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后勤管理的體會和思考

2017-06-03 00:13孫波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存在問題

孫波

[摘要]醫院后勤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后勤服務的領域擴大,內容增多,專業性增強、復雜性提升,對醫院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文章找出了醫院后勤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繼而從牢記“一個方針”,實現“兩個轉變”,抓好“三項工作”轉變對后勤管理的認識、加強后勤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意識、加強規范化管理、增強成本意識等方面做出了闡述,全面提高醫院后勤管理水平,使醫院后勤能夠更好地為醫院醫療、教學和科研服務。

[關鍵詞]醫院后勤管理;存在問題;“一個方針”;“兩個轉變”;“三項工作”

后勤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醫院規模的日益擴大,醫療設備、設施的不斷增多,其保障和服務功能顯得更加重要。后勤服務領域擴大,內容增多,專業性增強、復雜性提升,都對醫院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后勤管理的模式和其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夠適應飛速發展的醫院建設要求,成為了擺在每一個醫院后勤管理人面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1目前醫院后勤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后勤管理在醫院發展運營中所起的作用還沒有被充分認識

在現代醫院中,后勤服務融入在醫院的每一個角落,對整個醫院的正常運營起著強大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同時,還直接關乎患者的就醫體驗,對醫院的品牌建設和服務起著不可或缺的助力作用。目前,在醫院,很多人、包括領導層的認識中,還停留在后勤服務都是針頭線腦、吃喝拉撒的小事,后勤部門是消耗部門,不產生經濟效益的老觀念和錯誤思想,普遍存在著重臨床、輕后勤的思想。

12后勤人員的服務意識有待提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脫離了單一的用工形式,擴充了醫院后勤員工的補充渠道。但由此也產生了用工形式多樣、來源相對復雜,素質參差不齊,對醫院后勤服務的特殊性認識不夠,服務意識不強,不能適應醫院后勤服務的要求等問題。

13后勤人員年齡梯隊、學歷層次、技術結構不能適應要求

目前,在很多醫院都存在后勤員工年齡老化的問題,原崗位人員得不到更新,甚至醫院的老弱病殘都往后勤崗位安排,加之后勤崗位收入相對較少,年輕的員工很難引得進、留得住,導致后勤員工隊伍年齡梯隊不合理,存在青黃不接的情況。醫院的很多后勤服務崗位都已經實現了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對員工的配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后勤崗位員工的學歷水平總體偏低,對新設備、新技術、新技能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相對較弱,加之對后勤員工的培訓教育、長期得不到重視,也成為阻礙后勤管理和服務水平提升的一大障礙。

14規范化、專業化管理還有較大差距

隨著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面對復雜的大型設備和保障系統,面對日益提升的就醫需求,專業、規范的管理和操作運行同樣重要。目前,在醫院后勤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建設階段重視對設備的投入,交付使用后的管理相對滯后,管理目標不明確,管理標準不具體,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考核不落實,導致管理水平不高,難以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15后勤管理的成本意識不強

后勤保障是以消耗為代價的,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各種大型醫療設備不斷增加,服務設施不斷改善,隨之而來的是不斷增加的能耗成本。長期以來,醫院后勤提供的是無償服務,不計成本的服務,這不僅不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核算的要求,而且不利于提高后勤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醫院對醫療醫技科室有一整套完善的經濟指標、業務指標、質量安全指標等考核體系,對后勤部門的考核管理則相對較弱,造成后勤管理在能源消耗、操作運行、物料管理、人員成本等方面的成本意識不強,直接影響醫院的運營成本。

2改進醫院后勤管理,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幾點措施

醫院后勤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紛繁瑣碎,要改進醫院后勤管理,提升后勤保證能力,需要牢記“一個方針”,實現“兩個轉變”,抓好“三項工作”。

牢記“一個方針”,就是后勤管理工作必須始終貫徹“醫療為中心,服務為宗旨,滿意為目標”的工作方針,把服務貫穿后勤管理工作的始終,把臨床一線的需求作為開展工作的重點,把臨床一線的滿意作為奮斗和追求的目標。

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實現對后勤管理重要性認識的轉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保障重要性的認識古而有之,現在,醫院后勤管理和服務的范疇和規模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大到基本建設、能源供應、專用系統支持,小到吃喝拉撒、清潔衛生,物流配送,滲透于整個醫院的運營管理之中,是整個醫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機制、體制和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支持,才能使之更好地適應醫院發展的要求。二是實現服務意識和服務方式的轉變。更新服務意識,轉變服務觀念,樹立一切為了臨床,為了臨床的一切的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增強服務的主動性,把醫生、護士還給病人,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為病人的服務中去。同時,要向精細化、人性化服務轉變,提供更加細致入微的服務,不斷提高后勤服務滿意度和病人就醫體驗。

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抓好后勤員工隊伍建設和員工整體素養和水平的提升。第一,盡可能選聘年輕、知識層次較高、特別是實際操作技能較高的實用性人員充實后勤員工隊伍;第二,通過后勤服務社會化,把一部分后勤服務職能委托專業機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來提高服務的效能和水平。第三,根據崗位和工作性質不同,為員工分門別類的制訂培訓計劃,采取外出進修學習、短期技能培訓、院內定期培訓等多種形式,按需施教,提升員工的業務素養和操作技能。隨著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的設備、設施大量增加,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更需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后勤保障隊伍,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才能適應醫院不斷發展的需要,才能為醫療教學科研提供更優良的專業化服務。

二是適應新形勢、新裝備、新要求,不斷完善后勤管理和崗位制度建設,制訂科學和切實可行的操作規范、制度職責、流程預案,圍繞后勤管理目標,確立全方位的制度落實目標?!皣馈弊之旑^,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執行,用制度約束、規范后勤管理和服務行為,確保服從和服務于醫院工作大局目標的實現。通過規范、專業、高效的服務,為臨床一線提供更多、更及時、更優良的服務。

三是要抓好成本意識。醫院之所以能夠穩步持續發展,除了大力開展新技術新業務,不斷擴大規模和服務能力,增加醫療收入,提高經濟效益外,必然對醫院的成本管理也非常重視。在醫院成本中,后勤保障運行的成本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由于過去的后勤服務大多都是無償提供,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因此后勤管理中的成本意識相對較差,降本增效的空間也很大。節能產品、節能技術的使用、大型設備、系統的科學運行、將會使能耗大大降低;物料、辦公用品的合理采購、應用,能夠盤活資金,減少浪費;人員的合理安排、信息化、機械化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因此,必須在后勤管理過程中始終貫穿成本意識,逢事精打細算,通過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取得最優的投入產出比。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就醫需求的不斷增加,對醫院和對醫院后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通過觀念的轉變、投入的增加、結構的優化、水平的提高來緊跟時代步伐,適應發展的需要,提供優質、高效的醫院后勤保障服務。

參考文獻:

歐陽炯煒試論高校后勤保障服務運行成本的科學確定[J].教育與職業,2008(27):52-54.

猜你喜歡
存在問題
余額寶的理財方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