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和審計監督中主觀能動性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2017-06-03 09:41曹??劉婷婷楊淼楠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主觀能動性獨立性

曹? ?+劉婷婷+楊淼楠

[摘要]文章就新聞工作者堅持新聞客觀性原則的職業理念和審計人員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對做出正確審計判斷的促進作用進行了論證。文章分析了媒體監督和審計監督的聯系和矛盾,并且分析了矛盾產生的原因,強調新聞真實對審計判斷影響的理論依據。同時,從審計層面及新聞層面加強正確的主觀能動性的運用以促進正確的審計判斷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職業懷疑;客觀性原則;獨立性;主觀能動性

1媒體監督和審計監督的聯系和矛盾

審計監督與媒體監督都是重要的社會監督方式,兩者本著尋求“客觀公正”的價值目標,在我國民主法治的進程中都擔負著重要的職責。新聞媒體審計活動的報道,對促進審計判斷的正確性,審計質量的提高以及審計信息的公開性與透明性發揮著不可否認的作用。新聞的時效性以及傳播范圍的廣泛性也有利于審計監督的實施。然而,隨著傳媒業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及新聞媒體對審計監督活動介入的加深,審計監督與媒體監督之間的矛盾對審計判斷的正確性提出了挑戰。

11媒體監督侵犯審計獨立性

由于審計工作的特殊性,媒體在監督報道審計工作時,應更多的尊重審計的保密義務。有些新聞媒體為了擴大市場關注度,吸引注意力,追求轟動效應,常常會過度渲染或任意評論,這些不當報道引導了大眾關注走向的同時可能對審計人員獨立客觀的實施審計工作造成極大的輿論壓力和心理負擔。這一矛盾不利審計人員獨立行使職責。這一矛盾的產生一方面源于審計人員無法避免的情感因素,受過專業訓練的審計人其知識儲量和心理辨析能力依舊是有限的;同時社會公眾對由新聞報道產生的事件走向的認知也會對審計師做出判斷產生壓力,從而影響正確的審計判斷的做出。另一方面,媒體監督與審計監督追求公正的原則和方式不同,雖然同樣以尋求客觀公正為價值目標。但是,審計監督追求的是法律上的公正,遵循的是審計準則和法規,其對被審計單位經濟事項的審查具有技術性,程序化特征。而媒體監督代表的是社會公眾的聲音,其追求的是社會道德層面的公正。法律是最低層次的道德,兩個主體對于公正的不同接受程度直接導致了媒體監督和審計監督在實際運行時的矛盾。媒體對道德層面的言論往往以一種道德標準限制了審計人員依照審計準則和法規作出理性判斷。

12媒體監督影響審計公信力與權威性

新聞作為社會公眾了解社會信息的主要途徑往往從社會公眾的情感和道德角度闡述一個問題。這必然導致其缺乏審計的技術性和程序性。當審計結論和新聞報道出入較大時,社會公眾對審計的認識極易受到媒體不當報道和傾向性評論的偏頗影響,使社會公眾懷疑或否定審計的客觀公正性,使審計監督在人們心中的公信力大幅度降低。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審計人員在編制審計決定和審計報告時使用不加注解的專業性術語,增加了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媒體從業人員閱讀和理解審計報告的困難,因此媒體容易產生誤解或曲解,以至于做出錯誤報道。其二,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部分媒體不惜運用不正當手段獲取審計工作的保密信息,大肆炒作可能存在的錯報和舞弊行為和審計失誤,惡意抨擊審計結論。媒體為了自身利益的實現,通常會篩選具有新聞價值的社會事實進行報道,一些被媒體認為不重要的事實經常會被媒體過濾,因此媒體對經濟事項的報道經常是有重點但不全面的。正是這種不全面的報道會影響社會公眾對各個經濟事項的認識和判斷。

2媒體監督對審計判斷影響的理論及研究依據

新聞媒體是資本市場的監督者和參與者,審計判斷的外部意見和上市公司的信息環境都通過其形成及構建,媒體意見影響審計結果的形成。作為獨立于行政、立法和司法的“ 第四權力”,新聞媒體在傳播信息的同時發揮著監督治理的作用。財經記者作為新聞行為的主體,其對上市公司這一客體的評價及態度構成了資本市場的意見輿論場,即媒體意見環境。獨立審計作為一種公司治理機制,其向市場傳遞信息的過程及渠道為鑒證會計信息并發表審計意見,具有減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對稱性的功能。根據傳播學理論,行為人出于意見認同需求會主動尋求外部意見,在“同化”和“順應”的機制下表現一定程度的“從眾”行為。審計師借以閱讀新聞媒體關于其客戶的報道增強做出審計判斷的依據,在“同化”和“順應”的機制作用下將影響其審計判斷,最終其審計意見將在這一過程的影響下形成。

根據多項研究,當審計人員身處復雜的監督環境時,較多的審計證據需要在較短時間內被檢查,出于個人認知限制和媒體導向限制的原因,獨立性無疑將受到影響,因此偏見極易出現。通過借鑒媒體意見對審計判斷的作用機制的研究,文章提出了媒體監督對審計判斷影響的理論及研究依據。這一研究基于新聞傳播學“沉默的螺旋”和“圖式”理論建立分析框架;理論依據為:審計執行中,審計師會出于迎合外部監管和尋求意見認同的原因,主動搜集媒體的報道意見;依據“沉默的螺旋”的理論作用,審計判斷的得出受媒體意見的“從眾”效應影響;“從眾”效應借以“同化”和“順應”機制實現。并用上市公司數據驗證了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出具概率與媒體評價之間的正向相關關系,檢驗了審計風險容忍對這一正向相關關系的調節作用。

3充分調動正確的主觀能動性以加強審計判斷的準確性

從根本上說,審計監督與媒體監督是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的關系,發揮正確的主觀能動性將兩者加以協調,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增強審計公信力,有利于審計機構做出正確的審計判斷。但是作為獨立個體,其主觀能動性受個人情感因素及自我約束力影響較大,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審計人員和媒體人員極易因個人、他人、環境及其他客觀事物的干預而得出偏頗結果或發表錯誤意見。作為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專業知識限制和專業觀念的限制也阻礙了結果的一致性進程。我們認為通過以下可行性建議可以有效推動媒體監督與審計監督協調運作,維護審計監督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公信力,以使審計判斷更加公正。

31審計主觀能動性

要堅持審計的獨立性,避免過多地受媒體的影響。堅持以事實為第一手證據,相信自己親自獲取的審計證據比他人提供的審計證據更可靠,堅持遵守審計準則和法規,審計小組在實施審計期間要通過檢查、盤查、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和分析性審計程序應廣泛收集審計證據。保持合理的職業懷疑,對新聞報道去偽存真客觀分析,當新聞報道與審計判斷沖突時,可通過建立審計人員與新聞工作者的交流機制,雙方公開對話,修訂錯誤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權。增強審計人員專業素養,提高面對社會輿論導向的心理承受能力,可通過審計組內互相監督機制,在個別環節要求審計人員封閉審計以隔絕外界影響,或進行定期的審計職業教育,幫助審計人員進行心理建設。

32新聞主觀能動性

媒體不可濫用監督權力,要恰當客觀地依據事實發表新聞報道,隨著社交媒體大眾監督的興盛,群眾應針對某一審計案例廣泛閱讀資料,對于存疑部分大膽發聲,發揮大眾的輿論效應監督媒體報道。媒體監督應擴大職責和范圍,依法對國民經濟生活等各項事項實施監督,使審計工作實施時有據可依,可采用直播等方式,在公開公正的情境下實施監督工作,同時可以通過聘請外部專家對媒體人員進行關于其將要追蹤事件的相關知識的教育工作。提高新聞數據獲取的謹慎性,以事實為第一依據,堅持新聞客觀性原則,通過人員采訪、資料分析等綜合手段綜合發表意見,避免一家之言。

參考文獻:

[1]劉文淺析政府審計監督與媒體監督的沖突與協調[J].當代經濟,2015(15):9-11

[2]張龍平,呂敏康媒體意見對審計判斷的作用機制及影響——基于新聞傳播學理論的解釋[J].審計研究,2014(1):53-61

[3]劉明輝為什么需要職業懷疑?[C].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25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12:10

[4]高鋼捍衛新聞真實[J].國際新聞界,2006(1):11-15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主觀能動性獨立性
獨立性檢驗高考熱點例析
淺論我國非審計服務及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
研究性教學在口腔醫學??粕a實習中的應用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獨立性與責任
大學英語教學中分組討論模式的研究
實現高中政治課堂高效性的分析與研究
打造高效思品課堂,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考慮誤差非獨立性的電力系統參數辨識估計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組織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