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課堂問題導入探究

2017-12-20 11:05苗丹丹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高中語文

苗丹丹

【摘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好的語文課首先要從好的課堂導入開始。一直以來,研究者從導入的概念、作用、方法等方面進行探討,本人講以理論和實踐為基礎對高中語文課堂導入的問題導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語文課堂;問題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94-01

優秀的語文教師特別注意課堂導語的設計,而在眾多導語的話設計中,又多選擇設計問題進行導入。問題導入被廣泛應用,然而,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運用問題導入還存在一些問題,問題導入也時常收不到預想的課堂效果。那么,高中語文課堂如何運用問題導入呢?本文針對高中語文課堂問題導入的一些問題,對高中語文課堂問題導入的原則和方法進行探究。

一、高中語文課堂問題導入的作用

問題導入,當以問題為中心和落腳點,課堂以一個主要問題開始,最后問題得以在課堂中解決。相較于其他導入方法,問題導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指明學習的思路和內容。

(一)啟發學生思維

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

“疑為思之始”,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課堂導入設計的問題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一節課思路的開始。比如設計《沁園春長沙》一課的導語,可以以詩人的身份和寫作背景激發學生興趣進行導入,也通常用學生學過的《沁園春雪》復習導入,兩種導入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如果接下來課堂內容要學生對比分析詞中秋景的與眾不同,學生在思維方面就缺少了一些準備,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很難得到充分的訓練。如果在設計導入時,能有一個思維的引導,提出一個詩人們筆下秋天是否相同的問題,就會自然的與學生思維、課堂思路銜接。

學生的學習也是一個思維過程,課堂學習應該關注學生的思維培養和發展,用問題導入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二)領起教學內容

問題導入中的問題不是單獨存在的,與課堂中的其他問題相互關聯,構成一個課堂問題系統。所以,導入設計的問題是引導學生學習接下來的課堂內容的,或者是接下來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在整個課堂內容中起到領起作用。如設計《鴻門宴》,這是展開在劉邦與項羽之間的爭斗,整個課堂都是圍繞這個問題進行的,那么在導語設計時設計一個“項羽為什么要打劉邦”的問題,就會和課堂的其他問題如“項羽會打劉邦嗎?”,“項羽該不該打劉邦”,“項羽與劉邦誰勝誰負?”等問題構成問題系統,從而穿插起所有的教學內容。

二、高中語文課堂問題導入存在的問題

以問題導入課堂是教師普遍使用的方式之一,但在教學實踐中效果不盡相同。有的教師能夠利用導入提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動機,與課堂內容有機融合最終取得滿意的效果,有的教師在運用過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卻又難以找到原因。結合教育界的實踐和經驗,高中語文課堂問題導入運用時存在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問題設計脫離學生

新課程改革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課堂中心的教學,而追求以學生為中心?!耙磺袨榱藢W生”,所以一節課的教學設計當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導入定下教學方向。在設計問題時,如果角度以學生為主體,那么自然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順利展開教學;若相反以教師為中心,問題就難以發揮作用,當然問題導入也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這樣的問題普遍存在現行的教學中,其中脫離學生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問題過難,學生望而卻步;問題過于簡單,難以激發動力;問題脫離學生生活,難以激發興趣。

(二)問題設計脫離教學

導入是課堂的一個環節,不可脫離課堂單獨存在。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出現了教師追求課堂問題的新穎、有趣,為引起學生興趣而設計問題的現象,導入固然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追求有趣忽視與課堂內容的銜接就不足為訓了。

在教學中,同樣以問題導入的方式導入新課,效果卻大相徑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設計脫離教學。比如教學《再別康橋》,這是徐志摩詩歌的代表,是現代離別詩的經典之作,課堂的重點是對詩歌的內容和藝術特色進行賞析,那么導入時設計有關徐志摩愛情故事的導語就不合適了。徐志摩的愛情經歷自然會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帶動課堂的氛圍,但是這與詩歌描繪的劍橋畫面、詩人的離別情都不相符,不能銜接,或者說對課堂主要內容的展開并沒有起到基本的鋪墊作用,沒有為學生的學習做準備。這樣的設計就不可避免走向失敗。所以問題設計,雖然在導語部分,卻不可不關注課堂整體,問題必須為課堂內容服務。

三、高中語文課堂問題導入設計方法

好的課堂需要教師精心的準備,好的導入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導入在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幾個關鍵問題,問題設計要難度適宜和探討價值,要切合教學內容。具體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設計問題難度適度

導入是學生學習的開始,問題設計不能過難,過難的問題挫傷學生積極性,所以選擇一些故事性、情感性比較強的問題導入,讓學生感覺到可以嘗試,那樣才能激發學習動力,思維上避免問題的抽象性。比如設計《蘭亭集序》,以對待人生的態度導入就顯得抽象,以學生的經歷此時談這個問題并不會有預想的效果。那么問題是否可以設計的簡單一些呢?簡單的問題難以勾起人的求知欲,也是不可取的,設計問題要把握問題的難度適中,讓學生有嘗試的渴望,又最終有解決問題的收獲,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標準是,問題要適合學生,所以了解學生,了解學情是設計問題的基礎。

(二)問題指向明確

設計問題要明確。在導語之初需要一個主要問題引導學生,問題不宜過多,多則指向不明,多則顯煩亂。在設計主要問題是另外要注意的是,設計時目標明確,這個目標應與課堂目標結合,共同構成課堂教學。也就是說問題應該指向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問題設計要考慮學生知識學習的構建。在實際教學的操作中,經常出現問題導入與課堂內容脫離,甚至背道而馳的現象。如設計《小狗包弟》,問題設計有關巴金做的一次錯事,并就此問學生的想法,這樣對文章主旨和感情的理解已成障礙。

(三)多角度選擇問題

好的問題是什么樣的?怎么樣進行設計呢?一般能夠激起學生興趣的設計方法有這樣的特點,如可以利用文本本身的沖突,通過發覺沖突,分析沖突,解決沖突激發學生興趣,串起教學內容,也可以利用陌生化的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思考,如在學習孔子、屈原、魯迅等婦孺皆知的名人時,學生很容易因為熟悉而缺乏興趣,其實學生的熟悉只留于表面皮毛,而對人物的作品風格,人的精神品質并沒有深刻的理解,那么在設計時教師應該將這種熟悉陌生化,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猜你喜歡
語文課堂高中語文
巧用應答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實效
基于網絡交際情境下高中語文寫作學習任務群設計的應用初探
淺談游戲化教學提升低年級語文課堂實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樂的語文課堂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語文課堂生成資源運用例析
“表現性”語文課堂風景——建甌市東峰中學課改觀摩側記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引導”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