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守謙與憲宗元和政局——對梁守謙家族相關墓志的再考察

2017-10-23 08:51
中國中古史集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中尉宦官墓志

梁守謙在憲宗元和朝擔任樞密使、神策右軍中尉等要職,憲宗遇弒后,穆、敬、文三朝皆掌神策軍,秉權近二十年,是諸多宮廷政變的親歷者。由于種種原因,這樣一位聲勢顯赫的宦官兩唐書皆無本傳,雖屢見史端,但記載較為零散。近年來,梁守謙本人及其家族成員梁守志、梁承政等人墓志陸續刊布,提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這些珍貴的新史料一經公布,便引起學界的廣泛重視。景亞鸝先生對《梁守謙功德銘》、《梁守謙墓志》、《梁守志墓志》進行了考釋[1]景亞鸝:《略談唐代的宦官及宦官制度——從〈梁守謙功德銘〉及其〈墓志銘〉說起》,載《碑林集刊》(6),2000年;《〈梁守志墓志〉考釋》,載《唐史論叢》第23輯,2016年。,陸揚先生以《梁守謙墓志》為例討論了中晚唐“宦官領袖”及其與政局的關系[2]陸揚:《從碑志資料看9世紀唐朝政治中的宦官領袖——以梁守謙和劉弘規為例》,《文史》2010年第4 期。另以《9世紀唐朝政治中的宦官領袖——以梁守謙和劉弘規為例》為題,載氏著:《清流文化與唐帝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杜文玉先生則從宦官家族的角度對其家族進行了系統的研究[3]杜文玉:《唐代宦官梁守謙家族世系考》,載《唐史論叢》第22 輯,2016年。。眾所周知,憲宗遇弒后,宦官跋扈,內宮不靖,碑銘多有隱諱,今人從不同角度對碑銘材料進行解讀,所得結論也不盡相同。本文擬在學界現有成果之上,以梁守謙家族相關墓志為中心,對梁守謙其人其事,以及其在憲宗元和政局中的作用重新考察,以期對唐代宦官政治相關問題的研究有所推進。

一、梁守謙家族墓志錄文

在《梁守謙墓志》出土之前,梁守謙事跡僅散見兩《唐書》等史書,非常破碎,身世、事跡皆不可詳考。記載較為集中的史料主要是梁守謙親信楊承和所撰《邠國公功德銘》。[1](唐)楊承和:《邠國公功德銘》,《全唐文》卷998,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0333—10338 頁。由于撰者亦為宦官,在敘淮西之功等多阿諛之辭,長期不被學界重視。世人對梁守謙家世較為詳細的了解始于《梁守謙墓志》。[2]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志匯編》大和012《梁守謙墓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 2104 頁。

《梁守謙墓志》錄文見于《唐代墓志匯編》,另見《全唐文補遺》第4 輯。拓片圖版見《隋唐五代墓志匯編》北京大學卷2。[3]吳鋼、吳敏霞編:《全唐文補遺》第4 輯,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124 頁。孫蘭風、胡海帆主編:《隋唐五代墓志匯編》北京大學卷2,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9 頁。為便于討論,今參據圖版,移錄如下:

唐故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府儀同三司行右衛上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邠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三百戶贈揚州大都督定梁公墓志銘并序

朝請郎前試大理評事上柱國雷景中撰并書

岳降靈粹,時生哲人,運契休明,光輔□德。暨入掌綸誥,出平寇戎,使妖氛廓清,建功業廣大者,安定梁公也。公諱守謙,字虛己。姓標令族,代不乏賢,擢居元臣,班列獨步。曾祖晟,皇任左清道率府長史;祖希倩,皇任寧遠將軍、翊衛中郎將;父庭,皇高道不仕;咸以大志,□修令名,隱居蒞官,皆陰德濟物,玄慶不泯,素風藹然。公則嗣其后也。爰自弱冠,節行孤高,起登內朝,便處要地。貞元末,解褐授征事郎內府局令、充學士院使。公藝業精通,器宇沉邃,性不茍合,發言成規。元和初,進階宣義郎,遷掖庭局令,監琳瑯杞梓之士,賜銀章朱紱之寵,依前院使。憲宗以文明御宇,知翰苑勤勞。四年,加朝議大夫拜內常侍,錫金紫之命;授正議大夫,總樞密之任。自統握大柄,謀猷日新,方隅乂安,兇丑屢滅,綱紀中外,弼諧圣明,至公無私,環海清謐。十一年,丁內艱,茹毒銜哀,泣血過制,以其內相權重,奪情起復,授忠武將軍知省事。公識度寬明,機智深遠,潔白廉退,一之古人。其年冬,詔征天下之師。討淮蔡之師,監統之選,不易其人,藉公良籌,膺此殊任,進階加云麾將軍,充行營招討都□[1]“都”下所闕當為“監”字。。時閫外之事,委公裁之,威肅令嚴,將校知禁。明年夏五月,拔郾城,降叛卒。賊勢既挫,皇威益張,撲滅可期,詔命□闕,卻秉機務,再□盛朝。冬十月,蔡之元兇果就擒獲,俘馘上獻,氛埃蕩銷。此時天兵猶未卸甲,公又銜命暫統師人,甄敘戰功,勸賞在手,驲騎所至,道路風生,殘孽余兇,皆感恩宥。復命,十三年,加冠軍大將軍,遷右監門衛上將軍,尋拜□□□[2]“拜”下所闕三字當為“右神策”。軍護軍中尉,朝望益重,勛庸轉高,厚德深仁,天下欽服。公素蘊宏略,初權禁戎,恩信不虧,進獻無闕。十五年,拜特進,列戟朱門,渥澤逾盛,繇是實其府庫,精以戈甲,驚巡撫御,靡不親躬。十五年,遷驃騎大將軍兼右武衛上將軍。時皇帝升遐,宗社未定,公首冊儲貳,肅清宮闈,又加寵命。長慶元年,封安定郡開國公。冬十月,西戎犯邊,詔下左右神策兼京西諸道兵馬討焉,拜公為監統。乃精選良將,訓練銳師,犬戎畏威,慴憚奔北。二年,封邠國公,食邑三千戶。四年,拜開府儀同三司兼右衛上將軍。公捧日從龍,偏承圣旨,儉德守道,家無余財,竭俸傾心,修建功德。不以壽終為諱,于大塋側,創置先修,栽植松楸,樹立碑記,君子謂之達觀也。洎敬宗嗣位,夏四月,小孽猖狂,凌犯帝座,公即日掃蕩,以靜皇居,忠憤昭彰,勛績廣茂。二年冬,彗起蕭墻,禍生宮掖,潛龍未震,神器不安。公引兵誅夷,旋定社稷,功高前列,位冠內庭,加實封三百戶。大和元年春,公朝對之暇,嘗謂朋從曰:夫寵辱若驚,功成身退,茍順天道,必全其真。因回止足之心,頓起滿盈之誡,愿保沖素,不顧浮榮。遂陳表章,懇讓權位?;实奂螄@,累答天書,褒德贊功,三請未許。公尋進車馬服用,便與將校言別,一軍號慟,聲徹九重,臥轍攀轅,如喪父母。蓋恩信慈惠感人之深故也。明日將赴朝謁,披露血誠,冒觸宸嚴,固乞休退。上引其帶礪之誓,念以翼輔之功,省表歔欷,難輟斯任。公再陳哀迫,方遂深衷。君臣銜悲,相顧流涕,圣心重惜,如失股肱。此日敕又令班列大臣,咸送到私第,歸休之盛,千載一時。公歷侍六朝,每立殊績,名位雖退,恩榮不渝。翌日,拜右衛上將軍致仕,特加全祿,賜錢帛粟麥,寵命優崇,榮耀里閭,光載史冊。追二疏之遐躅,慕陸賈之高名,優游林泉,多在別墅。前后御藥寶器凡九降天使,恩亦至矣。豈料天不福善,忽罹于殃,以其年冬十月廿日,暴薨于永昌里之私第,享年四十有九。嗚呼!帝道克昌,元臣遽沒,乾綱載定,一柱俄傾。天子輟朝,都人罷市,追懷痛惜,倚賴無期。追贈揚州大都督,寵其逝也。賚布帛之外,別賜錢一百萬,以備齋七之給。夫人南陽韓氏,以令淑溫和,配合琴瑟,婦道邕睦,母儀肅嚴,早受恩榮,封號冀國,每起撤帷之慟,猶懷舉案之儀,痛切崩城,追攀不及。令子五人:長曰承敏,任朝散大夫、掖庭局令,賜緋魚袋;次曰承度,任朝議大夫宮闈局令,賜緋魚袋,充沂海監軍;仲曰承乂,任朝議郎內府局丞;仲曰承汶,賜緋魚袋;幼曰承政,賜綠;皆玉潤貞姿,博通群藝,忠孝雙美,聲華并馳,不墜清風,克奉嚴訓。自丁艱釁,號哭無時,雖執三年之喪,竟佩終身之慼。有女二人,長適太原郭氏;親弟一人曰守志,任原王府司馬兼侍御史,恭而且悌,禮義修身,揮涕纏哀,同護喪葬。以大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龜筮葉吉,將窆于京兆府萬年縣李姚村白鹿原先修塋,禮也。鹵簿儀仗,所司備供。感春色無光,路人掩泣,送終之飾,亦冠絕當時。嗣子以景中久踐門闌,粗諳事實,恐陵夷谷變,因令為文,輒課虛懷,無慚直筆。銘曰:

岳瀆降靈,賢人誕生,孤標令德,翊戴文明。少負公才,早登翰苑,鯤鬐雖化,驥足未展。密近旒扆,從容掖垣,偏承睿渥,獨掌綸言。始佩銀章,旋紆紫綬,秉持樞要,匡建在手。帝命監統,籌能濟時,郾城將拔,遽滅淮夷。出杖皇威,入權禁旅,恩霑品物,義振區宇。位極開府,功高護軍,底寧宮闕,掃蕩妖氛。只事六朝,策名二紀,道齊得喪,榮保終始。每味玄寂,常嗟俗塵,崇修梵宇,廣樹良因。寵辱若驚,勛庸不恃,朝車請退,賢路求避。屢獻章表,懇辭官榮,泣離丹陛,悲慟皇情。既遂休閑,隱居別墅,優游泉石,才變寒暑。天意不慭,禍殲忠良,俄然遘疾,奄爾薨亡。天子輟朝,股肱如失,大廈棟傾,巨川舟沒。痛結親愛,哀纏里閭,風悲繐帳,日慘轜車。郁郁佳城,蕭蕭寒柏,萬古千秋,紀在貞石。

《梁守志墓志》志石2012年出土于西安市東郊,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志石高76.4 厘米、寬74.7 厘米,四側飾十二生肖圖案,拓片及錄文見于《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志續集》[1]趙力光編:《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志續編》178《梁守志墓志》,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547—549 頁。。志文43 行,滿行43 字,楷書。其文云:

唐故左神策軍華原鎮遏都知兵馬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詹事行嘉王府長史兼侍御史上柱國安定□梁公墓記銘并序

將仕郎試太常寺奉禮郎張儉撰

夫岳瀆降祉,天地孕靈,閑出英賢,翼輔軍國,任當其位,用得其材。生乃顯名,歿而不朽者,即今安定梁公也。公諱守志,字行實。本支瑯瑘王卿之胄胤,其父安定梁氏之所出,外族無嗣,先考繼之,遂即梁姓,子孫氏焉。曾祖晟,皇左清道率府長史。祖希倩,皇寧遠將軍、翊衛中郎將。咸以衣冠明于理道,父子正于克家,惟孝惟忠,允文允武。父庭,皇不仕王侯,高尚其事,夷齊罕并,巢許莫儔,以為君子之貞而得幽人之象。公兄諱守謙,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右街功德使、開府儀同三司、行右衛上將軍知內侍省事、上柱國、邠國公,食邑三千戶,實封三百戶,贈楊州大都督。位齊臺輔,務劇絲綸;掌握風雷,指揮日月;樞機密事,舟楫要津;錫位崇頒,擢居重任。驥行云路,鶴立天池。光輔圣摸(謨),化宣神策,鷹揚翰苑,虎視戎營,鼎食內相之庖,門樹中軍之戟,主持三教,臣侍六朝,榮耀先宗,慶流后裔。公壯節梗概,器宇恢弘,出性矜莊,稟情廉潔,博學務敏,好習韜謀,書劍之能,文武不墜??思簭投Y,修身及家,惟孝友于,立敬自長。洎穆宗圣鑒,野無遺賢。況公聲塞京師,名流日下,遂宣付左軍、故開府馬公。列班分職,執事從戎,運籌帷幄之中,掛甲轅門之下。自元和十五年賜階中散大夫、檢校太子詹事、上柱國,授左神策軍正將兼押衙。于是禮專揖讓,人望指揮。長慶二祀,皇帝神明,知軍府之勤勞,卹公官資之尚屈,冬仲月,特拜監察御史。四年夏,護軍馬公又加兵馬使。逮敬宗登極,國有小艱,公價勇奮飛,決定寇難;躬為戎首,以赴天心;新命載加,昇超厥位。夏五,拜殿中侍御史。朝夕捧日,出入從龍,偏戴光輝,特承雨露。寶歷年春,進階太中大夫。二年春,故護軍魏公改署公為先鋒兵馬使,依前押衙。今上即位之初,公勇義成謀,張皇師旅,匡國赴難,社稷乂安,效以臣忠,用彰武略,上嘉貞節,特賜秩榮。于時三月,拜原王府司馬兼侍御史。其年兼差領數將,未即更年,營幕日富,旋加正議大夫。圣上以公恪勤率職,首領煩勞,德重位崇,久居將幕,遂拜富平鎮遏兵馬使,余官勛如故。累承恩渥,除改不常;一歲之中,五遷階級。六年,進階銀青光祿大夫。累彰寵秩,屢踐班榮。選士勵兵,佇酬恩旨。七年秋,拜嘉王府長史,余官如故,鎮撫依前。遏密十年,始終一貫,考績殊上,臨事得衷,軍易三監,縣遷七宰。戎器添益,廨署增修。誠無剋下之辭,常有奉公之譽。今上改號初夏,即今護軍、驃騎仇公以公積歲從事,戎幕有功,鎮撫郊畿,令聞朝野,依前署押衙兼苑內都巡使,并差主將。公竭誠奉職,夙夜敬恭,嘉聲上聞,念能安撫。二年冬,驃騎仇公奏拜華原鎮遏都知兵馬使,余官如故。懿夫仲叔分職,猶子輔朝,威震外戎,勢臨中國,麾旄電引,朱紫風隨。諸將領藩,莫如斯盛也。豈期神不愸遺,厲生厥疾,愿自休退。章疏屢陳,上惜其材,莫允所請。奈何天不佑善,旋若霜花,神氣斯須,奄如風燭。開成三年三月十二日,薨于華原之鎮,亨年五十四。嗚呼,爪牙遽沒,軍主哀傷,名將罹殃,圣上慘悼,特降恩命,宣詔門司,許歸殮于永興里之私第。夫人天水趙氏,德懷貞順,性稟陰靈,蘊質芳柔,含姿濟美。孀居斂簟,垂訓鴻妻,舉案如賓,教彰冀婦。撫持孤露,常如孟母之賢;晝夜哭帷,終比敬姜之慟。厥有愛子曰宗師,右神策軍押衙、宋州司士參軍。雖代襲將門,學旌儒術,彎弧掛劍,說禮敦詩,文武彬彬,威儀翼翼。幼攻詞筆,多參射策之流;長好干旄,獨善韜謀之略。居家唯孝,事主盡忠。未盡生榮,忽遭兇閔。銜哀泣血,毀瘠茹荼。終身之憂,昊天罔極。一女在室,未及笄年,閨閫有儀,儡然在疚,喪其過戚,孝已盡哀,擊胸傷心,毀不滅性??擞瞄_成三年十月十六日,將遷殯于京兆府萬年縣白鹿原上先塋之后,禮也。且夫人以三才之德,孝為百行之原。不遺父母令名,以顯嗣續之道。懼年歲滋久,陵谷遷移,乃刊石勒銘,垂之幽邃。其詞曰:

承家命氏,因生襲姓。尊祖敬恭,慎終儀令。仁其昭穆,德惟善正。風范瑯瑘,化居安定。明明我祖,實維姜嫄。顯顯令德,貽厥子孫。奉先思孝,非法不言。慶流九族,榮耀二門。代出英賢,鴻之苗裔。內侍仁叔,開府令弟。友于惟孝,中外恩惠。九族勛華,四門崇麗。赫赫仁德,峨峨王佐。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公有輸誠,私無聚貨。閭里聲馳,京師名播。圣帝聰鑒,宣職禁軍。累遷班袟,屢展功勛。驄馬繡衣,躞蹀芳芬。惟揚我武,不墜斯文。天仗仁杰,出鎮郊畿。七更縣尹,三易監師。穆穆肅肅,切切愢愢。樂矣美矣,歌之詠之。入升衙閫,巡察禁園。敬恭朝夕,才變寒暄。屈聲佯佯,萬口一言。驥足未舒,出鎮華原。國北要津,揀賢詔委。甲馬槍矛,宣賚邐迤。詵詵孝侄,盈門朱紫。侍餞康衢,榮名遐邇。始臨戎幕,士卒忻忻。上天不愸,殱我良人。旋聞遘疾,奄邇歸真。天子慘容,軍主悲呻。國槯梁棟,天殞將星。親愛號踴,聞不忍聽。友斷手足,落淚零零。沉泉貞石,紀于斯銘。

梁守謙幼子梁承政墓志現藏西安博物院,墓志錄文刊布于《全唐文補遺》第8 輯[1](唐)石衎:《朝請太夫行內侍省宮闈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梁公(承政)墓志銘》,載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8 輯,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15 頁。,近從碑林博物館王慶衛先生處得見其拓片圖版。志石四側飾十二生肖圖案,與梁守志墓志相同。晚唐兩京地區的十二生肖紋多為人身獸面,志石飾紋與其所處時代完全吻合。志石長寬各61 厘米,30 行,滿行30 字,楷書,形制比梁守志要小很多。今參核圖版,重新錄文如下:

朝請太夫行內侍省宮闈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梁公

鄉貢進士石衎撰并書

公之先本自周平王東遷,封少子于梁山,以為梁伯。其后子孫因為氏焉。故漢有大將軍冀,風傳萬古,名振千秋。洎乎代有令人,不能備紀。公諱承政,字拱之,先人守謙,右神策護軍中尉,開府儀同三司,兼知省事。有子七人,公即季也。祖代皆以忠良發跡,豪杰匡時。先太夫人韓氏,妻夫人孟氏,祖代名家,王孫貴族,茂異以偕于松柏,姿儀秀競于蘭芳。早以笄年,從于禮娉。有子三人[1]“三”,《全唐文補遺》誤作“二”。,孟曰全裕,仲曰全禧,季曰全禓,并久親庭訓,稟以義方,居常無問安之虧,入室懷色難之教。公英智絕儔,溫恭罕疋,始從筮仕,便履顯階。大中六年七月十四日授內養。奮翼丹墀[2]“奮”,《全唐文補遺》誤作“奪”。,飛揚天路,玉階親侍,常迎日月之光,蓬島澄心,恒廁冕旒之下,盡節既深,君恩益顧。大中十年十二月十二日,除太原副監?;辣本?,恩謠上郡。亞旅師氏,職貳護戎。感北方之強,死而不厭;與連營之士,和而不同。寔見才為時生,德超獨步。咸通六年二月廿五日,鴻恩降自于天來,韎韐貴彰于盛服,賜緋魚袋,便充修太倉副使,廩人罔犯于纖瑕,斤斧自施于節目。用民之力,深得歲時,公途既博,班秩須榮。咸通八年四月廿一日,授左三軍副使,頡頏至天東,翱翔居日下,壯神武于龍庭,護親軍于帝側??芍^股肱輔弼,密邇腹心。迴旋紫禁之中,宛轉青霄之上。咸通十年二月廿日,宸聽更隆,天心益厚,放九皋之鶴,迥入秋云;控北溟之魚,上游天漢。除兗州監軍使,道貴祿賢,恩由廣秩。感素王之境,再振儒風;俾少昊之墟,更新周道??芍^德齊岱岳,名動魯邦。嗚呼哀哉,優游在秩,俄染膏肓??v起虢以何為[3]“虢”,《全唐文補遺》誤作“號”。按,“起虢”為典故。虢太子尸蹷,扁鵲活之。事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逢救燮而無益。時享齡六十有四,咸通十一年七月廿四日,在秩薨于公館。骨肉懣憊,天地悄然。泰山親見其頹,梁木以當其壞。以其年扶護神櫬,歸于京師。號哭動天,悲風滿路。跋涉山川,達乎上國。權殯永昌里之私第。畢塗在屋。嗚呼!莫不痛傷朝野,悲痛人情,禮也。安厝有期,送終有則。用先遠日,兆得吉辰。咸通十二年四月九日,稱家之有無,凡祔于神,必誠必信。遂窆于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李姚村,祔于先塋。子孫恐年代綿遠,陵谷遷移,遂命鄙為詞,刻石為記,其銘曰:

英英雅秀,濟濟奇能。德摽(標)獨步,才為時生。事君盡禮,孝愛成身。風傳東魯,化美北京。流年何速,氣與形分。逝波長往,梁木長傾。千秋萬古,鎮此幽扃。

二、墓志所見梁守謙家族家世

《梁守謙墓志》為鴻篇巨制,述其郡望僅籠統作“安定梁公”,《梁守志墓志》志蓋題“唐故安定梁公墓記銘”,則其家族以安定梁氏為郡望?!读菏刂t墓志》自云曾祖梁晟,左清道率府長史;祖梁希倩,翊衛中郎將,父梁庭為普通百姓,無官宦。但據《梁守志墓志》,梁守謙兄弟本不姓梁,實為王氏,其父王庭因外家梁氏無嗣,過繼梁希倩為子。梁守謙家族墓志皆載梁氏先塋位于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李姚村白鹿原。安定梁氏是長安一帶的大姓,東漢末年外戚權臣梁翼即是安定梁氏。初唐楊炯《后周明威將軍梁公(待賓)神道碑》記梁待賓“遷窆于雍州藍田縣驪山原舊塋”[1](唐)楊炯:《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載《文苑英華》卷906,中華書局1966年版,第4769 頁。,梁待賓乃隋朝名將梁睿之后,亦世居長安。此兩支梁氏祖塋相近,多以武為業,或有密切關系?!杜f唐書》卷156《于頔傳》:“梁守謙掌樞密,頗招權利,有梁正言者,勇于射利,自言與守謙宗盟情厚,頔子敏與之游處?!盵1](后晉)劉昫:《舊唐書》卷156《于頔傳》,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4131 頁。這從側面印證了梁守謙對當地梁氏多有關照,而其本家王氏則不為人知,恐怕王氏家族社會地位不高。這種先過繼外姓,后入宮為宦官的情況,在唐代宦官中并非孤例。穆宗長慶初荊南監軍使樂輔政也是如此。據樂輔政本人及其父趙愛的墓志,樂輔政本姓趙,自稱天水趙氏,實亦為長安人,祖上三代皆無官宦。趙愛有三個兒子,樂輔政幼年時出繼給其舅樂氏,不久輾轉進宮為宦官,侍奉德宗皇帝。樂輔政另外一個兄弟趙輔弼則在禁軍中任職,為左龍武軍僻仗押衙。[2]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志匯編續集》長慶009《樂輔政墓志》、大和023《趙愛墓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64、898 頁。樂輔政、趙輔弼兄弟一做宦官,一做禁軍。與梁守謙、梁守志兄弟非常類似。

梁庭過繼梁家后,育有守謙、守志二子,不過生前沒有一官半職,日子并不如意。唐代兩京一帶貧苦人家為了生計,可能把某個男丁過繼他人,也可能讓某一個男丁入宮充當宦官,以減輕家庭負擔。梁守謙、樂輔政皆是這方面的典型。除梁守謙外,自稱出自“安定梁氏”的宦官還有會昌初年桂管監軍梁元翰。[3]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志匯編續集》會昌018《梁元翰墓志》,第956 頁。梁元翰為宦官梁崇仙養子,死后葬于萬年縣浐川鄉上傅村觀臺里,與梁守謙先塋同縣。而梁崇仙的名字,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建中初割據襄陽的梁崇義。梁崇義,長安人,有膂力,本羽林軍射生手,從來瑱鎮于襄陽。梁崇仙、梁元翰等宦官或許與梁守謙家族沒有關系,但至少可以印證梁氏在宮內頗有勢力。

梁守謙、梁守志兄弟死后都埋葬在梁氏祖塋,身份得到家族的認可。梁守謙地位顯赫,共有五個養子,兩個養女?!读撼姓怪尽吩疲骸坝凶悠呷恕?,蓋將養女也納入諸子數中?!读菏刂t墓志》載其五子名諱云:“長曰承敏,任朝散大夫、掖庭局令,賜緋魚袋;次曰承度,任朝議大夫、宮闈局令,賜緋魚袋,充沂海監軍;仲曰承乂,任朝議郎內府局丞;仲曰承汶,賜緋魚袋;幼曰承政,賜綠?!薄读撼姓怪尽份d梁承政三子:全裕、全禧、全禓?!读菏刂灸怪尽份d梁守志有一子梁宗師,右神策軍押衙,亦為武職。梁守謙諸子皆以“承”連名,梁守志為其親弟,其子不與梁承政等連名,此點比較特殊,或為其小名。綜上所考,梁守謙家族可考者譜系如下:

譜系表中實框表示身份為宦官,虛框表示非宦官。梁守謙祖上并非宦官,故其家族成員并非純粹的宦官世家。建中四年德宗出奔奉天時,隨從禁軍將士與宦官有扈從之功,一同受賜“奉天定難功臣”、“興元元從”等功臣號,在賦稅、爵賞等方面享有特權。不少宦官收養禁軍子弟為養子,亦有禁軍之子入充宦官。經歷數十年的融合,神策軍與宦官幾乎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梁守謙家族譜系直觀地體現了宦官勢力與京城禁衛武人的糅合。杜文玉先生曾指出,梁守謙與同時代的劉弘規、李輔光等權宦一樣,都具有“良胄入仕”的身份。[1]杜文玉:《唐代宦官的籍貫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1 輯,1988年。所謂“良胄入仕”,即征選中小官吏或普通百姓子弟入充宦官,這類宦官出身好,往往升遷也較快。建中之難后,德宗以宦官統禁軍,像梁守謙這種武將家庭背景的宦官備受德宗青睞。不過,德宗出奔奉天時,梁守謙父祖沒有扈從經歷,不屬定難功臣之列。梁守謙官運亨通,更多的還是靠他的機敏和才干。

三、翰林使時期的梁守謙

梁守謙幼年生活,特別是入宮之前的經歷,諸史不載。其父梁庭未有一官半職,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梁守謙被送入宮中,可能是生活貧困所致。墓志沒有記載其入宮時間,唯《梁守謙功德銘》載:“貞元中,公以溫惠為甲胄,清慎為戈矛,跡尚彤闈,名高紫闥?!蓖ǔG闆r下,新進宮的宦官是白身宦官,須在宮內雜役差遣數年,積累一定的勛勞后會被“賜綠”,即賜穿綠袍,獲得“出身”資格,然后被授予散階和內侍職事官,躋身宦官官僚之列。這個過程與士人入仕類似,所以也被稱為“解褐”或“起家”?!读菏刂t墓志》云:“爰自弱冠,節行孤高,起登內朝,便處要地,貞元末,解褐授征事郎內府局令、充學士院使?!薄叭豕凇睘槟怪局谐S玫奶自?,并非都是實指?!捌鸬莾瘸敝钙淦鸺夜?。梁守謙獲得起家官之前的雜役歷練,墓志略而不書。如果梁守謙貞元中十余歲時入宮,經過幾年的歷練,貞元末獲得正式官職比較合乎情理。

梁守謙獲得的第一個使職官是地處密勿的學士院使。學士院使是差遣使職,梁守謙正式的職官是內侍省內府局令。內府局令屬正八品下。不論本官,還是使職,梁守謙的起點似乎都比一般宦官要高很多。杜文玉、陸揚二位先生都注意到這一問題,并推測與其“良胄入仕”的身份有關。平民出身的宦官,往往在京城還有親屬,甚至有些還在神策軍供職,比戰俘、罪犯、奴隸出身的宦官更容易獲得擢用。元和時期的權宦,如李輔光、劉弘規、馬存亮等,皆屬“良胄入仕”。即便如此,梁守謙二十余歲即已出任學士院使,升遷速度依然驚人。除去“良胄”出身外,我們還可以從梁守謙本人的品性進行分析。梁守謙出身在一個過繼外姓的家庭里,梁氏在當地又是大姓,免不了仰人鼻息度日,早早地養成察言觀色、謹慎周密的性格。這種性格使他更能勝任宮內樞密之事。盡管唐德宗是歷史上著名的猜忌皇帝,但是辦事細密的梁守謙很快就在同僚中脫穎而出,年僅二十余歲就得以出任學士院使。

《梁守謙墓志》稱其第一任使職為學士院使,但是白居易《奉敕試制書詔批答詩五首》、李絳《論中尉不當統兵出征疏》等傳世文獻中多作翰林院使。唐長孺先生揣測學士院使為翰林使的改稱或異稱,二者“實是一使”。杜文玉先生則據《閭知誠墓志》指出學士使與翰林使是兩種不同的使職,但沒有展開具體討論。[1]杜文玉:《大明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72—273 頁。唐玄宗開元初設立翰林院,主要安置供奉內廷的各種技藝之士,如琴、棋、書、醫、詞學、經術、卜祝等翰林待詔。開元二十六年(738),玄宗于翰林院南置學士院,翰林學士從翰林待詔中獨立出來。德宗時期,為擬詔方便,又在金鑾殿旁別置東翰林學士院。在梁守謙時代,大明宮內實際并存東西兩個學士院。[2](宋)程大昌:《雍錄》卷4“金鑾坡”條,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77—78 頁;另參見杜文玉:《大明宮研究》,第154—162 頁。翰林學士、翰林待詔習慣上皆可稱為翰林,同樣,學士院使也被稱為翰林院使。穆宗長慶初杜元穎《翰林院使壁記》云:“圣明以文明敷于四海,詳擇文學之士置于禁署,實掌詔命,且備顧問。又于內朝選端肅敏裕、邁乎等倫者為之使。有二員……故當由是職,必極其位,有若今右軍梁特進,樞密劉監焉?!北谟浿兴枋龅暮擦衷菏癸@然即學士院使。那么,當時翰林待詔所處的翰林院有沒有專置院使呢?從邏輯上看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假如當時翰林院也置院使,即翰林院使,不僅兩種使職相互混淆,還意味著并存三個翰林院使,這與《壁記》所載情況是相抵牾的。因此,梁守謙時代沒有專門監押翰林待詔的中使,時人所稱的翰林院使實際上就是學士院使。直至穆宗時期仍然保持這種稱謂。

在穆宗以前,各種場合下幾乎都沒有出現學士院使這一名稱。文宗大和初所立的《梁守謙墓志》卻徑作“學士院使”,這是目前文字記載中最早出現的“學士院使”。白居易等同時代人皆不用此稱謂,那么,這個“學士院使”應該是撰者在撰寫墓志時用當時的使職進行的追改。這一變動暗示文宗大和初專門押領翰林待詔的翰林使已經設置,為了避免后人誤解,撰者不得進行區分。文宗以后,學士院使、翰林使的區別非常明顯?!堕傊\墓志》載其“(大中)三年秋,拜染坊使,俄遷監學士院使……至十年六月入覲,充內坊使,累遷翰林院使”[1]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志匯編續集》大中063《閭知誠墓志》,第1015 頁。。咸通二年(861)十二月浙東監軍王歸厚卒,其墓志云:“圣人知公之忠賢也,顧為內樞,曰:‘吾金門之下,待藝能之士,非多才敏事輩,孰堪主張,吾得人矣?!爝w翰林副使?!盵2]趙文成、趙君平編:《秦晉豫新出墓志搜佚續編》933《王歸厚墓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版,第1294 頁。在“翰林副使”下有一夾行小注“舊制,翰林除副使則無大使”。李訓、鄭注皆出身翰林待詔,甘露之變后,翰林待詔遭到宦官集團打壓,翰林使也深受影響,有時只置副使,不置正使。王歸厚家人恐后人輕視“翰林副使”,特意在墓志中加注說明??梢姾擦质闺m然與學士院使頗有淵源,但是地位卻要低很多。

貞元末梁守謙出任翰林院使(學士院使),直至憲宗元和四年(809)。其間經歷了永貞新政、順宗內禪等重要的政治變革。翰林學士掌握草詔權,處于政治斗爭的漩渦中心,押領學士的翰林使位置敏感,更為各方勢力所矚目。不論是王叔文集團當權,還是俱文珍、劉光琦當權,梁守謙都能巋然不動。這不僅顯示了梁守謙左右逢源、人脈寬闊,更足以證明其對政局走向有著超乎常人的洞察力,還具有處理各種棘手政務的技能。

學士院使傳達詔旨或學士意見時必須“揣切必究,毫芒靡失”,也獲得一定的議政權力。元和四年,成德鎮帥王承宗拒命,憲宗發神策軍討之。但是在神策軍統帥人選問題上,憲宗與翰林學士存在嚴重分歧。蔣偕《李相國論事集》卷2《論中尉不當統兵出征疏》:

元和四年,上令左軍中尉吐突承璀統神策軍討王承宗,節制諸道兵馬。翰林中縷陳從古無令中人統各鎮師徒諸道受其節制者……前后諫論一十八度。后宰相論,亦不允,遂依上旨。仍令學士李絳撰白麻。其日絳又進狀,稱事實不可。適有進旨,召翰林(使?)梁守謙,上手持一紙文書云:“宰相悉言可任承璀,而學士不肯,如何?”遂令中書出敕。[1](唐)蔣偕:《李相國論事集》卷2,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5 頁。其中梁守謙前有“翰林”二字。梁守謙為宦官,并非學士,元和初為翰林使,即學士院使。

此時,梁守謙在翰林使任上,負責憲宗與翰林學士之間的協調工作。但是往返數次,學士始終不肯草詔,雙方僵持不下。無奈之下,憲宗向梁守謙征詢意見。梁守謙表現得相當圓滑,既沒有站在翰林學士一方,直接反對憲宗,也沒有順從憲宗旨意,強壓學士擬詔,而是巧妙地提出一個變通辦法:“遂令中書出敕”。就像“和事佬”一樣,梁守謙既避免得罪學士,又幫助憲宗實現了目的。從這件事的處理來看,梁守謙辦事相當老練靈活,常有意想不到的途徑解決難題。這種能力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

梁守謙的老練能干、善解人意給憲宗留下了深刻印象。左軍中尉吐突承璀率神策軍出征后,軍書旁午,內廷亟需能幫憲宗謀劃之人。參知機密的宦官使職為樞密使,時任樞密使是對憲宗有翊戴之功的劉光琦。劉光琦恃功跋扈,多次借用中書主書滑渙擬旨,引起宰相、翰林學士們的集體反感。劉光琦的張揚不密與梁守謙的謹慎多謀形成鮮明的對比。吐突承璀出征以后,梁守謙也順理成章地取代劉光琦,出任樞密使一職。劉光琦罷樞密使時間不詳?!秲愿敗肪?65《內臣部·恩寵門》:“劉光奇憲宗時累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內侍監致仕。元和七年正月贈揚州大都督,以掌宣轉樞密故也?!眲⒐忡蛞牙喜【氲?,被梁守謙取代后即致仕隱退。

樞密使為宦官四貴之一,號為“內相”。梁守謙由翰林使直接遷轉為樞密使,似遷轉過于迅速,但這在當時并非特例?!逗擦衷菏贡谟洝分杏臆娏禾剡M、樞密劉監,分指梁守謙、劉弘規,二人相繼由翰林使(學士院使)遷為樞密使。劉弘規之后由學士院使直接遷為樞密使的寥寥無幾。為什么學士院使元和年間地位如此顯赫,其后卻多無此機遇?這其實也是由當時特殊的時局所決定的。

代宗永泰二年(766)首以宦官董秀掌樞密。除協助皇帝處理政事外,代宗創置樞密內職的初衷還在于在宰相與皇帝之間傳達機密旨意。董秀結交宰相元載,擅權伏誅,繼任者喬獻德等皆不敢干政。[1]杜文玉先生等認為梁守謙墓志及功德銘等材料中沒有出現“樞密使”三字,梁守謙為“知樞密”,而非樞密使。今按,差遣使職非常靈活,使職名稱的固定多有一發展過程,判斷使職是否設立,應以其職掌之始為主,同時參據其是否連續設置?!短拼怪緟R編》咸通019《師全介墓志》記其元和初為“內樞密院孔目”,若梁守謙僅是“知樞密”,而不是“樞密使”,則會面臨樞密院有院無使的尷尬境地。又以梁守謙所任的翰林院使為例,白居易、李絳等時人皆作“翰林使”,這為當時的稱謂。但大和初所立《梁守謙墓志》則作“學士院使”。如拘泥于文獻記載,認為梁守謙所任為翰林使而不是學士院使,恐亦有不當。德宗奉天之難以后,擢任宦官,樞密使權勢得以擴展,從有屋三五楹的簡陋機構發展成頗具規模的使院。德宗猜忌將相的另一產物就是翰林學士迅速崛起。憲宗元和時期,李吉甫、李絳、裴垍等多由學士拜相出院。學士出院拜相后,皇帝和他議政時,中間傳遞信息的宦官由學士院使改為樞密使,多少會帶來一些不適應。因此,當樞密使出現空闕,需要物色新人選時,皇帝自然傾向早已心有默契的學士院使。憲宗時期梁守謙、劉弘規由學士院使遷為樞密使皆源于此。憲宗以后,樞密使權勢迅速膨脹,傳遞皇帝詔旨僅是其全部執掌的一部分,學士院使已不能望其項背,直接擢任樞密使的機會也非常渺茫。

四、樞密使時期的梁守謙

據《梁守謙墓志》,元和四年梁守謙“加朝議大夫拜內常侍,錫金紫之命;授正議大夫,總樞密之任”。由翰林院使轉為樞密使,意味著梁守謙正式躋身于憲宗朝內廷的核心決策層。不過,當時最有權勢的宦官不是梁守謙,而是身在成德前線的吐突承璀。吐突承璀與梁守謙一為神策中尉,一為樞密使,對元和政局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后世史學家常將二人進行對比研究。陸揚先生即把梁守謙視為“宦官領袖”,稱其為“國家大臣”,而把吐突承璀稱為“皇帝的家奴”。[1]陸揚:《從碑志資料看9世紀中期唐朝政治中的宦官領袖——以梁守謙和劉弘規為例》,《文史》2010年第4 輯,另載氏著:《清流文化與唐帝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不過,隨著一些墓志材料的刊布,越來越多的史料證明,吐突承璀的“家奴”形象,可能只是歷史學家的一種“迷思”。

吐突承璀身世不詳。一說他出自諸道進獻的“私白”,可能來自閩南一帶[2]唐長孺:《唐代宦官籍貫與南口進獻》,載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編:《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77—280 頁。,事實上,吐突氏本代北復姓,與之類似的復姓尚有吐奚、吐難、吐門、吐火、吐萬等[3](南宋)鄭樵:《通志》卷29“代北復姓”條,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74 頁上。。吐突承璀后人在墓志或爵號中以“陰山”為郡望,其族屬或為鮮卑人或突厥人。顯而易見,吐突承璀并非長安“良胄”,出身比梁守謙要低很多。在中國古代,依靠皇帝私恩而攫居高位的人,歷來都被士大夫打入另冊。若為官僚,則斥為倖臣、弄臣,若為宦官,則稱作奴才。傳世文獻中對吐突承璀形象的種種建構,與這種偏見不無關系。

吐突承璀入宮時間略早于梁守謙,《冊府元龜》卷667《內臣部·干事門》稱其“性敏慧,有才干”,《新唐書》卷207《吐突承璀傳》贊其“察察有才”。貞元十年(794),南詔重新遣使內附,德宗以御史中丞袁滋為冊南詔使,權宦俱文珍為宣慰使,一同奉使南詔。今云南昭通豆沙關崖壁上尚存當年留下的摩崖題記,其文略云:“大唐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使內給事俱文珍、判官劉幽巖,小使吐突承璀,持節冊南詔使御使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龐頎、判官監察御史崔佐時,同奉恩命赴云南,冊蒙異牟尋為南詔?!盵4]《唐袁滋出使南詔摩崖題名跋》,錄文引自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5 頁?!靶∈埂毕喈斢诰阄恼涞膫呷嘶螂S從,吐突承璀盡管職務卑微,卻得以刻石留名,無疑得到俱文珍的器重。

貞元十三年,俱文珍返朝,出監江淮重鎮宣武軍。吐突承璀亦追隨俱文珍至汴州?!段靼脖植┪镳^新藏墓志匯編》262《程安墓志》:

入大梁夷門,鶴顧鶚視,欲擇木而息。乃先叩宣武軍監使、內侍省上護軍俱文珍之權門,稱布衣請見。初,文珍以??痛?。公酒酣,詞藻不屈,談廣野君酈生之辯,借漢留侯子房之筋。文珍膝過前席,以公才實白大梁主,請借留而任之?!鲎笾形就峦怀需?,曾是文珍之故吏,與公傾蓋有舊。元和中,承詔領神策、羽林諸軍巡塞,師渡盟津,以公為河陽三城使押衙。[1]趙力光等編著:《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志匯編》,線裝書局2007年版,第673 頁。

宣武軍自劉玄佐之后,政局動蕩,軍亂屢起。俱文珍在宣武自置三千親兵,很快穩定了局勢。吐突承璀喜好言兵,長期追隨俱文珍,具有一定的軍事實踐經歷。程安是俱文珍的門客,得以與吐突承璀“傾蓋有舊”,元和中吐突承璀大貴以后,遂提攜程安為河陽押衙。

奉天之難后德宗倡導宦官掌兵,俱文珍在宣武的表現為其贏得了巨大聲譽,貞元末自宣武征入,韓愈作《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為其送行。歸朝后“宦官典兵者多歸附之”,在神策軍中勢力很大。吐突承璀亦應隨俱文珍同時歸朝?!秲愿敗肪?65《內臣部·總序門》云“吐突承璀幼以小黃門直東宮,憲宗即位為內常侍知內侍省事”,并不完全準確。憲宗被立為太子在順宗永貞元年,吐突承璀為憲宗藩邸故舊,應為貞元末之事。時憲宗年二十余歲,正為年輕氣盛之時。吐突承璀長期追隨俱文珍,侍奉同樣喜好武功的憲宗,更為情投意合,得心應手。永貞元年,宦官謀行廢立。俱文珍逼迫順宗禪位,擁立憲宗為帝。憲宗旋擢吐突承璀為左軍中尉,成為耀眼的政壇新貴。

吐突承璀出自俱文珍門下,在神策軍中有一定的根基,又是藩邸舊寵,宦官中能同時具備上述條件者寥寥無幾。梁守謙沒有在地方的經歷,吐突承璀則長期在地方活動,在邊疆和藩鎮都有歷練。吐突承璀的早期履歷比梁守謙并不遜色多少。只不過他并沒有按照常規一步步遷轉,而是憑借憲宗賞識,一步登天,直接擢為神策中尉。后人所謂“私寵”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

元和初憲宗討伐叛亂藩鎮,主要借助俱文珍一系宦官。元和元年討西川之役,高崇文名義上隸于吐突承璀,行營的都監正是俱文珍。元和四年,成德王承宗拒命,憲宗欲以神策軍夸服天下,吐突承璀作為神策軍最高軍事長官,有領兵出征的權力,但是遭到翰林學士及諫官們的堅決反對。憲宗不得已,只得將使職中“處置”二字改為“宣慰”,征討也變為不置統帥的“圍毆”模式。神策軍本為烏合之眾,吐突承璀將馭無方,師疲怯戰,久而無功。在裴垍的謀劃下,吐突承璀誘捕首鼠兩端的昭義節度使盧從史,草草結束了這場討伐。

吐突承璀受命出征時,梁守謙尚為翰林使(學士院使),不久即遷為樞密使。成德前線神策軍及藩鎮軍的指揮調度,梁守謙都參謀其事。裴垍定計誘捕盧從史時,憲宗稱:“此唯李絳、梁守謙知之?!弊阋宰C明梁守謙是遙制成德戰局的核心成員。神策軍班師回朝后,吐突承璀一直處于輿論的聚壓之下,同樣深度參與其事的梁守謙,卻沒有任何非議?!独钕鄧撌录分欣罱{多次抨擊吐突承璀,幾乎從不攻擊梁守謙。這種反差與梁守謙任翰林使時與李絳、裴垍等保持良好的關系有關,但更要歸因于梁守謙縝密而又低調的行事風格。

成德之戰期間梁守謙是如何行使樞密使議政之權的,沒有史料保存下來。但是兩年后,魏博換帥,梁守謙以樞密使身份議政的事例被完整記載下來。元和七年(812)八月,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病死,鎮兵擁戴田興為帥。憲宗召集梁守謙與宰相李絳、李吉甫共同商議對應之策?!锻ㄨb》卷239“元和七年十月乙未”條:

魏博監軍以狀聞,上亟召宰相,謂李絳曰:“卿揣魏博若符契?!崩罴φ埱仓惺剐恳杂^其變,李絳曰:“不可。今田興奉其土地兵眾,坐待詔命,不乘此際推心撫納,結以大恩,必待敕使至彼,持將士表來為請節鉞,然后與之,則是恩出于下,非出于上,將士為重,朝廷為輕,其感戴之心亦非今日之比也。機會一失,悔之無及!”吉甫素與樞密使梁守謙相結,守謙亦為之言于上曰:“故事,皆遣中使宣勞,今此鎮獨無,恐更不諭?!鄙暇骨仓惺箯堉翼樔缥翰┬?,欲俟其還而議之。[1](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39“元和七年十月乙未”條,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7695 頁。

《通鑒》本條史料取自《李相國論事集》?!独钕鄧撌录酚膳|h文人輯錄,多挾私怨,“吉甫素與樞密使梁守謙相結”云云,史無實證,恐出自牛黨抹黑之辭。在處置田興擅襲旌節問題上,李吉甫主持遣使宣慰,徐察其變,李絳主張徑授旌節,收買軍心。梁守謙實際上贊同李吉甫,但并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委婉地從“故事”說起,這樣既不黨于李吉甫,又不黨于李絳,巧妙地把最終裁決權留給憲宗,滿足其宸斷心理。僅一例足以看出梁守謙辦事極為老練,而且城府很深。

由于梁守謙能以片語移改人主之意,長安城內一些人開始打著梁守謙的旗號招搖撞騙。元和八年,京兆人梁正言,自言與樞密使梁守謙同宗,能為人屬請。原襄陽節度使于頔使其子賂梁正言,求出鎮藩鎮,被奴仆告發。此案牽連甚廣,出入宮廷的名僧鑒虛也被杖殺。[1](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39“憲宗元和八年正月”條,第7699 頁。元和九年,又有蕭文晟等四人,謊稱梁守謙許諾授節度使,向前涇原節度使蘇光榮之子蘇巨論索賄六萬貫。事泄,蕭文晟被重杖處死,蘇巨論流峽州。[2](北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924《總錄部·詐偽門》,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0914 頁。梁守謙熟悉官場規則,行事低調縝密,不可能輕易授人以柄。至于梁守謙是否真的毫不知情,那就見仁見智了。于頔本非純臣,鎮襄陽時跋扈不法,號為“襄樣節度使”,以梁守謙的政治敏感性,似乎不會去觸碰憲宗大忌。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于頔雖然跋扈,卻頗有吏才,曾屢次擊退李希烈。憲宗想經營淮西,梁守謙稍進美言,重獲啟用也未可知。不管事情真相如何,至少說明坊間人皆知梁守謙足以操縱節度使人選。相比之下,元和六年弓箭庫使劉希光受羽林大將軍孫璹錢二萬緡為求方鎮,吐突承璀并非直接當事人,卻被牽連入案,貶為淮南監軍。在危機公關方面,吐突承璀與梁守謙顯然不在同一層次上。

元和十一年,憲宗正式發動對淮西吳元濟的討伐?;次髦凼窃椭信d的關鍵一役,很多政治人物、政治集團的興衰都與之直接相關。憲宗汲取討伐成德的教訓,不復以神策軍出討。吐突承璀被閑置一旁,喪失建功立業的機會,梁守謙則備受朝野矚目,表現十分搶眼?!读菏刂t功德銘》稱“滅蔡之功,十有其七”。不論是韓愈的《平淮西碑》,還是段文昌的《平淮西碑》,都對梁守謙之功大加贊揚。在淮西之役中,梁守謙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作為樞密使,梁守謙是朝廷指揮淮西之役的核心決策者之一。大多數時間內,梁守謙與宰相裴度一起,共同決定軍國大計。梁守謙沉穩多謀,善于協調各方關系,其作用即便不如裴度那么重要,也不能完全忽視。

其二,以都監的身份親臨淮西前線督戰。元和十二年,憲宗怒諸將久而無功,遣裴度親往前線督戰。但是官爵金帛之賜本君王之權,不可假人,于是繼命梁守謙為行營都監,前往監軍,“授以空名告身五百通,及金帛以勸死事”[1](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39“憲宗元和十一年十一月庚午”條,第7727 頁。?!读菏刂t墓志》亦云:“充行營招討都囗[2]“都”下所闕當為“監”字。。時閫外之事,委公裁之,威肅令明,將校知禁?!贝饲氨本€云集烏重胤、李光顏等名將,但是都統韓弘不欲諸將立功,故未能盡力。裴度、梁守謙代表憲宗,親臨前線,疏通各方關系,迅速扭轉局勢。元和十二年夏,李光顏等經過苦戰,攻拔淮西重鎮郾城,奠定了朝廷勝利的基礎?!百\勢既挫,皇威益張,撲滅可期,詔命歸闕?!辈淮耆珓倮?,憲宗便亟不可待地將其征入述職,足見憲宗對梁守謙十分倚重。

其三,處理淮西善后事宜。元和十二年十一月,李愬雪夜入蔡州擒吳元濟,淮西平。憲宗欲盡誅吳元濟舊將,遣梁守謙再赴淮西,處置善后事宜。梁守謙至郾城與返京途中的裴度相遇,二人一同返回蔡州,量罪加刑,不盡如詔。梁守謙與裴度長期共事,寬宥降人是二人協商后的處置。在處置淮西事宜上,梁守謙表現出了相當的靈活性。既不違憲宗詔旨,又不違拂裴度之意,這與梁守謙一貫的處世原則基本一致。

淮西之役鞏固了梁守謙在宦官集團中的政治聲望,大有超越吐突承璀的態勢。此后梁守謙開始更為積極地營建自己的勢力范圍?!缎绿茣肪?77《錢徽傳》:

入拜左補闕,以祠部員外郎為翰林學士,三遷中書舍人,加承旨……是時,內積財,圖復河湟,然禁無名貢獻,而至者不甚卻?;諔┲G罷之。帝密戒后有獻毋入右銀臺門,以避學士。梁守謙為院使,見徽批監軍表語簡約,嘆曰:“一字不可益邪!”銜之。以論淮西事忤旨,罷職,徙太子右庶子,出虢州刺史。[1](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177《錢徽傳》,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271—5272 頁。

錢徽是長慶科場案的主考,屬于牛黨陣營,新《傳》多有虛美之辭。錢徽元和三年入充翰林學士,其為翰林承旨時,梁守謙已為樞密使,而非學士院使,這一記載的真實性值得懷疑。錢徽罷職因其主淮西罷兵而忤旨,與梁守謙無直接關系。不過,這段材料至少表明梁守謙宦官群體意識較強,初步展現出宦官領袖的態勢。除了楊承和等淮西立功的新貴外,一些永貞革新中受到牽連的宦官也被梁守謙網羅至自己門下?!短拼怪緟R編續集》開成013《王志用墓志》:

公姓王氏,諱志用,字志用,其先瑯琊人也。比因從職,至于上京……洎德宗皇帝握圖,順宗皇帝儲位,詔選穎達聰悟為侍衛者,公獨屆于殿庭焉。頗有異能,時輩感服。至于德宗皇帝升遐,順宗皇帝登極,俯顧左右,擇其勤勞,上愜圣心,獨應人望。才衣綠服,朱紱又加……洎憲宗皇帝登極,公已先朝舊臣,還居散位。特蒙右軍中尉梁公,早年見知,一拔從事……后淮西悖逆,皇帝興師,詔擢梁公監統天兵,掃清氛祲……公以為手足肺腸,潛機密運,謀而若神……洎穆宗皇帝登極,詔選以祗應四方之諸侯者,□內侍奏,遷為內養。[1]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志匯編續集》開成013《王志用墓志》,第932 頁。

王志用曾祖、祖父皆無官宦,唯其父有“試太常寺太?!钡纳⒙?,屬于長安普通平民階層。王志用約與梁守謙同時入宮,也屬“良胄”出身,但運氣則較為坎坷。貞元中王志用服侍太子順宗,永貞新政時,以東宮之舊,“才衣綠衣,朱祓又加”,頗受重用。永貞革新失敗后,王志用也遭到廢黜,退居散位。梁守謙趁機將其吸納為自己的門吏。憲宗遇弒后,梁守謙舉薦王志用為內養,安插在穆宗身邊,刺探穆宗動向。

淮西之戰不僅對元和政局影響甚大,對宦官集團的權力結構也產生很大的沖擊。一大批宦官借助淮西之戰,攀升至高層宦官,梁守謙則是這一宦官新貴階層的核心人物。相對而言,梁守謙的政治對手吐突承璀,自討成德失敗后,未立新功,日漸孤立。這種宦官權力格局的更替對元和末的政治局勢很快就產生了重大影響。

五、神策右軍中尉階段的梁守謙

平淮西之功使梁守謙處于人生的頂峰。兩次奉使淮西的經歷證明其有能力處理與軍事有關的事情,彌補了個人履歷中沒有監護軍隊的缺憾。元和十三年,憲宗將其擢為神策右軍中尉。

梁守謙性格縝密,完全可以勝任樞密使之任,在神策軍方面則一直缺乏根基。自貞元十四年第五守亮出任神策右軍中尉起,右軍長期被第五家族所掌控,第五守亮、第五國珍、第五從直相繼出任右軍中尉。梁守謙出任中尉以后,第五家族走向衰落,除第五可范在唐朝滅亡前夕被任命為左軍中尉外,百余年間沒有出任過神策中尉,甚至連監軍使這樣的中層宦官也不多見。由此推測,梁守謙出任右軍中尉之后,右軍內部恐怕有一個權力新舊更替的問題。自德宗時代起,左軍因地近皇宮,地位一直在右軍之上。梁守謙出任右軍中尉后,時左軍中尉為吐突承璀,二人關系也較為微妙。神策軍內部暗潮涌動,給政局的穩定帶來一絲隱患。

元和十四年,即梁守謙出任右軍中尉的次年,發生了一件足以逆轉唐代歷史的大事件。一代英主唐憲宗吞食丹藥,喜怒異常,被宦官陳宏志等弒逆。梁守謙和吐突承璀分為左右中尉,自然難逃其責。憲宗遇弒當夜,吐突承璀一同遇害?!读菏刂t墓志》卻對憲宗遇弒諱而不書,唯云:“時皇帝升遐,宗社未定,公首冊儲貳,肅清宮闈,又加寵命?!蹦伦诶^位后,對梁守謙極為信賴,“首冊儲貳”并非妄言。而“肅清宮闈”四字,則暗指吐突承璀之死,梁守謙頗預其事。

吐突承璀,驕寵跋扈,喜好言兵,削藩立場鮮明,但心機明顯不足,率神策軍討成德時,被昭義節度使盧從史視同“嬰孩”。憲宗遇弒當夜,吐突承璀率先趕到,反被他人所圖,正是其疏于謀略的又一次表現。這種性格的人并不適合從事宮廷陰謀活動。

梁守謙,沉穩縝密,多謀善斷,善于平衡宮內外各種關系。梁守謙被擢用,主要憑借豐富的政治經驗,與憲宗的私人感情遠不如吐突承璀。另外,梁守謙在宮內外人脈廣泛,與李絳、裴度等關系都很融洽。陳宏志等弒逆憲宗,這一突發事件也唯有梁守謙才能力挽狂瀾,收拾殘局。

我們雖不能確定梁守謙是否為弒逆之黨的一員,但弒逆之黨在梁守謙的庇護下未被追究則是鐵一樣的事實。陳宏志等人必然對梁守謙的庇護感恩戴德,這樣又籠羅了一批人死心塌地追隨自己。憲宗弒逆案直接改變了左右軍的格局。吐突承璀被殺后,左軍副使馬存亮等多有怨言。根據梁守謙一貫低調謹慎的風格,最穩妥的做法莫過于扶持、安插代理人間接控制左軍。梁守謙的親信馬進潭、親弟梁守志等相繼被安插至左軍。元和十五年十月,吐蕃借憲宗之喪,大舉入寇。梁守謙充左右神策京西京北行營都監,統四千神策軍前往救援。這一事件證明吐突承璀被殺后,左、右兩軍都納入梁守謙的掌控之下。

由于元和逆黨在梁守謙的庇護下未遭清算,皇帝的人身安全難有保證。穆宗享國日短,在位四年即中風去世。繼立者敬宗年僅十八歲,繼位不久就發生了張韶之亂。

《冊府元龜》卷128《帝王部·明賞門二》:

敬宗長慶四年(824)即位,四月丙申,有染坊供人張韶,結染工無賴之徒百余輩犯右銀臺門入宮。帝在清思殿擊毬,聞警,將出幸右神策軍。左右皆曰:“盜入宮,未知眾寡,右軍遙遠,道路可虞,不如幸左軍之速至也?!彼煨易笊癫哕?。初,帝嘗寵右軍中尉梁守謙。每游幸宴樂,兩軍或相夸耀,多加守謙之勝。而左軍軍士時以為言,京師頗傳其事。及帝違難至,左軍中尉馬存亮匍匐出迎,捧帝足嗚咽涕泣,自負帝入軍中。帝極慰悅。既安堵,存亮又令大將軍康藝全率騎卒入宮討賊,與右軍兵馬使尚國忠引兵合擊,賊眾殲焉。[1](北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128《帝王部·明賞門二》,第1541—1542 頁。

左軍背負弒逆惡名,名譽遭到污損,穆宗、敬宗也一直信賴梁守謙,偏袒右軍。當敬宗倉皇奔至左軍時,馬存亮沒有料到敬宗危急關頭還會信賴左軍,感動得捧足而泣,即刻發兵討賊。右軍則僅有兵馬使尚國忠參與平叛。左軍離皇帝近,通常情況下皇帝應更親近左軍,但是憲宗遇弒后,左軍備受抑制,右軍反居左軍之上。這種極不正常的軍事格局使得宮內禁戍體系較為混亂,成為這一時期宮廷多事的根源之一。

張韶所統本烏合之眾,討平并不困難,但對涉案宦官的懲處則比較困難?!锻ㄨb》載:“盜所歷諸門監門宦者三十五人,法當死。己亥詔并杖之,仍不改職任?!边@一輕描淡寫的處罰,簡直就是憲宗遇弒后情形的重現?!锻ㄨb》本條下胡注云“兩軍中尉佑之也”,把矛頭指向兩軍中尉。不言而喻,左軍中尉馬存亮并不得寵,而縱容宦官、收買人心恰好是梁守謙的一貫做法。

左軍救駕有功,自然要提出自己的訴求?!杜f唐書》卷184《吐突承璀傳》:“敬宗時,中尉馬存亮論承璀之冤,詔雪之,仍令假子士曄以禮收葬?!薄杜f唐書》本紀將改葬吐突承璀事附在張韶之亂下。吐突承璀之死,包括其罪名,都是梁守謙一手操辦,馬存亮為吐突承璀平反,無疑公開觸怒了梁守謙。平定張韶之亂后,梁守謙加封開府儀同三司,馬存亮卻無官爵之賞,僅加實封二百戶,其麾下左神策大將軍康藝全,出為鄜坊節度使,名為賞功,實則變相削弱左軍。[1]《冊府元龜》卷406《將帥部·正直門》:“康全藝為鄜坊節度。文宗太和元年為右驍騎衛上將軍。全藝平張韶之難,以功拜鄜畤,理軍節費,不交貴近,竟以無助,入居散秩,論者甚惜之?!瘪R存亮沒能實現左軍的翻身,反而面對壓力,不得不自請出監淮南,規避風頭。

馬存亮去職后,與梁守謙密切合作的劉弘規出任左軍中尉。次年十一月,劉弘規病逝,其位由魏弘簡接任。左軍頻繁換帥,人心浮動,給覬覦之徒提供可乘之機。魏弘簡上任不到十日,宦官劉克明等弒敬宗,迎立絳王為帝。面對共同的威脅,元和系老牌宦官聯合起來,共同發兵平亂?!读菏刂t墓志》言:“二年冬,彗起蕭墻,禍生宮掖,潛龍未震,神器不安。公引兵誅夷,旋定社稷,功高前列,位冠內庭,加實封三百戶?!钡珡淖笊癫哕妼④姾挝恼艿哪怪静牧蟻砜?,立下首功的還是左軍?!短拼怪緟R編續集》大和020《何文哲墓志》:

其年月建丁丑,宦者劉克明構釁蕭墻,賊亂宗社,毒肆渠逆,禍及敬宗。其時寇害暴興,王業幽辱,臣妾波蕩,人鬼風號。雖有嗣立之名,未是適從之主。公領神策勇士萬余人,與故開府中尉魏公弘簡創議協心,犄角相應,誓清逆黨,佇開天衢。又選驍勇數百人入內搜斬。自辰及酉,氛浸悉平。掃豺狼于談笑之間,前無強敵;剪鯨鯤于波瀾之上,靡有孑遺。然后與開府右軍中尉梁公守謙同謀義始,選練精兵,冊建我皇,匡合文物。[1]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志匯編續集》大和020《何文哲墓志》,第895 頁。

《通鑒》等傳世文獻載兩中尉、兩樞密與宰相定策立江王(文宗)后,始發兵誅劉克明?!逗挝恼苣怪尽穮s載左軍先誅劉克明,然后與梁守謙等定策立江王??贾T史實,當時絳王已宣“遺制”,面見宰相百官,若不先定迎立江王,神策軍無效忠之主,斷不至盲目起兵?!逗挝恼苣怪尽吩跀⑹律弦灿袉栴},未足全信。定策立江王(文宗)階段,起核心作用的是樞密使王守澄,若有所疑議,王守澄多與學士韋處厚等謀之。不論是在定策階段,還是在討逆階段,梁守謙的地位已被王守澄所取代。

梁守謙深知“玩寇自利”的妙用,不僅是元和逆黨,就是張韶之亂的從亂者也以姑息為主。但是劉克明失敗后,參與者懲治非常嚴酷。劉克明投井而死,“出其尸戮之,務澄等皆斬首以徇,籍入家貲,又殺其黨數十人”。對宦官大開殺戒,這與梁守謙當權時的處置風格完全不同,反映的是王守澄的兇殘嗜殺。從霍仙鳴起,右軍中尉有主持譯經的傳統。梁守謙禮佛尤為虔誠,大量時間耗在翻譯佛經上,處理其他事務的精力大受影響。王守澄、楊承和等本依附梁守謙,此時羽翼豐滿,不甘久居其下,大有取而代之之勢。

誅劉克明、迎立文宗同樣引起宦官集團新一輪的權力調整。左軍雖然再立新功,但仍處于右軍壓制之下。大和元年九月,何文哲出為鄜坊節度使,左神策大將軍李泳出為振武節度使。最重要的權力調整來自右軍系統內部。樞密使王守澄是第一功臣,文宗若酬其擁戴之功,只能以右軍中尉賞之。那么,現任右軍中尉梁守謙就成其升遷的障礙物。作為在官場滾打了二十多年的老手,梁守謙對此心知肚明?!秲愿敗肪?68《帝王部·卻貢獻門》云:“太和元年三月,右軍中尉梁守謙表請致仕。獻馬五十匹,玉帶五十條,銀器五擔,敕并不受?!边@一記載與墓志暗合。墓志提及文宗“前后御藥、寶器,凡九降天使”,有學者據此推測梁守謙是身患重病才急于致仕的。事實上,賜御藥與賜寶器連用,是對致仕老臣的禮遇,不一定指致仕者身染重病。如果表示身染重病,一般會明確記載為“遘疾”、“罹患”,除“御藥”外,還應有“御醫視疾”云云。梁守謙應該就像墓志記載的那樣,是沒有太多征兆的“暴薨”。梁守謙之死是自然死亡,還是另有隱情,今人已無從考知。

六、梁守謙家族其他成員的仕宦

唐代宦官與其他朝廷不同,可以同正常人一樣娶妻,收養子嗣,組建家庭。梁守謙同樣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梁守謙娶妻南陽韓氏,有養子五人,養女二人。據《長安志》卷8 記載,梁守謙宅位于丹鳳門街東來庭坊,與高力士養子高廷福宅及莊宅使司相毗鄰?!读菏刂t墓志》稱其“儉德守道,家無余財”,但是權傾天下十余年,各地官員進獻及皇帝非時賞賜即非??捎^。在當時,梁守謙家族無疑是個極其顯赫的家族。

中唐以后,由于宦官典兵,且黨羽甚多,諸如李輔國、仇士良等權宦,即便皇帝心存芥蒂,但為了安撫其他宦官,死后仍要給予高規格的厚葬?;实鄣恼鎸崙B度,會在其家族后人的仕宦情況上表現出來。過去人們對梁守謙家族的情況知之甚少,《梁守志墓志》、《梁承政墓志》等墓志的刊布剛好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首先,我們來看看梁守謙親弟梁守志的仕宦情況。

據《梁守志墓志》,梁守志卒于開成三年(838),時54 歲,以此推算,梁守志當生于德宗貞元元年(785)。而梁守謙生于代宗大歷十四年(779),長梁守志6 歲。憲宗元和朝,梁守謙前后任樞密使、右軍中尉,炙手可熱,但是似乎沒有給其弟特別的照顧。憲宗遇弒時梁守志已35 歲,卻沒有一官半職。梁守志第一個官職得于穆宗繼位之初?!读菏刂灸怪尽吩疲骸澳伦谑ヨb,野無遺賢。況公聲塞京師,名流日下,遂宣付左軍、故開府馬公,列班分職,執事從戎。運籌帷幄之中,掛甲轅門之下。自元和十五年(820)賜階中散大夫、檢校太子詹事、上柱國,授左神策軍正將兼押衙?!痹褪迥晔且粋€敏感的年份。是年正月憲宗遇弒,當夜與憲宗一樣遇害的還有左軍中尉吐突承璀。左右兩軍矛盾尖銳。墓志所云“故開府馬公”即代吐突承璀為中尉的馬進潭[1]馬進潭為左軍中尉時間較為短暫,陸揚先生疑馬進潭即馬存亮,馬存亮為皇帝賜名(陸揚:《從碑志資料看9世紀唐朝政治中的宦官領袖——以梁守謙和劉弘規為例》,《文史》2010年第4 期)。據《梁守志墓志》,馬進潭在墓志中作“故開府馬公”,大和元年已不在人世。馬存亮在墓志中作“護軍馬公”,據李德?!恶R存亮神道碑》,馬存亮卒于開成四年(839)。馬進潭、馬存亮非為一人甚明。蓋長慶初馬進潭去世,原出左軍的馬存亮得以代為中尉。。馬進潭為梁守謙親信,梁守謙又以親弟為左軍正將、押衙,顯然是為了進一步馭制左軍,在左軍培植自己的勢力。

在梁守謙的庇護下,梁守志在左軍的仕途比較順利,參與誅除弒敬宗宦官等行動,屢經遷轉。穆宗長慶四年(824)夏,“護軍馬公又加兵馬使”,敬宗寶歷二年(826)春,“故護軍魏公改署公為先鋒兵馬使”?!榜R公”指左軍中尉馬存亮,“魏公”即魏弘簡。梁守志加官晉爵主要出自梁守謙的授意。

大和元年(827),梁守謙致仕,右軍中尉由王守澄接替,左軍中尉亦換為韋元素。王、韋二人爭權不和。梁守志失去梁守謙這一靠山,在左軍中較為尷尬,很快被出為左神策富平鎮鎮將。隨后在富平一守就是十年。十年里,富平縣“軍易三監,縣遷七宰”,即監軍換了三任,縣令換了七任,梁守志卻似乎被朝廷遺忘,始終沒有得到遷轉。

大和中后期,文宗啟用李訓、鄭注謀誅宦官。大和八年,鄭注出為鳳翔節度使,以便非常之時能夠調動勤王之師。京西北神策諸城鎮也被卷進這場政治風波。梁守志本梁守謙之弟,立場上是支持宦官的。大和九年,甘露之變失敗,左軍中尉仇士良大肆屠殺朝臣,京畿城鎮神策兵也被調入長安,維持社會秩序?!读菏刂灸怪尽吩疲骸敖裆细奶柍跸?,即今護軍、驃騎仇公……依前署押衙兼苑內都巡使,并差主將?!薄俺鸸奔闯鹗苛?,富平鎮隸左神策,受其調遣。但是梁守志素非仇士良親信,局勢穩定后,旋出為另一畿鎮華原鎮的鎮將?!读菏刂灸怪尽枫懳脑啤扒曆鹧?,萬口一言”。梁守志郁郁不得志,次年卒于華原任上。

梁守志的政治生涯可謂與梁守謙息息相關。類似的情況在梁守謙之子梁承政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據《梁承政墓志》,梁承政卒于咸通十一年(870),時64 歲。以此逆推,梁承政生于憲宗元和二年(807)。大和二年(828)梁守謙下葬時梁承政21 歲,或許入宮不久,僅為“賜綠”。賜穿綠衣綠綬,意即不再是無官品的白身,通常情況下,很快就要授予正式官職。[1]墓志中此類例子頗多。如《唐代墓志匯編續集》大歷026《程希詮墓志》:“使迥,以功授掖庭局監,賜綠衣?!贝蠛?19《李日榮墓志》:“賜綠李日榮,右可將士郎、內詩省掖庭局宮教博士、員外置同正員?!贝蠛?24《許遂忠墓志》:“至貞元十七年,恩賜綠綬,拜將仕郎、掖庭局監作?!贝蠛?29《王明哲墓志》:“貞元廿年九月起家賜綠,署掖庭局藍作?!逼澆灰灰毁樑e。但是,梁守謙死后一二十年內,梁承政卻未獲朝廷任用,直至宣宗大中六年(852)才被收為內養。梁守志在梁守謙去世后立刻被排斥至富平鎮,同一歷史時期梁承政也近乎禁錮不用。由此可見,文宗表面上對梁守謙優崇異常,甚至超規格地舉辦了葬禮,實際上對他非??瘫」讯?。

宣宗大中六年,梁承政“始從筮仕”,被選充內養時已45 歲。中晚唐內侍省有內養院,內養指皇帝身邊傳宣旨意的親信宦官,又有“殿前內養”、“白身內養”等名號。[2]〔日〕石永芳三:《唐末內侍省內養小論》,《社會科學論叢》43,長崎大學教育系,1991年。內養雖地位較低,但地近丹墀,獲重用的幾率很高。梁承政充當五年內養后,大中十年外授太原副監?!案北O”即監軍副使?;鹿偻馊问孤?,一般三五年即被召還,但梁承政在河東副監的位上,一干就是十年,終宣宗朝都未被召回。大中后期以吐突承璀之子吐突士曄為右軍中尉??紤]到吐突承璀與梁守謙之間的恩怨,梁承政出為河東副監,且十年不遷,很可能是遭到吐突士曄的排擠。懿宗咸通六年梁承政轉修太倉副使,咸通八年,被任命為左三軍副使,咸通十年,授兗州監軍。此時已年滿六十,不到兩年即病死任上。

梁守謙家族其他成員的去向,有事跡可考者尚有第三子梁承乂?!读菏刂t墓志》載其大和二年為內府局丞。此人另見于《文苑英華》卷831 劉恭伯《壽州護軍大夫梁公創制功績記》,其文曰:

大中戊辰歲,帝命侍臣梁公承乂護軍戎于壽陽郡。其至之日,乃言曰:“茲地之廣控淮肥之川,壓荊楚之要,兵多而稼稀,俗薄而人囂,非通于吏理者曷能保和之,今常侍渾公政成而理平,俗?而人安……我之撫戎,思有其力?!薄浯髮⒐倭爬鄱堅唬骸肮畵崛忠踩?,而人無犯,于今朝闕有期,再欲陳乞,保留周歲,以副群心?!背J坦税菡律下?,允葉誠請,俄而天書下降,褒贊其功。詔曰:“委以腹心,是資信實有勞可獎,即懋新恩,宜加內府局令?!薄笾形迥暾露娜沼?。[1](唐)劉恭伯:《壽州護軍大夫梁公創制功績記》,載《文苑英華》卷831,中華書局1966年版,第4385—4386 頁。

唐無“壽陽郡”,下文云“茲地之廣控淮肥之川,壓荊楚之要”,故知所指為壽州。壽州即壽春郡,文中“壽陽”乃“壽春”之訛。建中之亂時,壽州為濠壽觀察使治所,置有監軍,《唐代墓志匯編續集》元和119《西門珍墓志》:“其年季秋,改充豪壽觀察監軍判官,尋除張建封尚書為徐、泗節度,詔公獨監送上,職名如故?!逼浜?,壽州置團練使,隸淮南節度使,仍置監軍監護。大中五年正月立記紀功時梁承乂已為監軍四年,以此逆推,其為壽州監軍當在大中二年。據《創制功績記》,梁承乂在壽州監軍任上,變賣會昌毀佛時寺院木材,得錢六十萬。然后在交通要道置辦樓邸,歲收其利,并創置軍營二所,擴建監軍院。因其任上多有創制,政績卓然,壽州刺史命幕佐劉恭伯作記表功。地方監軍使立記并流傳至今者甚少,梁承乂無疑是一個非常干練的人。大和初梁守謙下葬時梁承乂文散階為朝議郎(正六品)、職事官為內府局丞(正九品下),至宣宗大中五年,梁承乂年過半百,其職事官為內府局令(正八品下),使職為團練使監軍,級別比觀察、節度等藩鎮監軍要低。記末阿諛之辭云:“而今而后,必見大用之有期矣?!敝劣诖笾形迥旰笫欠駮笥?,不得而知,但是梁承乂此前遷轉遲緩,不被重用,與梁承政情況大體一致。

除梁承政、梁承乂外,《梁守志墓志》中還隱含有梁守謙另外一位養子的若干信息?!读菏刂灸怪尽吩跀㈤_成二年梁守志出為華原鎮將后云:“懿夫仲叔分職,猶子輔朝,威震外戎,勢臨中國,麾旄電引,朱紫風隨。諸將領藩,莫如斯盛也?!敝疚闹小爸偈濉?、“猶子”云云,暗示《梁守志墓志》實為梁守謙之子所立,銘文中“內侍仁叔,開府令弟”,亦可與志文暗證?!伴_府”指梁守謙,“內侍”則為梁守謙之子的官職。此人品階比梁承乂、梁承政要高,應是梁守謙其他三子中的一位。唐人墓志追溯先祖時,平輩兄弟一般不會大書特書,《梁守志墓志》開篇用大量篇幅敘述梁守謙功績,原因即在于立志石者為梁守謙之子。開成年間,宦官勢力猖獗,此人真實的地位還有待于更多的史料印證。從其積極操辦梁守志喪事來看,梁守謙家族內部仍有較為緊密的聯系。不過這并沒有改變梁守謙家族衰落的命運。從大和二年《梁守謙墓志》,到開成二年《梁守志墓志》,再到咸通十二年《梁承政墓志》,三方墓志規制越來越小,直觀地反映了梁守謙家族的快速衰敗。

七、梁守謙家族衰落原因探析

唐代宦官可以娶妻養子,以延續自己的權勢,在中唐時期形成幾十個世代擔任宦官要職的“世家”。關于宦官世家,陳仲安、杜文玉等先生已有比較充分的討論。[1]陳仲安:《唐代后期的宦官世家》,載《唐史學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杜文玉:《唐代宦官世家考述》,《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 期;《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載《唐研究》第4 卷,1998年;《唐代權閹楊氏家族考》,載《1998 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唐代宦官劉光琦家族考》,《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唐代吳氏宦官家族研究》,載《唐史論叢》第20 輯,2015年。唐代宦官地位大幅提升始于玄宗開元、天寶時期。德宗、憲宗時期,出現宦官世家的雛形,比較著名的楊志廉家族、劉弘規家族、王茂玄家族、吐突承璀家族等都可追溯至貞元、元和時期。那么,梁守謙家族在憲宗及穆、敬二朝煊赫一時,為什么最終沒能成為一流的宦官家族?這是我們解讀完梁守謙家族墓志后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宦官要形成世家,必須以掌握武力為后盾,曾經出任神策護軍中尉的宦官更容易形成世家。梁守謙所在的梁氏,多為武人,在神策軍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梁守謙本人曾監軍淮西,長期擔任右軍中尉,在其提攜下,親弟梁守志又為左神策將軍。但是梁守謙去世后,梁守志出為神策城鎮鎮將,其子梁宗師掛有右神策軍押衙的虛銜,梁承政的仕途與神策軍幾無任何關系。喪失神策軍的支持,是梁守謙家族衰落的原因之一。

宦官世家的出現,必須以婚姻和仕宦為紐帶。如果宦官家族根深葉茂,黨援眾多,入仕和遷轉的幾率遠超他人。梁守謙祖上并非宦官,同德宗貞元后以奉天定難功臣、興元元從功臣為紐帶糾合的宦官新特權集團相比,根基較淺。梁守謙雖然老于世故,人脈廣泛,但與其他宦官家族多沒有確立穩固的聯系。當其炙手可熱時,人多附之,一旦失勢,附庸者則會做鳥獸散。梁守謙49 歲卒時,五位養子羽翼皆未豐滿。梁守謙的早死對這個形成中的宦官家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自元和末年以來,十余年間更換了憲、穆、敬、文宗四位皇帝,梁守謙始終牢牢把握著右軍中尉權柄。梁守謙身死后,神策軍、宦官內部應該還有大量的親信,其諸子縱不大富大貴,也不至于寂寥無聞。但是,事實卻是其家族突然喪失對神策軍的影響力,梁承政等甚至不得染指兩軍。這表明梁守謙家族的中衰,問題并非出自宦官內部,而是受到了某種外力的有意抑制。這種外力只能從皇權那里去尋找答案。行文至此,我們不得不追溯至文宗以后憲宗子孫對“元和逆黨”的追查上。

憲宗遇弒時,右軍中尉梁守謙兵權在握,卻沒有討伐逆賊之舉。穆宗、敬宗享國日短,敬宗本人又遭宦官所弒。弒逆之黨,拖至文宗時期才得到懲處?!缎绿茣肪?79《李訓傳》:

宦人陳弘志時監襄陽軍,訓啟帝召還,至青泥驛,遣使者杖殺之。復以計白罷守澄觀軍容使,賜鴆死。又逐西川監軍楊承和、淮南韋元素、河東王踐言于嶺外,已行,皆賜死。而崔潭峻前物故,詔剖棺鞭尸。元和逆黨幾盡。[1](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179《李訓傳》,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310 頁。

唐文宗誅元和逆黨,事在大和八年,但是其不甘心宦官擺布,誅元和逆黨之心久已有之。大和之初,文宗甫登大寶,只得隱忍不發。梁守謙增食實封三百戶,魏弘簡進階開府儀同三司,樞密使楊承和、飛龍使韋元素進弓箭庫使,崔潭峻加上將軍,并賞迎立之功。[1](北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卷665《內臣部·恩寵門》,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965 頁。楊承和、韋元素、崔潭峻等多為梁守謙淮西監軍時的故交,大和初猶與梁守謙一起加官晉爵,大和八年一起斃命。梁守謙卒于大和元年,未能活到誅殺逆黨的那一天。但是梁守謙去世后,梁守志立刻被排擠出長安,在富平鎮十年不遷。梁承政更是在文、武二朝都未獲得一官半職??梢?,李唐皇室與梁守謙當有宿怨,只是大和元年不便外露而已。

在文宗誅殺“元和逆黨”之外,宣宗時期另有一次對元和逆黨的所謂“清洗”?!稏|觀奏記》卷上載:

憲宗皇帝晏駕之夕,上雖幼,頗記其事,追恨光陵商臣之酷。即位后,誅除惡黨無漏網者。時郭太后無恙,以上英察孝果,且懷慚懼。時居興慶宮,一日,與二侍兒同升勤政樓,倚衡而望,便欲殞于樓下,欲成上過。左右急持之,即聞于上,上大怒。其夕,太后暴崩,上志也。[2](唐)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上,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85—86 頁。

宣宗繼位時,距離憲宗遇弒已有二十五六年之久,弒逆者陳弘志、崔潭峻等多被文宗鏟除,所謂“追恨光陵商臣之酷”,無非是為了獲取皇族的正統性,故意把穆宗、郭后等描述成弒逆主謀,借機清洗穆宗系諸帝的政治勢力。[1]黃樓:《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第二章“武、宣之際的宮廷‘革命’”,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這場政治清洗前后持續了八年才正式結束。據《唐代墓志匯編》收錄《王守琦墓志》,王守澄之弟王守琦大中三年以內府局丞員外置同正的身份致仕。前引大中五年《壽州護軍大夫梁公創制功績記》,梁守謙第三子梁承乂也沒受到明顯沖擊。新出《梁承政墓志》更進一步證實,梁守謙幼子梁承政非但沒受牽連,還被宣宗命為“內養”,陪侍左右。大中中后期,吐突承璀之子吐突士曄為右軍中尉,追錄前怨,大中十年梁承政出為河東副監,十年沒有遷轉。直到懿宗咸通年間,梁承政得以正常遷轉時宦官世家格局已大體定型,梁守謙家族錯過發展的最佳時機。

憲宗之死本宮闈秘事,筆者曾推測梁守謙并非穆宗之黨,只是迫于形勢,才轉而擁戴具有合法太子身份的穆宗。[2]黃樓:《唐代憲宗朝儲位之爭與憲宗之死——兼論穆宗“元和逆黨”說之不能成立》,載《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第213—248 頁。新出墓志為上述觀點提供了新的佐證。若梁守謙與穆宗是同黨,以宣宗對穆宗的嫉恨,對梁守謙諸子必不會如此寬容。梁守謙是否親自參與弒逆,尚不得知,但是他怙權自利,包庇逆黨,致使君父之仇不得報,宮中弒逆屢起。從此意義上說,謂其與弒逆者同惡亦不為過。崔潭峻前死,文宗猶剖棺鞭尸,梁守謙最終逃脫責罰,或因其憲宗朝有淮西之功,在穆、敬二朝又有誅逆冊立之勞,故得保全名位。梁守謙生前,文宗憚其兵權,佯為尊崇,身死之后,家族成員即遭疏斥,也是一種必然歸宿。

宦官的權勢來自皇權,宦官世家維持門第不墜,最關鍵的因素在于能否較穩定地從皇帝那里得到高官顯爵。梁守謙雖然全身而退,卻因憲宗遇弒而遭到李唐諸帝的猜忌?!读撼姓怪尽窋⑵湎茸鏁r云:“故漢有大將軍冀,風傳萬古,名振千秋。洎乎代有令人,不能備紀?!绷阂?,就是東漢臭名昭著的弒君強臣,漢質帝當面說其一句“跋扈將軍”,竟被其毒死,另立桓帝。墓志撰者攀附此人為梁守謙先祖,極可能是一種譏諷?;蛟S這是當時社會輿論對梁守謙的一種評價。

八、小結

梁守謙是中唐時期非常重要的權宦,在憲、穆、敬三朝長期擔任樞密使、右軍中尉,是憲宗遇弒案等宮闈秘事的主要參與者。因其事多涉隱諱,史家難以措筆,兩唐書皆無本傳。近年新發現的《梁守志墓志》、《梁承政墓志》,揭示了梁守謙家族成員在梁守謙去世后的動向,可補史實之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通過對梁守謙家族墓志的初步考釋,關于梁守謙家族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新認識:

其一,梁守謙祖上并非宦官。梁守謙本姓王氏,其父過繼梁氏,遂以梁為姓。親弟梁守志是神策軍將,養子梁承政等五人皆是宦官。梁守謙家族屬于比較典型的神策軍將與宦官的混合家族,中晚唐很多宦官家族都有類似的特點。與其他宦官家族相比,梁守謙家族興起較晚,在宦官集團內部根基較淺。

其二,梁守謙性格謹密,精于權謀,與翰林學士等也保持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憲宗元和年間歷翰林使(學士院使)、樞密使、神策右軍中尉等要職,通過淮西之役成為宦官集團的新貴。憲宗遇弒后,梁守謙姑息弒逆之黨,以收攏人心。同時在神策左軍安插其弟梁守志等親信,監控左軍動態。穆、敬兩朝,梁守謙是名副其實的宦官首領。為了鞏固權勢,在孫韶之亂等宮廷事變中,梁守謙竭力壓制左軍勢力,包庇受牽連宦官。文宗大和初,在新貴王守澄等人的排擠下,梁守謙自請致仕,同年十月暴崩,時年49 歲。

其三,大和元年梁守謙去世后,其家族成員遭到疏斥。梁守志大和元年歲末出為富平鎮將,十年不遷。梁承政大和元年已被賜綠,直至宣宗大中五年才“始從筮仕”,選充內養。大中十年出為太原副監后,也遭十年不遷的厄運。梁守謙入葬時仍哀榮備至,但身死之后,家族成員多遭變相禁錮,從側面印證了梁守謙在憲宗遇弒過程中角色并不十分光彩。

其四,梁守謙家族的迅速衰落表明在宦官世家的形成過程中,皇權的支持尤為重要。楊氏、王氏等宦官家族因未同皇權有根本性沖突,得以成為中高層家族。而梁守謙家族受元和弒逆案牽連,無法得到皇權的諒解與支持,最終沒有發展為重要的宦官世家。

猜你喜歡
中尉宦官墓志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清朝才稱宦官為太監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發掘現場及出土器物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下)
賦與唐代墓志
這很值得
中尉的微笑
毛岸英曾被授予蘇軍中尉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