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領導干部在媒體聚光燈下更從容

2017-02-20 18:27李美嫻
人民論壇 2017年3期
關鍵詞:媒介素養領導干部新媒體

李美嫻

【摘要】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的提升幾乎成為各級領導干部提高執政能力的必修課。領導干部需具備較高的網絡媒介素養,這在適應信息時代的多元挑戰、推進政務公開等方面意義重大。同時,領導干部應放低姿態,不斷增強為民服務的意識,借助各種自媒體平臺和新媒體工具,及時察民情、聽民意、暖民心,為保障群眾利益、塑造部門的良好形象而不斷努力。

【關鍵詞】新媒體 媒介素養 領導干部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 A

在1933年發表的《文化和環境:批判意識的培養》中,英國學者富蘭克林·雷蒙德·利維斯和丹尼斯·托馬森提出了“媒介素養”一詞。最初,媒介素養是以保護本國傳統文化及價值觀免受以電影為代表的大眾媒介的沖擊而流行起來的概念。后來,經過幾十年傳播與演變,媒介素養的內涵在傳入中國時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就領導干部層面而言,媒介素養是指領導干部網絡行政理念、道德、素質、技能等綜合品質,是運用媒介進行行政服務的一項重要能力。

缺乏媒介素養教育、不善把控輿情,是當前領導干部媒介素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缺乏媒介素養教育。一般來說,在我國的高校課程體系中,傳媒類課程多數是針對新聞與傳播學專業的學生開展的。而在政府部門,一般多對宣傳系統的人員開展媒介素養類的教育與培訓。隨著微博、微信、網絡論壇等新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領導干部隨時會被置于聚光燈下。然而,由于缺乏相關的媒介素養培訓,導致一些領導干部在面對輿情問題時,往往顯得手足無措,難以給出一個合理的回應,加之對網民的重視程度不夠,最終很容易釀成輿情危機。如2015年“青島大蝦事件”,由于政府部門沒有及時應對,導致了溝通渠道不暢,最終形成了輿情事件,使得山東省歷時數年、耗資幾億元打造的“好客山東”品牌遭遇寒潮,民眾對青島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

此外,網絡平臺已成為群眾表達民意訴求的主要渠道之一,如北京和頤酒店女生遇襲、某護膚品以“剩女”為主題的廣告引發不同觀點的爭論交鋒等,都體現了公眾對人身財產安全及女性權益保障的訴求。對此,領導干部應適時地為公眾解疑釋惑。但有的領導干部因缺乏應對媒體的基本素養,以致于面對媒體提問時,不是雷語頻頻,便是答復不當,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不善把控輿情。當前,有一部分領導干部將宣傳視為宣傳系統人員的工作,將媒體當成宣傳工具。但媒介并非只是宣傳工作成效的平臺,更是輿論傳播的平臺。在新媒體時代,輿情危機的釀成只需很短的時間。新媒體本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促進真相的澄清和底層民意的表達;另一方面,網絡平臺的開放性,也使得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泛化,甚至出現了網絡推手和水軍對領導干部行為的惡意炒作、捏造虛假事件的不良現象,導致“網絡暴力”“網絡失范”等現象不斷上演。在這種狀況下,若領導不善把控輿情,便容易出現一些過激的反應和言論,從而阻塞領導干部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納米”。

“三種心態”存在范圍較廣。面對喧囂的互聯網世界,一些領導干部或出于自保,或出于心虛而緘口不言,對媒體抱有“鴕鳥”“路人”“家長”的心態,使之成為領導干部與群眾之間的絆腳石。一是“鴕鳥”心態。2015年,《人民論壇》開展了一項“當下官員最怕什么”的調查,其中“被媒體和網絡關注”以超過半數的投票而位居第二。有些領導干部抱有“鴕鳥心態”的原因,要么是本身有“污點”,生怕經媒體曝光而影響仕途;要么是不屑或不善與網民互動。二是“路人心態”。根據新浪微博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政府領導干部的微博占全體網民的3%左右,但約有30%的官員微博賬號只轉載他人文章,且文章多與民情和工作毫無關聯,儼然一副“路人”態度。三是“家長”心態。2016年3月,福建某地政務服務平臺的“神回復”被網民傳遍互聯網,“請把我局第一次回復內容讀三遍,若還不理解,最好屈尊到戶籍窗口咨詢為宜”。此回復內容充分暴露出某些領導干部傲慢的“家長”心態。

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需加強媒介素養教育、正確把握輿情導向、增強“三種意識”

加強媒介素養教育。第一,轉變政府部門媒介素養教育的落后觀念,樹立起對全體領導干部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和培訓的理念。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教育列入部門章程,并在內部構建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教育與培訓的機制和模式,真正將傳媒知識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學習內容有機結合,并將其列為學習考核的重點內容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職位晉升的必要條件。第二,每月安排二至三天,對領導干部進行媒介素養教育。例如,可開設“媒介素養提升講座”“媒介素養提升培訓班”等,聘請專業的媒體公關講師,對單位全體領導干部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培訓內容應包括基本媒介素養、熱點輿論快速應變能力、輿情辨識能力(如何迅速辨識信息發布者的身份角色、動機目的等)、溝通協調能力(包括與媒體、網民及事件相關人員的溝通)等。第三,通過每周會議轉變領導干部抗拒網絡、排斥群眾的心態,使其認識到自身崗位的職責,真正利用網絡為民服務,提高政府部門形象。

正確把握輿情導向。對于突發輿情,一些地方領導干部因缺乏必要的媒介素養,往往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加以應對,這影響了部門的形象。同時,也有不少領導干部的積極做法值得學習借鑒。如河南省三門峽市應對某刊失實報道《村官腐敗透視》一事就是典型例子。面對失實報道,當地政府并未對雜志社采取過激言行,而是用一天的時間對事件進行調查,找出真相,并通過新浪微博平臺發布真實情況,以事實更正媒體的錯誤報道。三門峽市政府的做法既正確疏導了輿論,又表現出對媒體的尊重,該案例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其他地區的領導干部學習借鑒。

自覺轉變“三種心態”,增強“三種意識”。首先,要增強“學習意識”。領導干部需補充媒介知識,提高媒介素養,以應對突發輿情事件,正確引導輿論。這要求領導干部應具備“學習意識”,在工作之余積極學習新聞傳播的相關專業知識,以提升應變能力,了解網民心理,熟知新媒體網絡的特點。其次,要增強“身份意識”。領導干部應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時代,領導干部首先是一名公職人員、黨員,其次才是網民。領導干部在網上發表的大多數言論都關系著國家的形象與利益,而不僅僅是個人的心理訴求。最后,要增強“為民意識”。新媒體時代為領導干部傾聽民聲、體察民意提供了新的渠道,領導干部應通過網絡走好群眾路線、解決民憂民困。領導干部應放低姿態,告別“家長”心態,不斷增強為民服務的意識,及時察民情、聽民意、暖民心,為保障群眾利益、塑造部門良好形象而不斷努力。

在2016年2月19日召開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是新聞輿論工作順利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自覺承擔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毙旅襟w是一把雙刃劍,在促進領導干部體察民情、民意時,也會使其陷入輿情危機。新媒體時代,領導干部是否具備較高的網絡媒介素養和良好的輿情把控能力,對其更快、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挑戰、推進政務公開、為民服務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①班允鳳:《政府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內涵與提升途徑》,《傳媒》,2011年第9期。

②倪明勝:《自媒體時代下的領導干部需提升媒介素養》,《學習時報》,2013年5月6日。

③楊虹艷、張欣:《官員觸網“三種心態”要不得》,《人民日報》,2016年7月14日。

責編/王妍卓 劉芋藝 美編/于珊

猜你喜歡
媒介素養領導干部新媒體
新媒體背景下中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與應對
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影響
黨員干部要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參加體育運動對改善領導干部“亞健康”狀態的積極影響
領導干部如何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大學生媒介素養調查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