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育人模式轉型下的生物課程體系

2017-02-16 13:11王文偉
文理導航 2017年2期
關鍵詞:生物課程育人模式核心素養

王文偉

【摘 要】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和育人模式的轉型,是將傳統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將改革后的教學進行創新。關注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注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生物素養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以育人為本的課程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

【關鍵詞】育人模式;核心素養;生物課程

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和育人模式的轉型的重點是關注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注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生物素養的提高。以《光合作用的原理》一節為例,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首先要強化的觀念是以人為本,對科學家們為了追求真理,一絲不茍的實驗精神予以尊重;其次要強調課程的設計思路和知識網絡的構建;再次要培養小組間的合作、交流和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聯系生活與社會、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在構建生物課程體系中以學生為主體,重要的是以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基礎,對學生提出的簡化的概括性描述要給予肯定。

一、構建以人為本的生物課程體系

對生物科學領域中的核心素養及相關問題的理解和應用是課程標準實施的核心環節。在構建課程體系中要體現靈活性,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不同區域的教學需求?!白晕姨嵘笔且匀藶楸舅枷氲闹饕康?,一方面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兼顧基礎知識的全面性和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目前的認知水平為主體構建課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習創造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采用一種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提倡課前預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結合生物科學技術現狀,發現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適應時代的進步。育人模式下的生物課程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真正的讓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探究。構建以人為本的生物課程體系要以學生為根本出發點,面向全體學生,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從人文的角度回溯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科學實驗來自于原有知識的理解、內化并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新。例如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強調的是科學家們的科學實驗,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扮演“亞里士多德”、“海爾蒙特”等科學家們科學實驗的過程,讓實驗變得鮮活、立體起來。在課前同學們要尋找科學家們進行實驗的背景故事,以小組合作為前提回溯科學家們探究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參與進來并總結出實驗的觀點或關鍵詞,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在課堂設計上,通過講述、圖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還原實驗的歷史時刻。

三、歸納與概括知識點構建現實生活中的模型

用學生自己的觀點歸納與概括知識點構建現實生活中的模型。在高中生物課程的模型建構中,要讓學生自己嘗試構建模型,為了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重點是鍛煉思維過程,從而掌握并鞏固生物學有關的概念。經過小組討論后,有的小組提出了很有個性化的模型(如圖1、圖2)。

圖1中光合作用發現過程的“物流”模型是在小組討論的模式下構建的,進貨系統有兩個分別是來自光反應的H2O和暗反應的CO2,當然CO2一部分來自于空氣,另一部分來自于自身呼吸作用產生的CO2,所以這個模型還可以進一步完善。搬運系統是在葉綠體這個倉庫內進行,一部分貨物的搬運發生在類囊體薄膜上,另外一部分的貨物則發生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那么吸收光能則可以理解為創造的財富,有光能最終轉變為穩定的化學能。

圖2是光合作用的“地鐵”模型,模擬南京地鐵的1~3號線路,有輕軌還有換乘的站臺。其中1號線路是能量的變化,由太陽能轉變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再由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變為碳水化合物中穩定的化學能。2號線路是一條輕軌,表現的是光反應的進行,O2是出站的旅客。而[H]是換乘3號線的旅客。3號線代表的是暗反應,通過CO2含量的多少以及[H]、ATP的含量變化,還可以分析C3、C5的含量變化。在模型的構建過程中體現了小組成員間的集思廣益,既注重了個人個性化的觀點,也可以讓同學們意識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分工合作中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會潛移默化的融入到知識體系當中,對于重難點的解決會讓小組成員間感覺更有挑戰性,從而打破被動學習的局面。

四、建立多元化的生物教學評價體系

在課堂上為了提高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對課堂上學生的表現要兼顧主客觀角度、多元化、公正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提倡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展現個性化的思維和方法,運用原有的知識分析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激發學生對生物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改變課堂上被動學習的事實。構建育人模式下的生物課程體系還要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生物問題并帶著探究的精神對待問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小組合作的意識,一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培養健全的人格做準備,讓課堂從靜態性走向生成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振懷.淺談中小學教師知識結構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0.4(72):41-43

猜你喜歡
生物課程育人模式核心素養
論學分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淺談生物課程備課藝術
多樣化的生物課程評價方式初探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
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