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師個人吸引力,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及興趣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構建以"應用型為主旨的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 一、現行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大綱不完善,內容不健

《管理學》課程教學大綱截至目前,我校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較為科學、完善的科學大綱,即缺乏統一的本科教學大綱,也缺乏統一的依據。普通本科院校教師講授內容與最終的培養目標不一致,課程講授內容隨意性較大,完全根據講授老師個人喜好的知識點來進行教學,且講授的具體內容不專不深等問題比較明顯。其各章節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大職能銜接性較差,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完全缺乏統一性、連續性的認識。

(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滯后

課堂理論教學中教師以"教教科書",學生為"學教科書"的現象較嚴重。教師只注重書本內容知識點教授,其理論知識點與管理實踐存在莫大的差距,基于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效果是阻礙學生的積極性與思維發散性,從而得不到完美的教學效果。缺乏管理的實踐性及教學互動與交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普遍不高。在實踐教學環節薄弱,重理論體系、輕技能訓練,重教師傳授、輕學生參與,很難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學中采用實例教學問題研究不夠深或采用實例與教學內容匹配度不高、吻合度不深。再者,忽視課堂集體交流討論,只注重學生單個體的思維局限。在采用多媒體教學中,須適當穿插影音等資料,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轉變為津津樂道的生動性課堂。

(三)考核方式主觀,指標體系欠缺

學生學習效果的課程考試應該既包含基礎知識又包括靈活應用能力,而大部分老師對學生成績評定主要是根據期末試卷成績而定,影響了學生在其他學習環節的主動積極性及實踐性,這種方式不符合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類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中關于學習質量評價與考試方法的相關精神。課程考核上應把所有的教學環節考慮其中,不僅有理論考核,更有對實踐環節的考核,在考核中將課堂表現、小組管理、案例討論、環境調查分析、管理潛能、角色模擬等全部計入平時成績中,同時課程綜合成績由平時成績與卷面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組成,將目前的平時成績提高至40%的比例,否者學生將在實踐能力上突顯不足。

二、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一)改革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文化

管理學教材存在很多版本,但教材目錄內容基本相似,且??茖哟闻c本科層次所學內容相同,應從各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情況出發適時制訂或修改原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老師在教學中對講授內容應有所整合和創新。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首先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基本概念,介紹其內涵及其外延,再者從具體的實踐操作向理論知識點的轉變,使學生于具體實踐管理中形成完整的基礎知識體系。學生在掌握和理解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時,能運用所學理論對一般問題和現象進行分析與總結。加強實地觀摩實訓,合理安排課堂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的時間,多角度應用教學案例,對國內外新案例、典型性案例、跨國合資企業案例、國有企業改制案例所面對當局管理的挑戰進行長期跟蹤總結,并按專業要求整理成篇,集成案例庫,供教學使用。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共同完成的教學任務,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和。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宜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討論可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和自主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為積極的思考,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討論式教學的環節大致包括:問題的設計、資料的提供、思路啟發、審核結論。結合管理學教學的模式及特點,就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為其梳理出個人問題思維方式的不同解決路徑,以引導學生能獨立的思考問題和解決管理當局存在的問題,幫助其得出自己的觀點與結論。

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式。通常,案例教學要經過事先周密的策劃和準備,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導學生提前閱讀,要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或爭論,形成反復的互動與交流,并且,案例教學一般要結合一定理論,通過各種信息、知識、經驗、觀點的碰撞來達到啟示理論和啟迪思維的目的。在案例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編出來講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寫出來闡明事實的事例,而是為了達成明確的教學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實而編寫的故事,它在用于課堂討論和分析之后會使學生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改進考核方式,提高考評質量

管理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教學理念,把實踐應用考核作為質量評價考核的重要內容,將所有考核納入教學環節,不僅有理論考核,更有對實踐環節即管理理論應用的考核。將課堂表現、團隊管理、案例討論、管理環境分析、角色模擬等全部計入平時成績,教師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自主式學習與研究,活躍課堂氣氛。特別是管理學課程老師應加強學生實踐性、創造性和實際管理技能培養的要求,以能力考核為中心,而考核的答案應是開放、多元化的,使學生認識到考試不但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也是保證學生管理應用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正峰.學科研究視角下的學校管理學學科屬性--兼談學校管理學的研究轉向[J]現代教育管理.2010(06)

[2]王蓓穎.論《學校管理學》教學創新[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猜你喜歡
管理學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天人合一”的管理學啟示
張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學知識
淺談管理學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