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教師培訓實效性

2017-03-30 00:22呂旺姝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7年10期
關鍵詞:參培培訓者自主性

呂旺姝,苑 莉

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教師培訓實效性

呂旺姝,苑 莉

本文基于自主學習理論探討如何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教師培訓實效性。在培訓中應貼近參培教師實際,提出針對性問題,喚起學習興趣;以參培教師為本,尊重教師,使其成為培訓的主導;形成合約,使參培教師努力完成培訓目標;培養參培教師自我反思、評價、自省能力;通過作業、任務等方式促進參培教師自主學習;創造融洽的師生交流氛圍,多與參培教師互動;善用激勵,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動力和效果。

自主學習能力;主觀能動性;教師培訓;實效性

教師培訓的深度、廣度不斷擴大,培訓內容不斷創新,培訓的實效性也越來越為廣大教師和教育管理部門所重視。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者正不斷思考如何針對當前的培訓形式和參培教師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在探尋教學內容、方法的同時,培訓者應意識到個體因素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把握參培教師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培訓內容才能被他們更好地接受和吸收,進而提高教師培訓的實效性。

一、自主學習能力

最早開始自主學習研究的Holec從學習者角度對自主學習能力加以界定,他認為具備自主性學習能力意味著獲得了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材料和方法,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以及對學習進行評估的能力。Dickinson認為,學習者的自主性,廣義上指能導致個人自我思維能力發展的教育過程,狹義上指學習者能夠獨立地做出與學習活動有關的決策和成功地實施這些決策的能力。多年來,自主學習能力被眾多研究者所研究、探討,綜合他們的不同視角,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被闡釋為學習者的學習完全依靠自己;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學到或用到的一整套技能;一種與生俱來的、卻被單調而重復的教育方式所抑制的能力;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所行使的責任;學習者確定自己學習目標的權力。學習者應負責并愿意對自己的學習行為做出決策;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意識應被喚醒,如參與意識、活動意識等;要針對學習者自主性程度的差異,在不同教學環境中采取不同方式。學習者自主性具有多維的范圍和作用,有個人和社會價值方面的,有心理和政治方面的等等。

在教師培訓中,培訓者也應該基于自主學習理論來引導參培教師開展自主學習,使教師培訓更有效果。開展自主學習要傾向以下幾方面:

第一,注重參培教師的個性化。學習者的自主性在個人層面上強調個人的學習需要、學習模式、學習風格等取舍。但個性化不是絕對的,個性和共性應達到有機統一,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才能。

第二,注重參培教師的社會化。學習者的自主性在社會層面上強調有效的學習活動,既包括學習者個體的思考和嘗試,也包括學習者主動參與的群體學習活動。課堂群體活動提供了學習者自主性的生長點和激勵機制。

第三,注重參培教師的心理。學習者自主性的心理層面側重學習者內在的能力,如學習能力、學習策略、認知能力、創造能力等。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培訓者應給參培教師一些自主學習的激勵和自由選擇的余地,使其學習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與針對性。

第四,注重參培教師的能動性、自主權。要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參培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應賦予他們更多的權利,培養其自主學習習慣。應支持學習者發展對整個問題或學習任務的自主權,要做到學習責任從教師到學習者的轉移。

二、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Bailey、Curtis和Nunan提出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具備四大特征:需要教育和培訓;有一套自己的實踐標準;依賴于某一學科的存在;通常有自己的專業組織?!靶枰逃团嘤枴北恢糜谑孜?,由此可見教師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近年來,國家對教師教育、培訓越來越重視,加大力度開展相關培訓。然而由于工作和生活壓力、激勵機制等客觀原因,以及職業倦怠、職業發展瓶頸等主觀原因,眾多教師不主動參與培訓,培訓中表現不積極,出人不出力、注意力不集中、應付了事等問題層出,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未被激發,自主學習能力不強,使得教師培訓未能完全達到理想的效果。

羅杰斯認為,要教會他人如何去教、去學,這種企圖是“徒勞的”,只有通過自我發現、自我挖掘實現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我們必須關注已有經驗對人的影響,強調自我意識對人的行為的決定作用。學習動機是促使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保持自覺積極主動心態的動力,是直接推動學習活動不斷前進的必要的內在心理和外部環境的綜合因素。學習動機往往也是學習活動有效與否的前提和關鍵。不了解學習者的需求、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這樣的教學很難有效。所以,培訓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三、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1.貼近參培教師實際,提出針對性問題,喚起學習興趣。培訓內容應針對參培教師的需求,避免大而空的培訓。培訓者應抓住參培教師的興趣點,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培訓之中,自主學習。培訓者應在培訓前多與參培教師接觸、多做調研、多看書,了解參培教師的生活工作狀況、教學狀況,通過座談、問卷調查、聽課等方式了解他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不足之處、困惑等。同時還應了解參培教師在自身發展方面遇到的問題,如個人規劃、專業知識、發展方向等。在培訓中,培訓者要善于利用收集到的問題引導課堂,這些問題符合教師的個性化和社會化發展,是他們較為感興趣的問題,能充分調動其參培積極性。帶著這些問題來進行培訓,在培訓中解決這些問題還可提高培訓的效果,提高教師參培的成就感、滿足感。知人所需、解人所惑、供人所用是培訓者在培訓中要始終貫徹的原則。

2.以參培教師為本,尊重教師,使其成為培訓的主導。培訓中要發揮參培教師的自主性,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行為源于學習者本身,興趣、愛好、求知欲都包含在內,是自身為了獲得知識、提升個人內涵等。個體的滿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學習活動本身就是學習者所追求的目的。教學活動不應是灌輸式的、外在的、強迫的,而應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讓學習建立在自我需要的基礎上。除提出并解決參培教師的困惑之外,培訓者還應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導,通過一系列課堂活動、授課內容等調動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參與課堂。培訓中可讓參培教師共同準備并提供學習資料,交流教學經驗和個人教學感受,交流專業知識和個人所掌握的前沿教學知識、方法等。每一位參培者都是教師,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導可發揮其特長,提高其教學成就感,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參培教師真正成為培訓的主導,會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培訓效果也會更好。

3.形成合約,使參培教師努力完成培訓目標。培訓中使用合約,與每個參培者就他在課程學習中承諾達到的目標,從數量和質量上達成協議。合約的形式有助于強化參培教師的學習動機,明確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參培教師不僅要成為培訓的主導者,還要成為自己的管理者。幫他們制定合理的、貼近自身發展、對其有幫助的培訓目標,在培訓中不斷督促他們,遵循目標自主學習,力爭培訓結束時每位參培教師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們帶著目標學習,會更有方向和前進的動力,也會有參培的滿足感,培訓的實效性也會有所提高。

4.培養參培教師自我反思、評價、自省能力?!熬蛹戎讨膳d,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成為一個好教師,與他在具體教學中的個體體驗,師生互動中重新建構自己的教育觀、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要讓參培教師學會反思,自我評價??梢宰屗麄儗ζ綍r的教學進行自我反思、評價,也可以對自己的參培學習情況進行自我反思、評價。鼓勵他們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多自我反思、評價,自我提高。這也是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一個關鍵。反思型教師應具備三大特點:開放的心態、負責的態度和全身心的投入。培訓者可通過研修日志、課堂報告、調查問卷、教學觀摩、行動研究、微型課堂教學、課程設計與評價等多種方式培養和提高參培教師的自我反思、評價能力,促使其多多自省,自主學習,從而增強培訓效果。同時,培訓者本身也要善于自省、反思、自我評價,以完善培訓課堂。

5.通過作業、任務等方式促進參培教師自主學習。培訓者可設計多種多樣的作業、探索研究任務,調動參培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完成培訓。作業和任務的布置應貼近參培教師的工作實際、個人發展或專業知識等,既要引起他們完成作業、任務的興趣,使其自主完成;又要難易適中,符合其客觀條件,便于完成。使他們在完成作業、任務的過程中能有所學、有所得、有所鞏固、有所提高。最好能布置一些對教師有幫助的、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任務??梢杂羞@樣的任務流程,如培訓者或參培教師提出問題——參培教師共同提供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參培教師利用這些策略方法實踐(在培訓之中或之外)——總結反饋實踐結果——再次研討,提出問題和改進措施——在實踐中進行修改,解決問題——總結,形成體系和結論。這樣可使參培教師主動參與到任務的完成之中,自主地思考策略方法、自主實踐、自主創新、自主總結經驗,使所學內容、所完成的任務真正成為自己的成果,更好地應用到以后的教學之中。參培教師學到更多,培訓效果更好。

6.營造融洽的師生交流氛圍,多與參培教師互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教師心理距離的縮短一般要經歷以下發展階段:接近——減少生疏感;親近——感到師生關系的和睦,主動地接近教師;共鳴——與教師產生感情上的共鳴,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期待;信賴——向教師敞開心扉,建立情感。培訓者要遵循這一心理發展規律,轉變知識權威化身的形象,以人為本,努力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培訓者要尊重參培教師,接受其優、缺點,幫助其揚長避短;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要合理設計課堂互動,鼓勵并監督參培教師參與課堂,使他們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自主學習,與教師互動,增強培訓效果。

7.善用激勵,提高參培教師自主學習動力和效果。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凇耙匀藶楸尽钡暮椭C課堂中,教師應注意因人因時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運用鼓勵性評價方式,不斷激勵參培教師學習知識和培養深入探究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評價,將參培教師教學的優缺點和課堂表現等及時傳遞給他們,使其內在價值得到別人的認可,自尊心得到滿足,自信心增強,更樂于主動學習,同時也使其知道自身不足之處,努力改進,自我提高。教育管理部門也要提供多種多樣的教育激勵模式,可評優秀學員、給予獎勵等,促進參培教師更主動地參加培訓,努力學習,完善自身。

[1]王茂金.中學英語教材研究與教學設計[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

[2]王松美,李寶榮.英語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趙國忠.英語教學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賀春健

G451

A

1671-6531(2017)10-0014-03

呂旺姝/長春教育學院外語系講師(吉林長春130061);苑莉/長春教育學院外語系副教授(吉林長春130061)。

猜你喜歡
參培培訓者自主性
教研能力自主生成:基于知識建構的中職教師培訓新模式
國家自主性與文在寅政府的對朝政策
云端 落地 花開——山東省鄉村教師培訓者培訓學習后記
骨干教師“習明納”培訓模式新解新用
教師培訓者:從專業性到實踐性
提升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者專業能力的研究
教師培訓要有“場”
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及其教學應用
實用英語教材與藝術生自主性培養
發揮主體作用,加強高中數學復習的自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