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文教學與提升中小學生的品德修養

2017-01-17 14:03于蓓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真善美中小學生

于蓓

摘要:人的品德修養是產生于人的思想,并體現在人的一言一行的,由內到外的一種表現。其是有好與壞、高與低之分的。那就是對真、善、美的不同理解和不懈追求。語文教學中傳遞的正能量,對于個人品德修養的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真善美;中小學生;品德修養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一些人擺脫了物質上的貧窮,但是品德修養卻沒有做到與物質增長水平同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影響毒害著中小學生,因此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而語文教學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在詩詞歌賦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自我,除去現代社會所帶來的浮躁,找到自己存在的真正價值。

一、語文教學的核心價值:真、善、美的發現、堅守與追求

(一)對“美”的追求

語文教學對美的追求是多層次的,每一種文體在形式上所追求的美都是不一樣的,散文所追求的形式美是散亂無序;而詩歌所追求的美卻是整飭押韻,文學內容上也追求著美,無論文章的主題是歡樂還是悲傷,是傷感還是喜悅,都會使人得到一種美的體驗。古往今來那些流傳千古的文章無一不是內容美與形式美的完美結合,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驚濤拍岸”的雄渾氣勢里,我們仿佛回到了那個風云詭譎的年代,在蒼涼的景色中感受風流人物的才略,使人心神激蕩的同時也感受到文章內容美與形式美的和諧統一。

(二)對“真”的追求

語文教學中,無論是作者所虛構的人物還是作者所塑造的人物來自于客觀世界,構成人物的思想與行為都來于現實世界,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因此才會激起我們與文學作品間的共鳴,引發我們的種種情感或是嘆息、或是感嘆、或是幸福。因而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我們的思索。作品中人物命運戲劇化的跌宕起伏,以及通過事件的發生所表達出的種種思想感情,然我們深受觸動與思索之余又覺得,作品所反映的內容雖然來源于生活,卻并不與生活完全相同。卻又比現實生活更加生動、更加感人,使我們在感動之余受到作品的熏陶與啟迪。

(三)對“善”的謳歌

語文教學中,每篇課文采用各種形式去揭示惡的事、惡的人,謳歌善良的人,善良的行為。使人們感到生活的希望,社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有使用直接描寫揭示惡,也有的采用對比的寫法,用“惡”來襯托“善”。于是“惡”就越發可憎,“善”也就愈顯可貴。這種對比的手法往往比單純的描寫“善”,或者是“惡”更加使人印象深刻?!端疂G傳》中的武松,《西游記》中的孫悟空,都是善的代表,我們在被這些人物的行為感動的同時,我們的思想也在閱讀中發生著改變,在閱讀中得到升華[。陶冶與凈化。

三、語文教學對人的修養的積極作用

(一)指導作用

語文教學中涉及到無數杰出的人物。他們的思想、行為往往對后人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的思想與行為感染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引發人們對自己行為的思考,對人的修養形成起到了指導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人們可以從中發現許多熠熠閃光的思想與智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是中華民族人文修養的客觀沉淀都潛移默化的在不同程度上,指導者人們的修養。因此適當的宣傳文學的種子就會飛進每個人的心田。宣傳可以采用傳播力度比較大的電視、報紙、雜志等。在報紙雜志中刊登優秀的文學作品,當然最有力度的宣傳工具還是電視,最近央視播出的漢字聽寫大賽,不僅掀起了收視的熱潮,而且也掀起了漢語學習的熱潮,在學習中豐富了知識,了解了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使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遺產的以繼承與傳揚。抵制了外來不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的侵襲,提高了我國文化的軟實力。

(二)修正作用

現代生活是一種快節奏的生活,人們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著,因而生活的壓力也非常大,為了釋放自己的壓力,許多年輕人玩起了網絡游戲,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宣泄著自己的情緒。而網絡游戲中所具有的血腥、殺戮、色情、暴力等因素,則使年輕人獲得極大的滿足,進而沉浸在這個世界中,逃避現實中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不愿意為之努力與奮斗,對自己的人生缺少規劃、沒有為之奮斗的目標,也談不到人生的理想。每天都處于得過且過的狀態,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茫然,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郁悶成了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語文教學中的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都閃現著高尚人文素養為是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人們在閱讀中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在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的同時也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在閱讀中人們對將自身的修養自覺地與自己心目中理想形象進行對比,然后找出自身修養中心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使自身向著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更加靠近。

(三)提高作用

文學呈現出來的既有人性中的善與美的一面,也有人性中丑陋與灰暗的一面,通過善與美和假丑惡的鮮明對比,鞭笞了假丑惡,歌頌了美與善。語文教學為人創設出一個美的環境,在美的熏陶下,在美好事物的包圍下,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去模仿,這就是修養中的“養”,

學校是培養社會需要人才的基地,教育者只有本身具有極強的駕馭語言與文字的功底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漢語言的無窮魅力,走進作品中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進行情感與思想的交流。教師除了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還應具有良好的好的品質,教師的思維與想法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一位高素質的教育人員不僅善于利用課本上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高尚的人文思想,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啟迪與影響,讓學生與優秀的文學作品交朋友,與文章的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同時還要讓學生通過作品所表現的社會現象感受到作品中所闡釋出來的人文主義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品格與修養。

總之,學生的品德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我們應努力為自己營建一個良好素養環境,利用語文教學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品德高上的人,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他人的人。

科研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培訓有效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編號:FHB110125)

猜你喜歡
真善美中小學生
真善美伴我同行
尋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我身邊的真善美
真善美,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習慣了真善美才能拒絕假惡丑
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陪讀現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淺談涼山彝區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
禮只會越送越大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