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的運用探析

2017-06-03 14:56張波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稅務風險管理會計中小企業

張波

[摘要]財政部在2014年頒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標志著管理會計進入新的紀元,一時間實務界和理論界對管理會計這一課題進行了討論,讓管理會計在實務和理論上都得到了發展,進而提升了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文章基于如上背景,主要研究了如何將管理會計的思維應用到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中,如何運用管理會計方法規避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指引。在運用時,文章以中小企業涉及的稅務事項為基礎,深入分析各個事項背后的潛在風險,分別就稅種、稅率、稅收的計算及籌劃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管理會計;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策略

1引言

隨著2014年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頒布,管理會計無論是從實務上還是從理論上都進入了新的時代。在現代企業制度已經成熟的今天,管理會計對提升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幫助企業立足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至關重要。

當下不同的經濟體發展不均衡,集中體現在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大企業的管理水平差異很大,不可否認的是,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和諧,因為中小企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所以研究中小企業的管理會計的應用問題顯得意義深遠,不僅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自身實現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健康發展,而且對社會的進步也起巨大作用。稅務風險是企業面臨的重要風險,影響稅務風險的因素有財務人員的素質、企業內控制度、企業監督機制等,當下中小企業存在財務造假、逃稅避稅問題,失信現象頻繁,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2管理會計與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涵

在研究管理會計如何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時,首先要明確管理會計、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內涵及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首先就管理會計而言,作為會計發展至今新的分支,和傳統的財務會計是存在本質區別的。我們知道,財務會計的核心功能是核算和監督,其最終的成果就是對外公布的財務報告;管理會計的功能則是發揮管理的作用,其使命是為管理層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對企業戰略規劃,未來的發展節奏影響甚大。

所以,管理會計要對企業未來面臨的風險進行前瞻性的判斷、預測和評估,必要時建立預警機制。中小企業的風險是中小企業經營中未來出現損失的不確定性,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就是企業在涉稅事項中面臨損失的可能性,具體來講就是當中小企業違反國家稅法,財務造假,逃稅避稅而造成被稅務機關出發而繳納罰款造成的損失,包括物質上和名譽上的損失。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就是要將引起上述損失的因素進行分析和管理,以減少未來企業因為涉稅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

3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特點及產生根源

31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特點

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因為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而產生。相對于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的管理不規范,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大多表現在主觀上的非故意性、金額的不正確性和稅種的不完整性。出現這些特點的原因源自兩個方面:第一,從監管環境來看,因為中小企業的數量很大,規模卻很小,分布上很分散,國家或地方稅務機關難以對中小企業實施全面的管理,尤其是稅收方面,稅務機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中小企業的稅務繳納進行指導和教育,造成中小企業不知道交什么稅、交多少稅,這就為未來的稅收懲罰埋下了隱患;第二,就中小企業自身而言,由于中小企業大多難以支付高額費用聘請高水平的稅務咨詢機構和專業人員,而日常納稅意識常常缺失,造成難以做好稅務籌劃,甚至不知道繳哪種稅,該繳多少,出現了“不該繳的繳了,該繳的不繳”等混亂的現象,造成稅務風險一直存在。

32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根源

結合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根源有內因和外因,需要注意的是,內因是根本因素,外因只是在內因基礎上發揮效應。為此,要控制水務風險,就需要完善中小企業內控制度,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以此控制稅務風險的發生。

首先,中小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是其產生稅務風險的外部因素。這些外部因素雖然不是根本原因,但是卻無形中促使了稅務風險的發生,而且這種外部因素不以企業意志為轉移。具體包括市場的競爭環境、稅收方面法律法規的制定及及其完整性和適用性、地方稅務機關的管理水平、地方的產業政策、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對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產生潛在的影響,并且難以防范。

其次,從中小企業自身來分析,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大多缺乏納稅意識,沒有建立內部控制機制,管理者往往一支獨大,財務人員往往難以發揮其應有的監督作用,這些內部因素一方面造成企業不愿意納稅,另一方面造成企業不知道怎么納稅,這是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根源所在。

4運用管理會計工具管理中小企業水務風險的策略

本文認為,將管理會計思維運用于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可以有效地防范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發生,促進中小企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和諧。在運用時使用杜邦分析法,以企業涉及的業務為起點,層層分析,識別企業涉及的哪些稅種、稅率分別是多少,如何計算并正確納稅,稅收成本多少等問題,并做出良好的計劃和控制。

41對中小企業涉稅業務事項進行全面的分析

全面分析和評估企業的經營業務、事項是管理會計的核心,是稅務風險管理的起點。而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業務或事項進行評估就能明確哪些業務交稅,哪些業務不交稅。企業的稅收源于企業的經營業務,這就是涉稅業務,要對這些經營業務的稅收進行評比,同時要做好非經營業務的稅收評估,如企業捐贈行為,固定資產變賣行為等,也會涉及所得稅繳納的問題。

42做好稅務籌劃,對經營業務或事項進行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會計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要將其充分應用到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中去,并在此基礎上做好稅收籌劃。我們知道,稅收是在企業生產經營基礎上產生的,不是稅務機關制造的,經營業務通常要繳納稅,顯然稅收會減少企業的利潤,影響企業的業績。所以,控制水務風險,要充分應用管理會計中的本量利分析,考慮稅收對企業業績評價的影響,做好稅務籌劃,通過合理避稅提升企業的業績,同時要避免不合理的避稅行為,不然就容易加大企業的稅務風險,變成違規偷稅漏稅行為,得不償失。

43分別就中小企業經營業務或事項涉及的稅種、稅率進行分析

鑒于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就是不知道繳什么稅和怎么繳的問題,所以,要針對企業的業務逐項分析應該繳納什么稅,按照什么稅率繳納,這樣就能避免多繳納和少繳納的問題,規避了稅務風險。這是中小企業實現稅務風險管理和制定風險管控措施的關鍵步驟。

44做好稅務決策、規劃和控制

管理會計的重要思想是財務決策、財務規劃、績效與控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也可以借用這種思想,進行稅務決策、稅務規劃與控制。首先,中小企業要做好稅務決策。中小企業要結合自身的規模,充分考慮經營業務涉及的稅種、稅率,結合企業的經營目標和財務決策,決定企業的經營業務類別和相應的納稅事項,稅務決策就是企業經營決策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要根據實際的經營業務做好稅后繳納的籌劃和控制,要在考慮企業業績評價的同時不觸犯稅法的底線,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有效控制。最后,中小企業要做好發票、合同等業務憑證的管理,這是控制企業稅務風險的基礎手段。

45對稅務風險管理進行外包

前面提到,中小企業不同于大企業,一般沒有能力也不愿支付高額的費用聘請專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因為這樣將給企業帶來沉重的固定人力成本,加重企業的財務負擔。另外,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集中爆發在稅務機關征收稅金時,這個時間通常是在年末或者月末,平常的稅務風險不夠明顯。為此,企業可以在年末或者月末對集中出現的稅務風險進行管理,由于沒有專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可以聘請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第三方中介機構完成稅務風險的管理,這樣一方面可以借助他們的專業能力短期內完成稅務風險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省去聘請專業稅務風險管人員需要支付的固定人力成本,提升企業的業績水平。

參考文獻:

[1]于增彪,桑向陽為什么業務流程管理總是敗多勝少——基于一個管理會計的視角[J].會計研究,2014(6):10-13

[2]王中林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9):112-113

[3]楊峰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2010(10):55-56.

[4]徐玉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J].會計研究,2002(8):21

猜你喜歡
稅務風險管理會計中小企業
“營改增”對電氣安裝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