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教育視閾下健康人格建構的邏輯、機理與路徑

2017-03-09 20:52王育霖唐婷
高教探索 2017年1期
關鍵詞:現實路徑審美教育

王育霖+唐婷

摘要:審美教育是人類不斷完善自身、塑造完美人格、鍛造優美靈魂的規模巨大的人類工程學。它對于人格的建構和人格的提升負有重要的使命。通過審美教育,可以培養健全人格所需要的敏銳的審美感知力、獨特的審美想象力、豐富的審美情感、深刻的審美理解力,達到以美悟真、以美啟智、以美怡情、以美揚善的目標,使人們在思想、品德、智力、技能、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全面、自由、和諧的發展,構建完美人格。

關鍵詞:審美教育;人格建構;協同關系;現實路徑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空前提升,人們對于文化和文明的理解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從而審美教育在人們的性格和人格的塑造中發揮了巨大的功能。審美教育與人格建構是相輔相成的,能夠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中獲得更大的信任和更多的資源,讓具有審美功能的健康人格獲得巨大的成功。在審美教育語境下,從學理層面厘清健康人格建構的內在邏輯,分析其發展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創新健康人格建構的基本路徑具有突出的實際意義。

一、審美教育中健康人格建構的內在邏輯

“審美教育,又被稱作為美育或是美感教育,促使人們從低級狀態向高級狀態轉變、由愚昧向文明進步?!盵1]即,審美教育是人類不斷完善自身、塑造完美人格、鍛造優美靈魂的規模巨大的人類工程學。它對于人格的建構和人格的提升負有重要的使命。在我國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就有對“詩教”“樂教”關于人格方面的論述。被稱為“現代審美教育之父”的席勒闡述了關于審美教育對人格建構的重要性,認為理想的人格應是感性和理性自由完美的融合,是“優美的靈魂”實現,其必經之路便是審美教育。審美教育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徹底地釋放人的思想和精神,使其重新獲得更多的自由和享受以及人格的完善。[2]

要理解審美教育的實質,還得從美學的根底說起。美學是審美關系的科學,審美關系則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在實踐和認識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自由和諧的關系,它包涵了感性實踐與理性認知,同時又是對實踐與認知的制衡與超越。所以審美教育不僅是實踐教育、認知教育、情感教育,而且是一種超越教育,其目的在于通過主體審美人格的塑造,實現人性的解放、人的全面發展,最終達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感性與理性、現實與理想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審美是一種人生境界,審美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幫助人辨別美丑,更在于培養審美的人生態度,提升人格境界,使和諧的人在與世界的和諧關系中獲得解放和發展??鬃拥摹皬男乃挥饩唷?、席勒的知解力與想象力協調運動以及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論,均包含了這一追求。

由此我們對美育做如下界定:審美教育不限于藝術教育、情感教育和美學理論的普及,它以養成健全的理想人格為旨歸,以最終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感性與理性的和諧、實現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自己的終極追求。審美教育是一種綜合多元的超越教育,它通過富有情感的審美活動(包括藝術活動),培養能夠包容和超越知識與實踐的審美心胸、人生態度和人格結構,使知解力與想象力和諧發展,從而趨向真善美相統一的人格境界。

廣義的人格就是個性,它包括一個人區別于另一個人的各種心理特征和個性傾向性的總和,而狹義的人格是指個性的最高層次的結構與價值,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精神。[3]而人格建構是人格建設和完善的過程,建立積極健康、與社會發展交流充分的匹配的人格。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最健全的人格應該具備如下特征:能夠敏銳地觀察到現實社會的變化;坦然接受自己、別人和現況;簡單自然、善良純美;以問題為中心,注重他人感受;具備超然的品格和享受獨處的狀態;獨立自主;充滿新鮮好奇的心態;能夠得到更多的經驗;具有廣博的愛心;對親朋好友具有濃厚的情感;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不跟從,能夠獨具匠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帶來不一樣的改變。在關于人格建構的這些品質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與審美教育密切相關的人格建構品質,例如“簡單自然”能夠對審美能力和范圍提出更高的要求。[4]人格建構需要在特定的審美環境和審美能力中才能夠更好地體現。人格構建是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而人的任何活動,對現實的任何掌握,都包含著審美因素,所以審美教育可以直接影響人格的形成。反之,已成人格對人的審美層次、情趣也造成影響。所以我們通過提倡加強審美教育,來建構高尚的人格。

人格的建構是一項系統工程,主要包括智能、道德意志和情感三個方面。智能屬于科學研究的對象( 古典哲學認為智能為邏輯學的對象);道德意志屬于倫理學研究的對象;情感則主要為美學研究的對象。審美教育致力于提高人的情感感受力,而且由于知識的認知活動和道德的領域也有情感參與(如“ 理知情感”“ 道德情感”),審美教育同樣也對提高這些“ 知” 和“ 意” 中的情感能力起作用。因而在整個人格教育中,審美教育對人格的構建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二、審美教育中健康人格發展的演進機理

審美教育是建構人格的必不可少的具有穿透力和持久性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審美教育的主要塑造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理性發展,另一種則是情感發展。良好的人格樹立,既包括感性的內容也包括理性的內容,同時還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主要原因是美育不僅包括情感品格特征,同時也可以加強感性與情感的深層次培養,更為關鍵的是,它屬于人的理性與情感之間的樞紐。美育的這一特征,在很多領域都被談及過。席勒這位著名的德國美學家就提到:“從感覺的受動狀態到思維和意志的能動狀態的轉變,只有通過審美自由的中間狀態才能完成。雖然這種狀態本身并不完全決定我們的見解或信念,不會因此而否定智力和道德的價值……總之,要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他路徑?!盵5]此類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促進我們理性與感性得到有效結合。處于緊張狀態的人出現和諧的話,就會在較短時間內恢復能力,同時在規定的狀態下達到理想中的整體完美。美育不僅屬于感性的一部分,同時也屬于理性的一部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它可以促進人的感性化,減少因為理性增加造成的蛻化情況出現;第二個方面,它可以促進人的理性化,一定程度上減少非理性化情況的發生。理性出現的原因是由于感性的支撐,而感性的出現是因為理性的正確幫助。由此看來,美育不僅僅可以提升人的情感,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人的理性,最終使兩者結合在一起共同發展。因此,美育既包括了感性的特征,同時也包括了理性的特征。由于美育具備了這樣的特點,所以,在健康人格的塑造過程中離不開美育。美育和其他教育方式一樣融入到了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在進行健康人格塑造的過程中,審美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審美教育和人格的生成

在整個社會活動實踐過程中,主要需要兩個要素來完成,一個要素是能力,另一個要素則是需要。需要的來源是人身機體的主觀體會,也就是發展與生存,它需要以多種形式為前提來滿足心理與生理的基本需要。個體也是在達到人基本要求的過程中,完成了人格特征的形成。這屬于人格基本理論的基礎。需要屬于生命力和生存的主要因素,它是人格形成過程中的動力來源之一。人有各種不同的需要。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不同的層級,第一個層級是生理需要,第二個層級是安全需要,第三個層級是愛與歸屬的需要,第四個層級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個層級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的過程是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先滿足低層次需求以后,再向高層次發展,人格水平也趨向更高的層次。馬斯洛談到:“自我實現屬于較為完滿較為成熟的容易滿足的前提,還可以滿足更高的個人需要?!盵6]馬斯洛提出這類超越性需要屬于最佳的審美活動,審美活動屬于塑造個人人格的一個重要的高級環節。在健全的人格里,最好的人格就是在不同層次完成自我的實現,這里面最高的地位就是滿足真善美的需要??梢赃@樣理解,人格能否正確生成,前提條件是真善美的目標是否可以實現。站在另一個角度來講,人的最高目標或者要求是完成真善美的人格統一。審美的需要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完整地實現,由此可以看出來在最高層次里審美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審美需要目標實現的前提就是要具備相應的審美能力。因此,審美教育必須得到人們的認可和重視,在整個人格塑造過程中審美起到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

人格建構的正常發展建立在環境的影響和基礎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格建構都是依附在外界環境之中的,這就需要審美教育的功能作用。審美教育與知識傳遞、道德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對于個體而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夠有效地幫助個體適應社會發展并且朝著更加有利的方向進行,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實現價值的統一。

健康完善的人格是“心理定向”的終極目標。審美教育的教育主體與個人對于社會的認知、態度與情感世界的變化組成一個整體,使之能夠獲得更多的需求和社會認可。能夠在美育中獲得關于個體人格建構的模式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審美活動是審美教育實現的空間,審美活動是整體性的參與活動,充分說明了其與事物本身的參與性和過程重要性有關。主體參與審美過程,使其充分地感受到審美過程的愉悅,能夠充分地建構出個體的人格特點,使得人們的情感和理想得以沉淀和升華,同時對于人們的情感交流和社會感知能力等都造成一定的影響,能夠達到心理和身體較為平衡的狀態。這時候人們的人格特征盡顯無疑,同時也不缺乏人們對現實的考量。每個人生存的環境都是由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組成的,當人們所處的環境受到一定的變化或是破壞的時候,需要健康健全的人格去適應它,甚至是改變它,這對于人格建構的意義是極其重大的,也是審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宗旨,能夠充分地明白審美教育與人格建構的聯系。根據實際的生活和工作就能夠很好地發現和總結關于人格建構的重要性,法律和道德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約束,真正做到人格的構建,需要上升到情感,通過審美的方式進行完善和修正,這樣才能夠達到一種和諧的氛圍。因此,只有通過培養人們有機整體的審美教育的方式才能夠真正地做到人格的統一和建構。

2.從人格結構看審美教育的地位

人格結構是人們心理能力的統稱,通過感知、意識和情感三大部分組成。眾所周知,感知、意識和情感是每個人的基本能力,能夠在自己生存的空間實現對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對熱門話題和焦點的強烈意識能力以及對周圍人和事物的情感能力,需要建立審美的視角,讓世界的事物和生存環境得到更加完美地呈現。這也是人類與動物世界最為基本的區別,同時也是人格建構的基礎。通過美學和心理學有關感知、意識和情感的相互關系理論,審美能力在道德意識和認知能力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連接其重要支點。然而,對于健全的人格而言,這三種功能都要同時具備,并且能夠相互運用和轉換,審美能力在認知、道德和意志能力的判斷中的功能更加的突出。如果失去審美能力,整個心理結構和心理認識以及認知能力都會遭到破壞,導致人格結構的失衡,喪失健康的人格。審美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是由審美教育來實現的,并且在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產生相應的認識和認知能力,達到人格建構的完善。就每個人適應外界規律所展現出來的能力而言,審美教育對人格建構的意義是長遠的,并且具有前提性,能夠充分地考慮事物發展的規律。

審美能力能夠有效地連接認識能力和情感意志能力,是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審美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個人人格的完善,并且能夠從認識能力和認知能力以及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進行完善。

審美還能夠培育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從古自今,都有把審美教育與道德教育緊密相連的事實。在古代,美育主要是藝術教育,如文學、音樂教育等,稱為“詩教”、“樂教”。例如漢代的《毛詩序》就很直白地表明詩歌與道德倫理的緊密聯系和影響?!肮收檬?,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痹诘赖陆逃倪^程中需要審美教育的輔助才能夠養成好的道德意志行為。意志行為與道德存在遞進關系。并非有了良好的道德之后就會有意志行為,當道德認識提高到自覺認識的情感體驗之后,道德認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需要付出實際行動,并且在道德意志的高點得到體現。針對情感需要層次,審美教育能夠把主體的道德意志認知與行為表現歸于一致。審美教育對人的低級情欲的凈化和對高級社會情感的塑造的功能,促使道德教育將重心轉移到道德意志培養的軌跡中來,能夠有效地提高道德意志作用,使得個體的意識與行為能夠有效的統一,做到言出必行、誠實守信。這也是審美教育在人格建構中的重要目標之一。

完善的人格往往需要個性張揚的人才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來,沒有個性的人格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體系的。審美教育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走出道德危機和信任危機,重拾信心和信任,能夠讓失落的人們找回自己,建構新型的人格,能夠帶給人們光明和幻想,使得人們能夠有效地擺脫困境,重新站立在社會的頂端,獲得更多的自由和人們接受的目光,這也是審美教育功能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審美教育與人格建構關系的最終目標。

美的事物和完美人格都是充滿魅力的,能夠讓人忘記痛苦和帶來愉悅,甚至可以讓墜入深淵的人們獲得再來一次的機會,讓人們更多的是看到其積極的影響和帶來的靈魂價值。審美帶來的外物之生靈的美感,能夠更好地鼓勵和帶動人們向著更美好的事物,并且能夠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快樂和快感,使其能夠充分地展現審美教育的價值。健康完善的人格也是審美教育成果的最好呈現。人格建構的完善才是真正體現審美教育功能的價值所在,是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需求狀態下的體現,能夠在現代社會中體現正能量。充滿積極導向的人格建構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審美教育的目標,同時也是體現個性化人格的訴求,因此,審美教育與人格建構的關系猶如建筑物與基石的關系,需要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夠塑造更完善的人格。

三、審美教育中健康人格構建的現實路徑

建構完美人格,需要在人們的審美教育中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啟示。審美教育的作用,對于個體審美結構的創意方面具有極高的要求。審美心理結構主要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方面的情感因素,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帶來極大的震撼效果,同時對個人的學習和感悟帶來很好的動力。在美育的教學中能夠充分地展現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對于培養感知力、想象力、情感力和理解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于完善人格的建構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審美教育中應該充分發揮其功能效果,促進完美人格的建構。

1.增強敏銳的審美感知力:以美悟真

“以美悟真”,就是能夠使得人們通過審美教育的功能,體驗社會的真理和真知,能夠充分地感受到社會真摯的感情和豐富的生活。真是美的基礎,所以對美的追求可以贏得對真的把握。審美感知由審美感覺和審美知覺組成。感知能力對于人們內在感情的豐富和積累都產生積極的影響。人們內在感情的體會通常都是根據感官世界的認識而產生的具有自然和藝術形態的感知。根據審美教育的特點,能夠幫助人們完成有意識的生活體驗模式,人們在自己的活動內容和模式中利用審美對生活模式和生活規律做出更加完美的解釋,同時對于增強自身的感知能力具有很好的開創作用,要求在審美教育中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做到增強感知力的效果,實現生活中的真實美感體驗。例如在欣賞文學作品時,可以根據作者的描述,自己想象秋蟲的吟唱、落葉的傷感;看到大雁南飛、溪水蕩漾,晴空萬里、孩童打鬧都能夠充分地感受到其意境之美,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驗能夠讓自己享受到感知力的功能效應,提升自己的感知力,并且能夠體會到生活的真善美。審美教育能夠激發人們勇敢地追求真理、發現真理和創造真理。例如讀屈原需要理解其九死一生的斗志和無限的批判精神,讀陶淵明需要理解其追求田園自由的人生態度和具有紳士風骨的人生理想、讀杜甫需要理解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天憫人的情懷等,這就是審美意義帶給人們的想象的功能,認識更多的生活真理和樂趣。

2.培養獨特的審美想象力:以美啟智

“以美啟智”,是指用美育的方法或通過審美的途徑,啟迪人的智力,或者說借助美感的功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激發和開掘。黑格爾曾經說過:想象力是最有力量的藝術。在審美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需要極大的力度提高被教育者對于事物的想象能力,使得人們在短暫的時間內就能夠獲得更多的想象空間,對于人們智慧之門的開啟也是具有極大的益處。創造出美好的事物首先需要無盡的想象力,只有想象空間足夠豐富,才能夠發揮審美教育的功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事物。培養人們的想象力是發揮審美能力的體現,也是發現智慧必要的前提,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應該充分地發揮自身對周圍事物的想象能力,提高自身對事物的敏感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發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具有開放模式的想象力的基礎之上?!盵7]只要富有詩意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夠讀懂更多具有美感的詩詞歌賦,能夠充分地理解古人的想法和表達的意境。能在萬物之中讀懂事物的發展規律和人生哲學,就需要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對于世界充分的想象力,幫助人們在對待周圍事物中充分地利用現有的資源進行想象力的發揮,達到超預期的效果。因此,審美教育在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功能,能夠在體驗生活的樂趣中找到審美教育的意義,構建完美人格。

3.培養豐富的審美情感:以美怡情

“以美怡情”,就是通過審美教育可以凈化人們的情感,愉悅人們的精神,美化人們的心靈。審美情感在審美心理結構中占據重要的角色,能夠幫助審美教育發揮其功能性作用,同時也能夠發揮其動力功能。審美需要情感的注入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其重要性,否則也只是空殼而已,失去真正的靈魂,難以達到更高的境界,更不會有生動和美感的想象力和創造空間,難以形成大氣候。人們的情感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其重要性,在審美教育中能夠滲透性地發揮其重要功能,使得審美教育在現實的情感中得到充分地展現,并且能夠在美感的世界中獲得更高的審美效果。

以美怡情能夠幫助人們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更好的審美狀態和接受更好的美學功能和觀念,讓情感力得到釋放和升華。在實際的審美教育過程中,應該充分借助一切資源和自己豐富的閱歷和學識等,對于所要表達的事物進行分析和美學的探索,讓更多的美學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力和對古文、古代文人以及現代社會的遐想,充滿更多的情感需求。教育者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引導受教育者進行聯想和想象,讓更多的人發揮自己的情感力,得到更多美的享受和純凈世界的幻想,促進審美教育功能的顯現。蘇霍姆林斯基說:“美能夠凈化人們的心靈,強化人們人格的完善,能夠促進人們對周圍事物的好感?!盵8]通過審美教育的怡情養性來培養人的優美情操,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功夫進行修煉。

4.培養深刻的審美理解力:以美揚善

“以美揚善”,就是通過審美教育,培養人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人們心靈趨向善,走向人格完美,并且弘揚善意和善美的品質。席勒說:“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實在與形式的盡可能完善的結合與平衡里去尋找?!盵9]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人類道德財富的源泉?!盵10]這說明了審美教育對于道德的重要性。在審美教育過程中,對于周圍世界的認識以及反饋出來的態度無疑是對審美教育功能的表達,能夠在更多的美育中發揮其中最為潛在價值的東西,這是美育的價值體現,同時也是對深刻理解力的最高贊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都是人性真實的存在,同時也是人格完善與否的真實體現,在對待生活中的瑣事以及周圍事物的時候應該充分地表現出人格的善良,同時揭發和批評人格丑陋的一面,讓更多的人格不健全的事態得到應有的懲罰,并提升自身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力,建構更加完善的人格。例如欣賞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對于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僅表達出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人格缺陷的批判,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讓更多的弱者體會到生活的美好,這也是以美揚善的有力表達。這種情感體驗如春夜細雨潤物無聲,不僅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空間,同時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因此,人們通過審美教育,能夠讓更多的自律性趨向完善。當人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獲得更多的自由和對周圍事物更深刻理解的時候,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和能力,使得自己能夠建構更加適合生活和社會環境的人格,更好地發揮審美教育的功能,完善自身的性格缺陷,達到更加完美的人格。培養人們對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力,是人格建構在審美教育中的最為實際的表現。

參考文獻:

[1]夏威.審美教育與人格培育協同的理論實踐探討[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7(3):19-22.

[2]賴勤芳.席勒《美育書簡》的漢譯[J].美育學刊,2014(2):33-41.

[3]平心.舞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1.

[4][美]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程朝翔,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1-2.

[5][9][德]席勒.美育書簡[M].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116,92.

[6][美]馬斯洛.人性能達的境界[M].林方,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307.

[7]顧明遠.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2006(1).

[8]陳田.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與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J].教育探索,1999(2).

[10]劉范美.更新觀念,成人為先——重溫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實質[J].外國教育研究,2001(8).

猜你喜歡
現實路徑審美教育
“互聯網+出版”的現實路徑及發展前景研究
高校攝影公選課與大學生的審美教育淺談
審美教育有效傳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況與培育路徑研究
淺析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之社會藝術功能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國家審計職業化的現實路徑選擇
簡論切實加強領導干部道德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