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妙創設幼兒園精神環境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2017-12-20 19:45郭紅英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行為習慣幼兒教育

郭紅英

【摘要】幼兒精神環境對孩子個體發展作用十分關鍵,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傳統教育理論下,將教師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而幼兒則作為客體,這種幼兒園精神環境下的教育主客體間認知關系隨著時代發展其局限性日趨明顯,降低了幼兒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能被動接受的灌輸知識。通過創設幼兒園精神環境,打破傳統教育思想的禁錮,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更加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關鍵詞】幼兒園精神環境;幼兒教育;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087-02

幼兒園的精神環境對幼兒的后天發育影響具有廣泛性和持久性,本文主要討論如何創設幼兒園精神環境,以實現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從而解決幼兒教學中的問題;一方面,有助于幼兒教師正確處理師幼關系,更好的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新穎的育兒策略,更新我們在教育領域的思維模式,從全新視角、重新思考幼兒教育問題,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一、創設幼兒園精神環境的必要性

(一)傳統幼兒教育人文關懷的缺失

傳統教育思想思維下,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沒有將幼兒的特殊性考慮其中,錯誤的將幼兒看作完成工作任務的對象;教師教育理念刻板,過度管控幼兒,幼兒的創新意識及主體觀念不斷受到打擊,不利于幼兒園精神環境的創建;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忽視幼兒情感方面的發展;在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多扮演指揮角色,以同伴角色參與活動的方式缺失。

(二)創設幼兒園精神環境的重要意義

教師與幼兒是平等的伙伴關系,而不是灌輸教育的主客體,對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充分預見性,教師應注重教育材料的選擇及再加工過程,使學習內容得到“激活”,幼兒園的精神環境趨向和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保證每個幼兒能參與其中,促進幼兒的自我構建和自主發展。除此之外,教師要以包容的心態對待幼兒,鼓勵他們的多元化發展,改變以往幼兒知識被動接受者的形象,實現師幼“對話”中的共同成長。

二、和諧寬松的幼兒園精神環境主要特征

(一)師幼交往的平等性

師幼交往間的主體平等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中參與者的平等。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在兩個“主體”間進行,教師和幼兒是權力平等且獨立的主體。教學交流過程從師幼雙方都把彼此看作平等的主體來看待,這樣的教學活動才具有成效性。要求幼兒教師不僅要看到孩子對社會發展的意義,認識到幼兒的特殊性需要成人保護的事實,且要承認幼兒作為人生來具有的生命尊嚴,理應在社會中享有的權利。

(二)師幼交往具有雙向互動性

交往過程中一方主體占主導地位,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往,僅僅是一方的主觀幻想,其交往活動也必然走向滅亡。雙方互動的過程中,是情感上的交流回應和觀點上的討論,雙方的情感交流總是在在互動中不斷向前發展與加深的。因此,雙方的交往不是在原水平上簡單的重復,而是層層遞進的過程。師幼間雙向交流不是短暫的,而是持續性的。在互動過程中對師幼雙方都帶來較大的影響,并會對以后的互動產生影響,具體表現為一個交互鏈狀、循環往復的過程,呈動態發展。

三、通過創設幼兒園精神環境,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策略

教師的教育觀念指導教育活動的開展,因此,要先使教師的教育觀念有所改變,先有思想上的改變,才能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當中,應用于幼兒園精神環境的建設過程之中,以便更好做到相互理解。

(一)轉變幼師的教育理念

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教育質量一方面跟他的業務水平、職業經驗、學識程度等相關,還跟具體的教育觀念關系密切。教師普遍的認為幼教階段就是對幼兒加以必要訓練和行為上的控制,沒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獨特的幼兒,他們逐漸成為教師主觀意向下打造的一個個“產品”。例如,一些教師為完成教學示范活動,強制性額對幼兒進行訓練,行為上的約束,使孩子變成教師實現事業抱負的手段,而忽略了幼兒的創新性和自主性,教育走了形式,把教育實踐變為事先謀劃好的個人表演,漸漸的將幼兒“服從”訓練變為根深蒂固的思想理念。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將創設精神環境整合到新的教育模式當中,從而培養良好的習慣。

(二)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在自主中提高幼兒的行為習慣

部分幼兒存在生活習慣不健康問題,歸根結底是缺乏鍛煉,大小事務由家長、教師代勞完成?;谟變簣@精神環境創造,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要根據從幼兒年齡特征點和實際能力。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點滴中滲透和強化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完成作業后習慣于整理好筆、尺子、橡皮等學習文具。對動手能力弱的幼兒子,教師應耐心展示每一個動作,手把手的地教會孩子。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表揚、獎勵小獎品等措施鼓勵幼兒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直到掌握。通過持續強化和累積過程,并結合嚴格的要求,才能讓幼兒將良好的行為習慣堅持下去。

四、結束語

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科學的理論指導。幼兒教育中幼師間不可或缺的交往過程在實際教育活動中問題日益突出。注重和諧幼兒園精神環境建設的幼兒教育是人與人間生存方式的重新定位與理解,注重師幼雙方的平等,提倡主體間的相互理解,體現了對個體完整性的探求。教師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才會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所改變,實施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潛力,全方位促進幼兒學習的創新能力和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馮璇坤.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有效實施對幼兒成長的影響[J].現代交際,2017-10-19).

[2]王玉蘭,劉曉玲.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J].華夏教師,2017,(07):15.

[3]杜長娥,吳長虹,薛克梅,嘉源.“互聯網+”三元人格教練法促進家園合育的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10):136-141.endprint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幼兒教育
關于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