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鄉村文化與鄉村教育

2017-02-26 23:47孫益禮滕歡
人間 2016年32期
關鍵詞:鄉村教育鄉村文化鄉村

孫益禮+滕歡

(1.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舒家村中心學校,湖南 懷化 418000;2.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錦江中學,湖南 懷化 418000)

摘要:鄉村教育以鄉村文化為承載物不斷發展,而歷經城市化與工業化時期的鄉村文化在外來主流文化的影響與現代文化的雙重夾擊中不斷呈現出解體化的趨勢。這給同時以城市化取向為中心的教育也帶來了沖擊。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鄉村文化的良性發展對鄉村教育的正面發展起著迎頭導向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長。

關鍵詞:鄉村;鄉村文化;鄉村教育

中圖分類號:G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220-01

一、鄉村文化的艱難境地與鄉村教育的尷尬地位

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70%,約8億多人。農民,是農村文化的主體,他們以“鄉土”為根基,以“鄉情”為紐帶寄予農村這片土地以尊重和依戀。他們在傳統農業文明的基礎上建立了鄉村社會生活基本秩序,在以農村老一輩關系為紐帶的作用下建立了農村傳統倫理生活形態。其勞動技能和科學文化素質、價值觀、鄉約習俗、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是農村文化方式的體現,成就了農村獨到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優勢。

可近年來,在與城市現代化的不斷接軌中,鄉村文化的劣勢被逐漸的暴露出來。由于工業文明觸動的社會轉型與變遷造成了鄉村文化被動的接受外來主流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沖擊,鄉村文化的封閉性被打破,改造了鄉村傳統文化中落后、愚昧、不合時宜的方面,為鄉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這種有缺陷的城市化也因其強勢性與不完全性給人們帶來財富、文明與進步的同時,也不斷的解構著鄉村文化。主要體現在:第一,鄉村文化根基淪陷。傳統中國社會是倫理本位的社會,家庭、家族及周邊村落等初級群體是鄉村社會村民生產和生活的基本組織形式,人們彼此親近、溝通,親仁善鄰,鄉鄰和睦[1],構成了鄉村社會獨特的社會秩序。但隨著城市文化與工業文明的不斷發展,城鄉二元結構不斷加大,城鄉經濟發展之間的差距也隨之拉大。[2] 第二,人們道德精神的缺失。傳統農村“一分錢,一分貨”和“根正苗紅”的道德倫理思想,以勤勞發家致富,以忠誠揚名于村??扇缃裨诖逯姓紦匚坏氖且越洕Y產劃分的在市場經濟中賺取甜頭的新型精英群體。他們因為個人財富在鄉村社會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鄉村中“錢是萬能的”、“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風氣。鄉村人們精神世界面臨空虛與貧乏、面臨傳統道德觀念的淪喪,致使鄉村道德秩序與標準的混亂,致使鄉村社會的無秩序化、道德碎片化。

教育源自與文化,文化構成了教育特有的內容。文化與教育二者關系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而文化的艱難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育的尷尬地位。鄉村文化與鄉村教育的關系亦是如此。追溯鄉村教育與鄉村文化的歷程,可分為:第一,20世紀初至40年代“洋學”的進入與鄉村教育文化選擇問題的初步探索;第二,20世紀80年代至今城市化背景下鄉村教育文化選擇問題的再探討階段[4]?;仡櫯c反思這兩階段,我們可以發現鄉村教育的變化與發展是隨著社會的轉型與變遷而發展的,而社會的轉型與變遷帶來了鄉村文化的變遷與發展,所以始終還是要歸結到文化上來。目前,我國鄉村教育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鄉村教育與鄉村文化之間的矛盾。新的辦學形式和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不加選擇的進入到農村教育中,沖擊了農村原有的教育體制。其中,忽視鄉村社會基礎和需要,教育脫離當地生活壞境和生產實際是造成我國農村地區教育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鄉村教育與鄉村文化處于隔離狀態。第二,鄉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鄉村文化的城市化取向帶來教育的城市化取向。有學者指出,現代鄉村教育的發展思路造就了一批文化上的“不適應者”。農村的年輕一代想要遠離農村融入城市由于背景和關系等問題無法進入,而同時在嘗到了城市高速發展帶來的利益甜頭后的他們想要回到農村卻也不具備作為一個鄉村人應備的生產生活知識、技能和心理,他們由此變成身處鄉村與城市的“雙面人”、“遺留者”。鄉村教育的文化選擇艱難境地造成了鄉村人兩難困境。第三,鄉村經濟文化劣勢導致教育人員與生源的流失,鄉村學校成為少數尖子生和優秀教師的“培養基地”。我國農村面臨農村師資隊伍不穩定,教學人員流失嚴重的狀況。由于農村教育工作壞境差、教師待遇低和有的地區甚至連教師工資也難以保障、與農村教師缺乏進修與發展的機會帶來的中青年骨干老師紛紛向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流動的情況在農村比比皆是、常有發生。剩下的只是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身體偏差的老教師,農村教育老齡化問題嚴重制約鄉村教育的發展。

二、鄉村文化的重整與鄉村教育的良性發展

回顧鄉村文化與鄉村教育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此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對象。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村教育思想的分析與現實意義的探討;對鄉村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梁漱溟、黃炎培的鄉村教育實驗與思想的關注和分析;以及近年來教育學者對此問題發表的一系列論著及看法等都試圖探索鄉村文化的重整與鄉村教育的良性發展之路。其主要有:“中國鄉村要建設適合鄉村實際生活的活教育”、“明確鄉村教育文化選擇思路”、“加大農村教育經費、資源投入”等這都為我們提供了發展鄉村文化與教育的思路。

筆者認為不管是鄉村文化還是鄉村教育都是一項需長期建設的系統工程,也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義,歸根結底,還是社會體制問題。雖近年來在政府的統籌規劃下鄉村文化與教育不乏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我們還是要提醒自己,正確擺正鄉村文化的位置,明確教育與文化的關系,在積極接受外來文明的沖擊的同時還保有一份健康、自信的“鄉土”情結,在理性看待城市主流文明帶來的巨大效益的同時也不決然拋棄那一方精神滋養的“熱土”。這樣,鄉村文化的重整與鄉村教育的良性發展之路才會更加寬廣,走向科學化和人性化。

參考文獻:

[1]趙霞《傳統鄉村文化的秩序危機與價值重建》,中國農村觀察,2011.3。

[2]劉鐵芳《重新確立鄉村教育的根本目標》,教育縱橫,2008.5。

作者簡介:孫益禮(1966-),男,苗族 ,湖南懷化人,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舒家村中心學校教師,小學高級職稱,研究方向:中小學教育基本理論。

滕歡(1989-),男, 苗族,湖南懷化人,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錦江中學教師,中學二級職稱,研究方向:中小學教育基本理論。

猜你喜歡
鄉村教育鄉村文化鄉村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認識論根源
淺析當前鄉村財務管理模式的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路徑選擇的重慶市長壽區實踐
小學生好奇心與創新意識的潛在聯系
話劇《鄉村》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教育治理的困境與突破
MSU:東蘭辛“鄉村”里未來的公關小姐(三)
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鄉村文化的保護研究
陶行知鄉村教育思想及現實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