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板IPO存在的融資超募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7-06-03 00:12汪淑娟邵尊郭藝賢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汪淑娟+邵尊+郭藝賢

[摘要]2009年10月23日,我國的創業板正式開板,為支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成長性的公司,為自主創新企業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融資平臺,但是,創業板市場也出現了“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超募率”的三高問題。文章主要分析了融資超募的問題,以及如何合理應對這些問題。

[關鍵詞]創業板IPO;融資超募;中小企業

1相關概念

在新股發行開始“市場化”后,由于新股的定價機制缺陷,導致上市公司實際募集到的資金超過投資項目計劃募集的資金,這種現象稱為“超募現象”,由于超募所得的資金便被稱為超額募集資金(簡稱為“超募資金”)。為評價超募現象,反映超募程度,引入了“超募率”概念。超募率是衡量創業板上市公司IPO融資超募水平的指標,是超募資金凈額與預計募集資金額的比率。

2創業板公司融資超募的現狀

21不同行業的超募現狀分析

中國證監會2012年大類行業標準將創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劃分為采掘業,傳播與文化產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業,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貿易,社會服務業,信息技術業,制造業九大行業。根據這一劃分,統計創業板上市公司不同行業的平均超募率如圖1所示(數據來源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官網和Wind數據庫)。

由圖1可以看出,創業板九大行業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超募問題,超募現象最嚴重的是建筑業,超募率高達2255%;其次是采掘業和農、林、牧、漁業,這三個行業超募率均超過了兩倍??傮w來看,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的制造業的超募率和超募金額都較高,即超募程度較高。制造業的公司數量也最多,作為國家重點支持行業,制造業的發展對創業板市場影響巨大,投資者對制造業的投資熱情很高。

22不同公司超募率頻率的分析

截至2013年1月1日,在我國創業板市場上市的355家公司中剔除8家募集資金不足的公司,其余347家公司的超募率的頻率分布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在存在超募問題的公司中,超募率大多分布在100%至200%之間,在全部超募公司中占比約41%;其次是0~100%,在全部超募公司中占比31%左右。超募率在200%至300%之間的企業占比18%左右,超過400%的企業占比4%左右??傮w來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融資的超募問題普遍并且超募率水平較高。

23融資超募的總況分析

截至2013年1月1日,創業板市場中共有355家公司掛牌上市。除去8家募集資金不足的公司,其余347家公司在IPO融資首日預計募集資金總計約833億元人民幣,而實際募集資金約2116億元人民幣,超募資金達1283億元人民幣,平均超募率1588%,天立環保的超募率最高,達到738%。相關數據統計如下表所示(數據來源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官網和Wind數據庫)。由此可見,我國創業板市場普遍存在融資超募問題,超募率較高。

3對融資超募問題的對策建議

我國的創業板自2009年10月23日正式開板至今僅短短幾年時間,與西方國家創業板幾十年的發展相比,起步較晚,各方面發展很不成熟,出現超募問題很正常,創業板的高超募率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文章主要針對其主要因素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應先完善創業板的管理制度體系。創業板的高超募率是由高價發行和高市盈率助長的,要解決創業板的超募問題,一是要完善新股發行和定價制度。改進新股發行的審核制度,推行注冊制度來進一步地避免創業板上市公司為了滿足上市條件,而把未來的企業成長額提前到上市當年等行為,也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投資企業,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進而較好地緩解超募現象。在新股定價方面,規范詢價機構,進一步明確詢價機構責任。由于對詢價機構的管理方法不夠完善,監管還有欠缺,使得報價髙的機構中標率比報價低的機構高,助長了詢價機構報價居高的行為,縱容了發行人肆意抬高發行價。二是設置超募資金的比例上限,同時借鑒國外存量發行的方式。目前創業板市場超募資金數量普遍超過預期數倍,設定一個合理的比例將有效地緩解這種情況,同時也可以采取在保證上市比例的情況下相應減少發行規模的方法,從而提升每股價值的含金量,有利于保護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權益并有效限制承銷機構在發行過程中過度抬高發行價格,以賺取超額發行費用的行為。

規范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對治理創業板市場的超募問題也有重要意義。創業板公司普遍規模較小,業務模式相對單一,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因此其雖然有快速發展成為大企業的潛力,同時也存在很高的倒閉風險。創業板退市制度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實施,它不是主板退市制度的翻版,其強度更大、影響更深遠。A股的退市制度其實并不成熟,對業績表現差公司的打擊力度較小。退市風險警示是很典型的緩沖機制,雖然理論而言上市公司達到退市標準后應立即退市,但退市風險警示則給予了上市公司一到兩年的緩沖期,在此期間,上市公司可通過各種方法做表面文章來避免退市,其基本面其實并未大幅度改善。創業板退市制度則不然,創業板公司一旦觸發退市條款,則管理層將立即責成其退市,沒有緩沖期。創業板的退市制度很大程度上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起到了威懾作用,有利于企業加強經營,保障投資者權益,具有優勝劣汰的效果,但是退市不是目的。更好地規范創業板退市制度,搭配相應的懲處制度,對治理創業板三高問題,逐步引導上市公司走上正途,實質性地改善其業績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何小林新股首次公開發行超募的成因及根治對策[J].統計與咨詢,2010(3).

[2]曾琳中國創業板新股發行超募現象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2.

[3]謝獲寶,譚郁,惠麗麗上市公司 IPO 超募與投資效率研究——基于創業板市場的經驗證據[J].證券市場導報,2014(1):19-25

[作者簡介]汪淑娟(1993—),女,漢族,山東濟寧人,在校學生,研究生在讀,云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邵尊(1993—),男,漢族,浙江杭州人,在校學生,研究生在讀,云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郭藝賢(1995—),女,漢族,云南昆明人,在校學生,本科生在讀,云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商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