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臘建筑風格所折射出的文化特色

2017-03-04 13:03杜彩霞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特色文化風格

摘要:建筑,在審美者的眼里,除了能引起“詩情”和“畫意”的感覺之外,還能引發其對某種“建筑意”的愉悅。作為西歐文明發源地的古希臘,在種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在下,誕生了最完美無瑕的建筑形式,影響波及世界。

關鍵詞:古希臘建筑;風格;特色文化

中圖分類號:K5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78-01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這片崇敬神靈的土地上,建造了許多拜祭眾神的廟宇,這些廟宇不僅體現出希臘人的聰明與智慧,更折射出其和諧、典雅、追求美和人文色彩的文化特色。

一、古希臘建筑風格與特色

古希臘建筑自身的尺度、體量、材料、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承載的繪畫和雕塑,讓其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從遺留下的古希臘建筑里,我們不難發現以下風格特色:

(一)柱式標志。

從希臘建筑誕生開始,巨柱被人類賦予了某種神性意義,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在一代代建筑師的反復權衡和推敲之下,古希臘時期的巨柱的比例和形式終于得到規范,即普為人知的多立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和科林斯式柱式。這三種柱式相互之間存在聯系,并不斷在改進,而貫穿始終的是人體美與數的和諧 。

(二)人文色彩。

建筑背后隱藏的是文化。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從他們的雕塑作品以及建筑群里,不難發現這一點。其建筑的比例與規范參照人的尺度,外形體現的是人的容貌、舉止、形體和風度,造型展現的是人體比例和結構規律。

當然,在其建筑細節上,我們也能夠發現這點。如希臘柱式就具有擬人的特征。多立克柱式高與直徑約6:1的比例,是男性簡約之美的體現;愛奧尼柱式的高與直徑之比是8:1到9:1之間,恰恰反映了女性的修長、纖細……這些展現著人性美的建筑使得古希臘整個建筑文化透著端莊、典雅的感覺。

(三)美的目標。

古希臘人崇尚神靈,與中國有所不同的是,這些神靈可以不是善類,卻一定要美麗。經過一代代人的探尋,他們普遍相信永恒絕對的本體美的存在。反映在建筑上即是追求形式美,講求建筑的比例和構圖。仍舉柱式為例,原本只是一種單純的結構造型,在希臘人反復推敲之下,使得其發展成一種藝術形式,并最終成為西方建筑不可取代的法則,這就是古希臘的美在建筑上的反映。

二、帕提農神廟的文化特色

現存的古希臘建筑群遺址主要有廟宇、宮殿、城堡等,其中尤以廟宇最具代表。這不僅是參拜神靈的地方,也是社交貿易的場所。

雅典衛城是古希臘最為著名的建筑。其雄踞在雅典城中央的一個山崗上,布局自由,高低錯落,主次分明,是一個依傍地勢落差,在空間上把本身結構完美的建筑物進行不規則排列的建筑群體。它創造出的完美景觀和透視效果,至今還令人津津樂道。

作為雅典衛城的主題建筑,帕提農神廟建于公元前447~前438年,主要用來供奉古希臘人最為喜愛的女神—雅典娜.帕提農。因為“帕提農”在古希臘語中有“處女宮”之意,故又將其稱為“雅典娜處女廟”。

這座神廟建造的時候,雅典人正沉浸于希波戰爭勝利的狂歡里。因而,當其落成時,反映的是輕松、愉快和明朗的風格。帕提農神廟建在一個長96.34米,寬30.9米的基面上,下面是三級臺階。它的東西長為70米,南北寬31米。四面的圍廊是多立克式列柱組成,高大端莊。廟宇正面突破慣例,采用8根圓柱取代以往的6根,以展示國家的威嚴。兩側列柱各17根,每根高10.43米,柱底直徑1.9米,由11塊鼓形大理石組成。

不過令人驚嘆的是,雅典人的精細和敏銳,柱子直徑由1.9米向上遞減至1.3米,中部微鼓;另外,所有的列柱并非絕對垂直,都向建筑平面中心微微傾斜,使整體建筑感更趨穩定。

神廟外部的檐部比較薄,柱間凈空比較寬,柱頭簡潔明快。頂部是兩坡頂,頂的東西兩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墻。上面的連環浮雕現存于大英博物館,展現的是雅典娜的誕生和她同海神爭奪雅典保護神地位而競爭的畫面,這些浮雕曾涂以金、藍、紅三色。此外,這里的銅門鍍金,瓦當、柱頭和整個檐部曾飾以重彩,在陽光的照耀下,同白色的大理石相得益彰。

神殿內部分正廳和附殿。正廳原本供奉著著名雕刻大師菲迪亞斯雕刻的雅典娜神像。據載,女神身披戰袍,高達12米,象牙雕刻的臉孔柔和細致,手腳、臂膀細膩逼真,寶石鑲嵌的眼睛炯炯發亮。她戴著黃金頭盔,盔上正中央是斯芬克斯,兩邊是里格斯。胸前護心鏡上裝飾著杜美莎的頭。長矛倚在肩上,刻著希臘人與亞馬孫人之戰的盾牌放在一邊,右手托著一個黃金和象牙雕制的勝利女神像。西門內的附殿,則貯存財寶和檔案。①

整個廟宇最為突出的是整體的和諧統一和細節的完美精致。它的建筑運用畢達哥拉斯定理,講求比例的勻稱,反映古希臘文化中理性的美,及對和諧形式美的推崇??v觀其結構,很難找到一條直線,建筑家們利用或彎曲,或錐形,或隆起的表面帶給人們和諧的感受。

帕提農神廟里,還藏有一些偉大的雕塑品。原來在東山墻的《三女神》便是其中之一。據說設計者是雕塑大師菲迪亞斯。三女神在古代希臘的神話里是宙斯和夜神的女兒,掌管著人的命運。一個紡織命運之線,一個分配命運線的長短,第三個負責切斷人的命運之線。雖然,現存的遺跡毀壞嚴重,丟失了頭部和上肢,但是保留下的部分仍足以展現其美。三位相互依偎的女神那各異的體態,在雕塑家的雕刻下,或起或伏,或皺或舒,或疊或平,給人以微妙動人的感覺。這也難怪20世紀建筑大師柯布西耶在游歷過了帕提農神廟之后,發出感慨:它有可怕的超自然力量,使得方圓數里范圍內的一切,均為之碎裂。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世界各民族都創造著承載著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它們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文明足跡,它們載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它們是有生命力的建筑,它們是文化的建筑。而古希臘建筑無疑是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用完美的文化追求為其建筑奠定基本的原則藝術經驗,推動著世界建筑文明的發展。就像馬克思評價的那樣:“它們仍然能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p>

注釋:

①陳文斌主編:《品讀世界建筑史》,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作者簡介:杜彩霞,女,四川大學,本科學歷,漢語言文學專業

猜你喜歡
特色文化風格
文化引領,構建和諧,實現園所特色發展
淺談農村小學特色文化建設
非“舞”之舞
淺談日本浮世繪設計藝術風格
電影視聽藝術中的影像色彩表達
解讀木刻版畫在動畫中的運用
財經類高校特色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