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稅收問題的分析及若干研究

2017-06-03 14:57張亞芬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黨政機關分析研究

張亞芬

[摘要]黨政機關一直是我國黨政發展的重要部分,黨政機關在很多層面上不斷加強經濟實體的建設,但是在進行經濟實體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經濟實體的稅收問題,經常會聽見很多人講,黨政機關的經濟實體稅收問題一直是稅務機關的一個黑洞,需要不斷進行創新與研究,才能更好地保證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的發展與穩定。對于這種看法沒有正確與否的評判,文章主要針對黨政機關經濟是以稅收問題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指出其中出現的稅收問題。

[關鍵詞]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稅收問題;分析研究

1經濟實體的分類

(1)分流行。分流行經濟實體類型主要指的是由黨政機關直接分流出的經濟實體,這種經濟實體在建設中數量非常多,很多黨政機關直接從業人員參與其中,還包含與黨政機關直接脫離關系的企業占有大部分。經濟實體建設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經濟建設,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的建設,其中由于政府直接掛鉤的經濟實體,也包含與政府機關直接脫離關系的經濟實體,其中還包含混合型的狀態,資料顯示這些經濟實體在納稅方面管理比較合理,當然在很多方面還需要進行完善與創新。

(2)掛靠型。掛靠型的經濟實體主要是由個體戶或是原單位的職工聯合辦理的,這種經濟實體存在的范圍非常廣泛,當然其中的掛聘人員必須由專業的經營人員以及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經營,鼓勵這種經濟實體的建設,在納稅方面也比較穩定,總體上來講這種掛靠型的經濟實體主要是依靠個體戶以及原單位的職工等進行經營運行。

(3)混合型?;旌闲偷慕洕鷮嶓w是將前兩種經濟實體進行結合,其中既有直接從黨政機關流出的人員又有依據政策收編的個體經濟戶,還包含原有單位組織的經濟建設實體。[1]混合型的經濟實體在市場上存在的數量是最多的,并且混合型經濟實體在進行經營運行中存在的類別比較混亂,有與黨政機關掛鉤的,也有全部脫離機關的人員,當然這種經濟形態在納稅方面也比較復雜,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才能很好地保證經濟實體的進步與發展。

2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稅收透視

對于黨政機關的經濟實體來講,稅收問題一直是其發展與進步的關鍵,同時也是重要問題所在,從客觀角度上分析我國黨政機關的經濟實體稅收問題,屬于非常敏感地帶,對于這方面的分析于研究需要逐層進行深入探索以及詳細研究。對于這種黨政機關的分析于研究能夠看出,這種形容不管是形象還是過激,黨政機關的經濟實體在發展中,稅收問題都需要進行詳細研究。根據實際的發展需要來詳細透視下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的稅收問題。在積極探索與研究中,發現其中的解決之道,及時對經濟體制建設以及政治發展等提供幫助。

3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稅收現狀

(1)納稅意識不夠。經濟實體的建設與促進能夠很好地帶動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很多地方政府積極鼓勵黨政機關中流出經濟實體建設,并且在相關經濟制度管理上給予優惠,頒布很多關于經濟實體建設的經濟策略與優惠政策等,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很多的經濟實體在納稅方面沒有充足的意識,導致納稅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夠高,經常出現納稅的申報或是繳納等遲緩現象發生。稅務相關部門在進行經濟實體納稅期間,經常會遇到納稅人員已經開業或是開張很長時間,但是沒有進行稅務登記,與此同時并沒有主動進行納稅申報,在這樣的基礎上還要求稅務機關給予減稅政策,但是減稅的過程中對于很多申請的手續等不及時進行申請,納稅的積極性不夠,納稅的自覺性也不夠。相關納稅資料調查顯示,很多的稅務調查小組在進行納稅調查期間沒有納稅書面證明等,只能從經濟實體中的發票中進行統計,但是這種統計方式不利于納稅機關的統計,并且數據方面不準確。

(2)分流登記不實、掛靠現象頻繁。對于經濟實體的發展來講,主要是在黨政機關的鼓勵下快速發展起來,但是很多經濟實體中干部分流方面登記不實,并且收編的人管非常多。還有很多的經濟實體中采用干部掛名,但是并沒有實際的參與等現象。經濟實體中的干部人員與政府脫鉤的人員比較少,大部分還在與政府進行掛鉤,這樣發展下去會嚴重阻礙經濟建設的正常進步與健康發展,與當初經濟實體建設初衷不一樣,為納稅方面造成一定的困擾。雖然政府部門非常鼓勵經濟實體的建設與發展,但是因為在管理制度上不夠完善,很多經濟實體掛靠現象頻繁,更是為自身的發展找到一定的靠山。[2]在掛靠現象增多的基礎上就會導致部分企業出現不正當思想,出現偷稅漏稅現象,雖然相關部門在這方面的審核比較嚴格,并且積極打擊偷稅漏稅現象發生,但是還是存在很多這樣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地進行改善。

(3)管理措施不完善。政府機關在經濟建設中非常重視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在這方面難免會有疏忽的現象發生。加上之前非常鼓勵這種經濟實體的形式的建設與發展,所以在財務管理政策以及約束制度上不夠完善,很多企業會出現財務管理不當、收支不真實等現象發生,在改善經濟實體建設發展的基礎上還需要改善財務管理制度與措施。

4黨政機關下經濟實體稅收問題改善措施

(1)加強分流干部納稅意識。經濟實體在建設之初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納稅義務,黨政機關對于經濟實體的發展以及納稅問題的改善等都非常重視,在這樣的發展情況下就需要我們分流干部提升納意識,自覺接受與完成納稅義務,在促進經濟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加強納稅意識的提升,自覺納稅。[3]經常將企業的管理人員與企業的財務人員等進行稅務知識的培訓,提升他們對稅務知識的掌握,加強納稅的自覺性。建立經濟實體支出就需要出具全面的證件,辦理納稅登記手續,認真接受納稅機關的審查,及時進行稅務的繳納,增強納稅意識,提高納稅義務的執行。

(2)清晰掌握納稅優惠政策的界限。經濟實體建設支出政府給予充分的幫助與支持,在這樣的基礎上在納稅政策上提出很多的納稅優化政策。需要相關部門清晰掌握納稅政策優惠的界限,在優惠的范圍之內進行稅款的繳納。分流類型的經濟實體來講,若是全部與黨政機關脫鉤的企業可以給予全額減免等優惠,積極鼓勵下崗職工參與到經濟建設中,針對不同類型的經濟實體在不同程度上給予了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當然,一定要清晰地掌握其中的界限,合理納稅。

(3)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對于經濟實體的納稅問題一直是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之一,與此同時納稅問題涉及國家利益,所以需要正確對待,建立完善的采取管理制度以及制定適當的改善措施,促進經濟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解決經濟實體中出現的納稅問題。當地的政府部門在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期間需要將其中的財政部門、審計部門以及稅務部門等聯合在一起,全面分析經濟實體特點的基礎上制定財政管理制度,加強經濟實體中對于納稅與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掌握,提升工作人員的基本工作素質,提升納稅意識。在保證經濟實體發展的基礎上加快改善稅收問題,提升稅務的管理與約束,制定適當的改善措施積極給予運用。

5結論

經濟實體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下的經濟產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進步,當然其中的稅務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完善,根據經濟實體的類型提出稅收問題的改善措施,促進經濟實體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鄭嫵雙紅色暗區憂思錄——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稅收問題透視[J].福建稅務,2004(2):48-50

[2]張志華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稅收問題透視[J].決策探索,2007(1):42-44

[3]王勇先,鄧運雙來自“紅色暗區”的報告——黨政機關經濟實體稅收問題透視[J].學習與實踐,1994(4):48-50

猜你喜歡
黨政機關分析研究
黨政機關安全生產監管一體化的“常州路徑”
黨政機關網站網頁歸檔模式研究
電子政務視角下黨政機關公文處理的研究
跨國公司中小型供應商管理改進問題研究
探析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氣象災害與病蟲害方面的影響
大直徑區熔硅單晶的研究與制備技術探究
新時期高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給“精致的實用主義”畫像
廣東省紀委規范黨政機關人員稱呼
《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家標準發布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