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城市群發展戰略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創新發展的思考

2017-06-03 20:14馬劍平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實踐探索經濟發展廣西

[摘要]文章以國家批復建設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為契機,分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和瓶頸。提出北部灣經濟區要建設開放北部灣、同城北部灣、智慧北部灣、暢通北部灣和藍色北部灣,必須進一步完善和建立統一市場體系,提升經濟區總體實力、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和行政管理服務體制等改革問題,才能實現北部灣經濟區創新發展、跨越發展。

[關鍵詞]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實踐探索;廣西

“十三五”廣西要實現中央賦予“三大定位”的新使命和廣西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目標,必須加快推進北部灣經濟區這個重要一核發揮戰略引擎作用。2017年1月20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被國家批復,無疑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這個重要一核再次增添重要的奠基石,將更有利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發展行動計劃》的實施,發揮戰略引擎作用??墒菑谋辈繛辰洕鷧^2006年3月正式成立,到2008年1月國務院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以及“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經過十年的開放開發,北部灣經濟區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周邊省市相比,與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的愿景相比,還面臨諸多的問題和瓶頸。在新的發展機遇和新常態下,北部灣經濟區必須提高認識,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地擴大開放合作,努力破解同城北部灣、智慧北部灣、暢通北部灣和藍色北部灣在發展中的有些難題,從而才能更有效地建設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發展,增強對廣西的引領帶動作用和對西南中南的支撐輻射功能,才能提升廣西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

1提升經濟區總體實力,促進城市群協同發展

當前,北部灣經濟區與廣東珠三角經濟區、湖南長珠潭城市群發展相對,還存在很大的差距。與2013年相比,北部灣經濟區GDP為4817億元,相當于珠三角經濟區(53060億元)的9%,相當于長珠潭城市群(10539億元)的46%;2016年,北部灣經濟區經過三年的發展,GDP雖然上升為6488億元,但只相當于珠三角經濟區(73118億元)的88%,相當于長珠潭城市群(13681億元)的46%;其中進出口總額、固定資產投資比例與珠三角經濟區、長珠潭城市群相比也在逐年下降。北部灣經濟區要實現中央賦予“三大定位”,服務“三南”(西南、中南、華南),必須主動利用好北部灣城市群作為沿海地區重要的新的經濟增長極,加快構建面向西南開放的大通道,構建面向東盟的互聯互通大通道,完善沿海港口網絡建設,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要協同經濟區各城市圈,下大力氣,化解產業同質化發展的力度和勇氣,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產業合作新高地,加快實施電商北部灣,電商絲綢之路工程,推動北部灣產業集群化發展。要深入研究商貿物流集散中心的瓶頸問題,利用北部灣城市群發展,共建經貿合作新平臺和中國—東盟海上合作試驗區,要以珠三角經濟區、長珠潭城市群為對比,加快提升經濟區總體實力,協同北部灣城市圈共享發展,才能實現北部灣建設開放北部灣、同城北部灣、智慧北部灣、暢通北部灣和藍色北部灣。

2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建設,助推北部灣開放開發

2013年11月國務院批準廣西、云南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廣西啟動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以來,跨境人民幣業務創建了“東興模式”,金融同城化實現了異地差異化服務零費制,使跨境業務、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新進展。但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培育上還沒取得新實效,金融業務主要集中在五大國有銀行,地方性、股份制、集體制等金融機構所占比重少,外資、合資機構缺乏,農村金融發展不足,金融資源跨區域自由流動配置機制尚末建立,金融合作不緊密等瓶頸長期存在。當前,在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建設和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雙重機遇下,北部灣經濟區要積極推動金融機構自我創新,建立金融同城化的補償與激勵機制,建立北部灣經濟區統一的產權市場、資本市場,建設同城化金融市場體系和行政及金融監管的組織體系。探索推動人民幣與周邊國家的貨幣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推動中馬產業園、東興試驗區探索人民幣回流機制,發揮“東興模式”,實現園區內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以南寧為中心,統籌服務和輻射北部灣各市的金融體系,加快助推北部灣經濟區城市群開放開發戰略。

3建立統一市場體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據北部灣經濟區統計月報顯示,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為2000多家,而珠三角經濟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為7000多家、長珠潭城市群為5000多家,從這個數據分析來看北部灣經濟區整體實力還不強。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還不多,上市公司也僅僅16家。尤其是產業結構的產業同質化、同構化、差異化、產業發展一體化等方面趨同問題突出。

交通港口投資、管理、運營的體制機制還存在諸多弊端;通關同城化、便利化體制機制還處于互不協調鏈接,缺乏聯動機制,造成北部灣經濟區的市場主體不靈,市場在同城化中的決定性作用不強,形不成統一的市場體系。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被國務院批復,無疑給予北部灣又一次沖擊發展的大好機會。北部灣經濟區如何把握,如何調整產業結構雷同并形成分工合作共贏的產業集聚和集群效應(特別是北海、欽州和防城港)是北部灣建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問題,只有進一步加快推進口岸開放和通關便利化的力度,化解運營體制機制的壁壘,建設人文合作交流平臺機制,強化旅游產業的先驅引領作用,建立統一市場體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才能推動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發揮強大的戰略引擎作用。

4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行政考核機制

北部灣經濟區十年的開放開發,雖然取得巨大成就,但與全國沿海沿邊開發經濟區相比,還未沖破“一畝三分地”的傳統思維定位,未運用市場化手段拆除各種“非市場”壁壘,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集聚。在未來的發展上,北部灣經濟區必須樹立思想大解放推動大開放大發展的思路和大局,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建設的良機。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大制度創新力度,以重構新機制為抓手,打破行政壁壘,破除體制機制束縛,強化協作協同,釋放市場活力。健全北部灣經濟區統籌協調管理機構與行政區有機結合、協調高效機制,增強經濟區內生產要素管理要實行上收集中與下放搞活相結合,促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快制定北部灣經濟區相關法規,增加約束力和執行力。充分發揮政績考評“指揮棒”的作用,堅持把財政收入、項目投資、城鄉居民收入和產業發展、產業同質化同構化及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等納入考核評價指標,建立完善科學的考評體系。只有加快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創新力度,建立行政考核機制才能推動形成一批優勢產業發展,增強對北部灣經濟區這個重要一核的引領帶動作用和對西南中南的支撐輻射功能,只有提升北部灣經濟區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才能落實好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

參考文獻:

[1]廣西日報《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發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再迎重大利好[EB/OL〖BF〗].[〖BFQ〗2017-02-22].http://wwwbbw.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6945.

[2]中國—東盟博覽“六個升級”共繪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藍圖[EB/OL〖BF〗].[〖BFQ〗2017-03-15].http://gxpeoplecomcn/n2/2017/0315/c347802-29856561html.

[3]中國經濟時報北部灣城市群崛起協同發展是關鍵[EB/OL].[2017-03-03].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70303716888815html.

[作者簡介]馬劍平(1975—),男,湖南邵陽人,管理學博士,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副主任,廣西扶風旅游文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研究方向:旅游經濟、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區域經濟。

猜你喜歡
實踐探索經濟發展廣西
廣西廣西
廣西尼的呀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廣西追殲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