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研究

2017-06-03 08:49李真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風險意識經營模式

李真

[摘要]農業是弱質性產業,受自然災害等系統性風險較大,而云南省的地質環境復雜脆弱,地質災害多發易發,農業保險就成為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從云南農業生產的實際出發,在充分借鑒國內外農業保險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深入探究云南農業保險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云南農業保險;經營模式;風險意識

1引言

農業是一種弱質性產業,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產者往往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農業保險是一種很好的風險分散手段。

2國內外農業保險發展研究綜述

21農戶保險需求研究

Arrow(1963)研究發現,只有購買保險給農戶帶來的效用水平高于農戶不購買保險所具有的效用水平時,農戶才會購買保險。Goodwin & Rejesus(2008)指出,如果災害救濟和農業保險都會使農戶獲得災害補償,農戶仍然偏向于選擇災害救濟。庹國柱(2003)研究發現,農業保險是一種“準公共產品”,具有正的外部效用,使得農業保險有效需求低于正常水平。劉東嬌(2011)研究發現,財政補貼將會提高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

22關于農業保險模式選擇的研究

Mishra(1996)指出,農業保險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失靈現象。Skew認為,農業保險具有正的外部性,有效需求不足。姚飛(2015)認為,要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正常運行,需要政府和保險公司共同努力。政府要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險公司要推行“低水平、廣覆蓋”的保險產品。

23研究綜述評述

相對于國外,我國農業保險起步較晚,在經營模式和推廣上還存在很多問題。農業保險是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規避風險的重要工具,我們要結合云南農業生產特色,選擇適合云南農業生產發展的保險產品。

3云南農業保險經營取得成果

2016年,云南省農業保險的保費收入為1172億元,同比增長-19%,為2800萬畝農作物提供農業保險,其中包括500萬畝水稻、780萬畝玉米、290萬畝甘蔗。同時也為養殖業提供了風險保障,包括了15萬頭牛和400多萬頭能繁母豬,保險基金達到了800億元,為75萬農戶提供了保障?,F云南省保險的品種已經基本涵蓋了云南省所有的農業生產品種,并積極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農業保險品種。(見表1)

由表1可見,從2011年到2013年6月,云南省農業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045億元,累計為云南省農業累計賠款828億元,接近有100萬農戶受益。

31政府著力發展農業保險專項補貼

云南省保險產品由最初的能繁母豬發展到2016年2月的包括咖啡保險在內的25個產品,財政補貼規模逐年擴大,從2006年地方財政獨自補貼9508萬元到2013年從中央到地方財政的鄉鎮各級的財政補貼達到了10142萬元。補貼情況見表2。

由表2可見,來自中央政府、省政府、市縣政府的補貼逐年增長,在財政補貼杠桿下,云南農業保險發展迅速。

32農業保險服務體系初步建成

相對其他保險,農業險開展業務的過程中,更加需要營業網點的建立。據統計,云南省網點建設已超過1700個,覆蓋率達到75%,各網點積極開展保險宣傳、勘察理賠、為農民提供面對面的保險活動。

33農戶的風險意識不斷加強

云南省農業保險參保數量越來越多,從2005年到2014年,云南省的農業保險深度從007%上升至031%,農險保障金額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從083%上升到1496%。且商業保險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4年涉農商業保險的保費收入為141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農房保險實現保費收入4506萬元,同比增長4129%,農機險實現保費收入1071萬元,同比增長2420%。

4云南農業保險在經營過程存在的問題

云南農業保險在云南省政府和保險公司的努力下發展迅速,但和其他農業大省比較仍存在很大差距,且由于云南省獨特的地質地貌,使云南省農業保險仍存在業務發展不均衡、險種相對單一、經營主體不足等問題。

41農業保險業務發展不均衡

數據顯示,2014年,昆明市實現農業保險簽單保費157億元,然而,同期怒江州僅取得保費收入560萬元,占昆明市總額的36%,全省總額的09%,保費規模極度不均勻。

42農業保險險種相對單一

云南省的農業保險品種較為單一。2014年云南省對水稻保險的承包覆蓋率為24%,低于同期的全國55%的水平。云南適宜種植煙葉、咖啡、茶葉等熱帶經濟作物,但相應配套保險不足。較低的農業覆蓋率,導致保險公司難以有效地分散風險,限制了其發揮保障的功能。

43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不健全

云南巨災頻發,需要設計相應的農業巨災保險來降低農業生產中的不確定性,保證農業的生產發展。在2014年,云南由于干旱,經濟損失35億元,農險理賠金額僅為1398萬元,只占災害總損失的4%,每畝賠付27元,補償力度較小。

44保險機構服務力度不足

保險公司對設立農村基層服務網點積極性不高,基層網點和人員遠遠不能滿足農業保險的發展需求。此外,由于我國農業保險還在起步階段,缺乏實戰經驗和規范農業健康持續發展的監管機制。

5云南省農業保險經營模式政策啟示

云南省作為一個多山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業保險發展迅速,但由于發展時間短,實戰經驗不足,仍然存在較多問題。我們要在充分借鑒國內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正確發揮政府和企業功能,促進云南省農業保險健康持續發展。

51強制保險和自愿保險相結合

農業保險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由于逆向選擇會導致愿意參保農戶的保險標的風險較高,不利于農業保險市場健康發展。如果將自愿保險和強制保險相結合,能擴大保險覆蓋率,降低保險費率。

52發揮政府和市場兩種機制作用

農業保險具有較強的正外部性,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但單純地依靠政府來運行農業保險,會由于產權分離,造成運營效率低下。因此,要施行保險公司為主,政府支持為輔的共同經營模式,提高農業保險的運行效率。

53健全相關農業保險配套機制

擴大財政支持農業保險范圍,降低機構進入門檻,增加農業保險機構數量。引入再保險公司分散風險,將財政支持重點由托底轉向風險分散。

54加強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支持

優化財政補貼,尤其是區域特色農產品的補貼。另外,要加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提高保額標準和賠償水平。在提高保險覆蓋范圍的基礎上,降低出現成本,進而降低費率,提高保額標準和賠償水平。

參考文獻:

[1]Goodewin BK,APKer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Crop Yield Distribution:Implications for Rating Croup-Risk(GRP)Crop Insurance Product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

[2]庹國柱,李軍我國農業保險試驗的矛盾及出路[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3,5(4).

[3]王欣蘭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有效需求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與風險控制研究:來自西部農村的證據”(項目編號:71363057)、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云南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研究)立項資助。

猜你喜歡
風險意識經營模式
增強風險意識 提升監管能力 為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安全環境
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 全面提高災害防控和安全生產水平
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